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河:“我和紫金,今生不了情!”

陈景河:“我和紫金,今生不了情!”

文/丛桦

陈景河身上有太多的光环。创造了“紫金速度”、“紫金奇迹”的他,除了担任紫金矿业董事长兼总裁外,还同时担任中国矿业联合会主席团主席、中国黄金协会副会长、福建省黄金协会理事长等多项职务,但就是这样一个在中国有色金属领域呼风唤雨的成功企业家,坐在记者面前时,却很难让人联想到商业巨贾,扑面而来的,是一个地质工作者的朴实,一个执着于矿产行业的学者气息。

如今,陈景河还担任中国地质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福州大学等高等学府的兼职教授,他感慨万千地对记者说:“如今太少的孩子还愿意从事地质研究,这个行业工作强度大、工资收入少,工作时间长,年轻人越来越难找。”

尽管他从地质上获得了巨大成功,但陈景河的儿子都不愿意从事父亲的这个行当,在大学毕业后,选择了目前更加热门的投资银行作为职业。陈景河笑着说:“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想法,但我从事地质、矿产开发,就是因为对这个行业的热爱。”

陈景河说自己和紫金山、紫金矿业有一段“不了情”,这种感情,时时刻刻在他的心中,让他将人生最为黄金的10年青年时代,全部投进了紫金山的穷困山区;而其后16年的中年时光,也几乎全部用来和这座大山耳鬓厮磨。

在获得成功后的今天,陈景河每年还要拿出几个月时间,到紫金矿业旗下的矿山“自己去走一走、看一看、摸一摸……”

陈景河在自己所著《我与紫金,此生不了情》散文诗中写道:“我和紫金,此生难了情。来到了真正的紫金,那古老的传说,那雄伟的身影,千百万年地质历史留下的痕迹,使我痴迷,使我一见钟情。骑着五龙驾雾,伴着麒麟入眠;多少汗水、多少艰辛,终于发现了我日思夜想的黄金……”

陈景河说,从开始把紫金山金矿成功开发,到带领紫金矿业成为中国最大的黄金企业,未来,他和紫金矿业“不了情”的新篇章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的“矿业冬天”里,带领紫金矿业逆势扩张,在新的10年里,成为全球领先的矿业巨头!

无论是作为地质勘探人员,还是国内矿业企业的领军人物,陈景河都做到了同行业的佼佼者:他发现的紫金山金矿,是国内黄金产量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效益最好的黄金矿山;他经营的紫金矿业,从年利润3万元到2007年年利润25亿,在16年的时间里增加了80000倍,紫金矿业2006年度产金49.28吨,占全国黄金产量的20.53%,实现利润占全国黄金企业的27.91%,均位居全国第一。

大学专业注定与矿结缘

1957年,陈景河出生于福建永定一户贫穷农民家,作为“土楼之乡”永定长大的农家孩子,陈景河自幼的家庭环境并不好,用读书来改变人生,也成了他小时候最简单的愿望。

读高中时经历“文革”,让陈景河的学业几次停顿,而贫农的身份、学习底子好,让他在1975年获得村里生产大队当会计的工作,用他自己的话来说:“那也算是大队干部了。”

1977年,陈景河迎来了改变自己人生的机会,国家恢复了“文革”后的第一次高考,陈景河决定参加考试,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人生。

“我和村里的同伴临考试前两个月才知道恢复高考的消息,可那时城里的孩子已复习了半年了。”陈景河回忆说,为了补上失去的时间,在两个月时间里,陈景河几乎天天挑灯夜战复习,凭着高中打下的扎实基础和优秀的记忆力,陈景河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就顺利考入了福州大学地质专业,成为“文革”后的第一批大学生。陈景河选择的地质学专业,也被认为是“苦哈哈”的专业。

“我们当年学地质的同学里面,到现在有70%人转行做了其他的行业。”陈景河对记者说,在他个性里面,坚持是个最重要的因素,正是这个因素,让他在大学期间坚持刻苦学习地质知识,并为后来发现紫金山特大金矿打下了基础。

“紫金”岁月奉献青春

大学毕业后,陈景河被分配到福建省闽西地质大队,进大队后就被分配到紫金山进行地质勘探工作。

紫金山位于福建省上杭县城以北、汀江左岸,山中“怪石嶙峋,耸峙天表”,山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金、铜矿,当地人形象地比喻为“铜娃娃戴金帽子”。从1960年至1980年,国家先后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勘探,但均没有发现有勘探价值的矿山。

“找矿是个非常困难的过程,紫金山的矿藏不是在地表,而是在地下。大家都认为有东西,但怎么找出来需要看技术支撑。”刚大学毕业的“毛头小伙”陈景河不信这个邪,他一头扎进了紫金山,在大山深处做勘察。

1982年,陈景河带着勘探队在紫金山脚下安营扎寨。先开始在汀江两岸区域找矿,通过勘探发现,在山顶部分找到矿山的希望更大。

但紫金山的自然条件很差,山顶的条件更远远比江边艰苦,陈景河和他的一队人马在山顶一呆就是两个多月。

“我在山上的破庙里住了两个月,风餐露宿,最艰苦的时候,一天只有1桶水,20多个人用。只能烧饭喝水,洗澡根本不可能。”陈景河对记者说,当时山上有100多个老洞,是宋代留下的采矿遗迹,“山洞很小,人都要钻进去采集样品,每次出来都黑乎乎的,脏得不成样子。”

不过,陈景河的心血没有白费,1983年,经过了一系列科学鉴定,陈景河终于发现了梦寐以求的矿山,而且“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紫金山被认为同时拥有大型金矿和特大型铜矿,在后来的10年间,通过勘探证明,紫金山的预测储量数字不断扩大。

为了完全弄清楚紫金山的矿藏储量,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面,陈景河和他的队员每周5天,从山脚爬到山顶,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苦。

由于往返爬山同时还要兼顾勘探实在太累,后来陈景河就干脆住在山上,一年到头除了探亲都不下山。“从发现到勘探矿山,用了整整10年!”陈景河回忆这段岁月颇有感慨,他的太太是位医生,后来干脆也跟随陈景河搬到了紫金山上。

就这样,从25岁大学毕业到35岁,陈景河把自己青年时代整整10年的黄金岁月,都奉献给了紫金山。

不甘心放弃“鸡肋”矿

由于发现了紫金山特大矿藏,到1992年9月,35岁的陈景河已是福建省地质局最年轻的高级工程师,单位还给他评了优秀青年称号。就在这一年,地质勘探员陈景河发现福建上杭县紫金山黄金矿后10年,上杭县决定要开发这一矿山。

不过,当时这一决定面临巨大的争议,国家工业部门的专家在进行开发性工业试验后,预计紫金山的金矿总储量只有5.45吨左右,而且矿石品位低,开采后不能盈利。紫金山金矿在行业内,被认为是开发的“鸡肋”

“按照国家标准,1吨矿石要含有3克以上的黄金,才具备工业矿体的资格,具备开采价值,但紫金山的金矿,大部分矿石品位都在1克以下。”陈景河说,这也被认为是紫金山金矿不具价值的主要原因。

但作为紫金山金矿的发现人,陈景河并未在专家的建议面前退缩。他认为,紫金山金矿尽管品位低,但储量远远不止预计的5.45吨,通过压缩成本,仍然具备开发潜力。

为了坚定自己开发紫金山金矿的决心,陈景河放弃了在福建地质矿产局的铁饭碗,申请调职到上杭县矿产公司任总经理,自己来开发紫金山金矿。陈景河后来在自己写的《我与紫金,此生不了情》散文诗中说,“我和紫金,曾有一段情,少年的我,从书本上知道了紫金天文台,那是探索宇宙奥秘的地方,曾使我神往和憧憬,然而,勘探队员寻找地下宝藏的锤声,吸引了我充满理想的心灵……”

“我们发现这么大一个矿,国家投了几千万资金来勘探,如果不开发出来,不仅仅不能造福于我们的国家和人民,甚至造成国家投资的浪费。”“当时的想法很简单,我在紫金山金矿勘探用了10年时间,我了解这座矿山,让我这么放弃很不甘心。”陈景河对记者表示。

就这样,地质勘探员陈景河来到了这个“职工只有76人,总资产仅351万元,靠买卖零星矿产品度日”的无名小企业,当时上杭县矿产公司年净利润才3万元。从没有企业经营经验的他,面临着一个“一穷二白”的起步阶段。

打破常规“变废为宝”

为了实现低品位基础上的开发盈利,经营的“新兵蛋子”陈景河决定另辟蹊径。

实际上,在黄金采矿业中,有一种成本较低的“堆浸工艺”,但是在潮湿环境中使用效果不好,这种技术很少在南方实施。

由于福建上杭县位于南方,专家也做出了“南方潮湿多雨、紫金山地形险要,不适合采用堆浸工艺”的常规判断。

但陈景河再次打破了这一常规,他根据紫金山金矿的矿石特点,大胆采用了投资额低、生产成本低的堆浸工艺,用700万元创造企业年处理5万吨矿石的能力。

1993年,成功投产后的上杭县矿产公司正式更名为福建省上杭县紫金矿业总公司。就在这一年,由于发现和勘探紫金山的重大贡献,36岁的陈景河还获得了国务院特殊津贴。

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陈景河和紫金矿业的技术人员,经过了多次反复实验,对矿石进行“破碎→筛分→洗矿→重选”等多套工艺,攻克了矿业界的技术难题,使得品位低至0.9克的矿山变废为宝,成功具备了开发的可能。

“通过这一系列手段,我们的开发成本,是当时行业平均水平的10%-20%,大大提高了矿山的开采价值。”陈景河说,在此基础上,紫金山金矿储量大的优势开始显现,它从预计的可开采黄金5吨增加到300吨,再到500吨以上,创造了“越挖越多”的奇迹。

据了解,目前紫金矿业的矿石开采最低品位已经下降到0.3克、0.2克乃至0.15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陈景河向记者透露,从可开采的数量上,紫金山金矿已经不仅仅是中国最大,而且是全球最大的金矿之一。

从科研尖子转型到企业高管,陈景河坦言,这段经历让他的人生受益良多。而技术科研的背景,也让他比其他矿业企业的高管,在企业的经营等领域,具有独树一帜的优势。

在国内有色金属采矿企业中,紫金矿业的成本控制能力被认为是一流的。陈景河说:“我们的矿山是全球品位最低的,但我们创造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成本也是最低的。”

“现在做技术的人,往往会就技术而技术,我们做管理的人天天比较关注的是经济指标,这两者是有差异的。”陈景河要求高管在了解技术的同时,将技术应用到实践中,做到将成本降到最低。

他举例公司在新疆投资的一个高储量的铜矿项目,最初技术单位设计的产能方案是一天处理3000吨的规模,但方案出炉后要求投资8亿多元。公司高层要求设计单位一天产出4000吨的规模,要重新修改方案,但对方不愿意改。

“我说你不改,我就不要你做!后来改了证明决策非常正确,我们不到5亿就完成了投资。”陈景河表示,同样的项目,从3000吨到4000吨,投资从8亿变成5亿,规模扩大了三分之一,投资少了很多,折旧利息也少了很多。

上市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陈景河的坚持下,从1993年到2000年,紫金矿业进行了多次技术改造,迅速奠定了其在国内黄金采矿业中的地位。紫金山金矿在可利用储量、采选规模、黄金产量、矿石入选品位、单位矿石处理成本、经济效益方面,都成为国内的佼佼者。

2000年,紫金矿业的总资产达到了约6亿元,年度销售收入约4亿元,已经是8年前的200倍。不过陈景河并不满足。

他提出了一个在很多人看来不切实际的想法,要让紫金矿业走出福建,在更大的平台上进行竞争。陈景河对紫金矿业内部的员工声称,“要10年再造10个紫金”,即到2010年,紫金矿业的资产总额达到60亿元,销售收入达到40亿元。在这个目标的激励下,陈景河开始寻求资本的帮助,使紫金矿业走上跨越式的发展道路。

为此,陈景河亲自策划了公司的改制,引入战略投资者,进行股份制改造。2003年12月23日,紫金矿业成功在香港上市,上市前全球第四大黄金生产企业南非金田宣布购入紫金矿业约5%股份,成为紫金矿业策略股东。全球矿业巨头的青睐,使紫金矿业获得了投资者的追捧,其股份公开发售获得了超过743倍的超额认购,H股上市当日疾升72.7%,成为当时继中国人寿后首日表现最好的内地赴港上市企业。

港交所成功上市后,2008年4月25日,紫金矿业回归A股,即使已经面对股市的转向,但它以创造A股最低纪录的0.1元面值(此前A股上市公司股票面值均为1元)发行,当日仍然得到投资者爆炒,全天最高涨幅超过200%,最终收涨95.23%。

通过上市融资,紫金矿业如陈景河所愿走上了跨越式扩张发展的道路。通过在国内和国外收购矿产资源,紫金矿业已经拥有近百家下属公司,目前经营20个黄金矿山,集团年产金占国内黄金产量20.53%,同时还是中国第三大铜生产企业、六大锌生产企业之一。

到2007年年底,紫金矿业的销售收入接近150亿元,陈景河提出的“10年再造10个紫金”的计划,仅仅用了六七年,就造就了超过30个紫金的规模。

回报股东“集体造富”

有色金属采矿行业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典型的“传统行业”,但就是在这个传统行业里,陈景河和他的紫金矿业创造了“紫金现象”、“紫金速度”,被业界广泛关注。

陈景河:“我和紫金,今生不了情!”

伴随着紫金矿业的成功奇迹,投资紫金矿业的股东也获得了难以想象的财富膨胀,紫金的“造富效应”成为同行业中的典范。

即使经历了2008年A股的大幅下跌,到11月21日收盘,以紫金矿业4.26元人民币/股的收盘价计算,紫金矿业前10大股东中的所有自然人,均成为了亿万富翁。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紫金矿业前10大股东中有5个自然人,分别为新华都集团董事长陈发树、恒兴实业董事长柯希平以及李荣生、胡月生、邓干斌3人,以其中持股最少的邓干斌计算,其身家也超过7亿元人民币,而陈发树持有的紫金矿业股票,市值超过了19亿元。“胡润百富”公布的《矿产富豪榜》中有4位投资紫金矿业的富豪上榜。

身为紫金矿业董事长兼总裁的陈景河也实现了他个人财富和价值的增长。目前陈景河持有紫金矿业超过1.14亿股,占总股本0.79%,这部分股票的市值超过4.8亿。

发现和开发紫金山金矿,让陈景河这个农村孩子,跻身中国亿万富豪行列。

陈景河对记者说,除了回报股东,紫金矿业也在实施对员工的激励计划,紫金矿业的员工每年都可以根据公司的利润增长,获得公司的现金分红。“未来,紫金矿业也会根据情况,酌情推出员工的股权激励计划,以实现员工和企业价值的同步增长。”陈景河透露。

金融危机带来并购机遇

“现在在全球500强企业中还没有中国的矿业公司,包括中国最大的矿业巨头中国铝业都没有进入。”陈景河说,他的规划是,到2020年紫金矿业要成为全球性的矿业巨头。

“我们之前的六七年增长了超过30倍,现在基数大了,增长速度放慢一点,如果13年增长20倍,只要能够达到,我们肯定进入世界500强。”陈景河说。

陈景河有底气这么说,相比力拓等受到金融危机打击的国际矿业巨头,紫金矿业的财务状况要好得多。

“我们账上有50亿-60亿的现金,没有负债,如果把负债率放到40%左右,我们可以有100亿现金,如果高一点比例,我可以搞到200个亿,这些资金都可以用来收购。”

在陈景河的操作下,目前紫金矿业已经在加拿大、缅甸、越南、俄罗斯、蒙古、秘鲁、塔吉克斯坦、南非等国家拥有矿山资源,并在2007年入股英国伦敦上市公司RidgeMining并成为其最大股东。以要约方式成功收购英国伦敦上市公司蒙特瑞科,创中国公司以全面要约方式收购海外上市公司第一例,以及中国收购英国上市公司的第一例。

陈景河表示暂时不准备进一步加速扩张,他认为紫金矿业最好的收购及海外扩张时机,应该是明年。由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下跌、金融危机带来股灾等因素,全球矿业股票的价值已被低估,在低价时买进将是较好的收购时机。

“我们是很理性的,这种低迷的时候机会存在,但是更要慎重。我认为海外矿业公司最困难的时候应该是明年二季度以后,那时将会出现最佳买入时机。”陈景河说,在国际化和“走出去”方面,紫金矿业仍将处于中国矿业企业的领军地位。

为实现宏愿而身体力行

如今,陈景河已跻身中国顶级富豪行列,而紫金矿业也已经成为国内采矿业的领军企业,但即便如此,人生过半百的陈景河的生活节奏仍然不减当年,每天忙碌于各种会议、国内外矿山现场。

陈景河透露,他要求公司的高管,必须亲身到矿山上,体验一线勘探员工的感受,至今,公司在外收购的所有矿山,仍然需要陈景河亲自参与和拍板。

“基本的要求是,公司高管每个月都尽量去矿上走一走,我自己每年都会去看紫金矿业的矿山,主要的矿一年都要走完。”陈景河说。

目前,紫金矿业的矿山遍布全国20多个省区、海外7个国家,陈景河身边的工作人员透露,陈景河每年亲身去矿山,一看就是几个月,其工作量甚至不低于当年干矿山勘探的时候。

“我要求我们的管理层,你要下面的人做到什么,自己就要先做到,以榜样的力量去激发员工。”陈景河说,“管理层的薪酬要比普通员工高很多,如果天天吃喝玩乐、打高尔夫,却要求员工用功、节约成本,哪有这个可能啊!”

如今,陈景河最大的心愿,就是在实现了开采紫金山金矿后,并把紫金矿业打造成中国最大的黄金企业后,使紫金矿业更进一步,跻身全球矿业巨头。

“那是初恋般的梦啊……”陈景河把自己对紫金的感情,形容成一生难忘的真挚爱情——“我和紫金,今生不了情!”

见《祖国》杂志2009年4月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20617.html

更多阅读

杨洋:我和杭州爱乐一起成长

杨洋:我和杭州爱乐一起成长文/汤葛月人(本文刊于《新西湖》2013年3月刊,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 “从小练琴,被爸妈‘忽悠’做音乐家。”在这个仍旧有些阴冷的初春下午,问起小时候的梦想是什么,对面的青年指挥家这样笑着说。这

山药社区:按摩经渠和复溜,治好了我先生的咳嗽

山药社区:按摩经渠和复溜,治好了我先生的咳嗽前些时候先生患流感。流感好了以后,留下了一个后遗症——咳嗽。刚开始时他咳嗽有痰,给他做了脚部按摩,重点在肺、支气管、咽喉、胸部淋巴和化痰点。痰是化了,单咳嗽留了下来,成了干咳。继

兰教材:我和学术批评网的故事

兰教材:我和学术批评网的故事[首届学术共同体论坛暨学术批评网创办十周年征文(之十七)]时间:2011年2月12日 作者:兰教材(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来源:学术批评网关键词:学术批评网创办十周年2002年初,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这年过完寒

孙宁:我和李金羽的爱情不浪漫

孙宁:我和李金羽的爱情不浪漫孙宁说现在李金羽已经成了她的“一个依托”,尽管一个人也可以过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有了依靠的感觉就是不一样了。“我觉得现在的男人能够让我信赖的、可靠的不多,但是,不管怎样,我会很信任大羽。”

声明:《陈景河:“我和紫金,今生不了情!”》为网友灬低调是种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