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爱情三部曲——《情书》《我和妻子的1778个故事》《东京日和 写给妻子的1778个故事

很难说的作品,20年过去了,《情书》,依旧是伪文艺青年的必推作品。舍友说对竹内结子的微笑没有抵抗力,也始终弄不明白什么是爱情。虽然这些问题我都不懂,我还是喜欢看爱情电影,算是隔靴搔痒吧。国产爱情片从韩国捡了些牙慧,越来越小鸡,越发不知道是该看还是该放弃,还好日本爱情电影总有那么几部值得一看(其实很喜欢日本人不屈服的这种性格)。
一天早上的卧谈会,被栋哥狠狠鄙视了一回。批评我对爱情电影的纸上谈兵,不能承其先志。于是,我从新将看过的日本爱情电影看了一遍。依旧达不到栋哥的高度,但是这里也稍作整理,只当是交作业了。也不枉栋哥一年来的耳提面命。
《情书》
很喜欢的节奏,很清新的故事,很唯美的画面,很思念的姑娘。
第一次看时,将所有东西搞混了,如今依然回不来(先入为主的观念)。觉得怎么像两个女人间的情书,更因为这个电影也断断续续的看的,更甚者,博子和树用的一个演员,直接思绪混乱了。
所以这里只是抛几个问题。
1、关于情书。有些人讲男藤井一直都在看没人借过的书,在借书卡上写上“藤井树”,然后交到女藤井手里。其实男藤井一直是在写女藤井的名字,这是情书。有些人说,男藤井最后交给女藤井的那本《追忆似水年华》里,画的那幅画,这才是情书。

只能说,他们都是很有经验的。我一点也想不到,直到他们点醒,似乎才意识到:哦,这电影的名字叫《情书》啊!所以看《情书》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虽然,我曾经专门将自己收拾妥当后,静静的坐在电脑前,而我始终没有把握到这部电影。
2、藤井树和博子,藤井树和藤井树?大家都在争论,却并不激烈,人们只是单纯的守着自己喜欢的,表达着自己的意见。有些人将博子那段“你好吗?我很好”作为催泪点。但是,树也在昏迷时,嘴里呢喃着这句话。有些人讲博子或许只是女树的替身。这个问题电影中也明确的提出来了,但好像否认了。我倒是更倾向于他们之间同样的存在着爱情,甚至不存在谁爱得更深的问题。有些评论抓着博子和秋叶的事情,我反而觉得这段感情里,正是导演衬托博子对树内心情感的设计,在这种纠结与抉择中彰显着对树的思念。就像博子妈妈说的那样她甚至还会为树因为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而吃醋,心生妒意。而藤井树更是始终无法释怀。
博子和女树在彼此的信中,像是一种外张的情感展示与比拼,又是一脉相承的思念与爱恋。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她们两人之间的书信才是情书的原因。她了解他的以前,她了解他的以后。两个人像是拿一张撕开的画的两半,等待着拼合,在拼合中怀念的真挚的情感。(一直以来,我将这部电影的主题定为了寻找,女主们在找一个完整的男主)
以前的时候,也许很多男人都会以这辈子拥有几个女人为荣。而我实在觉得这样很粗俗而可悲。看着这里的时候我想,也许这辈子有那么一个在你离去了仍然在思念你的人,是多么幸福啊!虽然这也很残忍。
日本爱情三部曲——《情书》《我和妻子的1778个故事》《东京日和 写给妻子的1778个故事
3、时光还是爱情?这是那本《追忆似水年华》留下的问题。这部电影的主题到底是时光还是爱情?很多时候我也在想:多少青春的爱情被转学、升学、毕业扼杀,就有多少青春的爱情尘封在时间中,随着人们的回想,历久弥新。或许,每个人的心中都藏着一个人,也许是爱情,也许是时光。有时候,我们依然会思念那个人,偶尔见到依然会有美好的情愫。可能我们思念与怀念的并非单是一个具体的他(她),更是那段美好的时光。(个人倾向于时光,因为不太懂爱情)
《我和妻子的1778个故事》
为什么将这部电影推荐上来,个人认为《情书》是讲婚前爱情的,而这部电影是讲结婚前期爱情的,《东京日和》更多是讲人到中年爱情的。
我是冲着竹内结子来的。最初看她和木村拓哉演的《冰上恋人》,十几集,爱不释手,一口气熬了夜看完。她和中山美穗都不属于那种很漂亮的人,而且拍这部电影的时候已经三十多岁,只能说这种女星是靠气质的。她在《冰上恋人》中,就像中山美穗在《情书》中一样,有一种静,这种静的背后又蕴藏着一种等待和渴望,我不愿意将这归结于欲望或其他,这是一只精灵才有的静与动。竹内结子从亚树到节子,是一种渐渐成熟的过程。这里的成熟不是中国人讲的成熟,这种成熟是一种自然的不矫饰的不世俗的成熟,这更是一个过程,在这种成熟中又时刻保持着少女的可爱,在母性和女性之间变换的妖精。有人曾告诉我,女人是要被欣赏的,这并不是一种外面的审美,而是一种欣赏。女人真正的美,不是让你行动,而只是让你心动。可以说竹内结子和中山美穗确实做到了。
这部电影其实是很理想的,甚至比《情书》要理想,而且单讲所谓的纯爱并不输于《情书》。从这部剧里,我还发现,其实男人也是挺可爱的。至少不至于,一提到男人就会想到恶臭、便便的肚子,满嘴的脏话,酒气冲天,烟气呛人。他们有他们的纯真,有他们可爱的地方,甚至像你的孩子。

《东京日和》
这部电影不似前两部那么清新,我在这里面体会到一种深沉。那种平淡的叙述并不像一般的爱情电影那么讨巧,一个个故事更像是白开水,然而在你一杯杯的喝下去后,才发现早已深醉其中。
这是一部根据相册和散文改编的电影,所以看起来更有画面感,也更需要用心。丈夫在婚后,以一个“外人”的视角记录下来的妻子,竟让人那么感动。我初看这部电影,也许是语言的关系,思绪总有隔阂。但如果只单纯的注视画面会好很多。因为本身艺术电影对语言要求很高,对画面同样,对情节并非那么“动人”的苛责,画面对每国人都是相通的。我看了三遍电影后,依然不敢说看明白,因为它的发生离我还有距离,只是我似乎是能感觉到那种气息存在。如果不将评论人代入,单从电影角度来看,我能了解那里面的东西。后来,我想什么爱情电影。一个故事?两个人?还是堆砌的眼泪和通篇的情话我爱你?似乎都不是,就像《东京日和》里一样,全剧都没有一句像样的表白,但你会发现其中每个画面的角落都有爱的存在。

很多已婚的人说看不懂这部电影,不是智商问题,应该就是也许他本就没有爱情。
日本有很多好电影。我在欣赏日本文艺的时候,愿意搁下历史问题和民族问题。我从来不是一个偏激的人,不会那么极端的否定和肯定。也更愿意将很多东西分开来,区别对待。
这三部电影,算是日本电影中的上乘之作。当然爱情都是很理想的。就像我姐姐说的那样,你从来不会发现电影中的东西在生活中上演,只可能是生活中的东西搬上荧幕,她说所有的女人要求都是很高的,没有办法。(哇,好无奈啊!)
爱情,之所以能打动人,其实缘于它是稀有的,却又给人一种我们都拥有的假象。所以没必要苛责,电影的理想,或者说脱离实际。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世界有多大,会发生什么事情。你没有的,身边没有的。也许正在世界的某个角落里发生着,只是你不是幸运儿或者苦命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23581.html

更多阅读

“你还好吗?”“我很好”----电影《情书》 情书 你好吗我很好

先是一个粘贴的影评,记下情节::::日本导演岩井俊二的电影《情书》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上映,引起广泛的影响,整整感动过一代人。一位忠实的岩井俊二迷强烈要求我看看这部电影,我之前其实听说过这部电影,但碟片却难寻,第一次看到《情书》已经是2

《眉姐》---叫我小男人的那个成熟少妇 成熟的少妇新浪博客

将姐弟恋进行到底!小男人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认识了一个大他九岁的少妇,他们先是从性开始,进而彼此爱上了对方,在年龄,家庭,世俗的阻挠下,他们的爱情经历了难以想象的曲折。《眉姐》---叫我小男人的那个成熟少妇 第一章二十三岁的时候,我从没

一部好的电影《我和妻子的1778个故事》 妻子的故事

总体说是讲述了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根据真实的故事改编),开头剧情挺平淡的,看到后边我都哭的不行了。影片介绍:《我和妻子的1778个故事》(『仆と妻の1778の物语』)是2011年1月15日上映的日本电影。时长139分钟。是描写SF作家眉村卓和200

声明:《日本爱情三部曲——《情书》《我和妻子的1778个故事》《东京日和 写给妻子的1778个故事》为网友寂静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