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回忆经典动画国产版 80后动画片童年回忆

1.《大闹天宫》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1961年—1964年制作中国动画界的巅峰作品,万氏兄弟的扛鼎之作影响了几代人,是中国动画史上的丰碑。

2.《哪吒闹海》1979年为庆祝建国三十年而摄制的,这部被誉为"色彩鲜艳,风格雅致,想象丰富"的作品,在国外深受欢迎。它以浓重壮美的表现形式再一次焕发出民族风格的光彩。

3.《天书奇谭》是根据《平妖传》部分章节改编而成的动画长片,讲述天宫里的袁公将天书传给人间,向蛋生传授法术造福于民的故事,充满喜剧风格,节奏明快,娱乐性强。是国产经典动画长片代表作。

4.《葫芦兄弟》(又名:葫芦娃),是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1986年原创出品的十三集系列剪纸动画片,是中国动画的第二个繁荣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至今已经成为中国动画经典。《葫芦小金刚》是葫芦兄弟的续篇。七只神奇的葫芦,七个本领超群的兄弟,为救亲人前赴后继,妖精们法力无边,葫芦娃大显奇能,一场场较量扣人心弦。《葫芦兄弟》是国内原创最好的动画片之一,该动画系列自1986年播出以来,一直大受广大观众,尤其是少年儿童们的喜爱。



5.上世纪80年代,一部名为《黑猫警长》的动画片曾经博得无数小朋友甚至成年人的喜爱,并成为中国动画史上的经典。日前,100多集的新版《黑猫警长》制作项目在北仑数字科技园启动,过不了多久,人们将领略到这部动画巨片的魅力。



6.《舒克和贝塔》是童话大王郑渊洁笔下最著名的童话形象,舒克和贝塔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

7.《邋遢大王奇遇记》1986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讲述一个小男孩外号叫邋遢大王的历险故事。非常有想象力的一部动画片。



8.《渔童》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59年摄制的剪纸动画,导演是万古蟾。



9.《过猴山》1958年美影作品,很聪明的一个老爷爷。



10.《猪八戒吃西瓜》这部中国第一部剪纸动画片终于在1958年9月试制成功,导演是万古蟾。



11.《济公斗蟋蟀》1959年影片中将中国的剪纸艺术和中国的水彩画巧妙的结合,展现出与众不同的风格。

12.《骄傲的将军》骄傲的将军》的编剧是大名鼎鼎的漫画家华君武,导演是特伟和李克弱。1955年春成立该片摄制组。艺术家们为了“探民族形式之路,敲喜剧风格之门”,远赴北京、山东、河北等地搜集大量古代绘画,雕塑,建筑等资料,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辛勤工作,到1956年才完成这部二十多分钟的动画片。



13.《鹬蚌相争》取材于传统寓言故事的水墨动画。



14.《神笔》1955年的木偶动画。人人都想得到那只神奇的笔!



15.《乌鸦为什么是黑的》估计很少有人看过这部动画片吧,1955年上海美影的作品。



16.《小鲤鱼跳龙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58年摄制。



17.《小蝌蚪找妈妈》1961年7月美影摄制完成。影片根据方慧珍,盛璐德创作的同名童话改编,取材于画家齐白石创作的鱼虾等形象。是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

18.《聪明的鸭子》1960年上海美影出品是中国第一部中国折纸动画。

19.《孔雀公主》少数民族题材的经典动画上海美影1963年出品,是中国第一部长片彩色木偶动画。

20.《长在屋里的竹笋》中国第一部水墨剪纸片1976年上海美影厂出品。


21.《三个和尚》第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获奖影片1980年上海美影厂出品。



22.《海尔兄弟》全剧总长度为212集的《海尔兄弟》动画片,是一部以环球历险世界一周为主轴线,集娱乐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寓教于乐的一部巨型动画片。由中国北京红叶电脑动画公司和中国著名企业海尔集团联合投资6000余万元打造的动画巨作。制作历时十余年,于1995年完成,96年上映。是献给未来社会的主人——全世界儿童的一份厚礼。



23.《西游记》中国第一部长篇系列动画片1988年出品。



24.《古博士的新发现》1958年的动画古博士弄到了一个苍蝇,但他不认识,认为这是世界上新发现的虫子,并且给它定名为“古普斯·杜勃斯·希里渥图斯”。古博士认为他凭这个虫子就可以成为举世闻名的昆虫学家了。于是他引经据典地大写起论文来。

  杜博士知道了老朋友的新发现,也很眼红, 他也想在这个虫子身上捞一把,又给这个虫子起了个名子叫“古克太·多克太·希里渥克太”,还写了三、四十万字的论文。

  为了名利,古博士和杜博士吵起来,一直吵到了昆虫“权威”薛教授面前。薛教授也是个名利熏心的人,他乘机也给这个虫子取了个名子叫“古普太斯·多勃太斯·希里渥克太斯”,并且写好了一百万字的论文。于是,三个人为了从这个虫子身上得到名利,吵得不可开交。

但这部动画很难找到了!很可惜!

25.1985年上海美影厂出品,讲的是两只水鸟常到池塘里偷吃老渔夫养的鱼。渔夫非常恼火,便做了一个草人插在池中,水鸟不敢再来,渔夫十分得意。几天后,水鸟发现草人总是站着不动,于是飞到草人肩上,草人依旧不动,水鸟又大胆地偷鱼了。渔夫着急,左思右想,有了一个好主意。他自己扮成草人,站在池塘里,引水鸟上钩。水鸟来了,停在他的肩上。开始,渔夫不敢动弹,怕惊走水鸟。可是,两只水鸟很不安稳,一会儿撒尿,一会儿甩水,在渔夫头上肩上忙个不停。这时,水中一条蚂蟥爬到渔夫腿上,他又痛又痒,却还是咬着牙坚持不动。后来实在无法忍受,只好用手轻轻地去拨蚂蟥,差一点惊走水鸟。幸好水鸟看看没有动静,又回到渔夫肩头,放心地睡觉了。渔夫抓住时机,迅速甩开渔网,终于把两只水鸟捉住。影片运用中国工笔花鸟画风格,典雅精致。



26.《拔萝卜》1957年上海美影厂出品。



27.《金色的海螺》1963年从前,海边住着一个勤劳的青年,他每天出海打鱼。有一天,他从早到晚一条鱼也没打着,只打到一只金色的海螺,少年把海螺带回家,轻轻放进水缸里。原来,这只海螺是蓝海仙女海螺姑娘变的,她在珊瑚岛上天天看到青年摇船、打渔、唱歌,心里很羡慕,于是她有意让青年把她打捞上来,带到人间,变成一个美丽的姑娘,天天帮助青年煮饭、缝衣,二人结为知心朋友,一起劳动,一起唱歌。

  三年过去了,海螺的母亲--海神娘娘终于发现女儿的行踪,她不相信女儿在人间和一个穷打渔的一起会比在珊瑚岛上生活得幸福。因此,她要海螺天亮之前必须回到仙岛,否则就叫人间遭水淹。青年得知这一消息后,不顾生命危险,冒着狂风巨浪,三闯仙岛与海神娘娘说理,无论海神娘娘如何威胁、利诱他,他始终不为所动。海神娘娘终于被青年的忠诚和勇敢所感动,同意女儿永远和青年生活在一起。



28.《南郭先生》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81年摄制。



29.《两只小孔雀》1978年出品。大概故事是在西双版纳澜沧江畔,傣族红小兵岩拉和弟弟埃扎朋,在草丛中拾到两只很大的蛋。他们想出了一个用鸡孵蛋养大再生蛋的主意,等蛋积多了,好送给解放军叔叔吃。另一个女孩子依波,也热情地参加。他们克服可不少困难,终于把蛋孵了出来。可是,这两只蛋孵出来的既不象小鸡,也不是小鸭。他们就去请教老爷爷波景恩。老爷爷告诉他们,这是傣族人民最珍爱的孔雀,并给孩子们讲了一个孔雀的故事:在二十都年前,老爷爷的小女儿玉香罕也养过一只孔雀。土司老爷看中了这只孔雀,带人来抢。玉香罕为了保护孔雀,献出了生命。是解放军砸断了傣族人身上的铁锁,带来了幸福,傣族人民把亲人解放军比喻为金孔雀。三个孩子听了以后,更加热爱解放军,决心一定要把小孔雀好好养大,送给解放军。一年一度的泼水节来到了。在解放军帮助下建造的水电站也胜利完工。两只小孔雀经过孩子们的精心喂养,也长大了。在泼水节上,三个孩子把两只珍贵的孔雀献给了解放军。



30.《雪孩子》1980年上海美影厂出品很感人的故事。



31.《火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84年出品,远古时候,妖魔抢走了火种,使哈尼族地区变成一片黑暗,五谷不长,民不聊生。少年明扎的父亲为夺回火种,离家十五载杳无音讯。明扎决心继承父志,村中长老儒玛得知后,送给他一把神弓,并告诉他凶狠无比的妖魔住在很远的石门山。明扎告别亲人,途经热浪遍地的赤水谷,帮助了快要干死的老树根,老树根为他指了路。明扎到了石门山,没有找到爸爸,却遇见妖魔的镇山虎在追逐一只小羚羊。他救了小羚羊,并用家乡水解除了魔法,使小羚羊变成了少女。原来她是天神的女儿,被妖魔所害。在少女带领下,明扎深入洞底找到妖魔。趁它熟睡时夺回火种,不料被妖魔抓住。明扎立即把火种吞下,他的身体很快变成一个火球。妖魔被他消灭了,而明扎再也不能恢复人形。火球回到了哈尼山寨,那里的人民从此又见到光明。



32.《画廊一夜》1978年上海美影厂出品故事讲述的是儿童美术展览会开幕了。突然来了一 辆黑色轿车,里面钻出两个造型奇特的漫画人物——“帽子”和“棍子” 大人。顾名思义,这两位是整人能手 。果然,他们踏进展览厅,一看陈列 的作品极为恼火,立即大肆糟踏,有的被打上“×”,有的踢倒在地,有 的翻了个身……展览厅内的作品都遭 到“帽子”和“棍子”两位大人的猛 烈攻击,无一幸免。于是,他们把展览会给封了,不准参观。随后,两位 大人马上用电话向上级报告了他们的 战果。夜深人静,展览厅里忽然热闹 起来。画中的人物和动物都活动起来了,他们自己动手,利用各自的特长 ,把展览厅里的全部画稿修复一新。 这时,有一个画中的坏蛋趁大家不注 意时,偷偷溜出展厅,到办公室向两位大人告密。当“帽子”和“棍子” 闻讯再次赶到展览厅时感到非常诧异 ,因为画幅中的每个人物早已有所准 备,他们与“帽子”和“棍子”进行了激烈的战斗。由于画中人物团结一 致,两个坏家伙被打得落花流水,终 于在一个爆炸声中彻底完蛋。黑夜过 去了,迎来了新的一天,儿童美术展览会重新开放,参观的儿童观众更加 兴高采烈。



33.《狐狸打猎人》1978年上海美影厂出品影片讲述狐狸披着狼皮,把年轻猎人吓得丢枪逃命,后来幸亏老猎人赶来打死了狐狸。影片构思新颖,把猎人打狐狸的常规颠倒过来,变成了狐狸打猎人,既奇特、有趣,又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34.《好猫咪咪》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79年摄制讲述的是小猫咪咪好吃懒做,一天,主人有事外出,咪咪正在呼呼大睡。这时,三只小老鼠窜上桌,想偷吃肉馅,忽见一只猫睡在那里,吓得跑回家中。老鼠妈妈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只懒猫,它跳上前抓住猫须,咪咪痛得乱叫,要反抗又没本领,老鼠胆子越来越大,把猫拴在电灯线上,一群老鼠大吃肉馅。咪咪眼泪汪汪,后悔自己懒惰而没有学好本领。



35.《愚人买鞋》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79年出品故事讲述的是从前有个书呆子,成天埋在书堆里。 一天,读书时脚上的鞋被炉火烧着了,他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忙去找书本 。书上说,桔能降火。他忙拿起一个 大桔子就咬,滴下的汁水把鞋上的火 灭了,书呆子大喜。但鞋头已被烧出大洞。于是他上街买鞋,掌柜问他尺 寸,书呆子答不上来,掌柜在他脚上 量了尺寸,为他拿了一双十寸的鞋。 可是书呆子想起尚未找到文字根据,忙奔回家中,从书箱里找出家父留下 的书简,上面写着他穿六寸鞋子。于 是定要掌柜给他六寸的鞋,掌柜无可 奈何地把鞋拿给他。书呆子使劲穿进去,鞋破了,脚趾露在外面。掌柜拿 过书简仔细看,上面写着:“吾儿七 岁,着鞋六寸,脚随人长,步步前进 。”书呆子断章取义,迷信书本,仍旧穿着那双六寸的鞋子回去了。



36.《黑公鸡》1980年出品讲述的是小朋友在纸上画了一只黑公鸡,不久,大雁给黑公鸡送来一枚金质奖章,原来小朋友的画获了奖。纺织娘称赞黑公鸡真美丽时,建议它走出去让大伙都瞧瞧,黑公鸡听从了它的建议。

  旅行的路上,黑公鸡因为那枚金质奖章越来越骄傲,不断炫耀自己如何美丽如何与众不同,但大伙都说一切都归功于小朋友的劳动和颜料,大公鸡一气之下将颜料从身上扔了出去,成了一只凸毛鸡,后来,又在大伙的嘲笑声中,扔了画纸变成一只透明鸡,直到想把线条也扔掉时,它才意识到自己并没有骄傲的资本



37.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81年摄制的水墨动画讲述的是唐僧率领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去西天取经,路经万寿山五庄观。观主镇元大仙上天听道去了,临行嘱咐童子,大唐高僧路经此地,可取人参果好生款待。这人参果乃仙家之宝,食之能长生不老。师徒一行来到五庄观,观中童儿只将人参果款待唐僧。悟空不甘受此冷落,加之贪吃的八戒在旁怂恿,便潜入果园偷吃人参仙果。道童发现后,双方争吵起来。唐僧训斥悟空,悟空一气之下,推倒了三千年的仙树。镇元大仙回到五观庄,见状大怒,施法将师徒四人捉了回来。在事实面前,悟空敢于认错,除自己受罚外还替师父挨鞭笞。为了弥补过失,悟空提出三日之内设法救活人参仙树。于是,他跑遍三洲十岛,求教于福、禄、寿三位神仙,又拜见了东华帝君,得到了他们的指点,最后直奔瀛洲仙岛,由于他襟怀坦白,知错就改,得到了观音菩萨的谅解和帮助。观音用净瓶中的圣水救活了仙树。镇元大仙转怒为喜,并愿与悟空结为弟兄。在欢快的气氛中,师徒四人又重新踏上了去西天的征途。

38.《人参娃娃》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62年摄制讲述的是财主胡刮皮家的童工小虎子整天挨打挨骂,夜里还要不停地挑水。一次,他发现一个身穿红围兜的娃娃在井边玩耍,便与他成了好朋友。娃娃看到小虎子被财主打得伤痕斑斑,为了帮他还清欠债,获得自由,便送给他一株大人参。



39.《淘气的金丝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82年出品故事讲述的是娇生惯养的小金丝猴傲慢无礼,放纵 任性,谁也不愿和它做朋友。一次它要与小熊猫比赛爬树,小熊猫不是小 猴的对手,结果输了,小熊猫老老实 实地受罚,在地上翻了两个筋斗,惹 得大家笑起来。接着小熊猫提出与小猴比下山坡。这回小猴输了,它耍赖 逃走了。有一天,小金丝猴正在睡觉 ,一只凶恶的豺狗在树下守着它。小 熊猫发现后忙叫醒小猴。小猴还不相信,以为小熊猫骗它。当小猴下树后 豺狗就向它扑去,小猴急忙逃走。这 时小熊猫不顾一切地过去救它,总算 脱了险。小金丝猴感到很惭愧,它感激小熊猫。可是豺狗依然不走,假装 睡觉,伺机捕捉小动物。鸡妈妈带着 两只小鸡正走过来,豺狗猛窜过去, 小金丝猴见状也勇敢地与小熊猫一起向豺狗扑去。它还搬来一块大石头把 豺狗砸得半死。鸡妈妈又啄瞎了豺狗 的眼睛,大家齐心合力把豺狗推下悬 崖。当鸡妈妈感谢它们时,小金丝猴不好意思地说:“不,是熊猫哥哥救了我们。”从此,小金丝猴和小动物 们都成了好朋友。



40.《假如我是武松》1982年上海美影厂出品的木偶动画故事概括是宋武爱说大话,他说“假如我是武松,我也能打死老虎!”可当他真的遇上老虎时却吓破了胆……



41.《阿凡提》木偶戏系列美术片。1979~1989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拍摄.



42.《小马虎》1980年上海美影厂出品大概故事是一个小孩子名字叫马小虎,由于做什么都很马虎所以人家就叫他小马虎,记得最经典的一段就是小马虎做数学题的时候说计算自己的身高,一个小数点让他一会12米高,一会0.12米。《小马虎》另一个经典—挂在电线上的马小虎。尤其是马小虎开汽车“吧吧呜,呜···”

43.《丁丁战猴王》很有科幻教育意义的动画片。

44.《老狼请客》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80年摄制,你要是没有看过,那你的童年就真是太不幸了。里面老熊唱的“老狼请吃鸡”我最喜欢听了。(今恩天安好运气一,老狼昂请吃鸡,请吃鸡一一。。。)



45.《九色鹿》制作公司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颜色运用的太完美太漂亮了。

46.《猴子捞月》1981年上海美影厂出品。



47.《等明天》1962年出品剪纸动画。



48.《娇娇的奇遇》1980年上海美影厂出品讲述的是娇娇什么事都依赖妈妈,又有挑食的习惯,所以长的又瘦又小,有一天娇娇被风刮到了昆虫王国,娇娇受邀演唱了一首歌,可是声音轻的像蚊子叫,而且还没唱完就累倒了,娇娇和小蜜蜂一起参加劳动采集花蜜,但是娇娇连盛放花蜜的罐子都拎不动,一阵大风吹过,娇娇被卷到了天上……



49.《熊猫百货商店》1979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教育我们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50.《小熊猫学木匠》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82年摄制的纸偶动画。小熊猫是个粗心的小木匠,做事情一点也不专心,木板锯得象狗啃一样,木条刨得两头弯弯象小桥。但是小熊猫却非常热心帮助别人,它帮长颈鹿一家修桌子、帮着大象修澡桶..........可是,手艺不精的小熊猫把事情搞得乱七八糟的,尝到了不认真学习的苦头。



51.《差不多》1964年上海美影厂出品。小林学射箭,刚射了几箭,就自以为差不多了,忙着去打猎。爷爷把他叫回来,让他认真练习。小林没有认真练习,却在射乌鸦的时候,偶然一箭射中靶心,他高兴得手舞足蹈,以为自己的射技行了,就匆匆去打猎。他来到深山密林中,恰巧遇上一只狼,他追上去一连射了三箭,都没射中,狼见小林箭法不灵,就扑了过来,幸亏这时爷爷赶到,小林才免于被狼吃掉。从此以后,小林就认真地练习射箭了。



52.《张飞审瓜》可能很少有人看过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80年摄制。有一老头蹲在西瓜田里偷吃西瓜,恰巧碰到品性不良的公子正调戏一位手抱襁褓要前往探望家母的年轻妇人,于是老头上前阻止.未料在威胁利诱之下,老头做了伪证反告妇女偷了西瓜,于是双告到张飞大老爷那儿去.张飞在细察密探之下,将计就计的把公子的诡计揭发出来还给妇女一个清白。

53.《天才杂技演员》1979年出品的木偶动画。台焦熬是名震环球的杂技明星,他的表演博得了全场的掌声。演出完毕,演员郑永工向他献花,可是他看不起这小家伙。休假期间,郑永工每天带着动物们出操、练功。台焦熬却每天只顾吃、喝、睡,他认为大明星是不需要做操的,因此他的身体越来越胖。

  在海滩上,郑永工冒着大雨在长颈鹿身上练功,夜晚他又倒立在大象头上练功,他不停地练,台焦熬却不停的吃、喝。假期满了,大明星台焦熬胖得象个大皮球;郑永工却练成了一身硬功夫。

  演出又开始了,台焦熬好不容易才爬到钢丝绳上,没练几下就摔了下来,幸好郑永工急中生智,跑来把他顶住了。接着,这小家伙一会儿把台焦熬顶到熊猫头上,一会儿又把熊猫顶到狮子头上,顶来顶去,他的表演引起了观众热烈的掌声。演出完毕,台焦熬羞愧地低下了头。



54.《摔香炉》1981年。



55.《半夜鸡叫》1964年出品太熟悉不过了。



56.《崂山道士》1981年美影厂出品相信大家都很熟悉,“穿墙进去,我穿墙进去...”



57.《没头脑和不高兴》1962年上海美影厂出品。有两个孩子,一个叫"没头脑",一个叫"不高兴"。"没头脑"做起事来丢三拉四,总要出些差错。"不高兴"总是别别扭扭,你要他往东,他偏往西。别人劝这两个孩子改掉坏脾气,他们都不以为然,为帮他们改正缺点,暂时把他俩变成了大人。"没头脑"当了工程师,"不高兴"做了演员。"没头脑"设计了一座一百九十九层高的少年宫大楼,楼造好后,才想起没设计电梯,结果孩子们为了在这个大楼上看戏,要带着铺盖、干粮爬一个月的楼梯,这不但害了别人,也害了设计师自己,因为"没头脑"也参加了少年宫开幕式。

  "不高兴"在开幕式这天演"武松打虎",他扮演老虎,戏演到紧要关头,他的老脾气又来了,本来老虎应该被武松打死,可是他偏不高兴死,反而把武松打得东逃西躲,二人一直打到台下。台下的"没头脑"正看得纳闷,"不高兴"却打到了他的身上,于是"没头脑"在前边跑,"不高兴"在后边追,两个人从楼上滚到楼下,跌得腰酸背疼。通过这次教训,两个人决心改正自己的缺点。他们仍旧变回到儿童时代。



58.《小红脸和小蓝脸》1962年上海美影厂出品。小红脸和小蓝脸的学名叫乳酸杆菌,是一种对牙齿非常有害的细菌。故事讲述了小红脸和小蓝脸在小明口腔里安家落户到最后被驱逐出去的全过程,给不爱刷牙的小朋友们以启示。影片以平易直观的方式表现枯燥难懂的科学知识,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形式活泼新鲜,充分彰显童话故事的儿童化特色,使孩子们爱看易懂。让小朋友们在品味有趣故事的同时,也获得知识。小朋友们!当心小红脸和小蓝脸哦!

80后回忆经典动画【国产版】 80后动画片童年回忆

59.《咕咚来了》1981年上海美影厂出品。



60.《老虎学艺》1982年美影厂出品。幸亏猫师傅留了最后一手。

儿时的动画太多了,应该还有很多的经典的老动画片希望各位朋友积极补充我没有提到的经典动画。请各位朋友期待我下期的博文“80后回忆经典动画欧美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31743.html

更多阅读

80后甚至70后都记忆深刻的儿时顺口溜转 70后80后的童年记忆

相信每个人对童年都是有美好的记忆的。大家无忧无虑的玩耍.大家一定都有自己记忆深刻的儿时顺口溜。比如说,我记忆中的顺口溜是:太阳当红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炸(和谐)药包?我去炸学(和谐)校,老师不知道,拉了隐线我就跑,轰隆

经典戏曲电影版大全774部 戏曲大全mp3下载

戏曲电影大全 经典戏曲电影版详细介绍1黄梅戏《春香闹学》电影版2泗州戏 拾棉花(李宝琴)3黄梅戏电影《血泪恩仇录》14黄梅戏电影《血泪恩仇录》25黄梅戏电影《血泪恩仇录》36黄梅戏电影《血泪恩仇录》47桂剧电影《拾玉镯》18桂剧电影

声明:《80后回忆经典动画国产版 80后动画片童年回忆》为网友聪明的笨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