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棒球的灵魂人物——梁友文 灵魂人物

跨越百年,从父亲开始,梁氏一家始终积极地推动棒球运动的发展。梁友文从小与棒球运动同行,一生为棒球事业鞠躬尽瘁。耄耋之年,独自一人离开家庭,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自费执教家乡新组建而起的棒球队,七年来风雨无阻,力排万难在家乡重新燃起“拼命追击,死缠到底”的熊猫精神,并全力以赴将家乡打造成为“中国棒球小镇”,让棒球事业在中国得到更加辉煌的发展。2014年,90岁的梁友文获得中国棒球协会颁发“中国棒球终身荣誉奖”。

耄耋之年的梁友文(梁老)先生风采依旧

有人说,中国棒球之魂是“熊猫精神”,而传承和弘扬“熊猫精神”的灵魂式人物,就是梁友文。

当热衷于体育事业的中山千羽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和先生带领香港明星足球队在全国各地举办慈善足球赛筹款的时候,在他心里除了足球外,他仍然不能忘记曾经那位白发苍苍仍然在绿茵草地上挥洒汗水的梁友文老先生,以及老先生穷尽一生为之奋斗的棒球事业。在一次熊猫杯全国青少年棒球锦标赛中张和先生和梁老相遇,张和先生便被梁老先生为棒球运动奉献一生的行为所动容,张和先生说梁老先生做事专一、一心一意地为棒球运动付出一生的精神,在这个浮躁的年代里非常难能可贵,我们倡导梁老先生这种精神;另外棒球作为一项集智慧与勇敢、趣味与协作于一体的集体运动项目,可以在中国铺展开来,对中国孩子的成长也能起到积极的帮助。

棒球之梦源于父亲

梁友文的老父亲梁扶初先生是中山石岐人,早年是旅日华侨,1905年与自己的4位兄弟一起参加了由横滨华侨组成的“中华少年棒球队”,以一猛吼的“醒狮”为队徽,象征着中华民族之觉醒,以示雪“东亚病夫”之耻。正是怀着这股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热情,梁扶初开始了他半个世纪的棒垒球生涯。该队1922年达鼎盛期,并作为一支华侨球队在日本棒球史上首次获得该市联赛冠军,引起轰动。由于日军侵略中国东北,1932年,梁扶初愤然回国,来到上海,致力于发展中国的棒球运动。1939年,一些青少年在“孤岛时期”的上海租界成立了一支名为“熊猫”的棒球队,梁扶初的4个儿子就是其中的主力,而梁扶初本人则长年担任主教练一职。该队在1947、1948年成绩最为辉煌,一举击败当时众多国外球队,连续两年夺得“美国杯”、“国家杯”和“小世界杯”总冠军,引起轰动。1948年起,梁扶初率众队员下放到各学校担任教练,希望做好棒球普及工作,一年后,上海各学校一下涌现出49支棒球队,并组织起“熊猫杯”棒球联赛进行交流比赛。此后,熊猫队先后出征台湾、香港并以骄人的战绩和无懈可击的完美表现,引得了社会、媒体广泛的赞誉,梁扶初亦被当时媒体誉为“中国棒球先驱”。

棒球世家一百年

在父亲的熏陶和影响下,梁扶初的4个儿子友声、友德、友文、友义毕生都从事棒球运动,后来分别为香港、北京及上海等队的主力和教练。梁友德成为中国棒球协会副主席,梁友文1981年移民美国后,组建旧金山地区华人“熊猫”青少年棒球队,多次率队回国比赛,受到各相关部门的嘉奖。100年来,梁氏一门四代数十人,均活跃在中国的棒球界,积极推动棒球运动的发展,可谓是“棒球第一世家”。

中国棒球的灵魂人物——梁友文 灵魂人物

一手拿弓一手握棒

在总结自己的人生时,梁友文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一生两条线,一手拿弓,一手握棒,而握棒的时间要远远超过拿弓的时间。

梁友文于1946年毕业于国立音专,并于1949年至1980年间担任上海交响乐团第二小提琴和声部首席,可谓是多才多艺。“虽然我的专业是小提琴,但是我花在棒球上的时间却很多,从小时候开始,一辈子就没有离开过棒球场。”

早在熊猫棒垒球队在上海成立时,梁友文即为主力成员,并任三垒手。解放后,他一直是上海市棒球队队员,先后指导徐汇区棒球队、上海市棒球二队等队伍。梁友文在1948年时,还曾获得1948年度最有价值运动员奖(MVP)。随后移居美国的梁友文,也将“熊猫棒球”一同带到了大西洋的彼岸,继续效力于棒球运动。2000年梁友文获旧金山议会颁发聘书,任美国海外华侨棒垒球俱乐部顾问。

高龄回国执教棒球

俗话说“人到七十古来稀”,而梁老已是耄耋之年。按理人到这个年龄一般都是在家陪伴妻儿,安享晚年,过着儿孙环膝的安逸生活。但梁老却选择了远离家人,孤身一人回到陌生而又熟悉的故土,重新拾起球棒,重新扑身在一生挚爱的棒球上。而这一切的一起只是缘于一份情。

当从三哥梁友德寄往美国的《中山日版》上得知家乡中山市有了第一支棒球队的时候,八旬老人那久违的激情与热情就已冉冉升起;当2007年4月13日踏上故乡的热土,在训练场上亲眼看到一幅幅稚嫩的脸孔,一个个熟悉的身影时,梁老的心也就留下了;当中山市把少棒队训练和比赛的任务交给梁老的同时,也为他的生命注入了新的动力,为梁老的晚年重新树立了目标;当三哥梁友德在2007年10月1日病逝前,他握着弟弟梁友文的手说:“一定要把家乡的棒球队搞好,要让中山涌现出独树一帜的新型球队。”,在梁友文身上肩负起得不仅是自己的家乡棒球事业的期待,更是哥哥梁友德未尽的夙愿,父亲梁扶初毕生的心愿。

中国棒球协会申伟秘书长为梁老颁发“中国棒球终身荣誉奖”

在中山期间,每天早上7点,已是耄耋之年的梁老就踩着自行车出发,他的目的地是学校里的操场。每天他都有5个小时和这帮棒球队员在一起,骑着自行车缓缓行驶在东升街道上的这位老人成了一道动人的风景。这样的生活他已经维持了7年了。梁友文帮助各间学校棒球队的训练从不拿一分报酬,连平时往返美国的费用也坚持自理。他还自费为球队添置器材、设备。2007年,他从美国自购一台发球机送给棒球队,为了节省几千块运费,硬是自己一个人把发球机从美国背到了中山。当梁老带着发球机走出机场的那一瞬即,感动了所有到机场接他的人,很多人都流出了泪水。在回忆这一时刻的时候,接梁老的教练员说,看到梁老年纪那么大都如此得为棒球运动,作为年轻一辈的我们又怎敢松懈呢?梁老就是一个榜样,时常激励着我们。在平常的训练当中,一切他都亲力亲为,从挑选队员到组织训练,他都一丝不苟。看着他整天忙忙碌碌的身影,身边的人都被他感染了。

梁友文回忆说,父亲的很多理念都刻骨铭心地影响了他们兄弟几个,比如“教球先教人”、“拼命追击,死缠到底”、“赢球要赢得精彩,输球也要输得漂亮”等。“父亲告诉我,一场好的棒球比赛是有味道的,需要你点上一根香烟慢慢地品尝回味的。”梁友文说,这也是为什么他这辈子如此钟情棒球的原因。

在家乡重燃“熊猫”精神

2007年,中山市成立了中山市东升镇青少年棒球训练基地,组建了两支小学棒球队,两支初中棒球队,形成了一个由小学、初中、高中构成的共同发展框架。自此,梁友文的工作重心就从高中放到了小学的少棒队。“没有基础的棒球队是没有前途的球队。”梁友文说。

在一个完全没有任何基础的地方推广棒球运动,个中艰辛,不足为外人道也,家人的不理解,独自一个人生活的孤寂,训练和比赛中需要处理的复杂关系,都没有打退梁友文的意志,让他高兴的是,他终于等到了“熊猫杯”在中山恢复重启的机会。

2011年,在热心人士的支持下,由梁友文发起成立了中山市熊猫棒垒球俱乐部,以中国60年前享誉世界棒球界的“熊猫队”为名,在东升镇并重启当年“熊猫杯”赛事,举办了 首届“2011中山熊猫杯少年棒球全国邀请赛”。2012年,台湾少棒队也应邀参赛。

2013年,基于中山举办“熊猫杯”经验,国家体育总局决定全国青少年棒球A组锦标赛由中山市东升镇高级中学承办,这是国家体育总局手曲棒垒球运动管理中心主办的12岁以下年龄段国内最高级别的全国性赛事。全国青少年棒球A组锦标赛结束后,前六名将晋级2013年“熊猫杯”,与来自台湾、香港两地的少棒精英一起角逐“熊猫杯”,“熊猫杯”由此升格为国内最高水平的少年棒球比赛。截止至目前已成功举办了两届。

梦回故乡坚定不移

梁家两代从未放弃对棒球的推广和普及。1948年至1950年,梁扶初将熊猫队解散,主动来到20多个中学普及棒球。2年以后,出现了49支棒球队。也是这段时间,梁友文在上海粤东中学培养出三支白熊队和一支白猫女子队。

“过去我们一直都在外面推广棒球,却把自己的家乡中山给遗忘了。”从踏上中山这一天起,梁友文常常对人说:“我们来晚了。”

2007年7月,梁友文在香港棒球总会季刊《上垒》看到温总理在日本打棒球的风采。他特别兴奋:总理也打棒球!他想起,1954年,已是银丝冉冉,年逾花甲的父亲受到西南军区司令贺龙盛情邀请,前往指导棒球训练。他相信,有了国家领导人对棒球的喜爱和关注,中国的未来一定更加美好。

他的热情感动了很多人,旧金山的郑伟峻是第一位。他向梁老建议,给温总理写一封信,并代表执笔。香港棒球总会季刊编辑赵耀灵是第二位,修改了初稿。上海的吴子椿,梁扶初的学生,是第三位,她补充了些材料。这份跨越国界,穿越大洋的信稿经过几番斟酌最终交到梁友文的手上。

2008年2月17日,梁友文把写好的信寄给了温总理,他在信的最后向温总理汇报:他已经决定到家乡棒球队担任义务顾问及教练。梁友文说:“他希望中山的棒球能够普及和提高并尽快迎头赶上,以弥补过去我父兄们的疏忽。”梁友文同时也表达出自己的心愿,希望能把可爱的故乡建设成为棒球之乡;希望棒球运动在中国得到大力发展,让中国成为棒球大国。

在2014年熊猫杯全国青少年棒球A组竞标赛暨中山?熊猫杯少年棒球锦标赛上,中国棒球协会秘书长申伟女士为这位一生都致力于棒球事业的老人,颁发“中国棒球终身荣誉奖”,并全力以赴协助梁老完成心愿。

人物简介:

梁友文,祖籍中山,1925年在日本横滨出生。当时适逢孙中山先生溘然去世,一生追随孙中山先生理想的父亲梁扶初(1897-1968,后被誉为“中国棒球之父”)遂将此子起名为孙文之“文”,以示敬仰怀念。

1939年,梁友文和兄弟四人在“孤岛时期”的上海租界里成立了一支名为“熊猫”的棒球队,梁扶初长年担任主教练,与当地多支国外球队交锋亦胜多负少,并最终在上海的中学和大学发展了49支“熊猫棒球队”。

1946年毕业于国立音专,并于1949年至1980年间担任上海交响乐团第二小提琴和声部首席。

1948年,获得1948年度最有价值运动员奖(MVP)。

1981年,在美国旧金山定居,成立起旧金山地区华人“熊猫”少年棒球队,并多次率队回国比赛。

2000年梁友文获旧金山议会颁发聘书,任美国海外华侨棒垒球俱乐部顾问。

2007年,当得知家乡中山成立首支棒球队时,梁友文以82岁高龄毅然返回家乡,在中山市东升镇义务指导棒球队。

2014年,获得中国棒球协会秘书长申伟女士颁发的“中国棒球终身荣誉奖”。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27479.html

更多阅读

中国著名的“四大”名桥:

中国著名的“四大”名桥:文/李宗哲老师不但世界有著名的四大会计事务所,中国也有很多著名的“四大”,跟随“四大”,足可走遍中华,饱览胜景。今天给大家介绍“行”的四大名桥:赵州桥(河北):坐落在河北省赵县洨河上。建于隋代(公元581-618年)大

古文字蕴含的中国文化的灵魂1 汉字中蕴含的中国文化

古文字蕴含的中国文化的灵魂——三千年前的中国梦根据造字者的思维深入解读古文字,系统地发掘古文字蕴含的思想观念体系,这是古文字研究的新课题。我1998年在《徐州三中(校报)》发表《古文字研究的新课题》提出这个问题,后来改变题目(《

声明:《中国棒球的灵魂人物——梁友文 灵魂人物》为网友辣条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