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穆特 穆特 小提琴

昨晚,在深圳音乐厅和夫君一起听穆特(Anne-Sophie Mutter)。

我曾经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没有怎么听古典音乐,知道的小提琴演奏家只有那么几个。知道穆特这个名字,是二十世纪初了,那时有一部电视剧叫《天道》,根据小说《遥远的救世主》改编。里面有一段关于穆特的评价。

一个音像店老板送给王志文一盘CD,是穆特演奏的《流浪者之歌》,于是王志文对穆特、海菲兹和弗雷德里曼的演奏进行了评价。大意是,穆特诠释的是悲伤、悲凉、悲戚,弗雷德里曼诠释的是悲愤、悲壮、悲怆。穆特多了一点哀怨,少了一些吉普赛人的精神;海菲兹尽管最伟大,但他的诠释也不一定是最高境界,技巧上的严谨反而有了一丝匠气,少了一点儿虔诚。所以就这三个人演奏的同一首曲子来比较,穆特是心到手不到,海飞兹是手到心不到,只有弗雷德里曼是手到心到。最后的结论是,因为穆特的手是一双女人的手。

也许穆特的手不能很好的诠释《流浪者之歌》(未必),但在昨晚的音乐会上诠释维尔瓦第的《四季》却是非常精彩。以前也听过这个曲子,片段居多。最近的一次听,是博友雪岸在自编自导的纪录片《相机改口》中用了《四季》“夏”中第三乐章“急板”作配乐。那“夏日的雷雨”与他用锉子“锉”镜头接环的节奏,几乎达到了完美的共振。


聆听穆特 穆特 小提琴

德国美女安妮-索菲•穆特,自幼聪颖过人,她的成长与卡拉扬密切相关。豆蔻年华时就得到卡拉扬的青睐,从此在他的提携下一路成长,已成为当今最负盛名的小提琴家之一,被誉为最美丽的小提琴女神。我依稀记得80年代有一则新闻,说卡拉扬打破了柏林爱乐从来不接收女性演奏家的惯例,破格接收了一个女孩,不知道是不是指的穆特。


昨晚,50岁的穆特依然美丽,状态很好。上半场她穿一件银色吊带背心,黑色七分裤,紫粉色高跟皮鞋,看上去虽不够严谨倒也轻松。她和一低音提琴手演奏了塞巴斯蒂安•科里尔的《铃声》变奏曲,据说是首演,老实说,不是太好听。接下来和她的“穆特名家弦乐团”演奏了门德尔松的《降E大调八重奏》,四小两中两大,也是第一次听,旋律很美。

下半场,她穿了一件紫红色镶金花的抹胸鱼尾紧身长裙出场,与她穿无肩带晚礼服演奏的习惯保持了一致,全场一阵惊艳。随后和弦乐团演奏了维尔瓦第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春》、《夏》、《秋》、《冬》。《四季》虽未列入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列,但旋律优美,可听性很强。整个演奏,穆特集严谨、激情、抒情于一身,汩汩流淌的旋律,将四季的画面徐徐展开。十三名年轻的团员也是全情投入,除了古钢琴手和三位大提琴手坐着,其余都和穆特一样站立着,摇曳的身姿,视觉上令人十分愉悦。

据说,穆特录制的最有名的专辑之一便是1984年与卡拉扬合作的《四季》。找到一个87年的《四季》视频,卡拉扬不仅指挥,还亲自担任了古钢琴的演奏,可见他对穆特有多么的厚爱,他曾说“她是自梅纽因以来最杰出的天才”。我想除了技术,穆特实在是够漂亮的了。

《四季》结束后,Bravo此起披伏,穆特返场三次,再次演奏了《夏》中的“急板”和《冬》中的“广板”,这两段和《春》中的第一乐章“快板”是《四季》中最经典的旋律,经常单独演奏。最后演奏了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

找了两段穆特的视频和两段CD。

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是我最喜欢的小提琴协奏曲之一。

莱比锡格万豪斯管弦乐团演奏,库特·马祖尔指挥。

维尔瓦第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中的《夏》,卡拉扬指挥并演奏古钢琴。第8分钟开始就是上面所提到的第3小乐章“急板”。

《四季•夏》中的“急板”。

《四季•冬》中的“广板”,这一段也被改编为轻音乐或作为小品演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20409.html

更多阅读

声明:《聆听穆特 穆特 小提琴》为网友梦好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