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老舍《母鸡》赏析及教学设计狄丽雅 老舍母鸡ppt

原文地址:老舍《母鸡》赏析及教学设计狄丽雅作者:落叶香满径

《母鸡》赏析

《母鸡》是老舍的散文代表作,主要描写了“我”对母鸡由最初的“讨厌”到后来的“不敢再讨厌”的态度变化,以此来赞颂母爱的伟大。这篇文章之所以被选入了人教版语文四年级第七册“作家笔下的动物”一单元,在我看来,《母鸡》一文有这么几个突出特色。

1.语言简洁精炼,自然朴实。

简洁精炼几乎是选入小学语文课本的文章的共性,不管是说明文、记叙文或是散文,考虑到小学生的接受能力与兴趣的培养,这是必须的。而老舍先生作为语言大家,他的语言一直是现代汉语教科书中经常引用的范例。《母鸡》一文也是特色鲜明地表现了其高超的语言水平。如首句,一个“讨厌”而可爱之气全出,平白如话而亲切自然。再如第一自然段中,描绘了母鸡不同的叫声,或是“没结没完”地“嘎嘎”“乱叫”,或是“细声细气”地“扯长了声如怨如诉”,同是鸡的叫声,却又异常泾渭分明,令人有如闻其声之感。除了口语化和准确性外,老舍的作品“京味儿”十足。老舍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在标准的普通话里时而穿插了北京口音。如第五自然段的儿化音“挺着脖儿”、“一个鸟儿”、“歪着头儿”、“挺着身儿”,第八自然段的“顶尖锐、顶凄惨”等,都充满了情趣和生活气息。

2.细致而深刻的白描手法和对比手法。

对母鸡的形态描写不加过多的修饰语、不多着笔墨,只抓住其主要特点,同时恰当地结合对比手法,达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之效。如第二自然段“它永远不反抗公鸡”却会对“那最忠厚的鸭子”“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母鸡阴险凶狠、欺软怕硬的形象跃然纸上。

3.欲扬先抑且篇幅适宜。

作者对母鸡的感情从开始的“讨厌”到最后的“不敢讨厌”即又爱又敬,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但文章的主基调还是喜爱母鸡,赞扬母鸡对鸡雏们的母爱的。所以文章的主体在第四段(过渡段)以后,从母鸡像卫士一样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戒、丝毫不畏艰险地守护着鸡雏们的安全,从母鸡把找到的吃的先给鸡雏们吃,赶走“外来入侵者”,从母鸡不厌其烦地教导鸡雏们生存的本领,任由它们以啄自己来练习啄食的技能而一声不吭,从夜里不眠不休的站岗放哨般得守卫,从这些的刻画中令人不由地对母鸡,对那份伟大的母爱肃然起敬。这种母爱是人与动物共通的。母亲都是那样无微不至地关心着自己的孩子而不己知,只求奉献,不思回报。老舍先生在《我的母亲》一文真情流露地记叙了自己对母亲的思念。另外,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对四年级小学生的教导,让他们由母鸡对雏鸡们的爱联想到母亲对自己的爱,懂得领悟,试图回报。同时,母鸡的形象也就此改观了。

4.与《猫》的比较阅读。

《猫》是老舍的另一篇选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文章,且是在学习《母鸡》之前上的,同一类型、同一作家的作品,相似的表现对象,因此做好《母鸡》与《猫》的比较既是教学目标的要求,又有利于学生温故而知新,有利于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性的理解;在比较中领略文章的特色,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一,《猫》也同样是以精细独道的观察,生动有趣的语言,形象逼真地描述了猫长大后的古怪性格和小时候的淘气可爱,把动物的写活了。

其二,在比较中领略文章的特色。如在《猫》一文中,老舍先生自始至终都在用语言表达对猫的喜爱,可在《母鸡》中,老舍先生却是先讨厌,再改变心思,最后不敢再讨厌母鸡,对母鸡的感情有着前后的强烈对比,通过思考老舍先生为什么要这样写的原因体味欲扬先抑手法的妙处。

《母鸡》的语言简洁精炼,自然朴实,结合白描手法、对比手法和欲扬先抑手法的运用,紧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是篇不可多得的美文。

小学《母鸡》教学设计

课文出处:人教版小学第七册

【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新课标对教学目标的三维阐述,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朗读课文,说说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怎样的,他又是怎样描写的。

2.(体验与思考)体味课文中“我”对母鸡的态度的变化,体会作者对母亲的崇敬以及对母爱的赞颂,理解母爱的伟大。

3.(合作与交流)和《猫》比较,小组讨论交流,说说两篇文章的写法各有哪些特点。

【教学重难点】

考虑到本文安排在四年级的课本中,安排在“作者笔下的动物”这一单元中,确定教学重难点如下: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味作者从“讨厌”母鸡到“敬爱”这一态度转变的原因。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感受作者情感经历,体会母爱的伟大,并通过比较老舍两篇文章的特点,感悟作者的语言风格,加强语言实践。

【教学过程】

一、教师激趣导入

(根据“非指示性”语文教学的要求,教师应“用一段原创的、有感情的开场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这段开场白不带指示性,不对文本的主题思想和学习目标等作出明示或暗示。”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营造课堂氛围。作为小学课本的导入,语言应当尽量生动亲切,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虽然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但也不能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而教师的引导作用在某种方面体现在课堂导入与课堂总结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

教师发言:同学们还记得老舍先生笔下那个古怪、淘气又可爱的猫吗?“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出自老舍《猫》)今天让我们走进老舍先生的另一篇文章《母鸡》,看看他笔下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

二、交流初读感受

(教师不在学生没有接触课文前就单向灌输,不用自己的既定结论先入为主地影响学生,而是站在学生的立场,运用归纳法来学习,让学生打开书本,自主诵读。要求读得感性,读出细腻的感受,“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并“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能用一句话真切地表达自己的初读感受,培养自己纤细的感受力。)

1.小组交流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课文。在读完这篇课文后,能不能请你们告诉老师,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怎样的呢?你们又有什么样的感想呢?请以上下桌为一组,相互交流之后用尽量简洁的语言表达给老师和其他同学听。

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将充当组织者,巡回查看、倾听,让每个人都动起来,有较好的课堂气氛。

2.个别发言

请同学发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抽点能听到真实,自主发言能听到精彩。

教师引导:下面我想随意请几位(两到三位)同学起来说说,请发言的同学声音能够响亮,能让老师和每位同学都能听到你的观点。

学生发言:

教师引导:那还有没有同学(两到三位)自告奋勇地举手说说你的想法,或者有没有什么想补充的呢?

学生发言:

3.教师介绍自己的初读感受

下面我也说说我的初读感受。回想起来,以前见过的鸡还不少,但还真没仔细观察过,所以也无所谓有什么好恶的情感,老舍先生的文章让母鸡的形态、个性都跃然眼前了。

三、再读课文,注意生字生词

由于小学阶段字词还是基础和根本,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克服生字生词的障碍也是小学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而文体的概念对于小学生而言过于抽象,讲文体的内容及特点没有太大的意义,还是更应当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与积累。因此,我将文学类文本的设计样式中的之一环节替换,且尽量增加其趣味性,而不是单纯地让学生跟读。

教师引导:同学们在读课文中有没有遇到什么生字生词,都掌握了吗?现在老师给你们两分钟时间,自己先温故一下,然后同桌之间两两结对,每个人都来当当小老师,考考对方,当然注意不要被别人考倒,还要争取考倒对方!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的可以请教同学也可以举手问老师。

教师在这过程中将下去巡视,看看同学有没有什么需要,并把反映较多的重难点在这之后进行集体讲解并齐读。

例如:

l如怨如诉:形容没完没了地抱怨、诉说。本文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形容母鸡拉长音的叫声影响人的情绪,令人讨厌。

l趁其不备:趁人不防备的时候。文中指母鸡在欺负自己的同类时是出其不意地下毒手,非常凶狠,让人厌恶。

l警戒:戒备。文中指母鸡为了保护小鸡的安全,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并不畏任何强敌,随时准备作战,表现了这位鸡母亲的负责、慈爱、勇敢与辛苦,也表达了作者的敬意。

l鸡雏:幼小的鸡。

四、一研个性化内容和情感

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把握是教学的基础。而本文中作者情感的变化是易见的,是融合在内容的分析中的,因此可以把“非指示性”语文教学中“四研”的样式稍作修改。

教师引导:课文的标题已经明确告诉我们本文描写的对象是“母鸡”。那课文描写的“母鸡”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有什么特别之处吗?作者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请同学们带着这几个问题,重新进入文本,看看有没有同学能帮老师解决这些问题。

要求:尽可能地紧密结合文本,用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后归纳。

给课文分层次:

1.第1~3自然段:“我”对母鸡的讨厌(“一向讨厌母鸡”、“讨厌!”)。

母鸡:叫声烦人、阴险凶狠、欺软怕硬、好大喜功

2.第4自然段:过渡段。作用: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3.第5~10自然段:“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因为“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教师进一步引导: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不敢讨厌”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联系一下我们自己,什么样的人或事会让我们“不敢讨厌”呢?爸爸?妈妈?警察?老师?……

请学生独立思考后自由讨论,然后请一两位同学说说。

五、二研个性化思想主旨

本文中作者情感的变化是易见的,融合在内容的分析中了,因此可此跳过情感的分析更深入地探讨课文的思想主旨。

教师引导:在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探讨之后,我们自然而然地就可以推出作品的思想主旨是什么了。既然文章的中心是母鸡,那么文章的一切内容都应为这个中心服务。从作者“讨厌”到“不敢讨厌”或者说敬爱的情感变化中我们又能读出母鸡什么样的品质呢?

由于不同审美主体的审美经验和审美趣味不同,对审美客体的理解也往往因人而异,所以这个环节可以请几位不同学科的课代表发言,看看从不同角度判断作品的主题会不会有什么不同。

最后,归纳总结文章的思想主旨。

六、三研个性化技巧

由于本文的语言与《猫》的语言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所以可以在与《猫》的异同比较中进行赏析,而先研习作品个性化的技巧。

教师引导:我们已经学了课文《猫》,老舍先生写猫的时候,运用了很多比喻和拟人化手法,在本文中是不是也有呢?如果有,请找出来。如果没有,请同学们试着说说那么文章是怎么来描写的呢?

1.欲扬先抑。

[转载]老舍《母鸡》赏析及教学设计狄丽雅 老舍母鸡ppt

《猫》中作者的感情是贯彻到底、始终如一的。

而本文的主题是赞美母鸡对雏鸡们的关心、呵护和爱的,而文章开头却说“我”对母鸡是讨厌的,这是为什么呢?

2.白描手法。

不着过多笔墨,只用一句话就描画除了母鸡一个状态下的动作和神态,没有运用比喻或拟人等艺术手法。

3.对比和夸张手法。赏析课文第二段的艺术技巧。

在母鸡对公鸡“永远不反抗”却“欺侮那最忠厚的鸭子”的比较中,描绘出了母鸡欺软怕硬、阴险凶狠的特点。

“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这是作者夸张的写法,讽刺了母鸡的炫耀。聋子本来是不怕吵的,作者用“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讨厌母鸡的情绪。

思考:还有其他手法吗?

七、四研个性化语言

由于本文的语言与《猫》的语言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所以可以在与《猫》的异同比较中进行赏析。

教师引导: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往往有这样的经验:同一个作家的作品可能出于表达的不同需要,在技巧的运用上有较大差别,但在语言上似乎有着某种程度的“雷同”。下面就让我们结合文本,共同来探讨一下《猫》和《母鸡》的语言特色。

相同之处:

1.简洁,准确,精炼。

2.自然朴实,口语化。

3.标准的普通话而“京味儿”十足

八、积累美词美句

教师引导:老师还想再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本文的作者老舍是现代著名作家。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老舍的来源于他把自己的姓拆成两半,成为“舍予”二字。“予”即“我”,“舍予”就是“舍我”——放弃私心和个人利益的意思,也有奉献自己的含义。老舍先生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有着“人民艺术家”的美誉。这样伟大的作家他的用词造句又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呢?请同学们先自己找出自己认为美的句子,然后我们以“开火车”的形式,邀请同学与其他同学分享找到的美词美句。要注意,这个美词美句既包括语言优美的句子,也包括包含饱含感情的句子。

九、一句话总结,表达学习收获和感受

请同学们在纸上写下来,然后教师抽点几个交流。剩余的可以在下课时由课代表收上来。

教师:文学作品的表达和语言可以各色各样,只要能有助于服务于主题,表达自己的感受的就是最好的。

十、教师推荐课外阅读书目

语文应“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推荐书目:老舍《猫》

王宗仁《藏羚羊跪拜》

十一、附 老舍《猫》

王宗仁《藏羚羊跪拜》

附:
 老舍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闭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儿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一声也不出。 
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一根鸡毛,一个线团,都是它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一玩起来,它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到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撞疼了也不哭。它们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它到院子里来了,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它在花盆里摔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到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它是那么生机勃勃,天真可爱!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30994.html

更多阅读

《翠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翠鸟教学设计

《翠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的特点,理解这些特点和翠鸟捉鱼本领的关系,初步知道翠鸟的特点是为了适应环境而渐渐形成的,教育学生懂得爱鸟、护鸟。2、学习作者观察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3、能

《坐井观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名师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13课《坐井观天》。教材分析:《坐井观天》这则寓言,课文短小精悍,图文对应,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浅显易懂,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

《长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件评课 泉城第一课时评课

《长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叶琴文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能正确认读8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气魄雄伟、屯兵、堡垒、瞭望口”等词语的意思。2、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3、

《金蝉脱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金蝉脱壳第一课时课件

《金蝉脱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寿安里小学 杨建华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理清脉络。二、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脉络三、教学难

转载 歌剧《白毛女》赏析 白毛女歌剧赏析

原文地址:歌剧《白毛女》赏析作者:张凤林歌剧《白毛女》赏析==============================================================《白毛女》的主题是“旧社会剥削阶级把人逼成鬼、毛主席共产党领导的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白

声明:《转载 老舍《母鸡》赏析及教学设计狄丽雅 老舍母鸡ppt》为网友甘蔗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