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周刊釆访远征军老兵 远征军老兵回家视频




■文/本报记者尘白部分图:由被访者提供

中国远征军,一个悲壮的历史名字。二战期间,滇缅印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政府先后两次派出近30万部队进入缅甸与日寇作战。此战中,由美国装备、训练的中国远征军大放异彩,日寇望风披靡。时光飞逝,当年的战士多已默默凋零,即便活着也已是风烛残年。现年已经92岁虚龄的钱鉴明老人应该是目前无锡仅存的一位中国远征军老兵了。
钱鉴明,这位无锡唯一还活着的中国远征军老兵,1943年春天奔赴滇缅印战场,成为中国远征军中的一员,1945年抗战胜利后他从战场返回国内。这段不为人知的经历曾经给他带来过无上的荣誉,也曾给他的人生带来过刻骨的痛苦。


为何远征滇缅印?

抗战爆发后,由于中国的工业基础薄弱,急需大量物资和外援,遂于1938年初决定修筑滇缅公路。滇缅公路是一条凝聚着国人抗日救国信念的血路,那是滇西20万民众自带口粮和工具,风餐露宿、劈石凿岩,沿滇西、缅北990公里的高山峡谷、激流险滩,用双手和血汗修筑而成。其间因爆破、坠岩、坠江、土石重压、疾病而丧命者不计其数。10个月后,滇缅公路终于1938年底通车,从此成为中国抗战的输血线。
无锡新周刊釆访远征军老兵 远征军老兵回家视频
抗战开始后,日军谋图以武力强迫中断“第三国”的援华活动。1939年冬,日寇占领南宁,切断了中国通往越南海防的国际交通线。1940年春,日本又对滇越铁路狂轰滥炸;6月迫使法国接受停止中越运货的要求。9月,日本又侵入越南,并与泰国订友好条约,滇越线至此全面中断。此时的滇缅公路也就成了

唯一的一条援华通道。
缅甸是东南亚半岛上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国家。西屏英属印度,北部和东北部与中国西藏和云南接壤。滇缅公路是中国重要的国际交通线,日军据此还可以威胁中国西南大后方。
为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和抗战“输血线”,1942年,国民政府决定派兵远征滇缅印,誓死保卫抗日“输血线”。
老兵钱鉴明亦因此成为中国远征军中的一员,当时的他不过是二十出头的青年小伙。


日寇轰炸无锡改变人生

钱鉴明生于1922年,本是无锡东亭三蠡乡南家村人。他的爷爷钱福璜是晚清秀才,也是南泉小学的创办者,钱鉴明在南泉小学读了四年书。他的大伯便是无锡县长秦效鲁的主任秘书钱鼎奎,二人皆为无锡光复的核心人物。
因南泉小学只有四个年级,为了继续读书,钱鉴明跟随父母迁到无锡城内的新庙前,在他上学的县立第二小学(即东林小学前身,当时的县立第一小学就是现在的连元街小学)附近租住了钱鉴明表姑俞钰(无锡人,教育家,曾任省立徐州女子师范学校、苏州女子师范学校校长)家里买下的一处房产,安顿下来。从县立第二小学毕业后,钱鉴明顺利考入东门将军桥畔

的辅仁中学继续学业。
三年中学生活一晃而过,1937年,钱鉴明中学毕业,此时的他虚龄16岁。但也就是在这一年,日寇的铁蹄践踏无锡,钱鉴明的人生轨迹亦就此改变。
钱鉴明的姐夫方懋楷当时在国民党空军任职,年仅16岁的他便跟着姐姐、姐夫逃难到了重庆。方懋楷系出黄埔军校1927年8月南京中央军校第七期学员,曾任青年军第209师师长,后任国民革命军中央军校炮兵处少将教官。
在方懋楷的推荐下,钱鉴明1940年6月通过考试,成为国民党陆军机械化学校战车兵科第三期学员。同年11月,学校在湖南洪江校区正式开学,学习方向分两种——一为军事指挥科,三年学制;一为修理制造科,五年学制。
虽然年事已高,但钱鉴明老人的记忆十分清晰。他清楚地记得自己是在1940年11月12日加入的国民党,证号为“军庆029855”。不过,陆军机械化学校这期学员学制未满便应战局需要开赴印度利多战场。
为保卫缅甸,中英双方早在1941年初就酝酿成立军事同盟。但由于英军轻视中国军队的力量,又不愿外国军队深入自己的殖民地,一再拖延阻挠中国远征军入缅,预定入缅的中国远征军只好停留在中缅边境。
利多就是印度与缅甸、中国接壤之地,再往东南走就渐渐进入所谓缅甸野人山的大森林。惨烈的“野人山血战”就发生在这里,数万中国远征军长眠于此。
据钱建民老人回忆:“当时的同班同学有近一百人,其中还有一位无锡同乡,他叫严元琥,是长安桥人。我们分二批前往印度。第一批是在1942年秋天,有七十几个人,当时尚有十几位同学因多种原因未能首批赴印。1943年春天,我作为第二批学员前往印度预备加入驻印军参战。”


无锡老兵的利多岁月

奔赴利多战场的路线并不顺畅,先要从湖南洪江坐汽车至昆明,再从昆明坐运输机降落在印度利多的姆多玛机场,此时已是半夜,临时在帐篷中过夜。在当地接待站经过十几天的整休,换上了英军服装后,他们又坐了七天火车、一天轮船才最终到达目的地——印度兰姆伽基地。前后两批学员都被编入驻中国远东军驻印军战车营第三营。此时的印度因为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人在当地造的都是双轨铁路,火车站很大,因此交通十分发达。
对于人生中的首次长途远征,钱建民现在回忆起来依然很兴奋,其实那是相当危险的一次行程,“当时飞印度时飞机需要穿越喜马拉雅山驼峰,因不熟悉航线,再加之海拔高度和风暴等原因,飞机尝试了七次才算飞过去”,但士兵们到前线去杀敌的

沸腾热血却足以战胜一切。
相对于那些长眠于滇缅印战场的远征军官兵来说,钱鉴明无疑是幸运的。他亲眼见证了中国远征军的胜利,并活着回到了国内。
中国驻印军共有七个营,每个营都配备有一位美国少将、随队医生。一营、二营在1943年的冬天就上了利多前线战场。三营为后备营,这也是钱鉴明未上前线的主要原因。
三营营长吴文芝原为国民党陆军机械化学校的总教官,故与钱鉴明相熟。钱鉴明在吴文芝手下担任副官没多久,便被提升为三营七连一排少尉排长,开始带着士兵分批训练,训练内容主要为驾驶及无线电通讯。1944年上半年,钱鉴明又被提升为战车营营部中尉组长,同年秋天在美军下发装备后,开始训练士兵的装拆和射击能力,年底便作为预备队开往前线,驻扎利多,“但最终并未参加战斗”。当时,钱鉴明每月有120印度卢比的军饷,基本都用来买烟和到当地小店改善伙食了。
1945年春天,因工作表现出色,钱鉴明被在昆明的陆军后勤司令部汽车训练班教导团团长易德明看中带回昆明,在教导团任上尉参谋,专门负责与美国总教官伍兹中校的联络工作。抗战胜利后,他调任西南公路军营指挥部上尉参谋,跟随易德明作为中方代表有偿接收美军在西南各省的 运输物资。后来美军回国,钱鉴明代表中方开车送美军后勤司令拉克姆上校和美军运输团团长格索理上校从贵阳去湖南芷江机场搭乘飞机回国,并接收美军遗留的最后一批物资。最后一批物资因美军来不及处理,所以为无偿接收。但危险就潜伏在此次接收任务中,在回贵阳的途中,钱鉴明一行在贵州镇远县山区遭遇到匪徒,钱鉴明不幸下巴中枪休克,眼睛也被子弹溅起的玻璃刺伤。休克的钱鉴明被紧急送往医院。最终,钱鉴明的命是保住了,但终因医疗条件所限,双目就此失明。
1946年,钱鉴明转入无锡第十一临时教养院(现无锡河埒口),1948年又转入浙江萧山临波镇第四盲残院,直到解放后返回原籍无锡东亭三蠡乡南家村家中。解放前,钱鉴明一直靠国民政府给的特殊补贴过日子。
钱鉴明以为自己的人生可以就此颐养天年,与妻儿一起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但他万没料到自己会在后来的“土改”和“文革”中备受折磨,原来的文件证明、军功章一把火烧个尽,一个美好的家庭也最终因此瓦解。钱鉴明的女儿钱小慧感慨万千,“这都是命啊”。
经历过人生的大起大落,92岁虚龄的钱鉴明老人已经很平静。而我们试图通过他的回忆碎片,拼凑出当年那段属于他的光荣岁月,给予一位远征军老兵心灵的慰藉和应有的尊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27054.html

更多阅读

《老兵回家》题外话 老兵回家

在奥威尔著名的政治预言小说《1984》中,集权国家控制人的重大以及核心方式之一就是销毁或重写人的记忆,以至于主人公温斯顿在“真理部”的工作之一就是重写历史,重构记忆。而他被发现的最早的叛党行为,就是“竟然”偷偷地写了日记。按照

声明:《无锡新周刊釆访远征军老兵 远征军老兵回家视频》为网友倾城伊人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