四种命题及其关系教学反思 四种命题的关系

我分别在高二文(1)和高二文(2)上了《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这一课题。上午第二节我在高二文(1)班的处理是这样的:

  复习引入部分通过名言名句来改写成“若p,则q”形式。

四种命题及其关系教学反思 四种命题的关系

  例1是要求学生给出四个命题,观察命题(2)(3)(4)与命题(1)中的条件与结论的关系,学生通过探究得出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的概念,每得出一个概念都及时通过练习来巩固。

  第二阶段要求在例1给出的四个命题,引导学生观察四个命题中任意两个命题之间的关系,学生通过探究得出命题之间的互逆,互否,互为逆否的关系,教师把探究结果板演在黑板上。

  第三阶段要求在例1给出四个命题,引导学生观察四个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四组命题刚好分配给四个小组,每个小组把判断的结果派代表在黑板上已经画好的表格上写出来,学生写好后,提出问题,观察表格能够发现一个什么规律吗?由学生得出结论:互为逆否命题的两个命题,真假性相同。再提出问题:这个结论有什么作用?这就是本内容的知识拓展,在讲授完例题后得出结论:当一个命题难以判断真假时,可以通过判断它的逆否命题的真假来确定它的真假。

  接着由学生对本节内容小结,再完成当堂检测,最后是布置作业。

  这节内容上完后,感觉比较一般,或许是教学内容很难挖掘出一些出彩的地方吧。本节课的反思如下:

  亮点:

  1.复习引入能够吸引学生。由学生熟悉的名言名句引入,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学生能马上进入学习状态。

  2.课件比较美观,学生喜欢。课件颜色协调,看起来很清爽,很舒服。很能引起人们往下看的兴趣。

  3.教学内容的设计很有梯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教学衔接也比较自然。本节课紧扣四个命题,通过这四个命题学生学习了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四种概念以及它们相互关系,且掌握了四种命题真假性之间的关系,最后应用这四种命题真假性之间的关系学习了一道例题。

  4.课堂气氛较好,师生良好互动。由于教学内容比较切合学生实际情况,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整个课堂气氛比较好,师生的问答以及学生间交流都比较活跃。

  5.教学环节完整。平时上课有时会上到那算那,而本节课各个环节都完成了,且最后还预留了学生提问的环节,学生也有足够的时间去消化学习内容。

  不足:

  1.需要加强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包括教学语言的精炼性,板书的合理规划、美观,音调的抑扬顿挫等。

  2.需要加强对教材和新课标的研究,深入挖掘教学的编写意图。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3.学生的提问要更有针对性,不要泛泛地问。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18894.html

更多阅读

“信息及其特征”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信息及其特征教学反思

2009年9月,湖北省首次进入新课改。8月份,全省的高一信息技术教师集中进行了培训。广大一线的信息技术教师,怀着期待的心情,积极投入到高强度的学习中。在这次培训中,北大附中李冬梅老师深入浅出的讲授与坚实创新的教学实践,给我及所有听课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反思 邮票齿孔的故事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反思本课我感到有些吃力,现在科技发达,邮票似乎是多余的。加上低年级学生很少接触与书信往来的信息,农村孩子课外知识面较浅,班上学生见过邮票的只有5个孩子。本课

教学反思(10篇) 10的认识教学反思

《郑和远航》教学反思一、课前的思考是否落实?课前备课时希望自己的课堂能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机会,还希望初步形成第二课时精读课文时“预习反馈”式教学的粗略模式。我认为《郑和远航》这课的教学,将自己课前的两方面考虑

《正方体、长方体的认识》教学反思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

《正方体、长方体的认识》教学反思王亦瑞《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是学生由学习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一次过渡,也是学生学习其它立体图形的基础。由平面图形扩展到立体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体

声明:《四种命题及其关系教学反思 四种命题的关系》为网友花與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