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荣哲学与人生4 哲学与人生傅佩荣txt

第四章神话与悲剧

  在谈论西方文化的时候,必须对神话悲剧与圣经故事有一些基本认识,才能真正了解此一文化的内涵。以《泰坦尼克号》这部电影为例,在船快要沉没之时,船上的乐团演奏了一首名为《求主垂怜》(Nearer,MyGod,toThee)的曲子。若是对其宗教背景不了解,就无法体会为什么他们在快要离开人世的时候,需要靠这样的旋律来抚慰人心。

  人生无异于旅行,生死就像起点与终点,终点是结束,也是另一种生命的开始。在面临死亡时,如果获得神的怜悯,又何需害怕呢?这是西方宗教(主要是基督宗教)的明显影响。

  本章要谈论的是关于西方的神话与悲剧,这是我们认识西方文化的根基时,最重要的资料之一。

  神话:神界故事、民族的梦、不自觉的虚构

  “神话”的英文是myth,讲的是有关神的故事,亦即神与神之间所发生的许多事情。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神话,即使是非常开化的民族、发达国家,照样会有一些神话流传着。

  如果民族没有神话,就像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无梦可做或不曾做梦一样。一个民族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前,就像人类的幼年阶段,需要靠虚构的故事来认识周遭的一切。就此而论,神话与童话是相似的。

  神话又与童话不同,神话是民族的梦,没有固定的作者,只能靠口耳相传,因此,神话总是有着各种不同的版本。童话则有作者,所以有固定的版本,譬如安徒生童话就只有丹麦作家安徒生(HanschristianAnderson,1805~1875)所写的这一个版本而已。童话是写给小孩子看的,因为小孩子需要有梦想,神话则是民族的梦想,因此我们如果了解童话的性质,对于神话的本质也能够有些基本的认识。

  童话的开头一定是“很久很久以前..”,结尾则是“从此以后..”。它不能有确切的年代、时间,因为如此一来就变成历史了。童话不是历史,因为它不是这个世界上真正发生过的事。

  童话中一定会有固定的规则,譬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只要努力就可以达到目标等。这些规则让小孩子在还没真正接触和了解现实世界之前,就对人生有一些基本的信念。有了基本信念,他在往后的一生中才有能力去迎接各种不同的考验。反之,一个人如果从小就没有梦想,这是不近情理的。

  《泰坦尼克号》中有一幕,描写三等舱的人在船快沉没时出不去。其中有一位母亲让孩子躺在床上,听她讲故事,希望孩子能够在美妙的故事之中离开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对于穷人是非常残酷的,但是穷人照样可以有梦想!

  神话的开头常常是“在起初..”,因为接着所描述的故事是以前不曾出现过的。然后这些故事是来自“不自觉的虚构”,是人类面对一个客观现象而没有能力理解,同时又非理解不可,于是辗转流传一些故事来说明之。譬如,古人对于日食、月食,如果不靠相关的虚构故事来满足自己的知性需要,就只能活在未知的恐惧之中了。

  神话的基本信念

  首先,我们要说明,神话在一个民族的形成中究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具有什么样的作用,表达了哪些基本信念。

神话的基本信念可以分为四点:天人无间、万物有生、情感主导、戏剧性格。以下分别加以说明:

  (一)天人无间

  天代表大自然,人代表人类,天人无间是指大自然与人类之间没有隔阂。这意味着在神话世界里,人与自然界的关系非常亲密。譬如:把太阳视为自己的祖先;把月亮视为自己的母亲等。在神话里,人跟大自然、宇宙,就好像是生命共同体①一般,是同体、同质的生命。

  注①“生命共同体”这个概念原本来自于神话。神话所描写的社会是一个“societyoflife”,亦即以生命作为共同质料、共同元素的一个大的社会。

  (二)万物有生

  在神话世界中,由于万物都是同体、同质的生命,因此可以互相转化(EverythingCanbecomeeverything)。这也就是说,所有东西都可以变成别的东西。譬如:我们可以看到有的人到最后变成了神明,有的神明则变成人。大自然也是如此,太阳有它的神,月亮有它的神,海洋、高山、河流、花草树木等,都有它们自己的神。换言之,整个宇宙的生命显示一种交流、沟通的情况。

  所以在神话世界中,往往会让人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就好像大自然是自己的家一般,把大地当作母亲,可以说是神话中的普遍信念。几乎每个民族都有大地之母(MotherEarth)的神话。

  (三)情感主导

  神话基本上不是靠理性原则、逻辑思维来安排的,而是依情感展开,因此充满了感性的色彩。神话之中的神,往往都会有明显的情绪表现(如喜怒哀乐、爱恨等),代表着一种尚未经过文化陶冶及修饰之前的,较为自然、原始、粗糙的人性的面貌。

  (四)戏剧性格

  神话所表现的,不是叙述与说理,而往往是像戏剧一样,有着特殊情节与存在处境。阅读神话时,会发现其故事情节充满了戏剧张力,好像是以表演的方式重现了人类的起源与一切相关的奥秘。

  一般人最为熟知的神话大概就是希腊神话,但在希腊神话中诸神明所做的事,对人类而言,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参考价值?希腊神话中天神宙斯(Zeus)、海神波赛冬(Poseidon)、冥王哈得斯(Hades,地狱之神),分别统管着三大领域:天、海、地狱。除此之外还有雷神、电神等,不胜其数。只要是我们所能想像得到的,关于大自然的一切,都充满了生命。这些神祗之间的爱恨情仇,所激荡出来的涟漪,固然使人看得惊心动魄,但同时也产生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认识思想家黑格尔GeorgeW.F.Hegel1770~1831

  德国哲字家,主张绝对唯心论,认为宇宙万物的本质是精神(又称心灵、思想),精神的本质是活动而非静止,所以精神必须走出自己再回归自己,而方法则是由人类的有限精神去发现一切皆是绝对精神的展现。

  他说:“绝对者即是精神,这乃是绝对者的最高定义。发现这个定义并且理解这个定义的意义和内容,可以说,曾是一切教化和哲学的绝对目标,一切宗教和科学都曾渴望达到这一点;只有从这种渴望出发,世界史才可以理解。”

  黑格尔逝世的1831年,代表近代哲学的结束,后续的发展较为复杂,请参考本书第六章

  神话的作用

  古时候的人因为理性功能还不太发达,或者说尚未充分施展开来,所以需要另外找一些对宇宙人生的解释。我们可以想像古时候的人处在宇宙洪荒之中,刚从混沌进入一个有形可见的秩序,就和其他生物一样,只能在大自然中求生存,生命毫无保障可言。当生命随时都处在危险之中,会产生怀疑:就算人类懂得制造一些物品,但若没有办法掌握变化万千的世界,甚至没有把握自己下一刹那是否还活着,那么现在制造一张桌子又有什么必要性?

  中国古代的人用四个阶段说明文明的发展:有巢氏、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这种描写既生动又实际:有巢氏时期人类住在树上,因为地面太过危险;隧人氏发明了火,有了火之后就可以回到地面居住,因为只要把火升起来野兽就不敢靠近;伏羲氏时期人类开始懂得饲养一些比较温驯的动物,把它们作为家畜、家禽;到了神农氏时期,农业社会出现,人类开始懂得合作耕种,改善生活。

  在人类的理性还没有能力了解世界之前,必定需要神话。举例来说,某个地方一直下雨,最后演变成洪水。当洪水来时,人类的生命没有保障,也不知道大雨什么时候会停。于是人们杀牛去祭神,当杀了第三头牛时,雨终于停了。从此以后人们就知道,下雨不止的时候要杀三头牛来祭神。

  为什么人们会想到要借由祭神的方式来让洪水停止呢?这是因为他们相信——人类可以和操纵雨水的神沟通。

  虽然这是由于民智未开、教育尚未普及、科学思想不够发达所造成的一相情愿的想法,但这仍然说明,人类活在世界上,如果发现大自然可以借由某种方式沟通,就会比较安心;反之,如果认为大自然是非人性、无法沟通的,那么活着也就没有任何保障,因为各种灾祸随时都可能发生,而人的生命又是如此脆弱,只要稍有变化,就可能立刻死无葬身之地。这正是人类需要神话的原因。

  由此深入探讨,可知神话有以下四个作用:掌握真实;建立原型;为世界带来意义与结构;说明自然现象、社会分工、人的欲望。以下即针对这四点分别加以说明:

  (一)掌握真实

  可能有人会质疑:“神话明明就是虚构出来的东西,如何能掌握真实呢?”一般人往往以为只有历史的记录才是真实,其实人在记录历史事件时,是采取特定的角度,对某个已经发生的事件作一些描述,然而每一个时代所采取的角度都有所差异。正因为如此,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重新检视历史记载是否正确。西方历史学家强调:“历史就是现代史,每个时代当时的人对于古代发生的事都要重新加以解释。”

  但是,可以解释就代表不是真实,因为真实是没有解释空间的。换句话说,每个人所了解的都只是当时的人所能够掌握的一部分,并非完全的真实。

  历史是在时间之中一去不返的,凡是一去不返者,就无所谓真实可言,所以没有任何历史学者会说自己能够掌握绝对真实,就连司马迁或班固也不例外,因为既然每个人的角度都不同,就不能说有哪个人所记录的是绝对正确的。历史学的研究中往往特别重视考古学,有时候一些文献、绝版书籍的出土,就会把某段历史完全改写。换言之,历史是随时等待被改写的,那又有什么真实可言呢?

  黑格尔说过:“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惟一教训就是,人类无法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既然历史中没有真实,那么我们就要问:“如果没有真实,那么人类的生命不是很混乱、很危险吗?过去的事情不会重现,而未来又充满了不确定性,那么我们应该何去何从呢?”由此可知,人类还是需要真实,而神话就提供了我们掌握真实的机会。

  神话要如何掌握真实呢?神话所展现的是一种人类对永恒的向往,因此可以透过对神话的理解,发现生命中普遍的、永恒的层次。以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为例,当他谈到文学的时候,说了一句话:“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找不到正义,只有在诗里面可以找到正义。”

傅佩荣哲学与人生4 哲学与人生傅佩荣txt

  在现实的生活中,某个人认为正义的事,另一个人不见得也会如此认为。譬如,许多人常说高考是最公平的,但是对于那些高考失利的人而言,恐怕就会认为高考不太公平。又如,若是某个人遭遇了不幸的事情,恐怕会认为这个世界不太公平、没有正义;相反的,若是这个人一直都很顺利、很得意,恐怕就会认为人生很公平。

  这个世界上或许没有所谓真正的正义,但文学里面则有所谓“诗的正义”(PoeticJustice)。金庸小说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的每一部小说结局几乎都是“善恶到头终有报”,坏人到最后都不会有好下场。事实上,在真实的世界中却不是如此。因此诗的正义反映了人类对永恒的向往,这才是真正的真实。亦即,我们在神话中所看到的是一个原型:“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作为,就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这之间有一种善恶对称的报应关系,其所表现出来对生命的理解,才是人的生命中最真实的部分。其他的部分(如个人遭遇、每个时代不同的价值观等)则都是会变化的。

  (二)建立原型

  人活在世界上会面临各种存在处境的断裂状况,而原型可以让我们跨越存在之断裂。譬如,当我们要从少年跨越到成年,进入成人社会时,就面临了一个存在的断裂,我们必须跨过这个门槛,成为一个大人。这时候就需要透过一个故事来解释,这就是原型。举例来说,台湾有一些原住民的成年礼是要通过某种考验,譬如给你一把小刀,让你到山里面住一个星期再回来。一个星期回来之后,就算是通过考验,变成了成年人,然后可以进入成人社会,和其他成年人共同商量整个部落的发展,并且能够成家立业。

  存在的断裂有四大状况:出生②、成年、结婚、死亡。这四大存在的断裂都需要有原型,而这些原型就是由神话所提供的。以出生为例,台湾有一小习俗,就是小孩出生后满月时要请吃红蛋,让亲戚朋友知道自己家中多了一个生命,这个生命将来要请大家多多照顾等,这就是原型。

  注②这里的出生并非指自己的出生,因为我们自己在出生时,还无法知觉到这个事实。这里是指我们周围有人出生,譬如兄弟姐妹有了下一代。一个小孩的出生会促使我们的身份升级,因为他的生命使所有人的关系都要再重新调整。

  接着谈到成年。许多国家,例如日本、韩国都有成年礼,年轻人在二十岁时会穿上传统服装,仪式十分庄严。台湾地区社会最可惜的就是没有一套好的成年礼,有时候我们看到别人有成年礼会觉得很羡慕,因而想要恢复传统的成年礼,却总有很大的困难。

  我在教书的过程中,曾经有一位学生向我抱怨,说他在高中毕业时,参加县长主持的成年礼,并且和县长合照,照片还放大挂在家里。第二年县长被刺杀,他只好把照片收起来,成年礼变成一个梦魇。另外一位从南部来的同学,则是参加了议长主持的成年礼,也同议长合照。第二年议长被关进监狱,他只好把照片收起来,成年礼变成了一件荒谬的事情。

  这种现象的缘由,是因为台湾地区社会泛政治化已经太久了,一个人只要在政治上有某种权位,影响力就无所不在。然而,人类生命存在领域的跨越是非常重要的,一旦泛政治化,就会产生很多问题。所以应该要让政治的归政治,文化的归文化。那么找谁来主持成年礼比较好?我曾经为文建议,每个县市设几位礼仪的主持人,这些人最好是年高德劭、曾在教育界服务一辈子的人士,请他们来主持比较不会有后遗症。任何一种礼仪都具有象征性,所以更需要有良好的对象作为表率,让学生从中学习。

  整体而言,神话提供了一个故事,透过这个故事可以了解到仪式背后所具有的含义,如此一来,就可以建立原型。宗教之中也有许多仪式,譬如:赎罪的仪式、受洗的仪式,或者是佛教中的阪依、供佛、斋戒等。这些仪式背后都有神话,只是我们不见得了解。若不了解仪式背后的神话,那么某个仪式只不过是一种客套、形式,而没有内涵。神话可以把故事说出来,让我们回到最初实施某个仪式时真正的情况,也就是回到原始的真实,才能让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情得到充分的肯定。

  (三)为世界带来意义与结构

  这个世界本身很难理解,我们要理解它,就必须使其具有意义与结构。神话中常会描写,这个世界最初是一片混沌(chaos),最后才变成有秩序的宇宙(Cosmos)③。神话中有许多故事都是用来说明这个世界有什么意义,它的结构如何等,让人类活在世界上,可以懂得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让这个世界不再黑暗、朦胧不清。换句话说,神话可以让人类清楚地知道上下四方、前后左右,让自己的世界显示出一种重要性。

  注③cosmos在希腊文中代表秩序(order),宇宙之所以为宇宙,就在于它有秩序。在这之前是chaos的状态,所有的一切是毫无秩序、混沌一片的,没有天、地、山、海的分别。如此一来,我们就无法清楚地了解这个世界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所谓的重要性是指:每个民族都会借由神话,来肯定自己的特别之处。世界上每个民族都认为自己很特别,譬如:犹太人认为自己是上帝的选民;伊朗人认为其境内的伊朗高原是上帝造人的地方等。中国之所以称为中国,就是因为认为自己位于中央,是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一个民族,其他国家只不过是野蛮民族而已(如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几乎每个民族都有类似的神话,认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或者自己的祖先是神特别创造的,能够得到神的眷顾。这种神话可以建立民族的自信心与认同。举例来说,欧洲有一个小国叫做奥地利,其人民跟德国同文同种,属于日耳曼民族。那么我们可以问:“德国如此强盛,而奥地利这么小,经济也不算富裕,那么奥地利人为什么还愿意做奥地利人呢?

  他们为什么不干脆移民到德国?”这是因为奥地利人很重视文化教育,他们教导小孩每天在睡前聆听国家广播。广播中总会有一句话:“没有奥地利,就没有欧洲;没有欧洲,就没有世界。”所以奥地利人能够以身为奥国人为荣。这句广播词的确有它的根据。欧洲整个局势的形成受到奥匈帝国极大的影响,而奥匈帝国就是以奥地利为核心的。这种对于文化的认同,是一个民族在今日多元化的世界上,寻求长久存在的最佳办法。台湾其实也一样,即使很多人都抢着移民到岛外,还是有些人不愿意离开台湾,就是因为他们认同这个民族的文化,认为以中华文化作为基础的生活方式,有其特别的价值。

  许多人认为中国最值得自豪的部分就是中国菜,当然,中国菜确实是很特别,许多外国人也很向往。然而,一个民族若是只能靠吃来取胜,似乎并不是一件太光彩的事情。我们还需要发扬其他值得骄傲之处,而这部分就是“文化”。

  记得1983年我在美国,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在发表国情咨文时用了一句老子的话:“治大国,若烹小鲜。”④我听到觉得很兴奋,因为就连美国总统都知道老子的话很有道理。事实上,中华文化的资产相当丰富,外国人也常借用这些思想,老子不过是其中之一而已。

  注④这句话出于《老子?六十章》,意思是:治理一个大的国家,就好像煎一条小鱼一样。这是一种无为而治的思想,因为当我们在煎鱼的时候,如果很认真地把它翻来翻去,可能鱼还没熟之前就已经烂了;相反的,如果把鱼放在锅里面不去理会,隔一阵子自然就会熟了。治理一个大国就需要采取这种态度。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引以自豪的部分,如日本国旗是一个太阳,而韩国国旗则是一个太极图,这些图形都带有“根源”的含义,一个国家受文化的影响越深,就会越肯定自己的根源;相反的,如果一味追求现代化,到最后就会与根源脱节,只能在变化的潮流里面,力求不被淹没而已。

  (四)说明自然现象、社会分工、人的欲望

  ◎自然现象:古时候的人知识不够发达,如果没有神话可以说明自然现象,难免每天生活在不安和恐惧之中。有神话可以解释自然现象,人们才会觉得比较安心。譬如:打雷代表雷神发怒,但是只要没做坏事,就不需要害怕打雷,因为只有做坏事的人才会遭到天打雷劈。经过这样的解释之后,人们在打雷时就比较不会担心。

  ◎社会分工: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分工合作,自古以来即是如此,譬如有人编草鞋、有人做衣服、有人耕田等。如此一来,一个社会才能维持、合作、发展。每一种职业的背后都有神话,各行各业在最开始的时候有一个了不起的人发明了这种行业,因此以后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必须定期祭拜他。而这个人的故事,也能够鼓励同行业的人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理想,相信自己对社会有所贡献。举例来说,老师这个行业是以孔子作为始祖,所以当孔子受到大家推崇时,也会让许多人觉得老师这个行业是值得尊敬的。又如我们常可以在香港电影中看到,警察和黑道都要拜关公。由此可知,每一种行业都会有神话来说明它的内在价值。

  ◎人的欲望: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如果不了解神话,而只看自己本身,很容易被自己内心的矛盾所吓倒,觉得自己有时候很高尚,有时候却很卑微。譬如“9?21”地震之后,很多人抢着捐血,在排队的那一刹那,觉得自己真是一个有为而可敬的青年,能够跟时代的需要完全结合。但有时候可能又会想去排队买凯蒂猫,这时候就会觉得自己相当平凡。由此可知,人的欲望是多面性的。人类的许多欲望,以及人间各种复杂的恩怨,甚至是相互的伤害,其背后都有神话可以解释。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希腊神话中,克洛努斯(Kronus)杀了自己的父亲乌拉诺斯(Uranus),而他的儿子宙斯又将他杀死的故事。这故事并不是真的在说谁杀了谁,而是代表一种取代,一个新阶段的开始。德文中“ur—”代表根源、最原始的东西,Kronus则代表了时间(chronicle,为年代之意)。有了时间,原始就被淘汰了。宙斯则代表宇宙主神的出现,也就是有了一个主宰,因此其又超越了时间。古代的人就是用这种神话来象征生命发展及宇宙发展的阶段。

有了神话的说明,人们对于世界上各种怪诞的事情就可以理解。人活在世界上,最重要的不是只有活着,而是要了解自己为什么活着——人如果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就算生活得很好,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他连活下去的理由都没有。

  神话的主题

  神话的主题大致可以分为六种类型:创世、造人、灾难、救世、文化超人、英雄典型。以下分别加以介绍:

  (一)创世

  创世神话是最原始、最典型的神话,开头第一句即是“在起初”(inthebeginning,.),因为在此之前并无世界。神明创世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无中生有,如犹太人的《圣经》(《旧约》)所描述的;二是为混沌带来秩序,把原始物质整理为可供万物生存的宇宙,如中国神话中的“盘古开天辟地”即为一例。无论如何这个世界都已经出现了,所以需要透过神话来加以说明。

  (二)造人

  世界出现之后,接着就要描述人的存在,因此造人的神话又更多了,譬如有的神话说人可以区分为金银铜铁不同的材质,有的神话说人是神用泥土造成的。在此我要引述一则古代寓言,其中谈到的“造人”的过程,虽然超出了原始神话的领域,但是对于我们认识人的特质,却有很大的启发性:

  挂念过河的时候看到一块粘土

  他思念着拿起土开始塑造

  他正在想自己做了什么东西

  精神来了

  挂念就请求精神把精神赐给这块土

  他轻易地得到他所求的

  当挂念要取它的名字时

  挂念说取为“挂念”

  精神不肯,他说你应该取我的名字

  因为我把精神给了这块土

  挂念与精神在争论不休时

  大地起来了

  他说应该取名为“大地”

  因为是他提供了肉体

  于是他们邀请时间来做法官

  法官作这样的公正裁判

  精神既然给了精神

  死了之后你取回精神

  大地既然给了肉体

  死了之后你取回肉体

  挂念既然最先塑造

  有生之日就让他来掌握

  但是现在因为名字而发生争执

  可以称它为homo

  因为他似乎是由泥土(humus)所造成的。

  (三)灾难

  只要人类出现,地球上就必然会有灾难,因为人类是一种群居的、社会性的动物,聚在一起就会按照自己本性的需要去改造自然界,让它适合人类生存,其他生物则是配合自然的条件,不会破坏生态。环境一旦以人为的方式改变,必然会产生后遗症,而这个后遗症在古代往往就演变成洪水。

  许多民族都有洪水灭世的神话,譬如中国有大禹治水的故事,西方则有诺亚方舟(Noah‘sark)⑤的故事。这些神话所描写的就是人类出现以后,对自然界造成了伤害,而这些伤害最后形成巨大的灾难。

  注⑤圣经中记载,上帝为了重新改造世界,用洪水将所有的一切淹没,只有诺亚方舟上的生物可以获得保存。

  人类对自然界所造成的伤害可说是不胜其数,举例来说,现今的澳洲中部是一片沙漠,然而,一开始的时候其实并非如此。当初英国人到了澳洲之后,看到澳洲中部有很多植物既不结果实也不开花,于是把它们砍伐殆尽,改种英国移来的树木。但植物是不能随便移植的,澳洲四面环海,所下的雨水盐分特别高,当地原来生长的树木就是能够适应这种特殊气候条件的特殊品种。从英国运来的树木虽然美观,但是无法适应这种气候条件,土地最后当然变成一片沙漠了。

  这只是一件很简单的近代史实,却说明了,人类从古至今所造成的灾难,确实是史不绝书,一直持续在进行着。

  (四)救世

  有了灾难之后就要救世。救世除了救自然之外,更重要的是救人类。救世的神话也不止一种,以西方来说,犹太人就有一个弥赛亚(Messiah)的故事:犹太人相信弥赛亚的降临可以为他们带来拯救及和平。直到现在,他们仍然在等待弥赛亚。对基督徒来说,弥赛亚早已降生了,他就是耶稣(Jesus,4B.C~29A.D.)。在神话中,人类陷入灾难之后,就会出现一位神,或者是一位半神半人的超人,来拯救人类。

  (五)文化超人

  所谓文化超人,是指人类社会生活中需要的各项产品,在这个人所处的时期大量出现。中国最有名的文化超人就是黄帝,在他统治的那个时期发明了许多文化产品,譬如指南车、织布等。事实上,这些东西不可能是黄帝一个人发明的,而应该说是那个时代的人共同发明的。为了解释这些发明的出现,就使得黄帝成为文化超人的神话角色。

  (六)英雄典型

  英雄有三个阶段:退出、接受考验、复返。一个人必须历经这三个步骤才能成为英雄。

  退出是指退出原来所处的社会,退出之后,要在另一个不同的社会中接受考验,最后再回到原来的社会中。一个人经过了这三个阶段,就等于是生命经过了锤炼,内在的能力充分发挥,当然也就可以被其他人推崇。这就形成了英雄的典型。

  譬如,台湾很多人崇拜李远哲先生,因为他就是一个符合英雄典型的人物。李远哲从台湾毕业之后前往美国深造,经过长期的考验,获得诺贝尔奖,又回到了台湾。事实上,历年得到诺贝尔奖的人不下百位之多,若李远哲得奖后没有回到台湾,就不会对台湾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力,也不会成为台湾人民的英雄。但因为他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所以一切就变得不一样了。

  英雄典型在很多地方都适用。我小学时就读桃园的观音国小。母校建校一百周年时,邀请一些杰出校友回去,我就被列在受邀名单上。这是因为我毕业后离开了桃园,到外地,甚至国外念书,最后拿到了博士回来。这种经历可以给当地的学生起一种示范作用,让大家产生“有为者亦若是”的感受,所以自然会成为被推崇的对象。这也是符合“退出、接受考验、复返”的规则的。

  现代社会的神话

  一个社会不能没有神话,如果没有了神话,就代表这个社会没有梦想。举例来说,从前的台湾社会中,人民有着比较高昂的斗志,就是因为当时的神话能够让一般老百姓真正有一个远景,譬如以前很多地方都贴着“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标语,这就是一个很宏伟的神话,让大家觉得好像要参与一个伟大的历史性事件。不过随着时间慢慢过去,这个理想看起来也不太可能实现,所以神话就开始瓦解了。

  一般而言,整个台湾社会是处于一种比较现实、功利、肤浅的状况。之所以会陷入这种情况,就是因为台湾社会缺少了神话让人们向往。没有了向往的目标,自然无法激发奋斗的精神。我们在教育下一代时,应该重新诠释古代神话,使其具有生命力,可以发挥适当的作用,塑造多元而正确的价值观。譬如,社会上有各种职业,如果缺少类似神话的故事,就无法肯定其内在的意义,然后工作只是为了生活,一切向“钱”看,后果当然很不理想了。

  悲剧(以希腊类型为代表)

  希腊悲剧是一个非常独特的题材,在研究希腊悲剧时会发现它好像昙花一现,从此以后无论是与它类似的题材,或者是它所要表达的境界,都不曾再出现了。

  悲剧如同一般的戏剧,会有人物角色、故事情节的发展,最后还会有一个结局。一般戏剧中所描写的故事有几种可能:第一种是好人做了好事,最后得到好的报应,反之则是恶有恶报(道德剧);第二种是好人做了好事,最后落到悲惨的下场;第三种则是坏人做了很多坏事,最后竟然得到好的报应。这些都不算是真正的悲剧。

  根据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界说:“悲剧是模仿一个严肃而本身完整的行动,行动的范围相当广泛,剧中使用的语言,应依不同情节加上愉悦的伴奏;其形式应是戏剧性的而不是叙述性的:最后,以其剧情引起怜悯与恐惧之感,借以达成此等情绪之净化。”进一步的解释是:真正的悲剧是指一个平凡人,没有特别做好事,也没有故意做坏事,却因为命运的摆布,而陷入一种极惨的情况。

  这种极惨的情况会使观众产生两种情感:第一种叫做“怜悯”;第二种叫做“恐惧”。观众之所以会产生怜悯的情感,是因为此人并没有犯太大的罪,却遭受极惨的遭遇;之所以会感到恐惧,则是因为发生在此人身上的事,也可能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怜悯和恐惧是人与人互动时最鲜明的情感,而悲剧的作用就在于引发这两种情感,然后加以净化(purify)。人活在世界上,情感中往往掺杂了许多杂质,譬如我们跟别人来往时,有时候会有一些不太真诚的目的或动机(如:对别人好一分,会希望对方能回报两分,或借此沽名钓誉等)。欣赏悲剧则能够让人把情感展现,然后加以净化,使自己的心灵回到原始的、纯真的、真诚的一面。我们平常与人来往常常会斤斤计较,但看到人类的共同命运出现之后,就比较不会再和别人计较。

  希腊悲剧最大的特色在于:悲剧的主角不是人,而是命运。

  希腊悲剧所凸显的,是命运对人的操纵。它之后就不再出现这种类型的悲剧,这是因为理性思维抬头,使悲剧中的神话背景逐渐消失,命运的法则也逐渐被自然界的规律所取代。不过,流传于世的悲剧作品对于西方人的心灵所产生的影响,依然在潜移默化之中运作着。

  希腊悲剧三大代表

  这部分要介绍希腊悲剧的三大代表性作家:埃斯库罗斯⑥(Aschulos,525~456B.C.)、索福克勒斯(Sophokles,495~406B.C.)、欧里庇得斯(Euripides,480~406B.C.):

  注⑥关于埃斯库罗斯的死亡,法国作家蒙田(MicheldeMontaigne,1533~1592)曾写道:“他因一座房子快要倒塌而躲到空地上,仍未幸免于死;一块龟壳从一只飞鹰的爪子中坠落,将他砸死。”

  (一)埃斯库罗斯

  他是第一位著名的希腊悲剧作家,最有名的一出戏剧着作是《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这部剧有三部曲:《盗火的普罗米修斯》、《被绑的普罗米修斯》、《解脱的普罗米修斯》。

  上帝造了人类之后,由于世界还没有火,遍地都是泥泞、潮湿,因此人类生活得非常凄惨。普罗米修斯看不过去,于是到天上盗火给人类,但是自己却必须接受惩罚。宙斯将普罗米修斯绑在高加索山上,让老鹰每天吃他的肝脏。照理说一般人肝脏被吃完也就死了,但是普罗米修斯死不了,因为每到隔天早上,他的肝脏又会重新长出来,如此周而复始。

  这出悲剧所要传达的意涵是相当深刻的,代表着我们只要活着一天,痛苦就不会消失。当一个人生活在战乱的年代中,这种感受会特别强烈,因为所有的悲欢离合会让人难以承受,对明天毫无把握,但是又必须活下去。这出悲剧主要是在说明,人生的本质的确有其痛苦的成分。“周而复始,被老鹰啄食肝脏”这个生动的形象,往往成为艺术家的“原型”象征。相关说法请参见第十一章。

  (二)索福克勒斯

  他所着的《俄狄浦斯王》(OedipustheKing)是希腊悲剧中最典型的代表,将命运对人的操纵刻画得相当深刻。

  这部悲剧的剧情大致如下:希腊城邦的小国底比斯城(Thebes)的王后生了一个儿子。当时的人习惯小孩出生之后请人算命,底比斯城的国王当然也不例外。有一个算命师看了婴儿,断言他将来会拭父娶母。国王听了非常难过,也非常愤怒,立刻叫仆人把这个婴儿带到外面杀掉。然而,仆人把婴儿带到山上后却下不了手。这时候科林斯城(corinth)国王的仆人刚好经过,想到自己城邦的国王和王后一直没有生小孩,很希望能够有个儿子,因此要求底比斯城的仆人让他把婴儿带回自己的城邦。底比斯城的仆人答应了他的要求,但是为了让自己有一个交代,于是在婴儿的脚后跟割了一刀,让刀上沾满了血,然后回去告诉国王已经将婴儿杀死了。

  科林斯城的国王跟王后看到这个婴儿非常高兴,因为他的脚后跟被割了一刀,于是取名为俄狄浦斯(在希腊文中,“俄狄浦斯”就是指脚后跟肿起来的意思)。随着年龄渐增,俄狄浦斯长得越来越高大英武,二十岁时,他遇见了一位算命师,算命师警告他要小心,因为他将来会拭父娶母。当时的俄狄浦斯仍以为科林斯城的国王和王后是他的亲生父母,为了避免此事发生,因此离家出走。

  俄狄浦斯离开科林斯城后,朝着底比斯城的方向走去。走着走着,来到了一个三岔路口,忽然前面一辆马车急驰而来。车上坐着一个中年男子,挥着皮鞭想把俄狄浦斯赶走,好继续向前赶路。俄狄浦斯抓住了鞭子,把此人拉下马并一举挥去,当场把这个人打死。这位中年男子,事实上就是底比斯城的国王,俄狄浦斯的亲生父亲。

  当时的底比斯城正好发生了重大灾难,有一只人面狮身、背上长有老鹰翅膀的怪兽占据了城门前的山坡,这只怪兽名为司芬克斯(Sphinx)。任何往来的路人都必须回答司芬克斯的问题,若是无法说出正确答案,就会被杀死;相反的,若是能够说出正确答案,司芬克斯就会自杀。底比斯城的国王为了寻找救兵,带着仆人,扮装出城,然而却在途中被俄狄浦斯打死,仆人看到这种情形,立刻返回城中报告。最后大伙决定,只要有人能够解开司芬克斯的谜题,就让他当底比斯城的国王,并且可以娶王后为妻。

  俄狄浦斯继续往底比斯城走,到了城门前的山坡时,司芬克斯命令他停下回答问题。司芬克斯问道:“哪一种动物早上四只脚,中午两只脚,晚上三只脚?”这个问题以前从来没有人答得出来,但是俄狄浦斯却答出来了:“答案是人类。早上代表小时候,这时候的人在地上爬,所以是四只脚;中午代表成年,这时候的人是用两只脚走路;晚上则代表老年,这时候需要拐杖辅助,因此变成了三只脚。”谜题揭晓,司芬克斯跃下山谷而死,底比斯城全城解围,大家欣喜若狂,而俄狄浦斯则当了国王,娶了自己的母亲,并且生了两男两女。

  俄狄浦斯完全不知道自己做了如此罪大恶极的事,还是努力治国。隔了几年,底比斯城突然发生一场大瘟疫,于是请人来算命,想知道是谁造成了这种结果。得到的答案是:“谁杀死了前任国王,谁就是罪魁祸首。”然而,没有人知道是谁杀了前任国王,而当时的仆人也不敢把实情说出来。大家于是开始思考:“前任国王以前生过一个儿子,曾经有预言说过国王会被自己的儿子所杀,可是他儿子应当早就已经被杀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于是大家把当初接受命令杀婴儿的仆人找来问个究竟,仆人就把当时的情形一五一十地说出来。

  俄狄浦斯王听完,想到自己的脚后跟有一个刀疤,因此整件事真相大白了,他这才了解自己真的就是拭父娶母的凶手。俄狄浦斯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于是刺瞎自己的双眼,将自己放逐,而底比斯城的王后也因无法承受事实而自杀。

  《俄狄浦斯王》是典型的希腊悲剧。在当时,希腊悲剧都是在露天的广场上公开演出。当它演出时,所有观众的心中一定都在喊:“不要这样!不可以这样做!”但是却一点用都没有,因为对希腊人而言,没有人可以改变命运的决定,所以观众在看完这样一出戏剧后,心中会充满莫名的怜悯与恐惧,然后在和别人相处时,能够回到情感最原始的出发点。换句话说,希腊悲剧会让我们突然发现人类事实上是生命共同体,因此在面对共同的命运时,反而可以捐弃成见,重新互相关怀。

  这是希腊悲剧很重要的一种社会教化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经过希腊悲剧的洗礼,西方人开始养成了一个重要的观念:无论任何事情,主观上的希望是一回事,但客观上会如何则是另一回事。换句话说,由于希腊悲剧的影响,使得西方人在心态上开始变得实事求是,而不会加入太多主观的情绪及意愿,因为自然界的规则是客观的,绝对不因为人的需要而转变。西方人从希腊时代开始慢慢陶冶的这种心态,叫做“科学心态”(scientificmentality)。关于科学心态对西方文化的影响详见第十四章。

  (三)欧里庇得斯

  他的代表作为《爱恩》(Ion)。这部戏剧已经不能算是一出悲剧,它的剧情是:有一位漂亮的少女,某天在外面游荡时,遇到了阿波罗神。阿波罗神是一位俊美的青年,两人发生关系。后来这位少女怀孕生了一个儿子,她生下儿子之后将他丢弃在供奉阿波罗神的戴尔菲神殿。于是戴尔菲神殿的女祭司抚养了这个孩子,并将他取名为爱恩。

  这个女子后来结婚了,好几年都没有生小孩,于是她跟先生到戴尔菲神殿去祭拜,希望能够生一个儿子。她在神殿中祭拜的时候,先生待在神殿外,正好看到爱恩,觉得这个小孩很可爱,就陪他一起游戏。这个女子出来后看到先生跟小孩玩得很愉快,心中充满了嫉妒与愤怒,认为这个小孩一定是先生的私生子,因此想把他杀了。

  这个女子想了一个办法,她倒了一杯水给爱恩喝,在水中加了毒药,想把爱恩毒死。由于在神殿中喝任何东西之前,都必须先倒一点在地上祭神,她照着做时,有一只鸽子飞过来喝了水,立刻死掉。阴谋暴露出来,有人问她为什么想把爱恩杀死,于是她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这时候祭司听到了这段谈话,就告诉这个女子,爱恩事实上是她的私生子,而不是她先生的。真相大白,他们夫妻俩就把爱恩带回家,从此过着快乐的日子。

  在大致了解了《爱恩》的剧情之后,我们可以发现,这已经不是典型的希腊悲剧了。凡是剧情最后出现“快乐结局”的,都成了通俗的戏剧。希腊悲剧到了这个时期,可以说是告终了。

  认识思想家伏尔泰francoisM.A.deVoltaire1694~1778

  法国哲学家、启蒙思想家,亦是著名作家,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和巨擘,崇尚理性思想,致力于打击腐败的封建专制制度。他在哲学、史学、文学、社会政治等领域都留下大量着作,影响世人深远。

  近代欧洲的悲剧

  希腊悲剧透过人与命运之间的对抗来彰显人的伟大,因为当我们面对的敌人很伟大时,也就能够凸显自己的伟大;相反的,当我们面对的敌人很渺小时,自己也会变得渺小。换句话说,因为命运这样的对手是无比的伟大,伟大到令人觉得恐惧与无奈。然而,正因为如此,正好能够肯定自己的伟大。希腊悲剧最大的特色.就是让人透过整个剧情的演变过程,发现自己所要对抗的敌人正是命运,因此不应该低估自己。如此一来,就能够使人的生命力整个展现出来。

  那么到了近代欧洲有没有悲剧呢?

  近代欧洲也有悲剧,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莎士比亚(shakespeare,1564~1616)的四大悲剧:《李尔王》(KingLear)、《麦克白》(Macbeth)、《奥塞罗》(Othello)、《哈姆雷特》(Hamlet)。这四大悲剧的主角都是帝王将相,以这些人作为主角就产生了一个特色,亦即他们身上所发生的事情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未来。这也正是莎士比亚写作的用心。我们可以试想,若是相同的事情发生在一个农夫身上,那也就称不上是一出悲剧了,因为这些事随时可能发生在许多人身上,所造成的影响也不会太大。

  伏尔泰是著名的无神论者,他曾宣称:“再过一百年,在市面上你将找不到一本圣经,你若想看圣经,就到博物馆里去看吧!”

  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中,命运已经不再扮演重要的角色,取而代之的是人类的各种欲望,如猜疑、嫉妒、贪婪、斗争等。这些都是来自人类内心深处各种复杂的情感,人类只能用有限的理性寻求解决之道,但是到最后往往会发现,结局无论如何都是悲惨的,而这种悲惨的结局也就使得人类慢慢走向虚无主义。以《麦克白》为例,他原是苏格兰的大将,听女巫预言自己会当国王,加上妻子一再怂恿,终于拭君称王。接着又杀害了其他竞争对手,但是最后还是被前王之子复仇所杀。这一切都来自一念之间的野心,而结局则是毁灭。

  换句话说,近代欧洲悲剧是从理性主义出发,亦即用人的理性去选择、衡量、判断一切,并且设法改变现状。然而,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无论计算得再精密,也掌握不了所有的变数。一个人再怎么聪明,很多事情仍然是处于他所能掌握的范围之外。因此我们到最后会发现,一切终究会归于幻灭。这就是虚无主义。

  有一部电影,是日本导演黑泽明所执导的《灭》(RunawayTrain)。这部电影的剧情很单调,是描写一个人追逐逃犯的过程。电影结束时,屏幕上出现了几句话,出自于莎士比亚的《理查三世》:“再凶猛的野兽,也有一丝怜悯;我没有丝毫怜悯,所以我不是野兽。”我看到这几个字的时候,受到很大的震撼,因为这几句话真正要表达的是“我是人类,所以心狠手辣”。换言之,人类的可怕较之于野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句话也许听起来相当恐怖,但它的确发生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常说“虎毒不食子”,但是在人类社会中,父子相残、家人互相伤害的例子却屡见不鲜。由此可知,莎士比亚的戏剧会让人觉得人生相当无奈,这与希腊悲剧的软化作用是大不相同的。

  近代欧洲的悲剧到最后往往接近一种虚无主义的情调,让人觉得人生再怎么奋斗都没有用,因为最后的结果都是一种虚幻。因此,同西方其他悲剧相比之下,我们就可以了解到希腊悲剧的特殊之处,它在西方悲剧中永远是一个特别的领域。

  中国的戏剧

  或许有些人会问:“中国有没有悲剧呢?”事实上中国社会很少有悲剧,一般人比较熟悉的多半是历史剧,譬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这些戏剧都是切合历史,配合当时的时空条件、政治社会情况所演变出来的。

  很多人说《红楼梦》是一出悲剧,事实上它也算不上是悲剧,因为它是融合了儒、道、释三种传统思想所写成的。大观园基本上是一个官宦之家,这种从政当官的人世思想和儒家有关;其中描写的许多特定节庆、消灾祈福等,则是属于道教的仪式;贾宝玉到最后准备脱离红尘,出家当和尚,则是一种佛教的情操。由此可知,《红楼梦》表达出中国社会的缩影,其中写实的成分相当多。至于在希腊悲剧中,因为受到命运的操纵,而让人感受到经过考验之后展现出来的生命的力量,在《红楼梦》中则完全没有着墨。

  那么金庸小说是否算是悲剧?事实上金庸小说也不能算悲剧,书中一些带有深刻成分的描写,跟宗教比较有关系。金庸自己也说过,他写《侠客行》的时候并不了解禅宗,但后来接触了禅宗之后发现,禅宗的道理和他在《侠客行》中所要表达的想法有共通之处。

  《侠客行》描写很多人到了侠客岛,看到岛上有一面很大的墙壁,上面刻着李白的《侠客行》,每个人都想从这首诗中参出重要的武功秘笼。男主角不认识字,看不懂上面写了些什么,却因此注意到了刻字者所使用的力道。换句话说,这面墙上刻的东西在他看来是一幅图画,而非文字。男主角根据这幅图画练气,最后练成了上乘武功。文字有时候是一种障碍,因为有文字就有意义,有意义则必须去思考,而一思考反而练不成武功了。这和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思想是相通的。

  至于金庸小说中的角色,有些看似悲剧人物,事实上是为了吸引读者继续看下去而精心设计的剧情,其实并不带有悲剧色彩。法国哲学家伏尔泰写过一篇小说,叫做《查第德》(Candide),描写一个人到处被冤枉、被迫害。他去坐船,船就沉没;他走在路上,就发生地震。最后,这个人在百死千难夕中逃到了乡下,种了一些花生。花生收成时他坐在田埂上吃,开始想:“如果当初没有沉船、没有地震,我现在怎么可能坐在这里吃花生呢?可见我这一生的际遇还是很不错的。”

  这篇小说所描写的主人翁其实跟中国人很像。中国人基本上是一个比较务实的民族,不管遭遇到任何灾难,都觉得只要活着就是一件好事。至于这个考验是否为精神带来了某些锤炼,或者因此激发了某种人格特质、洗涤了某些人性上的劣质,则是其次的问题。

  结论:从神话与悲剧中获取知识

  谈论这一章,目的是希望透过希腊背景的神话与悲剧来了解人生的问题。这些题材严格来说并不是哲学,因为哲学基本上是要从理性的角度来思考宇宙人生的根本真相。不过,在理解人生时,神话和悲剧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神话是民族用来说明自身源起的方式,所以神话的第一句话往往是“在一开始的时候”,譬如旧约圣经的第一句话就是“Inthebeginning,.”。这就是神话的特色,因此无论读到任何神话时,都要想:“它有什么象征意义呢?它如何掌握真实、建立原型、提供我们对于世界的理解所需要的意义和结构?它对于人的生命、人的欲望、自然现象又有什么样的解释?”这一连串的思考,可以让我们从神话中学到很多与人有关的重要观念。

  至于希腊悲剧,则能够让我们感受到,人即使是面对着无穷的宇宙或各种人生的无奈时,还是要坚定地活下去。这是因为人的内在有一种尊严,这种尊严无法用言语清楚表达,但可以借由戏剧来感受。

  哲学是对人生经验作完整而根本的省思。神话与悲剧是塑造人们心灵架构的重要素材。许多人未必喜欢从事哲学思维,但是却不能对神话与悲剧的情节无动于衷。因此,从哲学的角度剖析神话与悲剧,以及本书后续所谈的艺术、宗教、教育、文化等,就有其必要性了。换言之,这一切都是人类共同的资源与资产,但是如何提炼出其中的精神与精华,则是哲学家当仁不让的工作。

第五章苏格拉底

  西方哲学家能够适应时代及社会实际的状况,提出一系列新的概念加以理解与诠释,因而一直都在延续进展之中。西方哲学为什么以及如何有这样的发展?苏格拉底是典型的西方哲学家,可以透过他来了解西方人的思考模式。

  时代与思想背景

  苏格拉底是雅典人①,常被称为西方的孔子(551~479B.C.),这是因为他们都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并不是靠军事或政治的力量所成就的,而是透过理性,对人的生命作透彻的了解,而引导出一种新的生活态度。

  苏格拉底可以说是无所不学,并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学习各种知识,他先后研究过当时势力最大的两派哲学,就是自然学派和辩士学派。

  注①雅典是希腊的一个城邦(CityState)。希腊地区还没有大的国家,其境内是由一个个的城邦所组成的,城邦的人口往往只有几十万人。这样的城邦虽然相当小,但由于其本身经济能够独立,因此在政治上也就能够有自己的掌控范围,居民也能够选择各种不同的政治实验,包括贵族政治、民主政治、寡头政治等。

  自然学派

  自然学派所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界(Physis,指有形可见并充满变化的一切),也就是研究自然现象。最初的几位希腊哲学家出于米勒图地区,所以又有米勒图学派之称。他们观察自然界,想要找出一切现象的根源。

  希腊人之所以能由神话时代过渡到哲学时代,就是因为他们开始懂得以理性探讨宇宙人生的根本真相,而不再用神话或神的故事来解释人间所发生的一切,包括自然现象、社会分工,以及人的欲望等。泰利斯(Thales,624~547B.C.)被称为第一位希腊哲学家,就是因为他说了一句话:“宇宙的起源是水。”为什么说了这句话就会成为哲学家?因为这是第一次有人用世界中的某元素来解释世界的一切现象。这是一种以“一”来解释“多”的思考模式,也就是用一个简单的原理来说明复杂的现象,把万物归之于一个因素②,这种“以一统多”的方式就叫做哲学。换言之,哲学就是要求一个系统,试图把整个宇宙、整个人生用一个概念来概括。

  注②其后有人主张宇宙的起源是火,有人主张是气,也有人主张是一种不限定的东西,甚至有人干脆说宇宙是由水、火、土、气四种元素构成的。事实上,主张宇宙由水、火、土、气构成会有很大的问题,因为如此一来就必须解释这四种元素之间的关系,但这基本上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无论宇宙由哪些元素构成,到最后还是要有一个根源,否则无法自圆其说。

  由此可知,希腊哲学首先出现的就是自然学派,也就是设法用自然界的元素,解释大千世界的变化。然而自然学派演变到最后,必须随着各种科学仪器的改善而不断有新的发现。换言之,科学是永远研究不完的。我们每年都可以看到新的诺贝尔物理奖、化学奖、医学奖得主,但是却不可能有诺贝尔哲学奖。这就说明了,哲学不像科学,不可能突然产生一种新的理论,让所有人都觉得是一个新的成就,因为物质世界的研究和人类心灵的成长,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

  泰利斯是研究自然的哲学家,曾经预测过公元前585年5月28日的日食。由于他经常抬着头观察天象,有一天他走着走着,摔进了水井。跟在后面的女仆看到这种情形,笑他说:“你连地上都没搞清楚,还看什么天上呢!”这个故事相当适切地表达出当时人们对自然学派的批评。

  苏格拉底也有过类似的感受,他起初探讨天上的云、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却发现这些东西不是他所能把握的,因为自然界的事物永远都没有定论。他最后说了一句话:“我的朋友不是城外的树木,而是城内的居民。”所谓的“朋友”(Philia),在希腊文中代表了他所愿意接近的对象,苏格拉底既然把接近的对象转向居民或老百姓,就表示他开始注意到人生哲学。不过,当时最有影响力的人生哲学,是辩士学派的理论。

  辩士学派

  辩士学派的英文是“TheSophists”,Sophist就是“有智慧的人”,因此很多人又将它翻译为“智者学派”,这种翻译事实上并不妥当。由于这一派的人专门用辩论的方式阐述自己的思想,所以将其翻译为“辩士学派”是比较恰当的③。

  注③辫士学派除了自己与人辫论外,也教导他人辫论的技巧。从希腊一直到罗马时代,辫论技巧都是有心从政的人重要的条件,尤其在议院中,拥有好的口才更是不可或缺的。

  当时的雅典人认为自己是开化的民族,而其他的民族都是野蛮人,这是一种文化中心主义。但是辩士学派的哲学家经常到处旅行,因而发现各地的奇风异俗。他们见多识广,明白人间所有的价值都是相对的就连法律也不例外,譬如对雅典人而言,杀人是一件罪大恶极的事,但对其他比较野蛮的地区而言,可能会觉得杀人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因此,辩士学派认为“人间的一切都是相对的”。

  辩士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就曾经说过一句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表达出辩士学派的观点,认为人类本身的判断是宇宙万物最后的标准。不过,由于下判断的是“个人”,那么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争议如何化解?

  另一位辩士学者高尔吉亚(Gorgias)的说法更为偏激,他作出了以下的结论:第一,天下没有任何东西存在;第二,即使有东西存在,也不能被我认识;第三,即使我认识了,也不能告诉别人。依次推论,还可以加上一句:第四,即使我告诉别人,别人也听不懂。这样一路下来,等于是否定了任何沟通的可能性,也否定了教育。

  在实际的生活中的确如此:我对你说的话是我自己所了解的,但是你听了之后所了解的,难免会跟我想要表达的意思产生差距。由此可知,人活在世界上,要和别人沟通、建立共识,确实困难重重,而辩士学派即因此而主张没有绝对真理。换言之,辩士学派的目的是要打破许多固定的观念,使得一切都变成了相对主义,而相对主义最后恐怕就会沦为怀疑主义,也就是怀疑所有的一切④。

  注④事实上,真正的怀疑主义并不能成立,因为一个人如果是怀疑主义,根本就无法说话了,髻如:假设我说:“我怀疑一切。”然而,既然怀疑一切,那又怎么知道有“我”呢?如果没有“我”,又怎么能怀疑,怎么知道什么是“一切”呢?如果不能肯定什么是“一切”,那我们又在怀疑什么?由此可知,怀疑主义不能说话,只能用怀疑的眼光安静地看着这个世界。

  思想方法的特色

  苏格拉底对自然哲学和辩士学派这两种极端立场都抱着批评的态度。他知道人生是在具体的实际生活中度过的,因此若是只研究自然,就会忽略了人生;然而,探索人生时,却找不到真理。那么应该怎么办?这就是苏格拉底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如同之前指出的,苏格拉底的老师是整个时代的思潮,所有过去的哲学思想都变成了苏格拉底学习及了解的材料。

  雅典被称为西方文化的冠冕、西方文化的摇篮,这是因为雅典人在文化上的成就受到高度推崇。苏格拉底身为雅典人,自然也具有一定水平的知识。苏格拉底经历了两大战争,亦即波斯战争(波斯进攻希腊城邦,最后希腊以寡击众获胜)与伯罗奔尼撒战争(雅典和斯巴达爆发内战)。这是雅典由盛而衰的关键时期⑤,整个时代的变化也使他不得不发展出一套完整而充实的人生观。

  注⑤苏格拉底38岁时,雅典和斯巴达们争夺希腊城邦的领导权,爆发了伯罗奔尼撒战争(thePeloponnesianWar,431~404B.C.)。这一仗打了27年,雅典最后战败,斯巴达人准备进城把雅典毁灭。在进城的当天晚上,斯巴达的将军一起聚餐庆功,宴会中找了一位雅典人来唱诗助兴。唱完一首诗之后,斯巴达的将军说了一句话:“一个城邦能够产生如此优美的诗歌,它不应该被毁灭!”第二天就班师回朝,雅典得以保全。由此可知,雅典之所以能够免于被毁灭,正是因为其文化的卓越成就。

  对话的方式

  要了解苏格拉底的思想,首先就要了解他所使用的方法。苏格拉底的方法简而言之,就是“对话”(dialogue)。

  苏格拉底从来不作公开演讲,他认为若要探讨真理,应该由两个人进行对话。两个人有各自的立场,一个代表正方,一个代表反方,谈到最后变成“合”。“合”代表各自吸取了对方的优点,再往上提升。然后再以其为正,寻找另一个反,继续谈下去。这种对话就像是辩证(dialectic)的方式,不断向上提升。而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后来参考他的对话方式,有时也以苏格拉底为主角,推演写成了名传千古的《对话录》。

  苏格拉底在对话中常使用到反话、辩证、归纳的方法。反话法就是在对话中不断反问,不断追问。辩证法则是当别人提到一个观点的时候,请教他此观点的反面能否成立,正反两面综合起来再往上提升。如此不断地提升,到最后会发现,真正的结论往往是有所保留的,因为不可能找到一个完全客观超然的立场或角度,可以作成最后的结论。这就好比阿基米德(Archimedes,约287~212B.C.)说的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但我们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找到支点,所有的支点都是相对的,因为即使是地球,也不断在转动着。

  这种辩证法说明了,人的心灵要永远保持开放,才能往上提升。人年轻的时候,往往觉得自己看到什么就是什么,这样未免过于执着。我们应当同意可能还有自己尚未看到的部分。就算我们今天选择过这样的生活,也必须给自己保留其他更高境界的可能性,在还没有到达那些境界之前,不应该先去否认或者怀疑。如此一来,人生才有继续提升的空间。

  归纳则是从个别的事物中寻找出共同概念,亦即借由归纳法可以找到某个概念的定义。举例来说,我现在问:“你能不能告诉我谁是正直的人?什么样的法律叫做正直的?哪个国家是正直的?”这些问题都回答出来以后,继续问:“什么是正直?”这就是归纳法。若我们知道什么是正直的人、正直的法律、正直的国家,就可以归纳出“正直”为何,亦即透过归纳法找到定义。

  认识思想家泰利斯Thales624~547B.C.

  西方第一位哲学家。曾说:“宇宙的起源是水;一切都充满神明。”这句话的意思是:第一“起源”(arche)一词的含义包括:开始、起点、原质、究竟底基、究竟原理等;在此之前.希腊人是靠神话故事作为解释宇宙起因的根据,至此才开始转向宇宙内部寻找起因。第二,“神明”一词表示,当时所谓的“水”并非单纯的物质,而是具有神性力量的物质。所以,不宜认为这些希腊早期的自然学派哲学家是唯物论者苏格拉底的对话。

  举一个《对话录》中的例子,说明苏格拉底如何与他人对话,这种对话造成全城骚动,也造成他在思想上对雅典人的冲击。苏格拉底晚年时,得罪当时社会上一些有权势的人,结果被控告“腐化雅典青年”和“对神不敬”。他接到传票后,一大早就到法院门口等待审判开庭,好像在等待他的命运一样。苏格拉底在法院门口时,一个年轻人走过来。这个人对神学相当有研究,名为欧西佛洛(Euthyphro)。欧西佛洛看到苏格拉底,上前说:“先生,你怎么跑到法院来了?你这么温和,应该不是来告人的吧?”苏格拉底回答:“我是被告,你又是来做什么的呢?”欧西佛洛说:“我是来告人的啊!”苏格拉底接着问:“你要告谁?”欧西佛洛回答:“我要告我爸爸。”苏格拉底一听感到很惊讶,又问:“你为什么要告你爸爸?”欧西佛洛回答:“因为我爸爸侵犯神的权利!”

  原来欧西佛洛的父亲是一个地主,夏天的时候从外地请了一个工人到家中做工。这个工人和家中的长工起冲突,把长工打死了。欧西佛洛的父亲身为主人,于是命人把这个外来的工人捆绑起来,丢到山沟里,再派人到戴尔菲神殿去求签。当时的希腊人认为只有神有权利判决犯错者应该接受何种惩罚,一般人是不能擅自做主的。然而,在接到神的旨意之前,这个工人就冻死了。欧西佛洛对于父亲因为疏忽而让工人死掉感到非常生气,认为这侵犯了神的权利。

  苏格拉底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之后,开始与欧西佛洛对话。他说:“太好了!既然你认为自己对神非常崇敬,要维护它的权利,那么请你做我的老师,解除我的疑惑,启发我的智慧,让我知道什么叫做‘敬’(以前只对神用敬字)。因为我被控告的两大罪状,其一是腐化雅典青年,其二就是对神不敬。”欧西佛洛听了以后回答:“‘敬’就是做的事情让神喜欢啊!”苏格拉底接着问:“可是神有这么多位,应该让哪一位神喜欢?神与神之间有这么多仇恨、斗争,一位神所喜欢的,另一位神不见得会喜欢啊!”欧西佛洛听了,觉得很有道理。

  的确,一件事情的好坏不能决定于神喜不喜欢,而应该决定于事情本身是否正确。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做的事情是正确的,神就一定要喜欢,因为神的本性不能喜欢坏的事,也不能不喜欢好的事。由此可知,一件事情的好坏是内在的,不是全由神来决定的。

  如此一来.苏格拉底就把焦点转移了。他们继续讨论,苏格拉底的每一句话都是很谦虚的:“请你回答”、“请你说明”、“请你告诉我”,问到最后,欧西佛洛简直难以招架,于是干脆说:“总之,敬就是要对神很好!”苏格拉底听了就问:“所谓的对神很好是不是就像照顾马一样?你对马很好,替它刷背、替它洗澡,目的就是为了要利用它来替你拉车。那么你也是在利用神吗?”欧西佛洛哑口无言,发现自己原来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敬,又怎么能够用这种理由来告自己的父亲?因此就借故离去了。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对话实例。苏格拉底走在街上遇到了人,就会问他:“你今天发生了什么事?我们来聊聊天吧!”和苏格拉底聊天必须很小心,因为对方只要在言谈中说了一个概念,苏格拉底就会针对那个概念不断追问,一直问到他答不出来为止。譬如:若你称赞某人很勇敢,苏格拉底就会问“何谓勇敢”,最后你会发现原来自己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勇敢。

  这种例子几乎在每一篇《对话录》里面都会出现。许多人在开始与苏格拉底对话时,无一不是信心满满,认为自己很有知识,最后却会发现自己原来是如此无知。后来有一个学生受不了苏格拉底,趁着酒醉时告诉他:“你好像海中的黄绸鱼⑥一样,任何鱼碰到你都人会被电得麻痹。人们与你谈话就会觉得自己是如此的无知!”苏格拉底听了以后回答:“如果我是因为自己有知,而指出你们的无知,那是我不对。但请你不要忘记,我自己也是无知的!”

  注⑥这种鱼带有电流,其他鱼如果碰到这种鱼,就会被电得麻痹。

  由此可知,苏格拉底作为一个老师,从来不教导别人什么知识,而是不断地告诉别人,他们所以为的知识其实都只是假的知识。若不先破除假的知识,怎么可能拥有真的知识呢?真的知识必须由内而发,由主体觉悟而生。

  据说苏格拉底的母亲是一位助产士,专门协助别人分娩婴儿,而苏格拉底则认为自己也好似心灵上的助产士,要协助别人生出智慧的胎儿。换言之,智慧是必须由自己觉悟而生,不能由别人给你。别人所能给的只是可以表述的知识,这种知识没有太大的价值,因为我们不会去实践。

  真正的智慧是自己觉悟与体验到的,所以能够引发实践的动力,并且终其一生坚持不移。

  知识就是德行

  苏格拉底主张:知识就是德行。他认为如果一个人了解什么是德行,必然会实践德行。但是,为什么很多人明明知道自己做的事是错的,却仍然去做?举例来说,如果询问银行抢劫犯是否知道抢银行是错的,相信他们的回答都是“知道”。那么,既然知道抢银行是错的,为什么还这么做?这是因为他们认为“抢银行会对自己有利”。

  所谓“有利”,就是对自己有好处,亦即对自己来说是一种“善”。但是先不谈违法的问题,试问:钱财对自己真的有利吗?或者是有利有弊?或者长期看来可能有害?或者对人生整体而言是害多利少的?真正明白了什么是善就不会为恶了。这说明了,这些人其实并没有真正了解“抢银行是错的”。说得更明白一些,一个人在做坏事时,他认为自己知道这是坏事,事实上他并不是真的知道,只是自以为知道,因为当他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事实上是在想:“恶啊,请你做我的善吧!”以作弊来说,许多人都知道作弊是坏事,但考试时却照样作弊,为什么?因为他们认为这么做对自己比较有利。由此可知,这些人实际上并没有真的了解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而把恶看作是善了。

  对苏格拉底而言,一个人如果真的了解什么是恶,会惟恐避之不及,又怎么可能去做?相反的,一个人如果真的知道什么是善,当然也会迫不及待想接近它。换言之,一个人如果认知了真正的善恶,就会自然且必然地行善避恶。之所以有这么多人没有行善避恶,就是因为他们未能认知真正的善恶。

  明代哲学家王阳明也曾说过类似的话,他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由此可知,真知必然能够实践,之所以未能实践,就是因为缺乏真正的理解。

  生平大事

  最有智慧的人

  苏格拉底有一个学生很调皮,特地前往戴尔菲神殿求签,请示神明谁是雅典最有智慧的人,结果答案是苏格拉底。这个学生欣喜若狂,跑去告诉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听了却相当不以为然,他为了证明自己不是最聪明的人,就带了一群学生去访问当时社会上著名的权威人士。

  苏格拉底首先访问了政治家。因为政治家身负领导城邦走向未来的重任,所以应该彻底了解人生的真相、人生的幸福,以及人生应该如何规划。然而,当苏格拉底请教这些政治家“人生真正的幸福为何”时,却没有一个人答得出来,最多只知道要让社会治安好一点,经济繁荣一点,国民所得提高一点等。然而,这些怎么能称作是人生的幸福?人生的幸福必然要能够告诉我们人生的意义何在,对生死如何理解,对于人间的灾难、痛苦、罪恶、不义要有怎样的看法,了解这些之后才能够谈论人生的问题!接着,苏格拉底访问了诗人。古时候的诗人代表了创作者,因此从荷马以降的悲剧作家都算是广义的诗人。诗人在当时的影响力相当大,许多年轻人都会熟读诗人的作品,他们也被称作年轻人的老师,因此苏格拉底就请教他们所写的作品具有什么含义。然而,这些诗人却无法清楚解释自己的作品,因为许多作品的产生都只是受到灵感的启发,而不是经过理性思考。

  最后,苏格拉底访问了科技专家。当时科技专家的社会地位相当高,他们要造军舰、城邦,所以应该知道什么是真理,什么是真相。结果,发现他们也不了解真理为何,因为他们都是按照既有的蓝图去建造东西,并不了解背后的原理。

  苏格拉底于是作了一个总结:神认为他最有智慧,是因为他比别人多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是无知的”,而别人连自己无知都不知道。

  被人诬告,为己辩护

  这三种在当时社会上最有权威的人,都因为与苏格拉底的一番谈话而感到尴尬与愤怒。他们认为雅典的年轻人本来相当谦虚,但是经过苏格拉底教导以后,变得很骄傲,认为这些权威人士根本什么都不懂。于是,他们找人控告苏格拉底“腐化雅典青年”和“对神不敬”⑦。

  注⑦他被控告的内容是:“苏格拉底作为不当,他败坏青年德行,不信城邦所信的神祗,而信其他新的神灵。”此处所谓的“新的神灵”即是下一节“内心之声”所说的“代蒙”(Daimon)。

  苏格拉底上了法庭之后,一个人面对五百零一人组成的法官团。当时苏格拉底已经七十岁,法官中大多数都是他的晚辈。在这种情形下,他原本应该很容易获得同情而被判无罪的,但是苏格拉底特立独行,坦然面对审判,没有请人替他辩护,而由自己为自己辩护。这一段精彩的过程,记录在柏拉图所着的《自诉篇》(Aplolgy)中。

  苏格拉底在法庭上侃侃而谈,不但没有为自己求情,还详细说明自己到处与别人对话的理由。他告诉法官团:“你们都希望我从此不要再和任何人谈话,但是我不能这样做,因为我要听的是神的命令,而不是人的命令!我负有神的使命,我活着就是为了要实现神所托付的使命。因此,如果你们让我活着,我见到任何人还是要问:“朋友,你是雅典公民。雅典是最伟大的城市,以智慧和强盛驰名远近。可是你只顾在多赚财富和博取名声与荣耀方面用心,对于内心的修养和真理,以及怎样使灵魂更趋完善等问题,却置之不理,难道你不感到羞愧吗?”法官团听到一个被告讲出这样的话,当然非常不悦,认为自己原本是要审判苏格拉底的,结果却反过来被教训一顿!

  苏格拉底本来是要为自己辩护的,但是他所说的话却让法官团深觉反感,因此最后以两百八十一票对两百二十票,被判有罪。法官团问苏格拉底想接受什么惩罚⑧,结果他回答:“对我最大的惩罚,就是把我供养在国家英雄馆,不让我在街上与人谈话!”

  注⑧雅典的审判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要先审判是否有罪,第二个阶段才判决应为何罪。当时雅典有一种习惯,亦即,若犯人被判有罪,法官团会让犯人自已提议要接受何种惩罚,然后看大家是否赞成。

  法官团听到这种回答会有什么反应?他们一怒之下以更大的比数(相差八十票)判了苏格拉底死刑。因此,苏格拉底的一生最后以死刑作为终结。

  狱中讨论

  苏格拉底在监狱中等待死刑的时候,正好碰到雅典的“圣船”仪式开始⑨,在一个月内不准杀人。这一个月当中,苏格拉底其实有很多机会逃狱,而且他的朋友、学生,包括柏拉图在内,都把钱准备好了,只要苏格拉底一点头,立刻可以潜逃。然而苏格拉底却坚持不逃狱,他说:“我身为雅典公民,一定要遵守法律。法律以不义的方式判我有罪,但我不能因此而反抗法律!”由此可知,苏格拉底的为人有自己的风格。

  注⑨雅典古代有一习俗,亦即每年五月派船前往祭祀阿波罗,以示感谢神明保佑雅典王子特修斯(Theseus)杀死牛神(Minotauros),救回雅典奉狱为牺牲品的七童男七童女。在圣船来回的三十天期间,城中应保持绝对洁净,不许有刑杀之事发生。

  待在监狱中这一个月,每天都有朋友和学生来探望苏格拉底。他们经常与苏格拉底谈着谈着就忍不住哭泣起来,因为不久他就要死了。这时,苏格拉底却安慰他们:“你们认为死亡很可怕吗?”别人于是请教:“什么是死亡?你为什么不怕死?”苏格拉底回答:“死亡只有两种情况:第一,死亡就好像是无梦的安眠,而这是求之不得的!第二,死亡是前往一个过去的人所去的世界,所以我死后去到这个世界,可以同很多贤哲见面,这很好啊!”

  经过苏格拉底这样的解释,死亡似乎没什么好怕了。一般人对死亡感到恐惧,是因为他们对于死亡有各种可怕的想法,认为死亡是一种恐怖的情况,而苏格拉底是一位理性的哲学家,可以从思考来化解疑惑。

  死亡的期限到了,苏格拉底必须喝下毒酒,离开世界,他甚至还询问狱卒喝了毒酒之后的反应会如何,想先有心理准备。狱卒听了十分惊讶,因为一般的犯人都会不断咒骂,怨天尤人,从来没有一位犯人像苏格拉底这般温和有礼。

  苏格拉底喝下毒酒,交代朋友帮他献一只鸡给医神,就离开了人间。希腊时代有个传统,当一个人从长久的疾病中复原之后,必须献给医神一只鸡。由此可知,苏格拉底将死亡看作是痊愈!换言之,灵魂与身体一起活在世界上的时候,是处在生病的状态,而身体的死亡让灵魂得到了痊愈。这种思想指出,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在准备死亡、练习死亡⑩,因为死亡能够使我们的身体消失,而生命的本质(灵魂)由此摆脱物质世界的牵绊,不会再有各种欲望,妨碍真正的自由了。苏格拉底死后,柏拉图赞叹:“他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知道的最正直、最明智、最善良的人!”

  注⑩练习死亡不是要我们自杀,而是要我们把身体的欲望慢慢消减,使它不能控制灵魂,而让灵魂越来越自由,做一个真正的人。

  生命内涵

  关于苏格拉底的生命内涵,可以归纳为三个部分说明:追求真理、肯定传统、内心之声。

  追求真理

  追求真理是西方哲学家共同的目标。真理就是真实存在之物,此物与客观的命题或知识不同,而是“真实”本身。在希腊时代,“真理”这个词等同于英文的discover,亦即“发现”的意思。希腊人认为所有的一切都被盖子(cover)盖住了,有时是因为外在事物本身被遮蔽,有时则是因为我们自己的眼睛蒙上了一层纱,自己戴着有色的眼镜来看这个世界,所看到的当然与真实有所不同。

  人生也有各种遮蔽,一个人在什么环境成长,接受何种教育,父母亲灌输了什么样的观念,都会让他有所遮蔽。如果想要发现真相,就须去除这些遮蔽。苏格拉底之所以不断让别人觉察自己的无知,就是为了帮助他们去除遮蔽,因为他们自以为拥有的许多知识,往往都是假的知识。经过与苏格拉底的谈话之后,就能破除这些假的知识,这也就是把遮蔽去除。去除了遮蔽,人才可能发现真正的存在。

  苏格拉底一生都在追求真理,心中充满了对于存在(Being)⑾的向往,所以基本上他对于每天变化的一切并没有太大的兴趣。这种特质在他的学生柏拉图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柏拉图一生所追求的都是无法透过感官,而必须透过理性才能掌握的真正的存在,称为“理型”(Idea)⑿。这等于是要人减少感官的作用,增加理性思考的运作范围,因为只有理性才能够帮助我们掌握到真实。

  注⑾“存在”(Being)是一个重要的哲学术语。凡是存在之物,皆可以用“存在者”(beings)来概括,而使这些存在者得以存在的基础或力量,则称为“存在”(大写的Being)。这个“存在”在位阶上,与“上帝”相当,亦即西方哲学所欲探求的“究竟真实”。

  注⑿柏拉图所谓的‘理型”,是指理性才可以理解的“真实”。理性是“发现”而不是“发明”理型,所以他的思想不是近代所谓的唯心论。

  人活在世界上,因为有身体,所以永远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智慧。哲学之所以叫做“爱好智慧”,就是因为人只能够爱好智慧而不能够得到智慧。身体使理性无法进行纯粹的运作,而必须借助各种感觉的官能。由此可知,身体就好像是障碍一般,我们要尽量减少它对心灵的干扰,让心灵做主人,而身体则是心灵的辅助工具,用来帮助主人完成他真正的目的。

  肯定传统

  哲学家即使怀疑一切,也是以此为方法,而不是以此为结论。苏格拉底认为我们对传统仍然要有基本的尊重,他公开宣称:“我希望你们和我年轻的时候一样,在还不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以前,能够遵守两样东西,一个是城邦的法律,一个是城邦的信仰。”这也就是说,一个人在尚未成年、还不能由自己作出决定之前,必须遵守法律,并且信奉祖先的传统宗教。

  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要求,而信仰则是对人生所作的高标准的要求,二者都是社会重要的传统资源。因此,遵守法律和信仰,可以化解很多人生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苏格拉底明明可以逃狱,却仍然选择遵守法律的原因。至于追求真理,则必须等到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之后比较适合。

  或许有人会问:“如果法律是有问题的,该怎么办?若是被人诬陷,还是要遵守法律吗?”这其实不是一个大问题,只要能够遵守程序正义,知道现在这些人判了一个无辜的人有罪,将来历史则会判他们有罪,也就能坦然以对了。

  认识思想家雅斯贝尔斯KarlJaspers1883~1969

  德国哲学家,当代存在主义的代表之一。他研究东西方伟大哲人的观念与作为,特别选择四位典型:苏格拉底、佛陀、孔子、耶稣编成了《历史的巨人:四大圣哲》这本书。

  他写道:“他们的生命核心,在于体验了根本的人类处境,并且发现了人类的在世任务。”“在他们身上,人类的经验与理想被表达到最大极限。..他们的真实生命与思想模式,已经构成人类历史不可或缺的要素了。他们成为哲学思想的来源,同时激励人挺身抵抗,抵抗者透过他们的表率,首先获得了自我觉悟。”

  关于雅斯贝尔斯本人的思想,请参考本书第六章。

  内心之声

  苏格拉底接受审判的时候特别提到一点:“我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有一种特别的现象,亦即每当我要去做一件不该做的事情时,内心都会出现一个声音叫我不要做。”苏格拉底称这个声音为代蒙(Daimon)⒀,一般翻译为“精灵”。这个精灵有一个特色:它一向只说“不”,而不说“是”。换言之,只有当人要去做不该做的事情时,精灵才会出现,告诉你不可以,其他时候则不会发声。

  注⒀所谓“代蒙”,是指希腊人相信的精灵,随着人的降生而出现,预示了人的命运。苏格拉底所描述的精灵能够向他示警,所以受到人们的质疑。

  这种说法听起来很玄,其实并不难了解。就像我们常说:“做这件事,会让我良心不安,很不忍心。”事实上,所谓的“不安”、“不忍”,即和苏格拉底所要表达的意思是相似的,只不过苏格拉底用一种非常具象化的方式来描述他的良知。

  没有人可以证明苏格拉底是否真的听到了精灵的声音,因为其他人无法听到这个声音。但是从他的说明中,我们可以清楚了解,他所指的其实就是良知。

  精灵永远只会说“不”,换句话说,当一个人在做该做的事情时,精灵不会有反应,因为人性本来就是向善的,做该做的事只是顺其自然罢了。但是在做不该做的事情时,精灵会叫你不要做,因为这件事并不符合你内心对自我的要求与期望。

  苏格拉底把精灵讲得栩栩如生,以至于很多人误会,以为他自己另外创造、崇拜别的鬼神,所以后来才会控告他“对雅典的神不敬”。这其实很冤枉,因为苏格拉底本人并没有这种意思。希腊人所谓的“神”(theos)一词,有四个意思:(一)乏指神性;(二)神祗;(三)介于人神之间的精灵;(四)神的子女。在此,“代蒙”是指第三义的“精灵”而言。换言之,苏格拉底认为自己所言并未背离传统信仰。

  认识思想家帕斯卡尔BlaisePascal1623~1662

  法国哲学家,也是近代数学天才,十九岁时发明了历史上第一架计算机。他以《沉思录》而广为人知。

  他对人生的体验与反省极为深刻,曾说:“人只不过是大自然中最柔弱的芦苇,但他是会思想的芦苇。他不用等待全部宇宙武装起来打击他;一点蒸气、一滴水,就足以置他于死地。可是,宇宙压溃他时,人仍比他的凶手更高贵;因为他知道死期已到,而宇宙毫不知情。”在宗教信仰方面,他提出“赌注论证”,认为人若相信神的存在,“假如你赢了,你得到一切;假如你输了,你也毫无损失(因为人难免一死)”。

  人格表现

  有些哲学家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外一套,但苏格拉底则是希望把他的思想和行为结合在一起,透过理性的思维与行动的实践,使生命得到转变的机会。关于苏格拉底的人格表现,可以分为三点说明:理性与自由、信念与尊严、生死与超越。

  理性与自由

  强调理性,并不表示要排斥宗教信仰,而是主张:任何事情发生时,都要从理智的角度加以掌握,并且保持心灵开放,多多参考别人的说法而不要妄下结论。

  理性是哲学家的特征,在这一点上,他与科学家其实是抱着相同态度。若说一个人讲话很理性,就是指他讲话很有逻辑,不会太过冲动,好像立刻就想找到结论。孔子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2?17〉)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即是求知的方法。换言之,我们到底了不了解,是要问自己,而不是问别人。这就是一种理性的态度。

  知好像一个门槛,知道是跨过去了,不知道就是没过去,没有什么是在知和不知之间的。当然,一个人了解得越多,并不代表他越来越有知识。

  事实上,一个人了解得越多,恐怕才越发现自己的无知,因为学习是永无止境的。莎十比亚说过:“愚者总以为自己聪明,智者却知道自己愚昧。”只有对任何事一知半解的人,才敢放言高论;反之,如果真的了解透彻,说话时会有分寸。

  人类有理性,因而可以做自己的主人,这是自由的真谛。换言之,自由是指一个人不是被动接受别人给的规范,而是在别人告诉我该怎么做以后,自己能够思考,想通了之后才接受,然后去实践。自由不是为所欲为,也不是谁都不在乎,自由必然来自于理性,理性思考后再作选择,这才是真正的自由。

  信念与尊严

  一般人谈起自己的信念时,往往必须接受别人异样的眼光,因为别人可能会质疑你的信念的基础,有什么佐证。事实上,信念是没有证据的,有证据的是知识而不是信念。换言之:知识一定要有证据,信念则否。当某个信念有了证据,就不再是信念而是知识了。

  信念就是去肯定一个尚未被证明的说法,这种肯定不能只是说说而已,还需要用行动及生命去证明。例如,若我相信“人性向善”,但却从来不帮助别人,那岂不是自相矛盾?换言之,既然我相信人性向善,我的行为就应该有向善的表现,并且如果不行善,心里会感到不安,这样才能够说我是相信人性向善的。然而,如果有人说人性本善,我就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了,因为“人性本善”,还要如何去实践?

  一旦有信念,就必须以行动证明,在这个过程中会显示出人的尊严。也许当我去做自己所相信的事情,可能会和别人的做法有所不同,因为每个人相信的都不一样,譬如有人相信马克思主义,有人相信无神论,有人相信唯物论等。但是只要能够坚持按照自己的信念去行动,就会得到别人的尊敬,而这也是一个行动者内在的尊严。

  有时候我们看到一些人彼此立场不同,却同样真诚,因此会怀疑这个世界究竟有没有真理存在。这其实是很自然的现象,因为人生就像爬山一样,每个人的速度不同,有些人很年轻就爬到了高峰。以魏晋时代的哲学家王弼(226~249)来说,他只活了23岁,但是现今研究老子的人,就算到了八十几岁仍然要读王弼的《老子注》。又如著名的数学家兼哲学家帕斯卡尔(BlaisePascal,1623~1662),也不过活了39岁,但是我们到现在还是要阅读他的书。

  因此,生命的长短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生命的密度。有些人可以在很短的一生中,以一种信念作为原则,表现出生命的精彩。相反的,如果一个人想要把所有的道理都研究透彻,再去选择人生的道路,那么他可能永远无法往前,因为人生并没有一条绝对正确的路,任河一种理论都可以找到与它相对的另一种理论。

  事实上,真理要靠实践去印证,而不是在理论上争个对错。如果在理论上争论,首先必须解决许多后设的问题,譬如若要讨论某一种学说,就必须先了解这个学说的命题,以及其中所提到的各个概念定义为何,是怎么产生的。然而,任何一个概念都针对一个真实的情况,所以这个时候就会出现许多弹性空间。举例来说,谈到桌子时,因为桌子的种类非常多(如办公桌、课桌、餐桌等),首先必须弄清楚彼此所指的是哪一种桌子。

  依此类推,在实际的生活中,任何一个概念都可以作各种不同的应用。我们会发现,很多所谓的“对”,其实只是方法上的正确。举例来说,假设我现在要去美国,正确的方法是坐飞机,若想用游泳的方式去美国,恐怕永远都到不了。所以坐飞机去美国在方法上是对的,但我要去美国的动机却不见得正确。

  因此,“把事情做对”与“做对的事情”是不同的,一般人活在世界上通常希望能够把每一件事都做对。换句话说,每一件事都有很多种方法可以达成,而我们要选择其中最适当的一种,这也是学校教育的目的之一。但事实上,还有比这个更重要的,亦即,我们要去“做对的事情”。那么,我们首先就要问自己:“什么事情是对的、什么事情是错的?”也就是要能够分辨善恶是非,而在这里面,就包含了许多价值上的抉择。这也就是为什么哲学与人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生死与超越

  苏格拉底面对死亡十分坦然,他何以能够如此?生命是有限而值得珍惜的,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当下的肯定,这种肯定会让一个人觉得有希望。不过,虽然我们常说活着就有希望,但是大多数的人活着时,往往没有想到死亡的威胁,而随意浪费时间。

  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常常练习把死亡拉到眼前来看。一个人只有在面对死亡的时候才会真正严肃,能为自己所拥有的时间作妥善的分配和安排。人的生命是在时间当中表现的,甚至可以说时间就是生命,如何掌握自己的时间,就是如何安排自己的生命。如果没有把死亡拉近到自己眼前,很容易误以为时间永无止境,可以让人随便使用,这样一来就是在浪费生命。

  人生不堪浪费,当然,这也不代表人每天都要过得战战兢兢,好像一直处于战斗的状态。人生有如一首乐曲,要有一定的主题、一定的节奏,还要有各种随时插入的和声、间奏,这样的生活才能显示出它的韵味。

  苏格拉底生长在雅典这样一个爱琴海畔的小小城邦,却从来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局限,这是因为他能够随时自我反省。一个人只要有自觉,他就成为宇宙的中心,问题只在于,我们是否能够像苏格拉底一样,活出这样的气魄。

  像苏格拉底这样的人,自然会带给后人深刻的影响。柏拉图在苏格拉底过世之后说了一句话:“老师死了,我们这些学生都变成孤儿。”由此可知,苏格拉底就像这些学生心灵上的父亲。柏拉图甚至曾经说:“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因为我生为雅典人,而不是蛮族;生为自由人,而不是奴隶;生为男人,而不是女人⒁。但是,我真正觉得最庆幸的是,能够生在一个苏格拉底的时代,能够亲近他,向他学习。”柏拉图的《对话录》影响西方文化非常深远,是西方哲学最早期也是最重要的经典,因此有人说:谈起希腊,转头必见柏拉图。可见苏格拉底的事迹经过柏拉图记载后,对后世的影响多么深远!

  注⒁虽然雅典以民主制度闻名,但是女性在政治及教育上都没有受到公平的待遇。

  结论:活出自己

  苏格拉底从平凡的环境中成长,透过一生的努力,在思想上、实践上不断转化,最后能够表现出“人之所以为人”应该具有的风范。正因为如此,苏格拉底成为雅斯贝尔斯(KarlJaspers,1883~1969)所选出的四大圣哲之一,与释迎牟尼、耶稣、孔子齐名并列。

  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家中最有典型、最有特色的代表,他把一个人的生命充分活出来。从他一生的经历中,我们可以获得启发,体认人生总是会面临各种遭遇,会有得意、失意,即使面对不义时,都要坦然接受。更重要的是,人活在世界上,要把关注的重点,由外在转向内在,因为人生终究会结束。

  在此,我借用雅斯贝尔斯在《四大圣哲》里面对苏格拉底的描述,来作为本章的结束:

  苏格拉底临终前,安慰朋友们说:“你们所埋葬的只是我的躯体,今后你们当一如往昔,按照你们所知最善的方式去生活。”那些在他死前环绕身旁的朋友都怀着复杂的心情,既昂扬又绝望。在悲伤哀恸与兴奋莫名的气氛中,他们领悟了一种神妙的境界。

  苏格拉底立下了伟大的典范:在面对浓烈的哀愁时,能够解放灵魂,展现伟大仁慈的平安气氛。死亡于此失所凭依。这不是掩藏死亡于不顾,而是肯定:真正的生命不是走向死亡的生命,而是走向善的生命。苏格拉底不曾留下任何着作,但是却为希腊哲学注入强心针,激起了无比汹涌的风潮,余波荡漾绵延至今。

结论:爱智是人的天性

  哲学的用意,在于寻根探源,发现什么是“真实”;也在于旁通统贯,把宇宙与人生连接为一个整体,由此界定自己的安身立命之道。

  既然哲学是指“爱智”,就表示这门学问是一个开放的与动态的学习过程,要不停地质疑:“这个字或词,是什么意思?”“这种判断所根据的标准,是如何成立的?”“宇宙与人生之间,人的生与死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可以形成完整的系统吗?”换言之,就是要厘清概念,设定判准,并建构系统。

  后续各章将会进一步讨论思想方法,西方重要观念的传承,中国儒家与道家的见解,以及艺术、宗教、教育、文化等题材,希望由此阐解哲学与人生的密切关系,并与爱智的朋友共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41772.html

更多阅读

哲学与人生的心得体会欧阳剑 哲学与人生论文

哲学与人生的心得体会欧阳剑2011-12-13一提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这些年轻人不禁想起在校时枯燥的政治课:老师在前面高谈阔论,我们就趴在桌子上睡觉,通常大家都把它的乏味度提的比高数还高,数学题至少还有几个“书生”(也就是“呆子”)啃

声明:《傅佩荣哲学与人生4 哲学与人生傅佩荣txt》为网友暖心男帝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