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说课稿格式——-《桂林山水》说课稿 桂林山水优秀说课稿

桂林山水》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语文说课组 8 号,我说课的课题是《桂林山水》,(板书:课题、作者),下面我将从说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设计理念八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桂林山水》是人教版四年级年级小语第册第单元的-篇讲读课文,该单元以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为主题展开。

《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赞美了祖国的锦绣河山,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中心思想);写作特点是(一般是:语言简炼、层次清晰;描写生动、细致充满诗情)。

课文按照“总-----分------总”的顺序分为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写作者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的原因。第2、3自然段分别写了桂林的山、水的特点,先写漓江的水静、清、绿的特点,接着写桂林的山奇、秀、险的特点。第4自然段写了作者观赏桂林山水所获得的总的印象。全文重点突出,条理清楚,语言优美流畅,描述生动逼真,是学生学习习作的典范。

二、学情分析

班级中绝大多数学生已经具有独立识字的能力,有一定的学习习惯和自己的学习方法,具有较好的表达能力,初步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的设定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共同发展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能正确读写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词,了解本课写作背景和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  2、整体理解文意,概括段意,提炼中心,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3、品味重要词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全文。  

这个教学目标的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即整体感知——局部思维——迁移拓展。

教学重点:桂林水、山的特点。教学难点: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以及最后一段教学。

四、说教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节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具体做法如下:○1情景设置法:激发感情,引起兴趣。
○2
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3
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其中点拨法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在关键处,进行恰到好处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把问题引向深入,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五、说学法: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获得知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重视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强调一些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兼容并举中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发展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理解陶情、启迪心智、感悟积淀的四重境界。(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学法具体如下:○1勾画圈点法: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2
讨论法:积极参与,总结规律。
小学语文说课稿格式——-《桂林山水》说课稿 桂林山水优秀说课稿
○3
自主探究法:学生实践,巩固提高。
○4
悬念法:带着问题,巩固提高。

其中,讨论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教材的重点和疑难问题进行集体讨论,以求明确重点,解决疑难。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特点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当众说话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六、教学程序:

(一) 激趣揭题,质疑定标

同学们,今天我要带大家到一个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桂林去玩。我想,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迷蒙云雾,那里的绿树红花,一定会使你以为走进了迷人的画卷。同学们,想不想去领略那神奇秀丽的桂林风光呢?上课一开始,教师用充满激情的导语创设优美的情境,把学生引入课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看多媒体课件《桂林山水》,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桂林山水的奇丽风光,课文语言的优美。

2.提出预习要求:

(1)读通课文,自学生字、词。

(2)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

(3)课文可分几段?依据是什么?

3.检查预习情况,轮读课文。

4.学生质疑问难(教师根据疑难归纳有价值的问题)。

(三) 精读感悟,研析结构。

1.学习第一自然段。

齐读第一自然段,提问:“桂林山水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它和全文有什么关系?在一定的语境中辨析近义词“观赏”与“欣赏”。

2.精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①用“。。。”圈出写漓江水的特点的词语。②用“~~~”划出具体描写特点的句子。

(2)检查思考题①,板书:水:静 清 绿

(3)检查思考题②,课件出示句子: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①课件出示句子,读读比比它们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漓江的水真静,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②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试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这组句子,体会漓江水奇异的美。理解“瑕”、“翡翠”的意思。

③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漓江的水写得这般奇丽?

(4)课文第一句还写了大海、西湖,它们美在哪儿?这一段写漓江的水,为什么还要写大海、西湖?

教师小结:作者运用了对比、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把漓江水的静、清、绿的特点描绘得非常生动、形象。

3.学习第三自然段。

用“读、找、品、诵”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三自然段。重点放在理解词语的意思上。借助板画老人山、骆驼山、巨象山,让学生形象地感受桂林山的奇的特点。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读,加深学生对桂林山的美的感受和热爱。

4.学习第四自然段。

以读代讲,让学生划出描绘整幅画卷的词语,想象整幅画卷的形象。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境。

5.指导朗读,激发情感。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描述生动、形象,有利于朗读训练。再次创设情境,指导学生朗读全文,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总结课文,指导背诵。

1、按照板书,小结全文。

2、指导背诵课文。

学生练习背诵。通过自由背、同桌互背、指名背、分组背等多种形式,达到背诵的目的。

一节好课的结束应该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开始。我布置的课外作业是:

1、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全文。

2、交流搜集到的有关桂林山水的资料。

3、家乡美景片段描写。

七、板书设计

板书是无声的语言,是课文内容的缩影,达到启发学生进行科学的思维,帮助学生记忆、分析、消化、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同时,我认为板书要力求精而美。本课的板书设计是:

桂林山水

总述甲天下

水:静、清、绿

分述

山:奇、秀、险

总结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八、设计理念

1、教学从整体到具体,再回到整体,从而达到思路清晰,脉络分明。

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读”贯穿始终,这样既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又给下节课做了很好的铺垫。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能使学生陶醉,产生共鸣,也只有熟读才能成诵,把课文里一个个句式,一种种规范的语言化为自己的语言。

3、教学中学路分明,从“导——扶——放”上,全体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自主、积极、主动的活动。耳听、眼看、口读、手写、脑想,全频道运作,立体式展开。

以上就是我关于《桂林山水》这篇课文的说课。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39124.html

更多阅读

小学语文说课稿 小学语文试讲万能稿

《蟋蟀的住宅》说课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蟋蟀的住宅》一、说教材《蟋蟀的住宅》是小学六年制第九册第七组课文中的一篇课文。学习本组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注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不同的表达方法

小学语文说课稿集锦 小学语文说课稿范文

《乌鸦喝水》说课稿--------------------------------------------------------------------------------一、说教材《乌鸦喝水》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文是一篇经典,有趣的童话故事,通俗易懂,以“

小学语文新课标解读 2016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小学语文新课标及课标解读第一部分前言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

声明:《小学语文说课稿格式——-《桂林山水》说课稿 桂林山水优秀说课稿》为网友黑名单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