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的人文风情 尼泊尔人文风情

尼泊尔的人文风情

尼泊尔人口近3000万,有30多种少数民族,居民86.2%信奉印度教,是唯一以印度教为国教的国家,另有7.8%信奉佛教,3.8%信奉伊斯兰教,信奉其他宗教人口占2.2%。据2006年统计,全国人均GDP为311美元,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最贫穷国家之一。

尼泊尔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宗教色彩浓重。

我们虽没在加德满都杜邦广场见到万众景仰的“活女神”,但尼泊尔寺庙众多,供养的“活女神”也多。这是在巴德岗杜巴广场见到的另一个“活女神”。

据说在尼泊尔,“活女神”的挑选是十分严格的,这群候选的女童年龄约4、5岁,全都是贵族--释迦族 (Sakya)的女儿,身体必须完美无瑕,没有流过血,寻找库玛丽的程序与我们西藏寻找转世喇嘛相似。库玛丽要满足32个吉祥的特征,从眼睛的颜色、牙齿的形状到说话的声音都有要求。而女孩从她被选中那一天起,就要穿上特制的白色衣服走到库玛里庙中。从此,一位女孩离开了世俗生活,离开了正常人的轨迹,终日生活在这座寂静、庄严的院子里,开始她极为荣耀却又孤独的活女神生涯。直到她十二三岁第一次生理期出现,从而被新一任活女神替代为止。每天早上7时以前,“活女神”必须在随从们的帮助下梳洗打扮,穿上库玛里的服装。上午9时,她必须坐上金黄色的宝座,接受民众的朝拜。随后她跟着老师学习。最后,她可以随便和玩伴们玩游戏。每天12时和下午4时,“活女神”会身着特有的红色服装,头戴银饰,出现在窗口,供游客们瞻仰。在历史和文化传统悠久的尼泊尔,到处可见各种神庙,敬奉着数不清的神仙。

看到我们不断拿相机对准她,她有点害羞,露出女孩子固有的羞涩的天性。

直到青春期到来,继任者接班。这时候,她就必须要退休,她可以保留的,是一枚金币和一件她在任时穿的红色衣服。政府给在职库玛里的津贴是每月6000卢比(5卢比约合1元人民币),以及每月1000卢比的教育补贴。这差不多是尼泊尔最低官方工资的两倍,是这个贫穷国度人均收入的4倍。但在物价昂贵的加德满都,这仅够维持正常生活。在退休之后,一般民众仍然将她们称为库玛里,而不是其本来的名字。退休之后的津贴是每月3000卢比,终身享用。

“活女神”接受信徒的膜拜,她把信徒捐的钱交给旁边她的姐姐。

一旦失去女神的光环,她们的生活立即变得真实而残酷。由于几乎没有读过书,再加上长期与社会生活脱节,退休之后的库玛里女神们不得不长期待在家里,靠父母、亲友和好心人赞助生活。更残酷的一种迷信说法是,任何男子只要与这样的女孩子结婚,会于6个月内死于咳血。这使得很多原“活女神”退休后的生活变得更加孤单。甚至很多人退休后被迫终身不嫁,空守闺阁。

她的双脚不能沾地。

近年来,女神制度的缺陷一再被指责。2002年9月,当时的众议员比得亚·班达里公开指责女神制度侵害了妇女和儿童的权利。越来越多的退休女神开始与命运抗争。

守卫皇宫的廓尔喀士兵。

廓尔喀人一向以勇猛著称,他们使用的阔头弯刀——这种弯刀能一下子砍下一颗人头,他们周围常常笼罩着一种特别的气氛。他们的信条也对这种氛围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与其懦弱地活着,不如就此死去。”

廓尔喀士兵已经成了总数为11.35万人的英国陆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队。廓尔喀部队也是总数为100万人的印度陆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每一名廓尔喀士兵都要向一面外国国旗和一个外国政策宣誓效忠,承诺听从他的外国指挥官的命令并英勇杀敌。但是有一项例外——如果敌人是印度教教徒,廓尔喀士兵就不能使起武器。这是尼泊尔政府于1947年提出的一项警告。(http://news.sohu.com/20050330/n224933837.shtml)

加德满都杜巴广场的苦行僧。

苦行僧也叫禁欲者或苦行修道者,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现在一般比喻为实践某种信仰而实行自我节制、自我磨练、拒绝物质和肉体的引诱,忍受恶劣环境压迫的人。他们视自己的身体为罪孽的载体,是臭皮囊,必须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方能获得精神的自由和灵魂的解脱。加德满都的苦行僧多喜欢聚集在当地最大的露天火葬场―――巴格马蒂河边的帕舒帕蒂神庙附近居住。苦行僧每人除了一个碗以外几乎一无所有。苦行僧头发常年不剪不洗,胡乱盘在头顶。长长的胡子打着卷,上面沾满了灰尘。这些人一生只洗两次澡(出生和死后各洗一次),身上散发着难闻的气味。他们把对生活的需求降低到最低的限度。

但现在我们看到的苦行僧多为专供游客拍照赚钱的营生,拍这些照片都是要付钱的。


尼泊尔女人当街洗澡不避人。


尼泊尔的人文风情 尼泊尔人文风情
在首都加德满都巴格马蒂河边沐浴的女人,可以看出,她的头饰、首饰等都摆放得整整齐齐,她洗时那样从容不迫。整个画面挺美,只是我没拍好,水平不行啊!

在博卡拉参观大维瀑布湿婆神洞时见到两个也来旅游的当地孩子。

头戴鲜花的尼泊尔老年妇女,这在中国是不可想像的。

不止一个老大娘头带鲜花,挺好看的。

在寺庙中听神职人员讲经,照样有人打盹。

在博卡拉费瓦湖中的一个小岛上,许多的女性祭祀者带着雌性动物和家禽奉献给神灵。

在巴德岗杜巴广场,远远见一个女孩子专心致志地看书,任凭周围游客南来北往,她却仍然那么怡然。

不管多大年纪,尼泊尔妇女都喜欢穿鲜艳的衣服,而且从不见有短发或烫发,几百年都如此。

这个小伙子耳边也插朵鲜花,我不解,导游告我,这样显得他很帅。

常常见这样的车在城乡中行驶,有的甚至坐在大轿车顶上,我们常想,万一汽车来个急刹车……

一个可爱的小BABY,眼睛划上黑眼圈,也是对印度教的笃信。

英国统治尼泊尔达一个世纪,但民族文化大多都完整保留,服装几百年没有变化。中国没有成为殖民地,但服装、文化都没了。

我始终没弄明白这长长的布是怎么裹到身上的,她们到底有没有裁缝这个职业?

两个穿民族服装的老人。

尼泊尔是小费盛行的国家,每到一地,刚下车,会有人立即帮你,当然都是要付费,就是给小孩拍照,也要给一些糖果。这也是近些年西方游客带去的影响。

我们在一些城市中常见有“ECD—2013”的横幅,高悬在马路中央,不知什么意思。导游说,这是美国移民局推行的一个移民项目,从尼泊尔、孟加拉、不丹等国招募,只要符合条件,立即办理移民。据说有5万人报名,只招5000人。此举一是补充美国劳动力、特别是苦力缺乏,二是这些国家的英语都较普及,三是贫穷国家到美国的移民,待遇都不高。当然,导游说,此项目提到不包括印度、中国等国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22628.html

更多阅读

歌舞片马激情片马——片马火把节里的民族风情 民族村火把节

歌舞片马 激情片马——片马火把节里的民族风情七月流火,大地飞歌,彝汉一家,欢聚一堂。动人的旋律、翩跹的舞影和熊熊的篝火中,汉源县片马彝族乡迎来了“2011片马彝族火把节”的狂欢盛会。一年一度的彝族火把节是片马人民最盛大的传统佳

新疆的人文景观--交河故城 交河故城门票

新疆吐鲁番,也是人文景观众多的城市,以一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名闻天下的葡萄沟,夏季人满为患;火焰山因《西游记》大热,而交河故城、高昌故城、佛窟值得喜好历史的人来探究,苏公塔、坎儿井也可以一看。来过几次,总是走马观花、囫囵吞

我国的人文地理学转 人文地理学就业

建国后,我国根据苏联的模式,取消了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之一的经济地理学,其地位上升,将人文地理学取而代之;在西方,农业地理、工业地理、运输地理、人口地理、城市地理等学科,一般来说和经济地理并列为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我

美属维京群岛,加勒比海上的北欧风情 西加勒比群岛

(圣托马斯岛上的Megan's Bay,曾入选世界十个最美海滩)圣托马斯连同其他几个美属维京群岛早已经被美国从丹麦手里买过来了。不过今天徜徉在圣托马斯首府Charlotte Amalie(据称是一位丹麦女王的名字),还是可以感觉到这个热带小岛上的北欧风

声明:《尼泊尔的人文风情 尼泊尔人文风情》为网友被时间扑了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