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五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解析 天津市汉沽中专

2014—2015-1滨海新区汉沽五中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1.读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A点到B点方向是:向西南
B.从C点到D点方向是:先东北后东南
C.A到B的方向同C到D的方向相反
D.A到B的方向同C到D的方向相同
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图中地球自转方向可以判断,是以北极为中心。从A到B方向是先向东北,在先东南;从C到D方向是先向东北,在向东南。

考点:该题考查方向的判断。

2.对以下四地同时进行地震波的测定,其中最迟得到从莫霍界面传来地震波的是(  )
A.珠穆朗玛峰B.墨西哥湾
C.刚果盆地D.夏威夷群岛
北京时间2014年4月2日7时46分45秒,智利西北部附近海域发生里氏8.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下图为“智利地震震中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岩石圈B.软流层C.下地幔D.外核
4.该地震发生源于
A.火山喷发B.板块张裂
C.板块挤压D.地层塌陷

5.若南半球某地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为64°时,北京时间正好为12:00时,则该地的经纬度是
A.130°E,34°SB.120°E,26°S
C.120°E,36°26′ND.110°E,58°26′S
3、A
4、C
5、C
【解析】试题分析:
3、地震是指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地壳属于岩石圈的组成部分,A对。软流层属于上地幔,B错。下地幔、外核都不包括地壳,C、D错。
4、该地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的消亡边界,属于板块挤压形成,C对。A、B、D错。
5、加大投入,增加快速运载工具,与防御地震无关,A错。目前的技术对地震的预报所起的防御作用不大,B错。加强宣传,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可以有效减轻灾害,C错。不知地震发生的位置,加固岩体,提高抗震防塌标准不太实际,D错。
考点:地震的震源位置,发生原因,防御措施。

某开发商分别在北京(约40°N)和福州(约26°N)开发了两个楼盘。两地各有朝向和楼高相同的户型结构如下图(甲图)所示。读图完成下列小题。6.若福州楼盘每层2.8米共20层,南北楼距为28米。乙图①栋10层住户一年中正午不能直接获得太阳照射的时间最接近()
A.11个月B.9个月C.7个月D.3个月
7.在上级部门对两地小区楼盘规划设计图(乙图)审批时,几乎相同的设计在北京却没有通过,被要求修改。最终修改的方案可能是()
A.降低南侧楼房的高度B.缩小南北楼的楼间距
C.扩大东西楼的楼间距D.降低北侧楼房的高度

【答案】6、D7、C

【解析】试题分析:6、依题意,甲图②栋10 层只要正午太阳高度低于45 度,就不能直接获得太阳照射,根据H=90゜-纬度差,太阳直射点位于南纬19度附近,最接近的时间是2个月(太阳直射点运动速度大于平均9°/月)。

7、北京太阳高度小,考虑采光条件,尽量减少南楼对北楼太阳光线的遮挡,应降低南楼高 度,C正确。

考点:不同纬度太阳高度变

右图中四曲线分别表示A、B、C、D四地某日(同一天)太阳高度的变化,据图判断下列小题。8.四地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a、b、c、dB.d、c、b、aC.b、a、c、dD.d、c、a、b
9.此日四地中白昼最短的是()
A.aB.bC.cD.d
10.关于这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a、b、c、d四地都位于北半球B.a地一年有一次太阳直射
C.c地每年有半年极昼D.d地的极昼天数大于极夜天数
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图1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回答11、12小题。11.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  )
A.全球昼夜平分B.北半球为夏季
C.太阳直射20°SD.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
12.济南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  )
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 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 
③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 ④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如下图,有一架飞机在当地时间7月1日5时从旭日东升的A机场起飞,沿纬线向东飞行,一路上阳光普照,降落到B机场正值日落,完成下列各题。13.这一天地球的光照图(阴影为黑夜)可能是下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
14.飞机到达B机场时,新一天约占全球范围的()
A.7/24B.15/24C.19/24D.17/24
2013年3月22~30日,中国国家主席出访了俄罗斯、坦桑尼亚、南非和刚果共和国四国,下图是出访路线示意图。据图文回答下列各题。15.出访地中
A.①所在国家属于亚洲B.②位于板块张裂地带
C.③东岸受寒流影响显著D.④地盛行东北信风
16.出访期间
A.①昼渐长,夜渐短B. ②和③的日出时刻相同
C.③正午太阳高度角渐大D. ④自转角速度变小
17.出访路线中
A.北京和①地年均温差异最大B. ②和③之间干湿差异最大
C.①至②自然带景观变化最多D. ③至④沿线均为高原地形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某地理兴趣小组于3月21日在图示地区宿营。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800米。回答下列各题。18.图中⑤地海拔高度可能为
A.80米B.250米
C.390米D.420米
【解析】甲乙之间相对高度为800米,相隔3条等高线,由(n-1)d≤H≤(n+1)d可知等高距d为200米。则可以知道⑤海拔大约为420米。

【答案】D

19.图中①~④四地中,此日地方时6点最有可能看到海上日出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解析】图中没有指向标,一般图右为东。3月21日太阳从东边升起,③为平地线

【答案】C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小题。
20.图中,PQ两地间有一座桥梁,该桥和其下溪谷的高差最接近()
A. 20米 B. 40米C. 55米 D.110米
21.当地环保部门在桥下采样检测水质量,发现高浓度的农药残留。这些农药最有可能来自下列哪一个地区()
A. 甲 B.乙C.丙D. 丁

20.C

21.B

【解析】

试题分析:

20.图示PQ之间桥梁所跨的等高线为100米,而桥下等高线为50米,即溪流的所在的海拔低于50米,高于0米,故落差50---100米,

21.河流中的农药残留来自于上游,故根据图示的等高线弯曲判断,乙地位于河流上游,而丁位于图示右侧两山峰的鞍部另一侧,故与桥梁所跨的河流不在同一河流流域,故只可能来源于乙处。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的综合应用。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回答下列小题。
22.ab段河流流向是()
A.自东向西B. 由东北向西南
C.由西南向东北D. 由南向北
23.野外宿营时一般不能选择①处的主要原因()
A.处于阴坡,光照条件差
B. 离河流较远,取水不方便
C.位于山脊,风力太大
D. 处于河谷,靠近陡坡,受山洪和山石威胁
24.②处修建了水泥厂,其原料主要来自③处采石场,为了运输原料,计划修建一条公路,比较合理的线路是
A.甲B. 乙 C.丙D. 丁

22.B

23.D

24.A

【解析】

试题分析:

22.根据等高线“凸高为低”的原理,通过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可知,河流自b流向a,再根据指向标可判断河流流向是由东北向西南。所以B正确。

23.读图可知①处位于河谷,等高线密集,位于陡坡,易受山洪和山石威胁。所以D正确。

14.据图可知:甲线路穿过等高线最少,地形相对平坦,工程难度小,成本低。所以A正确。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

下图中等高距为100米,读图完成下列题。
25.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A.自东北向西南B.自西北向东南
C.自西南向东北D.自东南向西北
26.X点与Y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190 m B.385m C.550m D.632 m

读我国某区域≥100C积温等值线图(单位: 0C),回答下列各题。27.有关图中M、N两处等值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M处纬度高,海拔高,多晴朗天气,所以等值线的数值比N处更大
B.N处的积温明显比周边地区偏低,与本区的太阳辐射有关
C.N处因为纬度低,地势平坦,所以等值线呈闭合状态
D.自M处向东南至N处,等值线的数值呈减小的趋势
28.图中P处积温等值线向东北方向延伸,其原因最主要是()
A.纬度B.海陆位置C.地形 D.季风

27B

28.B

【解析】

试题分析:

27.读图,根据等值线递增或递减的规律分析,M处等值线的数值比N处小,A错。根据经纬度判断,N处位于云贵高原,阴雨天多,太阳辐射少,所以积温明显比周边地区偏低,与本区的太阳辐射有关,B对。N处因为是云贵高原,地形崎岖,不平坦,C错。自M处向东南至N处,等值线的数值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D错。

28.读图,图中东部地区等值线大致与纬线平行,说明受纬度影响,但是P处等值线向东北方向延伸,纬度相同的其它地区没有向东北延伸,就不是纬度因素形成的,A错。P位于沿海地区,主要是受海洋影响大,沿岸有台湾暖流经过,所以积温高与海陆位置有关,B对。地形影响会出现闭合的等值线,C错。季风影响不会只是P处,而是整个季风区,D错。

考点:等值线图判读,积温的影响因素。

降水相对变率是降水平均偏差(实际降水量与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是衡量降水稳定程度的指标。读世界局部地区降水相对变率(%)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29.图中降水相对变率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A.年降水相对变率随纬度升高而升高
B.从沿海到内陆年降水相对变率逐渐变小
C.地势越低的地区,年降水相对变率越小
D.降水量大的地区,年降水相对变率小

30.关于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由于地势低,水汽易深入,降水多
B.②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终年多雨
C.③地年降水相对变率大,水旱灾害多发
D.④地年降水相对变率较大,导致动物大规模季节性迁徙

29.D

30.B

29.图中①、②两地都是热带雨林气候,降水量多,年降水相对变率小于15%,③地是热带沙漠气候,降水量很少,年降水相对变率大于40%,说明降水量大的地区,年降水相对变率小,降水量小的地区,年降水相对变率大,D选项正确。
30.①地降水多是由于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A选项错误;③地年降水相对变率大,但年总降水量少,无暴雨,水灾多发是不可能的,C选项错误;④地动物大规模季节性迁徙与降水的季节变化大有关,与年降水相对变率大小无关,D选项错误。

二、综合题
31.图1中弧线ABC为晨昏线的一段,阴影部分为黑夜。图2为地球极地俯视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1)请把图1中的晨昏线转绘到图2中,并用“”表示夜半球。
(2)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________(快、慢),该季节南京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
(4)此日,a点昼长为________小时,b点日出为________时,a点在b点的________方向。

(1)略(2分)

(2)季节分布规律: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中的最大值(1分);南半球达全年中的最小值(1分);

纬度分布规律:正午太阳高度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1分)。

(3)慢高温多雨

(4)23°26′N,135°W0小时6点西南方向

【解析】

(1)根据图1可知是6月22日的太阳光照图。图2根据自转方向是顺时针方向,推理是南半球。45ºE地方时是0时。

(2)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南回归线向二侧递减,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达到一年最大值。

(3)公转在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上海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是高温多雨。

(4)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所以直射点的纬度是23°26′N,45ºE地方时是0时,直射点的经度是135°W。a是南极圈,发生极夜现象。B位于赤道,日出是6时,日落是18时。A在b的西南。

32.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1)描述图示区域内的地形、地势特征。(3分)

(2)说出AB河段的河流流向。(2分)

(3)当地拟修建一座水库,其水坝坝顶的海拔为500米,水库坝址有A处和B处两个选择方案。请选择其中一个方案,并简述其主要的利与弊。(3分)

(4)从自然条件的角度,说明甲处成为该区域中心城镇的主要原因。(3分)

(1)图示区域属盆地地形,高度变化较大,海拔大致在300~1500米之间;地势是四周高,中间低。(6分)

(2)先由北向南,再向东南。(2分)

(3)A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小,淹没土地少,工程量小,人口迁移规模小。(10分)

B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大,淹没土地多,工程量大,人口迁移规模大。

(4)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城镇的建设和发展;位于河流交汇处,水陆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城镇供水方便。(6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结合图中等高线数值的大小及其变化特点可描述出其地形、地势特点。

(2)首先根据图中的指向标确定出图示区域的方位,然后再判断AB河段的流向。

(3)可从库区面积、蓄水量大小、淹没土地多少、工程量大小和人口迁移规模等方面进行分析。

(4)甲处成为中心城镇的主要原因与地形、水运和水源等条件有关。

考点:该题考查地形地势特、河流流向和水库选址等。

33.下图是某地地形图,MN、PQ是地形剖面线。①、②是水库,为了Z村的发展,该地新建了一座自来水厂。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比较MN、PQ两条地形剖面线,最高海拔出现在________线上,由此可判断其对应的地形剖面图为________(甲或乙)。(2分)
(2)图中的自来水厂建成之后,选择了②水库作为水源地,请说明选择的理由。(3分)

(3)Z村拟建一座玻璃温室大棚,在③④⑤⑥四处地点中,应选在何处?理由是什么?(5分)


解析第(1)题,根据M→N、P→Q的数值变化可以判定MN线海拔最高处在590米以上,且南部地势较高,判断对应甲剖面图。第(2)题,②水库比自来水厂地势高,可自流引水,距离也较近;①水库距离远,并且要经过山脊地区,不能自流引水,且工程量大。第(3)题,③处位于缓坡地区,地形平坦开阔,并且位于南坡,利于温室大棚建设,④⑤两地地势较陡,不利于大棚建设,而⑥地位于河谷地区,也不适宜建大棚。
答案 (1)MN 甲
(2)②水库比自来水厂地势高,可自流引水,距离也较近,工程量小,投资少。
(3)应选在③处。理由:③处地形平坦开阔,并且位于南坡,利于温室大棚建设,④⑤两地地势较陡,⑥地位于河谷,均不利于大棚建设。

34.读经纬网图中OP为完整的昏线,黄赤交角取23.5°。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b点的区时是________。(3分)
(2)下列日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所示日期与图甲一致的有________。(1分)

(3)用折线在图乙中画出该日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3分)
(4)甲图中a点位于b点的________方向。该日a、b两点中白昼较长的是________,
自转线速度较大的是________。(3分)
(5)一架飞机从c地飞往a地,最短航线的飞行方向是。(2分)

(1)(23.5°S,60°W)(2分),15时(1分)。

(2)C(1分)

(3)(3分)

(4)东北方向(1分),b(1分),b(1分)。

(5)先正北过北极点后正南(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因OP线与南北极圈相切,且为昏线,所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因黄赤交角是23.5°,那么其纬度是23.5°;又因太阳直射的经度的地方时是12时,图中30°E经线为昏线与赤道相交点所在经线,也是赤道上日落点所在经线,其地方时为18时,与12时相差6小时,那么与地方时是12时的经线度数相差90°,所以其直射的经度应为60°W。b点所在经度应为15°W,其时区为西一区;因30°E为东二区,其区时为30°E的地方时,为18时,西一区与东二区相差3小时,所以b点所在的西一区的区时为15时。

因甲图中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其日期是12月22日,对比四副光照图,A图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其日期为6月22日;B图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太阳直射赤道,其日期为3月21日或9月23日;C图的南极圈以南为极昼,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其日期为12月22日;D图北极圈以北为极昼,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其日期为6月22日。

该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那么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是66.5°,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是43°,北极圈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是0°。

依据纬度判断a点位于b点的北侧,依据经度判断a点位于b点东侧,综合判断a点位于b点的东北方。因太阳直射南半球,越向北昼越长,所以b点的昼长。因b点的纬度比a点低,所以自转线速度大。

因c地与a地位于同一经线圈上,每一经线圈为一大圆,所以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是从c地过北极点到a地。那么其飞行方向应是先正北过北极点后正南。

考点:地球运动的意义、地球经纬网

2014—2015-1滨海新区汉沽五中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地理试卷答案

1.D2.A 3.A 4.C5.B 6.D 7.A8.D 9.B 10.B
11.D 12.A13.A 14.B15.B 16.A17.C 18.D19.C 20.C21.B
22.B 23.D24.A 25.D26.B 27.B28.B 29.D 30.B
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五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解析】 天津市汉沽中专
31.
(1)如图所示:(1分)
(2)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地区达一年中最小值(1分)
(3)快 低温少雨(2分)
(4)0 6 东北(3分)33.
(1)MN 甲(2分)
(2)②水库比自来水厂地势高,可自流引水,距离也较近,工程量小,投资少。(3分)
(3)应选在③处。理由:③处地形平坦开阔,并且位于南坡,利于温室大棚建设,④⑤两地地势较陡,⑥地位于河谷,均不利于大棚建设。(5分)

34.
(1)(23.5°S,60°W)(2分),15时(1分)。
(2)C(1分)
(3)(3分)(4)东北方向(1分),b(1分),b(1分)。
(5)先正北过北极点后正南(2分)。
更多文章: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41856.html

更多阅读

声明:《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五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解析 天津市汉沽中专》为网友港台男模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