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桥小镇的真实之旅荷兰版商业街与老街相互共存 高桥老街

↑高桥的“荷兰新城”,几乎照搬了荷兰卡腾布鲁克小镇。

↑中西合璧的仰贤堂,是高桥参观的重点。

上海高桥小镇的真实之旅荷兰版商业街与老街相互共存 高桥老街

↑北街,生活着的老街,宁静无比。

几年前,我的老朋友老唐住在高桥,他带着我走一遍老街,似乎没什么感觉,后来他又约了高桥旅游公司的经理,约着希望采访一下,后来却因事物繁忙渐渐淡忘了,在这里要像老唐说声抱歉,再后来老唐搬离了高桥,和女儿女婿住在了杨浦大桥附近,高桥也就没去了。可去年开始,高桥频频见诸报端,一个个老房子被修复开放,荷兰新镇建设初见端倪,逐渐对高桥关注起来,端午假期就拿起相机前往探访一番。

高桥游览可以分成2部分,荷兰新城和老街两部分,高桥港河将这两部分连在一起,在新城区有租游船,但我却看到没有一个前来租船,后来在东街仰山堂参观时,工作人员指着对面的河道的简易码头,当时设想就是坐船从新城游向老街,现在则几乎废弃了。

交通:可乘地铁6号线直接到达高桥镇。从上海火车站前往有962路,从陆家嘴前往的有971、81、996路。自驾车的话,可走浦东北路,到大同路进入镇区,沿大同开不多远就可以看见荷兰新镇的大风车,这是一个标志物。

游览建议可以先游新镇,再逛老街,沿这高桥港河,在一条线上。

荷兰新镇:从张扬北路、大同路进入,或者从和龙路、大同路进入都可以。都竖立着“高桥新城·创意荷兰”的牌子,过桥,经过高桥港河的隔离,展现在面前的完全是外国风貌的小镇。可先沿着河道向着风车的方向行走,河道整治得非常干净,绿树葱茏。见一小铁桥进入,就是河中岛了,使得荷兰风味的商业街隔河相“望”,这是高桥新城完全人工打造的小岛,小岛仿佛如一大公园,园林景致随处可见,大风车就在岛上,现在出租给了婚纱摄影。走出小岛,进入了新镇的商业街——高荷路,几乎照搬了荷兰卡腾布鲁克小镇,荷兰古典建筑特有的尖顶,街坊庭院式的绿化布置,俨然就是个欧洲小镇,只是现在商业还处在开发阶段,我所见有个茶餐厅正在装修,整条街上只有一家瑜伽会馆和一家翡翠商店正常营业着,其他店面似乎还未有动静。几乎没有游客,就连当地人也非常鲜见。不过以这里建筑作背景拍拍照倒是很不错的。

老街:老街分西街、东街和北街,以前的河道呈丁字形布局,现在只有西街和东街临河,目前镇里正在讨论是否要重新挖河道,恢复以前的格局,把河道引向北街。“半里一桥,百尺一河,里许见小村,二里迎大宅。清溪小桥连着南弄北街,界浜流水挽起东行西市……”《高桥胜迹》一书里描绘的古镇水乡风貌。

西街:沿着高桥港河走,就可看见西街的入口出,有个休整一新的“西街饭店”,西街非常狭小,两旁都是店铺,是个商业街,热闹非凡,与荷兰新镇的空无一人,形成强烈的对比。踩着“弹格路”走进西街,只见黑瓦白墙、圆形山头,屋脊一排黑色立瓦作鸟尾状微微翘起,古朴的店铺整修一新,只不过这样的景象只出现老街的开头和结尾处,中段杂乱无章,而且小吃摊占据的路面大半。重点参观“高桥人家陈列馆”,这以前是凌氏民宅(西街161号),当年凌祥春豪掷3万银元,在高桥建起了这座宅院。为了再现民国时期高桥人的生活,陈列馆虚拟了凌祥春当年的生活——几百件展品大多是原汁原味的晚清民国期间的古董。陈列馆现在是预展,免费对外开放,不过开放时间为9:00-11:00,13:00-16:00,而且周三下午,周六全天,周日上午是不对外开放的。离“高桥人家陈列馆”不远是黄宅,但是大门紧闭,无法进入。

东街:从西街出来,穿过季景路,也就是季景路桥。就到东街了,东街比西街清净许多。参观重点是仰贤堂(东街81—93号),建于民国31年,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主楼约640平方米,为中西合璧的砖木结构,宅主沈佐臣,为经营煤米生意的商人,从河的对岸望仰贤堂,犹如一座坚实的城堡,魁梧宏伟,巍然屹立,它倚水而建,从远处望去,又像一幢水上的仿古游船,现在仰贤堂亦不需要门票,作息时间和“高桥人家陈列馆”相同。

北街北街与东街与西街不相连,回到季景北路,朝北走,看见高桥中学,穿过王家街,就是北街了。北街是个居民住宅区,没有任何的商业,街道异常狭小,走到欧高路就是北街的尽头了。

吃饭:在西街的进口处,有个像中心地带一样的地方,有很多饭店,上海德新馆、麦盛莉等等。有条件可以在新城里湖边的上海故事酒家用餐,里面的装修极致甚称欧罗巴风情,绝对上海一绝。

休闲:清溪茶馆就在东街上,在季景路桥旁。高桥镇最早就叫清溪镇,20世纪70年代是镇上茶馆最风行的时候,大大小小有30多家。如今建设高桥历史文化风貌区,修旧如旧恢复一个茶馆,等于还原了“老高桥”的悠闲生活,茶馆内有评弹演出,6月1日-15日是太仓评弹团的演出,13:00-15:00,票价6元钱,可以喝一杯普通绿茶或者红茶。清溪茶馆的这座宅院,建于民国初期,后来成了国民党关押革命义士的看守所,解放后高桥区党政也曾经在这里办公。

■高桥新镇 荷兰创意

↑高桥新镇有着六重水系和25座桥,仿若一个童话般的欧洲小镇。荷兰古典建筑特有的尖顶,街坊庭院式的绿化布置,屹然伫立的荷兰风车,以及迎风摇曳的飘飘杨柳,赋予了该项目纯正的欧洲风情。

↑大风车的所在地是河中岛,这是高桥新城完全人工打造的小岛,小岛仿佛如一大公园,园林景致随处可见。

↑新镇与老城隔高桥港河,进入后新镇完全呈现欧洲风情小镇的韵味。

↑高桥港河上的餐厅,风光旖旎!

↑荷兰式的商业街——高荷路的中心地段!

↑荷兰商业街几乎没什么游客,正处于招商中。

↑“上海人家”独占了一整栋楼。

↑新镇的屋顶尽显欧洲的风味。

↑高桥的“荷兰新城”,几乎照搬了荷兰卡腾布鲁克小镇,既然“拷贝”荷兰小镇,其整体色彩就有着浓浓的“荷兰味。

↑鲜花簇拥下的荷兰式样的小别墅。

■西街

↑西街的入口出,西街饭店整修一新。

↑老街上有些老房子已经修缮完毕。

↑“高桥人家陈列馆”对面老宅里的邻家女孩。

↑老街上的铺子卖的货物都很“山寨”,但人气非常旺。

↑老街的时尚!

↑逛西街的主要是年轻人。

↑西街是条商业街,而其周围的小巷却异常的宁静!

●重点参观:高桥人家陈列馆(凌宅)

↑“高桥人家陈列馆”目前免费对外开放。

↑看着这个门头就觉得凌家是个大户人家,

↑位于高桥西街161号,建于清末民初,宅主凌祥春。砖木结构,二层楼房。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坐北朝南,前后各一院落,回字型布局,二楼回廊。

↑当年凌祥春豪掷3万银元,在高桥建起了凌氏民宅。这位1886年生于高桥镇的成功“皮匠”并不知道,自己将拥有一个热爱武术的大儿子,一个做教师的二儿子,还有两个“海归”儿女——三儿子留英归来,还有一个女儿做了报馆的记者。这大概是当年时髦的女记者闺房。

↑凌宅的布置很是雅致。

↑凌宅的书房。

↑虽然是初夏,在凌宅却是很清 凉。

■东街

↑清溪茶馆里可以听书,喝茶,价格也很平民。

↑清溪茶馆的重建选择了位于东街的一户居民的宅院。这座建于民国初期的大院后来成了国民党关押革命义士的看守所,解放后高桥区党政也曾经在这里办公。

●重点参观 仰贤堂

↑仰贤堂犹如一座坚实的城堡,魁梧宏伟,巍然屹立,它倚水而建,从远处望去,又像一幢水上的仿古游船。

↑仰贤堂以中式建筑风格为主,也糅合了许多西方的建筑特色。当年在建造时,建筑者采用了一些当时传入中国不久的西方建筑材料和建筑风格,在屋角山墙上塑有西式图案,玻璃门窗的花格和插栓扣件也全部是西式的,内装修中采用了西式大吊灯。

↑仰贤堂的外廊,亦中西合璧的风格。

↑从仰贤堂的最高楼层向下俯瞰,能看见对面的河道的简易码头,当时设想就是坐船从新城游向老街,现在没有游客响应,则几乎废弃了。

■北街

↑北街相当狭小。

↑北街非常宁静,都是居民区,但其房屋设施一定比较差。

↑北街的宁静生活。

↑三位老太太坐的地方就是欧高路了,北街也在此结束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50730.html

更多阅读

我的神奇之旅-大道医学理念与实践体验班 学习总结

我对医学一直很感兴趣,希望通过了解和学习身体、疾病等方面的医学知识和内容,可以帮助自己、家人和朋友们拥有健康的身体。为此,我看了不少的书、参加了不少的专家讲座和培训,虽然也收获了一些医学知识和技巧,但是我最大的感受是既没有学

《芭比与胡桃夹子的梦幻之旅》2001年 胡桃夹子的梦幻之旅

全新演绎霍夫曼的名著《胡桃夹子》,片中芭比饰演女主角嘉娜,她收到胡桃夹子送给她的一份精致的生日礼物,当晚进入梦乡时,邪恶的恶鼠王企图闯入并下了可怕的咒语,胡桃夹子为了保护嘉娜,共同踏上了奇幻的冒险之旅,途中有善良的小精灵解危,最后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人物详解 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人物详解男孩-为梦出征:对著其他人都能平等对待,连羊也不例外,如不是这样,那他就不会对羊儿心生不满,而另一方面也突显出男孩是为了梦想而生活,而非是为了食物和水而生活.这也让他很顺理成章的感应到天地之心,

声明:《上海高桥小镇的真实之旅荷兰版商业街与老街相互共存 高桥老街》为网友且行且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