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船吹笛雨潇潇 夜船吹笛雨潇潇三部曲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

闲梦江南梅熟日,

夜船吹笛雨潇潇。

人语驿边桥。

---------皇甫松《梦江南》之一

“楼上寝,残月下帘旌。

梦见秣陵惆怅事,

桃花柳絮满江城,

双髻坐吹笙。”

---------皇甫松《梦江南》之二

读过皇甫松的两首《梦江南》,实际上真的是两个美丽的梦。我总在想象这个词人的模样和形象。一个出现在江南蒙蒙雨雾里的男人,神情该是忧郁的敏感的,脸色是苍白的清瘦的,目光总有种淡淡的梦幻般的色泽,而内心一定是寂寞而苍凉的。他的发际和衣襟被雨打湿了,却是浑然不觉。

皇甫松为晚唐花间派词人。其名又作“嵩”,字子奇,自号“檀栾子”。睦州(今浙江建德)人。生卒年不详。中唐时工部侍郎皇甫湜之子,宰相牛僧孺之外甥。皇甫湜精通书法,善写古文,出自韩愈门下,与白居易齐名,也算是多才多艺的风流名士。而担任过唐穆宗、唐文宗两朝宰相的牛僧孺,就是当时著名的“牛李党争”中“牛党”的头,还曾经写过一本传奇集——《玄怪录》。可见皇甫松的家学渊源和背景,并非凡俗之辈。

然而在《花间集》里,那位编者赵崇祚先生却称皇甫松为“皇甫先辈”。这个“先辈”并非是只意味着皇甫松年长才高,因为唐时的人们多称进士为“先辈”。按古时多以官职敬称的通例,可见皇甫松并无官职,终身为布衣。在唐昭宗光化三年,同为花间词人的韦庄专门上奏,请朝庭追赐皇甫松等人进士及第。可见,皇甫松应是具有进士身份,只是这个进士身份却是在身后才获得的。花间集里敬称他为“先辈”,我们体味到的却是他的某种失意和落寞。这一点对于我们品读他的诗词也许有所帮助。

传说他死后葬于灵台西屯塬上,其弟皇甫竹,也是诗人,死后同兄并葬一个墓地。其墓俗称“双堠子”。

皇甫松的诗歌多写田园渔村风情,纯朴感人。而他的词则素有高评。韦庄称其“丽句清词,遍在词人之口。”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也说:“皇甫子奇词,宏丽不及飞卿,而措词闲雅,犹存古诗遗意。唐词于飞卿而外,出其右者鲜矣。五代而后,更不复见此笔墨。”王国维《人间词话》称其“情味深长,在乐天、梦得上。”

那么,我们从皇甫松先生开始,走进花间词。


夜船吹笛雨潇潇 夜船吹笛雨潇潇三部曲

兰烬落,

屏上暗红蕉。

闲梦江南梅熟日,

夜船吹笛雨潇潇。

人语驿边桥。

---------皇甫松《梦江南》之一

“兰烬落”的说法有很多。

一说是因烛火光焰形似兰叶,烬是燃烧后的残余,故称兰烬。这一说很是浪漫,而有几分梦幻色彩。又有说古人以泽兰炼油点灯,称兰膏。故说兰烬为兰膏灯的灰烬。这种说法是写实派,有着物理学科的分析性质。还有说是蜡烛烧尽的余烬凝结似兰花,故此称之。这一说是诗性的,“何当共剪西窗烛”中所剪的当是指的这种烛花。三说只有一点是共同的:烛火已尽,夜已深了。

“屏上暗红蕉”,屏是画屏,古时画屏与床相连。“红蕉”是指美人蕉,花开猩红色,形似红妆美人,此处指屏风上所绘之花。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能够感觉到一丝红妆的女性气息,何况花名取的又是“美人蕉”,流露的是一种冶艳的风情。那么,房间里恍惚飘荡的这种温柔红妆的女性气息,就为即将到来的梦境显影出某种朦胧的底色。一如《红楼梦》里的秦可卿精心布置的闺房里,小宝玉居然就在梦里步入了太虚幻境。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灯花已经残落,渐次消尽的烛光摇曳暗淡,意谓夜静更深烛火已尽,床边画屏上原本猩红色的美人蕉已经幽暗不清。于是,起首这两句定下了这首词的基本色调,整体朦胧浮艳,但偏于幽深黯淡,一如梦境深处的飘渺幽冥。同时,烛残屏暗也意味着更深夜静尚未入睡,可见皇甫公子辗转反侧已久,愁思难眠。那么他在想什么呢?“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在梦里,他的所思所想就会慢慢显山露水。

让我们走进皇甫公子幽邃深远的梦里去吧。

这样一个幽静、闲适的夜晚,灯影浅复深,屏上鲜红的美人蕉渐渐隐没在暗夜里,象古旧朱红家具上精致的雕镂花纹,也象一个绝妙而富有预言意味的暗示,一个人间情爱的梦幻图腾。我们的皇甫公子就慵懒地卧在床上,在这朦胧光影和氤氲暗香里,恍惚睡去:“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堕入梦乡的词人梦到了江南梅熟时节。梅雨潇潇的暗夜里,到处轻烟薄雾,江中夜航船上传来飘飘渺渺的笛声和驿站边石桥上细絮的人语声。

多么象一个幽深昏黑的秘境布景!几分神秘,几分幽暗,几分深远漂渺,象是聊斋故事里的某个场景,也象是某个探秘奇幻片里的外景。然而,这是皇甫公子梦里的景象,一个头脑中出现的迷蒙意象。江南梅雨之夜是这样的吗?

江南的梅雨在不少诗词中都有过精彩的描绘:“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梅子黄时雨如雾”等,或写得清新美妙,或写得满城风动,皇甫松的这句“夜船吹笛雨潇潇”则写得飘渺、幽清而有几分昏暗,甚至让人觉得有点聊斋里的森森阴气。“风雨潇潇”一词最早出自《诗经·郑风》的《风雨》一诗,“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潇潇”意味着寒冷与凄凉。在词人的笔下,雨的冷暖常常不是温度意义上外在的感觉,而是内在的情感表现。

幽暗的雨夜中,一切都惝恍迷离,所以词句中处处是一种湿漉漉的听觉感受:在潇潇的雨声中交织着笛音和人语。笛声如起自明月高楼上,当然清越、悠扬,但在潇潇夜雨江船上听来,却不免显得凄清幽咽。人语一经与雨声、笛声混在茫茫夜色之中,便隐隐约约、断断续续,若有而若无了。于是船只、驿亭、石桥还有船里的和桥上的人,也都是影影绰绰的,在夜幕和雨帘中幽昧不显,营构出一种幽静、深邃又朦胧迷离的意境。

雨意朦胧,夜色朦胧,梦境朦胧,真可谓极迷离倘恍之致了。读过这首词,眼前会浮现出一幅江南梅雨的水墨图:江南水乡的夜航船,潇潇雨声,清幽凄冷的笛声以及驿桥边依依话别的情意。然而,就是这样黯淡而冷清的场景,这样清旷寂寥的梦境,却令人感到一种遥远的生命记忆里透出来的美好与亲切。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这首词“情味深长,在乐天(白居易)、梦得(刘禹锡)上也。”

这首词之美在“朦胧幽深”,它的气象也是“朦胧迷离”,境界“朦胧飘渺”,意韵十分蕴藉,颇耐咀嚼品味。更值得我们品味的是,当皇甫公子从那个迷离惝恍的梦境里醒来,心境又会是怎样的惆怅,怎样的茫然若失!

这首《梦江南》初读便知,词人曾经在风光旖旎的江南水乡生活和漫游过,江南水乡的旖旎风情给他留下了美好记忆,使他朝思暮想,使他魂牵梦萦,终至满怀深情地挥动彩笔,写出了流传千古的清丽词句。其实,词人皇甫松是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人,江南是他的故乡。词中可见,江南水乡的柔美宁谧在他的心中留下了永难忘怀的美好记忆。

因此,这首《梦江南》有人解作是对故土江南的思恋,是《梦江南》词牌名本身的寓意。汤显祖在《玉茗堂评花间集》中评论道:“好景多在闲时,风雨潇潇何害”。唐圭璋先生《唐宋词简释》评曰:“此首写梦境,情味深长。……梦江南梅熟,梦夜雨吹笛,梦驿边人语,情景逼真,欢情不减。然今日空梦当年之乐事,则今日之凄苦,自在言外矣。”

词人“空梦” 的“当年之乐事“ 与“欢情” 是指何人何事呢?

原来,除了这一首《忆江南》,皇甫松还有另一首《梦江南》云:

“楼上寝,残月下帘旌。

梦见秣陵惆怅事,

桃花柳絮满江城,

双髻坐吹笙。”

---------皇甫松《梦江南》之二

这首词又是写的一个明朗美好的暮春时节,一个与吹笙的双髻少女有关的梦境。

一个被桃花染红、随柳絮飞扬的梦境里,清晰地出现一位神秘的吹笙少女。那么,第一首词中的“人语驿边桥”之“人”,也许就与那位“双髻坐吹笙”的秣陵少女有关,也许还蕴含着一段旖旎温馨的爱情。果真如此,那么这首《梦江南》就不仅仅只是怀乡,还兼有怀人的意味。

为了解开这两个美妙的梦境之谜,为了解读这一段皇甫公子心中的隐秘情感,我们就试着来读读第二首《梦江南》吧:

“楼上寝,残月下帘旌。”

“残月”,此处指快要落下的月亮。在唐宋词中的“残月”一词是特定的意象,专写黎明时将落的月亮。帘旌,指帘额,即帘子上部所缀的软帘。残月落到帘额之下,这表明时间已是天快亮的时候。“残月下帘旌”显然是醒后看到的景象。

词人皇甫公子在楼上睡着,当他从深沉的梦境中醒来,由床上望窗外时,只见而清寒的一勾残月慢慢移到了帘额之下。东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

“梦见秣陵惆怅事”,醒来后看到了一勾残月,心情是惆怅的,伤感的。而梦中的情形却是历历在目:“桃花柳絮满江城,双髻坐吹笙。”“秣陵”是金陵的别名,今属江苏南京。而“江城”在此处也当指金陵。“双髻”,是盘于头顶左右两边的发结,多是天真活泼的少女们常梳的妇式。陆游《浣溪女》诗云:“江头女儿双髻丫,常随阿母供桑麻。”这词中“双髻”指代少女。笙是一种可供吹奏的簧管乐器。

在桃花柳絮飘满金陵的春天里,一个梳着双髻的金陵少女正坐在那里吹笙。这幅《暮春吹笙图》充满了江南的诗情画意,也因为出现在词人的梦里,因而也带有一丝缱绻留恋和淡淡的惆怅,带有某种主观情感意象的投射。可以想象,那双髻少女的身姿是俏丽的,笑声是灵快活泼、天真无邪的,吹奏笙管的乐声是轻松悦耳,令人愉快的。想必少女放下笙管也是能翩翩起舞的。这位能歌善舞的少女给皇甫公子留下的印象是美好而深刻的,连同那满城的桃花和纷扬柳絮一起,成为他永久的回忆和思念。

梦中的环境和形象是那样的美好,但这已成为过去,成为光阴故事中的一个小小片断。即使梦中见到,醒来时却发觉只是过去岁月里的一个幻像。梦里的美景与美人都是那样明丽可人,醒来时楼上见到的残月却清寒寂寞,无不反衬出梦醒后的惆怅和人生况味的某种苍凉!

所以,“梦见秣陵惆怅事”,在这惆怅中流露的是皇甫公子对“双髻”少女的思念,是对过往岁月的怀念,是对江南风华与人物的眷顾。“桃花柳絮满江城”,正是暮春落花时节的景象,有一种说不尽的苍茫心绪。而结句“双髻坐吹笙”既形象生动又意蕴含蓄,余味不尽,透露出词人心中的寄托。可以说,皇甫公子与“双髻”少女的情感关系已经尽在不言中。

那么,读者如我辈不免要问:皇甫公子,你为何 惆怅?

《诗经》有云:“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很显然,皇甫公子的这首词是在怀念一位美丽的金陵女子,一位情牵梦萦的佳人。在桃花盛开、柳絮飘飞的季节里,这位梳着双髻的少女玉指如葱,握着笙管轻轻吹奏,落红万点,飘落在肩头。在梦里,他甚至看得清楚她清灵柔美的眉眼,流转闪烁的眼波,如同落满桃花的一溪流水,灵动、清澈、明朗。那吹笙的声音随着柳絮在空中飘舞,仿佛也被春意染成了桃红色,自有一种和熙与温暖的情调。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在才华横溢、温柔多情的世家公子皇甫松面前,双髻少女白皙脸色渐渐被温软的春光浸染,桃红一片。那一刻,两人相视而笑,心中温馨无限。

是的,那一刻,仿佛已是千年的尘缘之树开了花,无边的岁月在此刻拈花一笑,风情万种。

这两首词对照来读,无非是分别写了两个梦境里看到的景象。

第二首词中“梦见秣陵惆怅事,桃花柳絮满江城。”桃花盛开,柳絮纷扬,时令发生在暮春三月。第一首词是“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梅子黄熟,雨季清冷,讲的是时令阴历四五月间。时间上讲,第二首词“双髻坐吹笙”发生在第一首词“人语驿边桥”之前。所以,我们说这两者在时令季节上的前后联系是意味深长的。

第一首以烛火已尽、屏暗红蕉起笔,写江南梅熟、夜船吹笛,一直写到驿边桥上随风散入虚空的轻悄人语。“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一句写得韵致空灵,尤其是那如来自幽冥的笛声和人语;一扫当时花间词中泛滥的绮艳颓靡气象,颇有姜白石“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意韵。作为今天的读者,我们当然也能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体味到类似的情境感受,引发某种相似的审美体验。

而第二首则“凄艳似飞卿,爽快似香山”(陈廷悼《云韶集》),“梦境、画境,婉转凄清”(《词则·大雅集》),桃花柳絮,双髻红颜,色彩较第一首鲜亮明丽,仍有一种“落花时节又思君”的岁月沧桑感与淡淡的惆怅。只是这种惆怅更加切近和具体:第一首《梦江南》中“人语驿边桥”中的“人”与“双髻坐吹笙”的“双髻”,也许有着某种神奇的对应。我愿意相信,这两首《梦江南》背后应该有一个故事,而故事的女主人公,应该就是那位“吹笙”的美丽少女。

“夜船吹笛雨潇潇”,所以,我相信皇甫松笔下的雨是真实的,情感是真挚的。可以想象,在词人皇甫松的梦境里,到处是湿漉漉的雨,雨打黄梅,流水宛转。夜船上传来笛声,一声声如泣幽咽。词人想必还在驿站旁的小桥上吧,与年少的恋人执手泪眼相对,分不清是雨光还是泪光。在这个梦里,他们一直没有分开;在梦里,他们还是执手相望,互诉离肠……

过去的时光永不再来,光阴的故事在记忆中也永不会老去。彼时年少青涩,梦里不知花落多少。待到老尽少年心,那时光的记忆却渐渐渗入丝丝缕缕的惆怅与苍凉。那些青春的记忆是无比珍贵的,那里沉积着人生苦旅中曾经最美好的情感。

近世大学者王国维点评皇甫松这两首《梦江南》:“情味深长”(《人间词话附录》)。唐圭璋先生点评道:“此首与前首同为梦境,作法亦相同。起处皆写深夜景象,惟前首写室内之烛花落几,此首则写室外之残月下廉。‘梦见’以下,亦皆梦中事,梦中景色,梦中欢情,皆写得灵动美妙。两首《梦江南》,纯以赋体铺叙,一往俊爽。”

关于皇甫松的这两首词,历来词评家评说甚多。

近代俞陛云先生在《唐五代两宋词选释》点评得更加富有怀古幽情:“调寄《梦江南》,皆其本体。江头暮雨,画船闻桃叶清歌;楼上清寒,笙管擫刘妃玉指。语语带六朝烟水气也。”

桃叶清歌,即《桃叶歌》,本是东晋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中的一个曲调,该曲调系东晋中期王献之所作,有歌词三首:

  其一:桃叶复桃叶,桃树连桃根。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
  其二:桃叶复桃叶,渡江不明楫。但渡无所苦,我自来迎接。
  其三:桃叶复桃叶,渡江不待橹。风波了无常,没命江南渡。

桃叶也有答谢王献之的诗歌:

桃叶映红花,无风自婀娜,春花映何限,感郎独采我。

“桃叶”相传是王献之爱妾的名字。王献之为东晋名士、书法家王羲之第七子,本人也是文采风流,能文善书。后世并称魏晋书法界的“二王”。他常在金陵桃叶渡口迎送爱妾桃叶,为她写下了流传至今的《桃叶歌》(史籍亦称《桃叶词》)。

从《桃叶歌》看,王献之的文才不错。桃叶是献之的爱妾,桃根是桃叶的妹妹,因此写作此歌。表现献之对桃叶.桃根的深情,语短情长。后面桃叶又抒写自己对献之爱她的感激之情。《桃叶歌》、桃叶渡和它们所演绎的爱情故事,成为金陵历史文化中的著名典故。连《红楼梦》中都写到了它。薛宝琴新编怀古诗这样写道:“众人闻得宝琴将素昔所经过各省内古迹为题。做了十首怀古绝句,内隐十物。皆说:‘这自然新巧!’都争着看时,只见写道是......《桃叶渡怀古》:‘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众人看了,都称奇妙。”

可见,俞陛云老先生称皇甫松这两首《梦江南》词:“江头暮雨,画船闻桃叶清歌”,显然就借用了当年王献之宠爱桃叶的典故,显出几分清逸风流的雅韵。

“楼上清寒,笙管擫刘妃玉指”显然也是用了历史典故。刘妃,当是指后唐庄宗李存勖的皇后刘玉娘。她原本出身贫寒之家,幼时在战乱中被掳掠为晋王李克用妃子曹氏侍女。曹氏见她聪明伶俐,便教她吹笙和歌舞弹唱,聪明乖巧的刘玉娘很快便技压群芳,深得曹妃喜爱。这个曹妃就是李存勖的生身母亲。她对儿子异常宠爱,对刘氏的伶俐与容貌也是喜在心中,等到刘玉娘成年时就地想到将她送给李存勖侍奉左右。

一次,李存勖去给母亲问安,曹夫人便有意让刘玉娘装扮之后吹笙助兴。尔后,刘玉娘又为他们母子表演歌舞。李存勖从小就精通音律,听着刘氏悠扬婉转的曲子惊喜不已,又见刘氏娇媚百态,楚楚动人,目不转睛地看得有些入神。曹夫人见状心中暗喜,便当场做主将其赐给儿子为妾。李存勖谢过母亲,又选择了良辰吉日举行了婚礼。不久,刘氏被封为魏国夫人。李存瑁后登基为帝,刘玉娘被立为皇后,谥称“神闵敬皇后”。

可见,俞老先生也用此典来比喻皇甫松与那位双髻少女的美好际遇与结缘。只是这两个典故都有六朝怀古幽情。俞老先生从皇甫松两首《梦江南》中,也感到了“语语带六朝烟水气也。”其实,这个“六朝烟水气”也许正是晚唐五代时期诗词中普遍的风格与情致。

这两首词的确不是简单的闲梦,既有人生悲欢离合的感喟在其中,更弥漫着晚唐五代这个特定时代的气息。晚唐诗风在历史上是很有名的,具有一种特殊的颓伤、苍凉而婉丽的审美特质,李商隐、温庭筠、韦庄等都参与了创造。李商隐有诗云:“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也许李商隐自己都不会想到,这首感叹和伤感的诗篇成为晚唐时代一个绝好的注脚。皇甫松当然也不能自外于这个时代。
  “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却别有意蕴,这两句已挣脱了开篇设下的“兰烬落,屏上暗红蕉”这种浮艳氛围,也宕开了“闲梦”的藩篱,达到了一种新的、更为幽深、更为渺远的审美境界,甚至具有某种苍凉的人生况味在其中。

“夜船吹笛雨潇潇”,晚唐时代风雨飘摇的末世景象不是深深地蕴含其中吗?自唐高祖李渊开创的数百年大唐王朝顷刻间大厦将倾,就要化作云水苍烟,这一句词不正象一曲深长的、无限苍茫的挽歌吗?
  晚唐诗人许浑有一首《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与皇甫松的词境格调庶几近之。这就是所谓“六朝烟水气”。
  所以,一个人的人生际遇、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和风气,深深影响着诗词的审美深度与厚度。时代的思潮和风气,深深影响着一个诗人一个词人的情感与风格。甚至连他梦境里的意象景物都打上了这个时代风尚的印记。

清人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曾经这样评价皇甫松的词:“唐人皇甫子奇词,宏丽不及飞卿,而措词闲雅,犹存古诗遗意。唐词于飞卿而外,出其右者鲜矣。五代而后,更不复见此种笔墨。”而近人李冰若《栩庄漫记》中更是推崇:“子奇词不多见,而秀雅在骨,初日芙蓉春月柳,庶几与韦相同工。至其词词浅意深、饶有寄托处,尤非温尉所能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38856.html

更多阅读

盗墓笔记长评 解雨臣三部曲之三:解雨臣面具下之猜想

解雨臣面具下之猜想by 平淡达人(沉溺深蓝)一直想围绕《盗墓笔记》中解雨臣这个人物写点东西,一直没落下笔。结果一旦写起来就一发不可收拾,又是原著角色评,又是同人衍生作,现在还扬言要揭开解雨臣的面具看看下面到底是啥——当然原著是

何当共剪西窗烛共话巴山夜雨时 却话巴山夜雨时

何当共剪西窗烛,共话巴山夜雨时宝宝,我期待着这一天-----昆仑之巅宝,这是李商隐的一首表达思念的诗句,此情此景,这句话应用在我的身上,恰如其分。从初识到现在,我们相处的时间不到一个月。但是,我却无法逃避的恋上你。昨天晚上,鼻子突然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夜雨寄北 李商隐

李商隐《夜雨寄北》赏析夜雨寄北—李商隐『作者简介』李商隐(812—约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二年(837)进士,授校书省校书郎,补宏农尉。当时牛、李党争剧烈,他被卷入旋涡,在政治上受到排挤,一生困顿失意

夜雨寄北译文及注释 夜雨寄北注释

作者:佚名夜雨寄北(495人评价)8.4朝代:唐代作者:李商隐原文: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译文你经常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我没有固定的时间回来;巴蜀地区秋夜里下着大雨,池塘里涨满了水。

2013.7.30夜羽《雨后看见彩虹》★☆ 雨后的彩虹

newjj_夜羽〓夜羽〓夜语《雨后看见彩虹》(现代温馨治愈幸福温柔腹黑洁癖擅厨“人妻”奸商攻&前警察现按摩师坚韧敏锐乐观豁达受直掰弯 番外反攻)推荐指数:★★★扫文的时候看到这位作者大的名字,还以为是山寨版的出来了,据我所知,夜

声明:《夜船吹笛雨潇潇 夜船吹笛雨潇潇三部曲》为网友不离卍不弃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