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王墓 韩城镇

韩氏家族墓地位于莘县董杜庄镇梁丕营村北200米处,占地面积280000平方米,是唐代魏博节度使韩允中与其父贝州刺史兼御史中丞韩国昌的家族墓地。韩氏家族墓地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莘县境内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地人称为“韩王墓”。







韩氏家族墓地现存韩国昌、韩允中父子及其家族墓地与神道碑、牵马俑、石马、武士俑、羊、虎、墓表等石刻。据旧唐书记载:魏博镇为割据河北的三大强镇之一。韩允忠为唐魏博节度使,其父韩国昌为贝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故其家族墓地规模宏大,石刻雕琢古朴,系用圆雕手法雕刻而成,碑额利用高浮雕的手法雕刻成,神龙曲身盘绕、层叠分明。
韩王墓 韩城镇
  其中,韩允忠神道碑通高6.38米,宽2.15米,厚0.75米,由额、身、座三部分组成。碑额和碑身为一巨石雕刻而成,碑额为方形圆角,用高浮雕的手法刻二龙戏珠,二 龙盘环、曲身、层叠分明,各用一爪踏珠于碑额中心上部,碑额中心有圭形平面,阴刻篆书3行12字:“唐故魏博节度使韩公神道碑。”碑额的两侧各浮雕3个下俯龙首,碑额背面雕饰龙身,碑身高3.57米,下部略残,碑文楷书,阴文50行,行约84字,现存约3800字。龟形座,足内收,龟爪露出,细雕其状,从侧面观之此龟似静,又似在缓缓行进之中。
  牵马俑位于石马的左侧,首残,身着圆领宽袖长袍,腰束带,双手持马缰,右手握缰至马辔出处,做拢马停进状,马圆体肥,马首饰辔,低首,鬃毛直立,背饰凹形鞍。
  武士俑身穿长袍,双手在胸前紧握宝剑,目光正视前方。
  石羊体大肥壮,前腿双膝跪地,作伏卧状。
  马辔、人俑衣服纹饰等则用浅浮雕的方法来表现,整组石刻粗犷、古朴,造型生动形象,是唐代石刻难得的艺术珍品。碑文为楷书,字迹端庄、规整、秀丽是研究书法的重要实物资料。
  河北三镇唐玄宗李隆基时,为防止周边各族的进犯,大量扩充军镇,设立节度使,赋予军事统领、财政支配及监察管内州县的权力。但唐中期以后,部分节度使发展成不服从中央命令,藩镇成为与中央对抗的割据势力。其中,安史之乱后所设的卢龙、成德、魏博三镇实力最强。三镇名虽服从朝廷,但不输贡赋,军中主帅,或父子相承,或由大将代立,朝廷无法过问。因这三镇都在河北道,故称河北三镇,又称河朔三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28794.html

更多阅读

少陵塬——大明秦藩王墓群 少陵草堂碑亭

大明一朝不但在西安城区留下了雄伟的城墙,还在西安东南的少陵塬上留下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墓群。这个墓群经营近300年,由13位秦藩藩王墓领衔,加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等墓,连绵数十里。明赵崡在《游城南》中有记:“少陵(宣帝许后陵)在司

孝堂山郭氏墓石祠·汉济北王墓 东南窊郭氏祠堂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孝堂山郭氏墓石祠·东汉·山东长清(传为公元1世纪东汉时期建造,中国现存最早的地面建筑)汉代是画像石(砖)艺术的繁荣时期,人们用简单而流畅的浮雕线条勾勒出鲜活的人物神怪形象及社会生活场景,是今人了解汉

陵墓 曹魏陈思王曹植墓山东东阿 陈思王

曹植,曹操的儿子,曹丕的弟弟,建安七子之一,因其《七步诗》、《洛神赋》和超群的才华而家喻户晓。不仅国人熟悉他,就连日本禅宗也奉曹植为先祖,来墓地纪念这位才子的不仅有国人也有一些日本人慕名而来。魏晋南北朝的中日交流十分频繁,记得在

莫道当时已惘然 只道当时已惘然小说

文/清清子衿【一】一百年的时间可以改变多少的世间万象?比如巢湖不再有神出鬼没的水怪,比如八公山的淮南王墓早已不为人知,比如寿阳再没有那种让人思乡望返的离香草香囊,比如播仙镇和月牙河谷恢复了生机与活力,往昔的天劫只留存在传说

被逐渐蚕食的秦庄襄王陵 秦庄襄王墓

先不说什么,先看看昨天拍的一组照片。这是陵墓南面。陵墓东边。土中发现的古瓦。陵墓北面唯一可以上去的路。上去的途中由南向北看,完全已经是建筑工地,挖的乱七八糟。陵墓周围施工产生的土方已经堆的和陵墓高度齐平了。

声明:《韩王墓 韩城镇》为网友拈花把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