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中的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的特征包括

在心理学中,首因效应也叫优先效应、“第一印象”效应。第一印象,是在很短的时间内以片面的感觉和知觉线索与为依据,对人与事物形成的心理反应。有的心理学研究发现,与一个人初次会面,45秒钟内就能产生第一印象。这就是说,两个人初次见面,在45秒之内,就可以决定是否喜欢、欣赏、甚至信任对方。

  1957年,美国心理学家卢钦斯(A。Ladins)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阿希的研究和发现。

  他编撰了两段文字材料,材料主要是描写一个名叫吉姆的男孩的生活片段。第一段文字将吉姆描写成热情并外向的人;第二段文字则相反,把他描写成冷淡而内向的人。例如,第一段中说,吉姆与他的朋友一起去上学,走在撒满阳光的宽阔的马路上,他热情地与店铺里的熟人说话,与新结识的女孩子打招呼等;第二段中则说,吉姆放学后独自一个人步行回家,他低着头走在马路的背阴一侧,谁也不理睬,也没有与新近结识的女孩子说话等。

  在实验中,卢钦斯把这两段文字呈现给了四组被试,不同的是四组被试看到了不同排列组合的材料:

  第一组材料,描写吉姆热情外向的文字先出现,冷淡内向的文字后出现;

  第二组材料,描写吉姆冷淡内向的文字先出现,热情外向的文字后出现;

  第三组材料,只显示描写吉姆热情外向的文字;

  第四组材料,只显示描写吉姆冷淡内向的文字。

  之后,卢钦斯让四组被试分别阅读一组文字材料,然后回答一个问题:“吉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趣的结果出现了,第一组被试中有78%的人认为吉姆是友好的,第二组被试中只有18%的被试认为吉姆是友好的,第三组被试中认为吉姆是友好的被试有95%,第四组被试只有3%的被试认为吉姆是友好的。

  卢钦斯的研究证明,信息呈现的顺序会对人的社会认知产生影响,先呈现的信息比后呈现的信息有更大的影响作用。

  首因效应是人对客观事物形成的最先的印象,这种印象一旦形成,就会在人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而且不会轻易改变,即使后来的印象与最初的印象有差距,很多时候我们也会自然地服从于最初的印象。如某人在初次会面时给你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这种印象就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左右你对他以后的一系列心理与行为特征进行解释。由于首因效应的存在,使得人们对他人的社会认知往往表现出这样的倾向,即当人们只获取了有关他人的少量信息时,就力图对他人的另外一些特征进行推理、判断,以期形成有关他人的统一、一致的印象。

  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就曾经指出:“保持和复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关的心理活动第一次出现时注意和兴趣的强度。”并且这种先入为主的第 一印象是人的普遍的主观性倾向,会直接影响到以后的一系列行为。

心理学中的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的特征包括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48598.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人际关系中的“回音壁效应”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

值得思考原文地址:人际关系中的“回音壁效应”作者:沈阳若水心理咨询人际关系中的“回音壁效应”沈阳若水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汤玉龙我生长在南方的山区,小时有事要找妈妈,妈妈在山脚下做农活,便远远高喊:“妈……妈……”有时你会听到有另

林徽因生命中的三个男人 林徽因简介

林徽因生命中的三个男人林徽因生命中的三个男人20世纪的女才子中,集佳话、传奇、才艺、美貌于一身者,非林徽因莫属。数20世纪风流女子,还看徽因。如果说一个女人具有惊人的美貌是上帝的恩惠,具有一定的才能是上帝的造化,但是将美貌、天才

心理学实验中的因变量 心理学中的实验设计

因变量的选择是心理学实验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变量选择的适当与否是心理学实验是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选择因变量时,要注意一些问题。第一:因变量的有效性如果可以确定:是自变量而不是其他各种因素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时,我们就说这

声明:《心理学中的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的特征包括》为网友记忆褪了色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