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时间机器》到《世界史纲》 世界史纲读书笔记

1919年,“一战”的硝烟刚刚散去,韦尔斯痛感于“一战”给整个人类带来的灾难与不幸,开始撰写《世界史纲》,企图让人类认识自身,让人类相互杀戳的悲剧不再重演。

  
  《世界史纲》甫一出版,亲自参加过巴黎和会、见证列强纷争以及对中国出卖的梁启超就很快意识到它对于中国人的意义,督促梁思成等译成中文,并亲自做了校订,随后的几十年里,《世界史纲》在中国一版再版,2001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版的《世界史纲》肖昶所作的序言里说:“1927年,我国就出版过另一大家梁思成等翻译,梁启超校订的韦尔斯的原著初版本,但如果有暇,到图书馆找来那一已经发黄的译本与现译本对照看一看,相信会有不少收获。笔者甚至觉得,拿来梁译本重印,同样会产生引人注意的效果。”2013年世纪出版集团把他的这个愿望变成了现实。

  
  梁思成等译版的《世界史纲》由于那时的几位译者都颇具古文功底,所以译出的译文颇有些《史记》味道,比如在《世界史纲》里,韦尔斯摘录的希罗多德的《历史》里,薛西斯出征希腊时和他的叔叔那段著名的对话,梁版译为:

  
  薛西斯见赫勒斯滂峡满布舰队,阿拜多斯岸上与平原布满兵卒,因自称快乐人,复继之以泣,其叔阿尔达利班曾谏其伐希腊之非,见之泣,问之曰:“王方自称快乐人而忽继之以泣,转瞬之间,汝所为之事其相去亦大甚矣。”薛西斯曰:“吾忽念及人生几何,百年之后,此芸芸大众,得无一人复存矣,不觉悲从中来耳。”

  
  也许使韦尔斯名垂青史的是他的《世界史纲》,但最初为他赢得声誉的是他的那些科幻小说,《时间机器》是他的处女作(1895年),也是他最杰出的代表作之一。威尔斯显然志不在科技进步的细枝末节,科学的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以及人类在科学进步中可能陷入的困境才是他真正关心的。

  
  在《时间机器》中,故事的主人公“时间旅行者”乘着自制的“时间机器”穿越时空隧道,飞到了公元80万年之后(802701年)。这时的人类分化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物。一种是脆弱娇小的埃洛伊人,悠闲地生活在地面上的豪华宫殿中,养尊处优,饱食终日,由于长期不劳作、不思考,智力和体力退化。另一种是凶悍粗野、形如狐猴的莫洛克人,生活在黑暗的地下世界,整日在隆隆的机器旁劳动,养肥埃洛伊人供自己食用。在韦尔斯看来,正是因为埃洛伊人彼此没有竞争,没有需要克服的困难,而使他们陷入了另外一种困境。

  
  二十多年后,韦尔斯开始撰写《世界史纲》,虽然变换了写作体裁,但《世界史纲》对整个人类命运的关注与《时间机器》却是一脉相承的。在《世界史纲》里韦尔斯一再地提醒人们,建立一个人类的“大同世界”才是人类唯一的出路。在《世界史纲》的序言里,韦尔斯总结一战的教训得出了下面这样的结论:

  
  “吾人已知今日世界苟无公共之和平,即无和平可言;苟无全体之福利,即无福利可言;而除具公共之历史概念外,即不能致公共之和平与全体之福利。世界之各人种各民族,若不集合于此观念之下同力合作,而犹循其狭隘自私及互引冲突之民族习惯,即惟日趋于争斗之途以自召灭亡耳。”

  
  而人类为何发展至此,韦尔斯不得不写一部厚厚的《世界史纲》来加以解释。此时,韦尔斯早年受过的科学训练派上了用场,作为一个进化论的信仰者,韦尔斯认为,地球不过是宇宙演化的结果,生物的出现则是地球演化的结果,而人类的出现只是生物进化的结果,所以他的《世界史纲》从宇宙诞生时写起就毫不奇怪。

  
  在《世界史纲》中,韦尔斯细细考察了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犹太文明、希腊文明、中华文明的起源以及演进,对各大文明的重要性给予了同等的重视,因为他知道,各大文明区的人类都不过是地球之子,各大文明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他们共同演化着人类的进步,直到彼此相遇并相互交融,而任何一个文明的历史其实都是一部野蛮与文明的斗争史。而怎么约束人类的野性,怎么保障和促进文明的发展则是韦尔斯整部《世界史纲》一直苦苦思考的问题。

  
  怎么约束人类的野性,韦尔思在《世界史纲》里开出了两味良药:宗教和制度,而让宗教和制度深入人心,则要得益于教育,而教育当然得益于那些对人性、人类的前途作出深沉思考的先贤、哲人,所以在他的《世界史纲》里,对那些对人类的进步做出深深思考的先贤、哲人总是不惜溢美之词,而对那些帝王将相,无论其一生取得过多大的辉煌,只要他只是为了一己私欲,他总是会嗤之以鼻。

  
  比如他这样评价古希腊那些先贤们:“彼辈讨论之问题,吾侪今犹讨论之,彼辈开始奋斗之问题,今日尚与吾侪对抗,彼辈之著作乃吾侪之曙光也。”对佛陀、孔子、老子他一样给予了崇高的评价。而对亚历山大大帝、恺撒、拿破仑,虽然他们一世辉煌,韦尔斯却没有什么好话,他甚至说,拿破仑在人类的历史长河里,甚至一个小小的细菌都算不上。

  
  而对于人类历史上为什么会产生一再产生拿破仑这样的“细菌”以及怎么避免他们产生韦尔斯却语焉不详,难道凭他说的教育吗?显然是颇值得怀疑的。

  
  韦尔斯写下《世界史纲》二十年后,“二战”爆发,其残酷程度及规模远远超过是上次世界大战,而希特勒这个“细菌”显然不知比拿破仑厉害多少倍,更可悲的是韦尔斯亲眼见证了这一切。

从《时间机器》到《世界史纲》 世界史纲读书笔记
  
  也许韦尔斯《世界史纲》的意义并不在他给人类的未来提供了什么可行的解决方案,而是他的思考本身,正如他在多次提及古希腊先贤们时赞美的是他们的思考而不是什么解决方案,这些先贤们的思想正是美国得以诞生的渊源。在他看来,美国虽然还不是他所幻想的“大同世界”,但它“已全然达到人类结合的最质朴和毫无掩饰的基本原则……,好像雅典哲学家2200年前的想像中和理论上曾经做出的那样。”美国无疑代表着他心中未来人类社会“大同世界”的雏形。

  
  纵观韦尔斯的整部《世界史纲》,他念兹在兹的就是他所幻想的“大同世界”,
在这个“大同世界”里,没有剥削,没有歧视,没有不公,没有忧虑,但全然忘了在这个“大同世界”里,人类会陷入另外一种困境,也就是他在《时间机器》里所感叹的人类陷入的悖论。

  
  
  在《时间机器》中,面对那些因为科学的进步无须用脑而严重退化的未来人类,“时间旅行者”发出了如下的感慨:

    
  “想到人类智慧之梦是如何的短暂,我不禁惆怅万分,它已经扼杀了自己,它曾经执著地追求舒适和安逸,追求一个以安全和永恒为口号的均衡社会,它现实了自己的理想,然后也导致了自己的毁灭。”

  
  ===
  
  发表于2013年12月14日《晶报·深港书评》
http://jb.sznews.com/html/2013-12/14/content_2719829.htm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20578.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从镇江马聘三到苗栗张汉文:一个世纪的变迁1 》

原文地址:《从镇江马聘三到苗栗张汉文:一个世纪的变迁(1)》作者:民国报人蔡力行《从镇江马聘三到苗栗张汉文:一个世纪的变迁(1)》谨以此文,纪念肇建民国之先烈志士。近月,因为“太平轮事件”的关系,我在深圳巧遇台湾女作家张典婉老师(《太平

读《实践论》有感 实践论读书笔记

由于个人偏好哲学,所以看到作业选题的那一刹那我便决定了要写毛泽东最著名的哲学著作之一的《实践论》的读后感。我所看过的为数不多的毛泽东的作品中《实践论》给我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大概是因为我觉得这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最为

野马重磅新书 《藏獒笔记》 藏獒读书笔记

身临其境感受青藏高原最后一只纯种藏獒《藏獒笔记》热销动物小说再受关注近日,由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执导,根据姜戎畅销小说《狼图腾》改编的同名电影,在内蒙古克什克腾草原开拍,引发广泛关注。与此同时,一部名为《藏獒笔记》的新

读书笔记——鲁迅《故事新编》 故事新编读书笔记

鲁迅的小说总是很难懂,这给我的阅读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乐趣。这八篇故事新编语言诙谐但内涵丰富,鲁迅自己说“不免有油滑之处”,也算中肯吧。《补天》改自女娲补天的故事,将女娲的形象塑造成一位百无聊赖的女子,无聊地造人,补天,最终劳累

读书笔记《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 万物简史读书笔记

穿越时空的物品向你述说:《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潘城《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英]尼尔·美格雷戈 著 余燕 译新星出版社2014年1月这部世界简史是大英博物馆从800万件馆藏中精选出100件,展现200万年的人类史。大英博物馆馆长亲自

声明:《从《时间机器》到《世界史纲》 世界史纲读书笔记》为网友听灵魂诉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