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叶老师寻访京城清王府(之二)
之二:恭王府 棍贝子府花园
从涛贝勒府出来没走多远,就到了位于前海西街的恭王府。恭王府是中国现存王府中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王府,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代表着中国的王府文化。
今日恭王府恭王府示意图
恭王府建于1776—1785年,原为清代乾隆宠臣和珅的私宅,和珅因贪污罪于嘉庆年间被抄家处死后,此处私宅便赠给了庆王。同治朝时,由于恭亲王奕忻协同慈禧发动政变有功,慈禧太后便将此宅赠予他,而成为恭亲王府。
王府的主人奕忻,是一等贵族,所以他的府邸不仅宽大,而且建筑也是最高规格,显示其不可逾越的等级,明显的标志是门楼和房屋的开间大小。亲王府的门楼5间,正殿7间,后殿5间,后寝7间,左右有配殿。低于亲王等级的王公府邸决不能多于这些数字。屋顶的形式、屋瓦的颜色也是不能替代的。
恭王府作为清朝亲王的府邸,规模宏大,布局讲究,气派非凡。占地约6万平方米,分为府邸和花园两部分,拥有各式建筑群落30多处,布局规整、工艺精良、楼阁交错,充分体现了皇室辉煌富贵的风范和民间清致素雅的风韵。府邸建筑分东、中、西三路,每路由南自北都是以严格的中轴线贯穿着的多进四合院落组成。
中路最主要的建筑是银安殿和嘉乐堂,殿堂屋顶采用绿琉璃瓦,显示了中路的威严气派,同时也是亲王身份的体现。
东路的前院正房名为多福轩,厅前有一架长了两百多年的藤萝,至今仍长势甚好,在京城极为罕见。
叶老师喜欢的垂花门石墩
府邸最深处 横有一座两层的后罩楼,东西长达156米,后墙共开88扇窗户,内有108间房,俗称“99间半”,取道教“届满即盈”之意。
后罩楼内有108间房
后罩楼的后墙共开88扇窗户
恭王府花园又名锦翠园,与府邸相呼应,花园也分为东中西三路。中路以一座西洋建筑风格的汉白玉拱形石门为入口,称西洋门,仿圆明园中大法海园门。
花园的入口——西洋门
花园内布局、设计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造园模仿皇宫内的宁寿宫。全园以“山”字型假山拱抱,东、南、西面均堆土累石为山,中路又以房山石堆砌洞壑,手法颇高。山顶平台,成为全园最高点,居高临下,可观全园景色。东路的大戏楼厅内装饰清新秀丽,缠枝藤萝紫花盛开,使人恍如在藤萝架下观戏。花园内古木参天,怪石林立,环山衔水,亭台楼榭,廊回路转,徜徉于园中尤如漫步在山水之间。
蝠池
竹子院,曾是恭亲王福晋的住处
长廊
园中盛开的蔷薇
从恭王府出来已是中午,在街上吃罢午饭就直奔棍贝子府花园。
棍贝子府位于后海西侧南岸,新街口东街31号,现积水潭医院内。其府最早为康熙帝第三子诚亲王允祉新府。《啸亭杂录》载:“诚亲王新府在蒋家房。”诚亲王旧府位于官园,因改赐慎郡王,故于蒋家房(新街口东街)建新府。雍正十年(1732年)允祉卒后,其第七子弘暻继为府主。弘暻于雍正八年(1730年)被封贝子,故此府又称固山贝子弘暻府(《宸垣识略》)。据乾隆《京城全图》,此府东起水车胡同,西邻光泽胡同,北抵积水潭南岸。占地面积大,规制严整,府正门面阔五间,大殿面阔七间,东西配楼面阔五间,后殿面阔三间,后寝面阔五间。主体部分在西路,东部以花园为主,规模很大,园中有亭台楼阁,古树参天,山石点缀,土山环绕。园内有一湖,湖中有一土石相间小岛,湖水引自积水潭。按清代制度,积水潭水为御用,非经特许,不得擅引。弘暻无特殊建树,亦享受了特殊恩准。据《北京历史地图集·明北京城》记载,此园位于明代镜园旧址。弘暻之后府主分别是永珊(弘暻第三子)、绵策(永珊第三子)、奕果(绵策嗣子)。奕果于嘉庆三年(1798)承袭不入八分辅国公,改迁别所,此府改赐庄静固伦公主为府。《乾隆京城全图》称固山贝子弘景府,嘉庆朝改赐仁宗四女庄静固伦公主,又称四公主府。嘉庆七年(1802)庄静公主下嫁土默特贝子玛尼巴达喇。棍贝子即棍布扎布,博尔济吉特氏,四公主曾孙。光绪六年(1880年),棍布扎贝袭贝子爵,成为此府的末代府主,俗称棍贝子府,直至清朝灭亡。府内花园面积颇大,园内有东西两座土山,引玉河水入园为潭。1956年积水潭医院在王府旧址上建成,将原有建筑大部分拆除,唯花园中的山石树木、花厅和两幢重楼尚存,现成为医院的后花园。
闹市中的棍贝子府花园
园中的瀑布
今日的医院职工活动中心
存留的旧建筑之一
斑驳的柱子
陈旧的房檐
翻修后的二层楼
园中漂亮的紫藤
园中的鸟儿
悠然自得
喧闹街市之邻,竟然有如此僻静之所在
漫步在园内,不时碰到有疗养的病人在散步,百年王府花园,今日成为平民百姓恢复健康、修身养性之所,“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倒也不失为一种难得的好归属。我们感叹,在熙熙攘攘的喧闹街市之邻,竟然有如此僻静之所在,实在有点“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的味道。而从此,我也知晓了在积水潭医院内,还有一座贝子府花园。(待续)(龙女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