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大都市发展资源网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内涵
  “可持续发展”从字面上理解是指促进发展并保证其成为可持续性,很明显,它包括了两个概念:可持续性和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一词的来源

持续(sustain)一词来自于拉丁语“sustenere”,意思是“维持下去”或“保持继续提高”。针对资源与环境,则应该理解为保持或延长资源的生产使用性和资源基础的完整性,意味着使自然资源能够永远为人类所利用,不致于因其耗竭而影响后代人的生产与生活。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来源于生态学,最初应用于林业和渔业,指的是对于资源的一种管理战略:如何仅将全部资源中的合理的一部分加以收获,使得资源不受破坏,而新成长的资源数量足以弥补所收获的数量。例如一定区域内的渔业资源的可持续生产就是指鱼类捕捞量适当低于该指定区域内的鱼类年自然繁殖量。经济学家由此提出了可持续产量(由可再生资源的一定的最优存量所得)的概念,这是对可持续性进行正式分析的开始。很快,这一词汇被用于农业、开发和生物圈,而且不限于考虑一种资源的情形。人们现在关心的是人类活动对多种资源的管理实践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累积效应,范围则从几大区域到全球。

可持续发展一词在国际文件中最早出现于1980年由国际自然保护同盟(IUCN)在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的支持下制订发布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The World Conservation Strategy)。

由于可持续性发展的概念最初是从生态学范畴中引伸而来,当它应用于更加广泛的经济学和社会学范畴时,便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一些不同的认识与理解,也发生过某些混乱,并按照不同的理解被加入了一些新的内涵。

(二)发展的内涵

1. 发展的含义。传统的狭义发展(development),指的只是经济领域的活动,其目标是产值和利润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当然,为了实现经济增长,还必须进行一定的社会经济改革,然而,这种改革也只是实现经济增长的手段。联合国“第一个发展十年(1960~1970年)”开始时,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吴丹概括地提出了“发展=经济增长+社会变革”这一广为流行的公式,这反映了二次大战后20年期间对于发展的理解和认识。在这种发展观的支配下,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人们尚不认识因而也不承认环境本身也具有价值,却采取了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其结果是在全球范围内继续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随着认识的提高,人们注意到发展并非是纯经济性的,正如苏珊·乔治(Susan George)所指出的,发展是超脱于经济、技术和行政管理的现象。发展应该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它不仅表现在经济的增长,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它还表现在文学、艺术、科学的昌盛,道德水平的提高,社会秩序的和谐,国民素质的改进等。简言之,既要“经济繁荣”,也要“社会进步”。发展除了生产数量上的增加,还包括社会状况的改善和政治行政体制的进步;不仅有量的增长,还有质的提高。

发展不应当狭义地被理解为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一般定义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有时也看作是人均实际消费水平的提高)。经济增长是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充分的条件。一种经济增长如果随时间推移不断地使人均实际收入提高却没有使得它的社会和经济结构得到进步,就不能认为它是发展。发展的目的是要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发展指人们福利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不仅是经济的增长(或实际收入的增长)。经济增长只是发展的一部分。低收入国家急需经济增长来促进改善生活质量,但这不是全部目的,也不可能无限地继续下去。发展只有在使人们生活的所有方面都得到改善才能承认是真正的发展。

霍尔郡(J.P.Holdren)、戴利(G.C.Daily)和埃利希(P.R.Ehrlich)等人认为,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应该包括:①消除贫困;②改善环境;③消除战争的可能性,限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限制军备;④保障人权;⑤避免人的潜力的浪费。

“发展”一词,无论怎样理解,它首先或至少都应含有人类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群生活条件的提高这些方面的含义,由此,问题可归结为:人类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究竟应该增长到什么程度和如何去增长才能使人类社会的发展成为可持续性的?

2. 发展所受到的限制。通常认为,发展受到3个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是经济因素,即要求效益超过成本,或至少与成本平衡;二是社会因素,要求不违反基于传统、伦理、宗教、习俗等所形成的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的社会准则,即必须保持在社会反对改变的忍耐力之内;三是生态因素,要求保持好各种陆地的和水体的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等生命支持系统以及有关过程的动态平衡。其中生态因素的限制是最基本的。发展必须以保护自然为基础,它必须保护世界自然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多样性。

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支持能力究竟有没有极限呢?这就是所谓“环境承载力”问题。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显然,地球的承载力决不是无限的,因为最基本的一点是地球的面积是有限的。我们的活动必须保持在地球的承载力的极限之内。

早期的经济增长模型是以资本为取向的。20世界80年代的事实表明,如果不从环境的角度来管理经济,经济增长就面临着极限,反之,如果对经济的管理是适宜的,则可以在确保维持最低的生产资源水平的一系列限制下得到经济增长。

发展,这种人为改变环境的行动以使环境能够更有效地满足人类的需要,这是必要的,但又必须立足于自然界的可再生资源能够无限期满足我们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求以及对于不可再生资源的谨慎使用上。

(三)可持续性的内涵与定义

 1. 关于可持续性内涵的讨论。1986年,彼得·维托塞克(Peter Vitousek)等人在发表于《生命科学》上的一篇文章中估计,目前,地球上所有陆生生态系统的净初级生产量(net primary production)的40%直接或间接地已经被人类利用了。因此,假定地球上人口增加到现在的3倍,而生产和消费模式仍不加以改变的话,人类将会耗尽地球上全部的净初级生产量。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把“净初级生产量”看作本金所产生的利息,似乎“净初级生产量”提供了理解可持续性的一个基础。

有关生物地球物理可持续性的最重要的几个问题是:①哪些是可持续的?②能够维持多久?③以什么方式来实现可持续?④可持续是否仅仅指的是不降低平均生产能力或适应能力?⑤谁将从可持续中受益?⑥如何分配这些好处?

赫尔曼·戴利(Herman Daly)是系统考虑过这些问题的一位先驱。他在1991年提出了可持续性由3部分组成:①使用可再生资源的速度不超过其再生速度;②使用不可再生资源的速度不超过其可再生替代物的开发速度;③污染物的排放速度不超过环境的自净容量。对其第③点见解的批评较多,因为环境对于许多污染物的自净容量几乎为零(如氯氟碳CFCL、铅、电离辐射等)。问题的关键是确定污染物究竟到什么程度时,其危害乃是人们可以忍受的。

摩翰·穆纳辛格(Mohan Munasingha)和瓦特·希勒(Walter Shearer)认为,可持续性的概念应该包括:①生态系统应该保持在一种稳定状态,即不随时间衰减;②可持续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可以无限地保持永恒存在的状态;③强调保持生态系统资源能力的潜力,这样,生态系统可以提供同过去一样数量和质量的物品和服务。在这里,其潜力比之于资本、生物量和能量水平更应被看重。

在生物物理学家的头脑中,可持续性指的是保持一个系统的稳定,即应限制对于生态系统的压力,以维持其可持续的水平,其中心是保持全球生态系统的稳定。可以有一系列反映可持续性的指标体系,包括经济的、生态的和社会的。有人认为,比较重要的指标有:①土地的组成和特性;②商品和服务的能力;③生物多样性;④供水的质量和数量;⑤土壤资产;⑥能量流和营养流;⑦大气组成;⑧气候等。

2. 可持续性的定义。要给可持续性精确地下定义是相当困难的,客观存在着内涵不很明确和容易引起歧义等问题。这是因为:在普遍意义上说,任何一种行为方式,都不可能永远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在一个有限的世界里,它总会受到这样或那样的限制。每当人类面临这一时刻,总会意识到该有新的行为方式的诞生,并通过替代物的出现、技术的进步和制度的创新来完成。人类的完成进程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迄今为止人类发展本身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永远无视或重复以往的教训,盲目地认为“车到山前必有路”。事实上,自然界已经发出了警告,而可持续性正是一种新的行为方式。此外,通常所讲的持续,只是在人类现有的认识水平上的可预见的“持续”,现实世界还有许多不确定和尚未为人所知的东西。因此,对可持续性的定义不应拘泥于当前的状态,而应定义出一个范围,在此范围内可以有较大的灵活性。以下介绍几种关于可持续性的定义。

(1)皮尔斯(Pearce)和特纳(Turner)在1990年给可持续性下的定义是:“在维持动态服务和自然质量的约束条件下,它是经济发展净收益的最大化。”

(2)国际自然保护同盟(IUCN)在1991年的定义是:“可持续地使用是指使用一种有机生态系统或其他可再生资源在其可再生能力(速度)的范围内。”

(3)生物地球物理的可持续性是“维持或提高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完整性”。为了维持生物圈,为了当代和后代的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应当为将来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包括:①提供足够的措施以保持生物多样性;②保护和合理使用生物圈的大气、水和土地资源,并保持其完整性。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存在着物种多样性的阈值,如果物种数量减少到低于其阈值,整个系统的自组织就可能破坏。一个生态系统的完整性通过其自组织的保持程度来衡量。

生态资本的概念是定义可持续性的基础,但它本身却难以定义。生态资本的重要特征是它们是否是可再生的?如果它们是衰减的,那就需要确定其究竟要多久才能恢复?从这一点上讲,最重要的是保持生物多样性。因为生物多样性一旦被破坏,需要恢复的时间极长,甚至永远也不能再恢复了。同时,它也往往是在破坏以后,需要很长时间才显现出它的危害性来。

另一种对可持续性的定义的基础是保持生态系统的潜力,即为了使生态系统可以提供同过去一样数量和质量的商品和服务,这也许意味着牺牲一个物种90%的资本存量而保持其一部分有活力的资本存量,以使将来可以重建该物种。因此,保持土地的生产能力比保持资本存量和能量水平更重要。

(4)摩翰·穆纳辛格和杰弗利A.麦克尼利(Jeffrey A.Mcneely)将可持续性定义为:“动态的、人类的经济体系同更大的、动态的、但通常变化较慢的生态系统之间的一种关系。在此关系之下,①人类生命可以无限延续;②人类个体可以充分发展;③人类文化可以发展。但是为了不破坏生命支持系统的多样性、复杂性及其功能,人类活动的影响应该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5)世界银行副行长伊斯梅尔·萨拉格丁(Ismail Sarageldin)给出的定义是:“可持续性系指留给后代人不少于当代人所拥有的机会。”然而,如何测定机会?在经济学中,人们可以使用“资本”(capital)这个概念来表示“机会”。以消耗资本换来的收入是不可持续的,也不应当称为收入。从经济学角度讲,保持人均资本拥有量不变或使其更多,就意味着为后代人提供了不少于我们所拥有的机会。

为了理解可持续性的核心内涵,萨拉格丁认为必须扩大对资本的理解。至少有四种类型的资本:①人造资本(man-made capital),通常被认为是财政经济;②自然资本(natural capital),自然资源等;③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对个人的教育、卫生健康和营养方面的投资;④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一个社会发挥作用的文化基础和制度等。例如:机器、工厂、道路是人造资本,知识和技能则属于人力资本,宗教则属于社会资本。

萨拉格丁认为,也可以将持续定义为“我们留给后代人的以上四种资本的总和不少于我们这一代人所拥有的资本的总和。”可以消耗某些自然资本(如石油)用于投资,以增加人力资本的活动(如教育孩子)。这样,问题变成为:①如何测定每一种资本?②如何确定可持续的程度和不同类型的资本之间的互补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动态性转化?③如何确定不同类型的资本之间的兑换比率;④如何给出一个阈值,在此之内的活动是可供选择的(是满足可持续性的要求的)。世界银行给出了计算各种资本的方法,如对于自然资本,可根据水、国土、森林和深地层(石油、煤等矿藏)等四种资产的估算;人力资本则以现在的人口能继续生产出目前的国民收入的潜力来估算。如果可持续发展是有关留给后代人比当代人更多的人均资本,那么实际的储蓄率就成为衡量我们的活动是否可持续的一个指标。

萨拉格丁还认为,对于自然资源来说,可持续性意味着“保持其资产至少不将其消耗至某一极限,任何基于消耗自然资本的消费都不应看作是收入,而应看作是对自然资本的损耗。”人们已经认识到扩大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即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率是很高的。

(四)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以上已经分别介绍了发展的内涵与可持续性的内涵及定义,以下介绍不同机构和专家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这些定义大体方向一致,但表述有所不同。要注意避免混淆可持续性和可持续发展。

(1)对可持续发展的一个较普遍的定义可以表述为:“在连续的基础上保持或提高生活质量。”一个较狭义的定义则是:“人均收入和福利随时间不变或者是增加的。”

(2)从经济方面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最初由希克斯·林达尔提出,表述为“在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时,从资产中可能得到的最大利益。”其他经济学家(穆拉辛格等人)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在保持能够从自然资源中不断得到服务的情况下,使经济增长的净利益最大化”。这就要求使用可再生资源的速度小于或等于其再生速度,并对不可再生资源进行最有效率地使用,同时,废物的产生和排放速度应当不超过环境自净或消纳的速度。

(3)在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WECD)于1987年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这个定义鲜明地表达了两个基本观点:一是人类要发展,尤其是穷人要发展;二是发展有限度,不能危及后代人的发展。

萨拉格丁认为,WCED的定义在哲学上很有吸引力,但在操作上有些困难。例如,能够做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的需求吗?如何对“需求”下定义?因为“需求”对于一个贫困的、正在挨饿的家庭,意思很清楚,而对一个已经拥有了2辆小汽车、3台电视机的家庭意味着什么呢?而且恰恰是这些后一类的家庭,他们的人口不到世界的25%,却正在消费着超过世界80%的收入。

穆拉辛格认为,WECD的定义在字面上难以令人满意。因为,一方面,当代人为了发展不得不断续改变生物圈;另一方面,每一种同历史相连的系统(如生态系统)被改变后,则将来选择的可能性也被改变了,因此,必须在当代人的利用和后代人的选择之间作出相互妥协。

(4)美国有人对可持续发展的表述同WECD相似:满足现在的需求而不损害下一代满足他们需要的能力。进一步说,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主张:①从长远观点看,经济增长同环境保护不矛盾;②应当建立一些可被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同时接受的政策,这些政策既使发达国家继续增长,也使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却不致造成生物多样性的明显破坏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海洋、淡水和森林等系统的永久性损害。

(5)国际自然保护同盟IVCN、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1991年共同发表的《保护地球——可持续性生存战略》一书中指出的定义是:“在生存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的情况下,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

(6)世界资源研究所CWRI在1992年提出,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极少废料和污染物的工艺和技术系统。

(7)普朗克(Pronk)和哈克(Haq)在1992年所作的定义是:“为全世界而不是为少数人的特权而提供公平机会的经济增长,不进一步消耗世界自然资源的绝对量和涵容能力。”普朗克等认为,自然资源应当以如下方式被应用:不会因对地球承载能力和涵容能力的过度开发而导致生态债务。

(8)世界银行在1992年度《世界发展报告》中称,可持续发展指的是:建立在成立效益比较和审慎的经济分析基础上的发展和环境政策,加强环境保护,从而导致福利的增加和可持续水平的提高。

(9)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的《里约宣言》中对可持续发展进一步阐述为“人类应享有与自然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成果的生活的权利,并公平地满足今世后代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求取发展的权利必须实现。”

(10)英国经济学家皮尔斯(Pearce)和沃福德(Warford)在1993年所著的《世界无未日》一书中提出了以经济学语言表达的可持续发展定义:“当发展能够保证当代人的福利增加时,也不应使后代人的福利减少。”

(11)叶文虎、栾胜基等人认为,可持续发展一词的比较完整的定义是:“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群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别的国家的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对于上述各种定义的评论也很多。所提的问题主要有:究竟由哪些因素决定着涵容能力?涵容能力如何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经济增长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如何?公平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如何定义“过度开发”?如何定义和测量“自然资源总量”?自然资源的现有水平又是怎样的?等等。这些都反映了人们在对可持续发展定义基本认同的基础上继续深化自己认识的要求。

(五)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综上所述,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特别从环境和自然资源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和模式,它不是在一般意义上所指的一个发展进程要在时间上连续运行、不被中断,而是特别指出环境和自然资源的长期承载能力对发展进程的重要性以及发展对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从理论上结束了长期以来把发展经济同保护环境与资源相互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并明确指出了它们应当是相互联系和互为因果的。

广义的可持续发展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福利的不断的的增加或保持。

1.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的和动态的概念。可持续发展在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方面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不仅涉及当代的或一国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协调,还涉及到同后代的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矛盾的冲突。

可持续发展也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及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三个方面。可持续发展一是以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二是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三是以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只要社会在每一个时间段内都能保持资源、经济、社会同环境的协调,那么,这个社会的发展就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人类的最终目标是在供求平衡条件下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经济问题,也不仅是社会问题和生态问题,而是三者互相影响的综合体。往往是经济学家强调保持和提高人类生活水平,生态学家呼吁人们重视生态系统的适应性及其功能的保持,社会学家则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于社会和文化的多样性。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可持续发展并不是要求某一种经济活动永远运行下去,而是要求不断地进行内部和外部的变革,即利用现行经济活动剩余利润中的适当部分再投资于其他生产活动,而不是被盲目地消耗掉。

2. 不同学者对可持续发展内涵的理解。刘东辉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①恢复经济增长;②改善增长的质量;③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④确保稳定的人口;⑤保护和加强自然资源基础;⑥改善技术发展方向;⑦在决策中协调经济同生态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如果经济搞不上去,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和资源持续利用也不可能。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发展,关键是可持续。

王宏认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是:增长不等于发展,发展不等于可持续,可持续发展不等于供求平衡。

张坤民认为,可持续发展把发展与环境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是:①可持续发展不否定经济增长,尤其是穷国的经济增长,但需要重新审视如何推动和实现经济增长。②可持续发展要求以自然资产为基础,同环境承载力相协调。③可持续发展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同社会进步相适应。④可持续发展承认并要求在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中体现出自然资源的价值。⑤可持续发展的实施以适宜的政策和法律体系为条件,强调“综合决策”和“公众参与”。

刘东辉认为,从思想实质看,可持续发展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①人与自然界的共同进步思想;②当代与后代兼顾的伦理思想;③效率与公平目标兼容的思想。换言之,这种发展不能只求眼前利益而损害长期发展的基础,必须近期效率与长期效益兼顾,绝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布鲁克菲尔德(H.C.Brookfield)在1991年指出,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运用资源保育原理,增强资源的再生能力,引导技术变革使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成为可能,制订行之有效的政策,限制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使资源利用趋于合理化。

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IUCN)在其《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一书中,从生态学角度,强调人类对生物圈的管理,使生物圈既能满足当代人的最大持续利益,又能保持其满足后代人需求与欲望的潜力。

陈南江认为,可持续发展并不意味着要求降低经济增长的速度,而是意味着更有效地、更适度地消耗资源,意味着节约以后治理环境和改善生态的费用。

巴比尔(Barbier)在1987年强调指出,分析可持续发展能力时,不能把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因素割裂开来,因为与物质资料的增长相关的定量因素同确保长期经济活动和结构活动以及结构变化的生态、社会与文化等定性因素是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

例如,高投入、高消耗所带来的高速度,不仅在短期内引起通货膨胀,而且它们造成的脆弱的经济基础和过度的资源消耗必然会引起长期的通货膨胀,从而加剧人口、资源、经济和社会的矛盾,引起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这样的发展显然是不可持续的。

维托塞克认为,现在,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人类利用自然资源能否不消耗资源存量,而且也是人类在利用资源的同时,能否防止地区和全球发生不可控制的、不可预见的和有害的改变。

承继成指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社会发展,基础是经济发展,必要条件是环境保护,核心是科教,关键在于社会、经济、环境、科教的协调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科技效益可作为评价可持续发展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保持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积极促进社会公正、安全、文明、健康发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19024.html

更多阅读

应用型本科高校内涵、特征和发展路径 信息资源的内涵与特征

张文祥 安徽理工大学校长2014年6月一、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内涵l 相关名称p 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简称应用技术型高校(《关于发展现代职技决定》)p 应用技术大学(教科院2013《欧洲应用型本科院校国别研究报告》)p 新建普通本科学校,简称新建

什么是品牌的内涵 品牌内涵的六层含义

品牌从本质上说,是向消费者传递一种信息,一个品牌内涵六层意思。品牌的内涵:(1)品牌的属性:产品的属性,海尔质量可靠,服务上乘(2)品牌的利益:从消费者角度出发,针对品牌的属性而言。质量可靠可减少维修费用,上乘服务可方便消费者(3)品牌的价值: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民族精神的内容有几个

1、民族精神的内涵民族精神是以一个民族为主体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中把"民族"定义为:"人们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共有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及表现于共同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共同语言、共

人文素养的内涵与提升(演讲) 提升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的内涵与提升(摘要)【摘要】 本文从人文素养的内涵入手,分析了高校推进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五种途径:首先是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二是深化教学改革,构建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学科专业结构、课程

声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内涵》为网友海倒过来是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