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鲁姆普,下一个球王《环球人物》2011年第13期 特鲁姆普2011

特鲁姆普,下一个“球王”

这位21岁的英国小将,正凭借极富观赏性的进攻型打法,在斯诺克界掀起一场风暴

竞技场上从来都是成王败寇,但当贾德·特鲁姆普在2011年斯诺克世锦赛决赛场上以15比18惜败于一代天王希金斯时,他所得到的掌声却丝毫不少于对手。

这位年仅21岁的英格兰小将凭借自己极富观赏性的进攻型打法掀起了一场斯诺克界的超级风暴,在这一刻,是否获得冠军已变得不再重要。获胜的希金斯毫不犹豫地表示,特鲁姆普才是决赛场上“更好的选手”,并将他誉为斯诺克的“未来”。

孤注一掷的打法、张扬自信的性格,再加上个性十足的发型,在群星闪耀的世锦赛舞台上,特鲁姆普俨然成为了最吸引球迷眼球的选手。而他的战绩也同样牢牢抓住了球迷的目光——他一路斩落卫冕冠军罗伯逊、前世锦赛冠军多特以及中国台球神童丁俊晖。而在决赛场上,如果不是因为大赛经验不足,他很有可能一黑到底,创造出更大的奇迹。

斯诺克(Snooker)的意思是“阻碍、障碍”,所以斯诺克有时也被称为障碍台球。在很多人眼里,防守才是这项运动的精髓所在。然而,在特鲁姆普的字典里,似乎从来就没有防守二字。本次世锦赛上,只要存在一丝一毫进球的机会,他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进攻,比赛用球常常以匪夷所思的方式落袋。看他的比赛,就如同观赏昆汀·塔伦蒂诺的暴力美学电影一般,令看惯了防守大战的斯诺克迷们大呼惊险刺激。

而他在赛场外的行事风格也和他在场上的凌厉球风互相呼应。本届世锦赛的四分之一决赛,特鲁姆普以大比分击败前世锦赛冠军多特。赛后接受采访时,他发出了“感觉自己已经天下无敌”的“嚣张”言论。

一切都是那么与众不同——斯诺克赛场上的顶级选手们早已经习惯了将精力多用在防守上,利用精准的跑球和斯诺克拖慢比赛节奏,消耗对手的进攻手感,并从中寻找机会。冷不丁地冒出这样一个特立独行的“愣头青”,着实令人惊讶。

实际上,本次世锦赛的惊艳表现已不是特鲁姆普第一次令斯诺克界产生震动。4月3日,特鲁姆普在2011年斯诺克中国公开赛决赛中以10比8战胜塞尔比,夺得了职业生涯第一个排名赛冠军。

更被斯诺克爱好者们津津乐道的,则是特鲁姆普早在14岁时就打出了自己的首个单杆147满分,打破了由“火箭”奥沙利文在1991年创造的最年轻满分纪录。这一纪录至今无人能够打破。

希金斯在世锦赛决赛后连称特鲁姆普是“天才台球手”,这并非应付场面的恭维之语,而是出于实情的真实评价。年仅3岁时,特鲁姆普便展现出了惊人的台球天赋。

1992年的一天,英格兰布里斯托尔的卡车司机史蒂夫·特鲁姆普把一张1.2米×0.6米的迷你斯诺克球桌带回家,送给儿子贾德·特鲁姆普。尽管球台尺寸很小,但对于一个3岁的小孩来言,显然还是困难了些,史蒂夫只不过是想逗儿子高兴。

但令史蒂夫感到意外的是,儿子拿起小球杆一连玩了几个小时,丝毫没有厌倦的意思。“很明显,贾德在这方面是有天赋的,不用我教什么,他就已经知道该怎么打球了。”史蒂夫后来回忆,“我们都以为可能几周后他就会玩腻了,然后像其他同年龄的孩子一样,开始迷上足球或者电子游戏什么的,这很普遍。但结果是,我们猜错了。”

史蒂夫迅速判断出儿子具备打斯诺克的天赋,决心让他走上职业台球选手的道路。只要有空,他就会陪着儿子打球。

6岁那年,特鲁姆普迎来了人生第一场正式的斯诺克比赛,地点就在家乡布里斯托尔的的布罗德沃克俱乐部。俱乐部的老板托尼·罗德至今对特鲁姆普当年比赛时的一个情景记忆犹新——由于身高太矮,特鲁姆普必须要踩在一个木箱上才能够得着球台。

更令托尼·罗德感到惊讶的是,特鲁姆普的架杆和击球动作都相当标准,攻击力十足。他常常击败十二三岁的少年球手,打败成年人也是家常便饭。仅仅一年后,特鲁姆普的惊人表现便引起了在当地级别更高的钥匙俱乐部的注意,他应邀加盟。

由于球技进展神速,钥匙俱乐部的比赛对手常常要求特鲁姆普让分。令所有人咋舌的是,在一场比赛中,特鲁姆普让了整整100分,但依然取得了胜利。要知道,一局斯诺克比赛的满分只有147分。

但史蒂夫却因为儿子的惊人表现而心生烦恼——当地俱乐部的水平已经跟不上特鲁姆普的进步速度了,他急需通过参加更具含金量的赛事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水平。史蒂夫想陪着儿子去外地参加更高级别的青少年比赛,但他既缺钱,也缺时间。好在史蒂夫的老板罗杰·海克曼慧眼识珠,不仅给史蒂夫批了长假,还为他提供了1500英镑的赞助。

走上更广阔赛场的特鲁姆普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刚刚过完10岁生日,他便接连跨级参赛,先后拿下U13、U15的英锦赛冠军。14岁时,他更是连跨多级参加了U21世青赛,并一路杀入半决赛。也正是在那次比赛上,他一杆轰出147分,打破了由奥沙利文保持的最年轻满分纪录。他将新纪录定格为14岁208天,至今无人打破。

实际上,特鲁姆普家族的天才球手并不止贾德·特鲁姆普一个。比他小3岁的亲弟弟杰克·特鲁姆普,2006年时也曾获得过U16英锦赛的冠军。在本届世锦赛的电视转播中,我们常常能够见到杰克在场边为哥哥呐喊助威的场景。

然而,夺得U16英锦赛冠军后不久,杰克便患上了脑溢血。尽管幸运地保住了生命,但他的身体状况已不允许他参加斯诺克这个注意力需要高度集中的运动项目。

由于弟弟已经不能够继续打斯诺克,所以对于特鲁姆普而言,他肩负着兄弟两个人的共同的梦想。2005-2006赛季,16岁的特鲁姆普正式转为职业球手,伴随着弟弟的加油助威,次年,他便闯进世锦赛正赛32强,在当时创造了打入世锦赛正赛的最年轻纪录。

然而,正当人们热切期待这颗英格兰球坛的“超新星”继续打破一项又一项纪录的时候,特鲁姆普却突然陷入了沉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频频在各项赛事中上演“一轮游”,最好的成绩也只不过是进入四强。

特鲁姆普,下一个球王(《环球人物》2011年第13期) 特鲁姆普2011

与希金斯、丁俊晖这种在职业球坛上年少成名的球手们相比,特鲁姆普在职业赛场的起步阶段并不算顺利,甚至被扣上了“平庸”的帽子。他迷失在少年时代的光环里,甚至失去了练球的动力。“一切看上去的美好,变得艰难起来。我不知道自己究竟哪里做错了。”特鲁姆普曾这样沮丧地表达自己的困惑。

实际上,他的持续低迷事出有因。他低估了那些常年打预选赛的选手,常常“阴沟翻船”,他也不够敬业,不愿意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在斯诺克里面。他曾经甚至表示,与自己的朋友出去泡吧才是他周末的正经事儿。

对于天才而言,想要获得成功也许所缺少的只是更多的努力。几番沉沦之后,特鲁姆普痛下决心,2009年,他从家乡布里斯托尔搬到了谢菲尔德居住,在世界台球学院进行全身心的强化训练。

功夫不负有心人,蛰伏了一年多之后,2011年的中国公开赛成为了特鲁姆普重振雄风的开端,他在北京夺得了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冠军。而在世界台球学院进行训练时,他的训练搭档正是丁俊晖、梁文博、刘崧等中国球手。“我在英国的生活大部分都是跟中国球员一起的,平时我们经常在一起练球,一起聊天。”某种意义上,中国成为了特鲁姆普的福地。

进攻得掌声,防守赢冠军,这几乎是斯诺克界不成文的公论。但特鲁姆普风驰电掣般的“不讲理”打法,却正在向这条公论发起强有力的挑战。今年的世锦赛是特鲁姆普第二次参加世锦赛的正赛,而仅仅用了两年,他就站上了决赛的舞台,这令很多球手望尘莫及。

俊朗的外表,出众的球技再加上不羁的性格,很多球迷和媒体认为,特鲁姆普似乎具备了成为一名偶像级巨星的一切素质。“我想如果奥沙利文退出球坛的话,特鲁姆普能填补他的空白。”世界斯诺克协会主席巴里-赫恩便曾如此表示。

但特鲁姆普的前进道路也绝不会一帆风顺。他的华丽进攻虽然杀伤力极强,但在日后必将受到对手的重点研究并被加以遏制,而他的防守走位依然存在明显的缺陷。如何使自己的攻守技术更加平衡,避免走上高开低走的老路,将是摆在英格兰天才面前的一道难题。

世锦赛后,当被问及这个问题时,特鲁姆普仍然像往常那样锐气十足:“我当然会坚持自己的进攻风格,权当做一回推广斯诺克的大使。”不知几年之后,他还能否这般自信洒脱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26519.html

更多阅读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重庆散文》2013年第4期 越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一当林妹妹从天上掉下来的时候,我正坐在电影院里,耷拉着眼皮,不住地点头,点头。对一个六岁的孩子来说,更能吸引眼球的,当然是那部动画片,孙悟空《大闹天宫》,要不,《战上海》、《地道战》之类让人热血沸腾的战斗片亦可,一部

转载 八下23课《马说》课堂实录余映潮 余映潮故乡课堂实录

原文地址:八下23课《马说》课堂实录(余映潮)作者:平原寻梦客八下23课《马说》课堂实录 (余映潮)来源:初中语文别出心裁读课文。师:这节课学习《马说》。《马说》的学习要求是四个字:(大屏幕显示)“诵读,积累”。我想先请同学们把课文读给我听一

声明:《特鲁姆普,下一个球王《环球人物》2011年第13期 特鲁姆普2011》为网友新一代狙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