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作者:方 叶 叶一云

一直喜欢泊的意境。一叶渔舟,三两只画艇,或七八条竹排木筏,静静地系在清浅的水边;粼粼波光,倒映出幢幢的剪影,那是一种何等凄幽而灵动的韵致。

总忘不了古镇小溪上木船停泊的情景。夜幕垂落,木船如一只只鱼鹰栖息在岸边桥下,或溪心岩渚,劳累了一天的船工们常常是点亮一盏风灯,拥坐在船头上谈天说地,吹拉弹唱,任琴声.笑声伴随着水声.蛙鸣.灯火流了一溪,让溪边浣衣担水的村姑.小孩听醉了,久久不肯睡去。尽管那时我并不谙诗情画意,那摇拂晃荡的船影灯火,却如一粒凄美的种子,飘落在心田上,让我恍惚迷离,浮想翩翩。

我常想,泊应该属于一种静美吧!泊往往离不开平静的流水,风平浪静的溪岸湖畔.河洲烟渚,当然最好是僻远的荒村野水,花坞柳岸,千尺断崖之下,茫茫芦荡之中,才是泊的最佳去处。这时,把舟楫系在江风水月里,落日熔金中,静水观鱼动,一杯清茶,一盏薄醪,人如天地一沙鸥。在这样澄净寥廓氛围里,自然而然也就泊除了一种心境。你看,当谢灵运把船泊在彭蠡湖口时,正值一轮秋月当空,烟波浩浩湖面上,时有阵阵猿声鸟啼随风飘来。于是,独立船头,昂首仰望“ 乘月听哀狖,浥露馥芳荪”。感受到的正是大自然静美,天籁的亲切,以及天地间一时无从知晓的玄机奥秘。而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张志和,就更把自己淡怀逸致的胸襟,闲适脱俗的意境,永远泊在西山塞前。如此看来,泊,正是巧妙而充分利用了江汀远渚的奇峭.静谧,利用了天光水色的飘逸.妩媚,酿造出一种凄幽的美,一种空灵的美,一种宁馨素洁的美。人置身其间,既可暂时逃避喧嚣尘缨,又能从淳美的大自然中觅取心灵的滋养,精神的慰籍,故此,“移舟泊烟渚”往往成为淡泊的文人雅士寄情山水的最好选择。

最美的泊自然在江南,江南水乡,河湾湖汊纵横交错,溪流水道密如蛛网。水光潋滟的西子湖,二十四桥的“瘦西湖”,以及苏州众多的园林水榭,何处不有画舫轻系.渔舟唱晚?在那湖光水色里,真不知泊过多少柔情蜜意.离愁别绪。当然,也泊过富贾豪绅.腐朽君臣的骄奢淫逸.寡廉鲜耻!那六朝今粉古都的秦淮河畔,更有数不清的歌楼舞榭.画舫游艇,“秦淮灯船之盛,天下所无,两岸河房,雕栏画槛,缉窗丝障,十里珠帘”。在那桨声灯影里,晃荡过孔尚任的南明遗恨,晃荡过朱自清.俞平伯的文采风流,以及“秦淮八绝”.“金陵十二钗”的悲愁哀怨和脂粉血泪。不妨说,秦淮风月里泊的正是中国文化长河中一条繁绮香艳的画舫吧!

泊,或许还是一种精神境界。漫漫人生旅途上,谁没有云帆高挂.长风破浪的航行,自然也少不了收蓬歇棹.停舟靠岸。在那幽幽水边,淡淡烟波里,栖息着高蹈文人的高情远意,他们用清风明月,溪声乌韵,柳浪荷香祛除尘廛,清心滤思,偷得浮生半日闲。唐代诗人张继进境赶考落第之后,驾一叶扁舟夜泊在枫桥下。他不以落第为意,伫立船头,把耳濡目染的秋月.红枫.渔火.江桥以及乌啼.寒山寺的钟声,熔铸成寥廓的胸臆,熔铸成一帧“枫桥夜泊”的不休画卷,道出泊的深刻内涵。其实,停泊不光是休憩.等待,更是一种蓄积和迸发,航程的目标还在遥遥的远方啊!岂能松懈自己,坐视观望?一生宦海浮沉的苏东坡,是深谙“泊”的意蕴的,他常常停棹湖山,息帆远岸,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江风明月磨砺心曲,壮阔襟怀,然后,以昂然无畏的风姿去迎接人生航道上的湍流险滩,惊涛骇浪。“一蓑烟雨任平生”,正是他孤傲不屈.落拓旷达的精神写照。

《泊》/作者:方 叶 叶一云

是的,一个“泊”字,写尽了世间众生相,荡漾着人生的几多情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54024.html

更多阅读

献给母亲59:《朝圣》作者:赵斌

朝圣作者:赵斌那天早晨,妈妈给我做了许多糌粑之后,慈爱的目光中带着一丝忧郁,她走了,她去朝圣,带着我们全家的心愿。爷爷说:“到神山圣湖去朝圣,会给活着的和死去的人带来幸福安宁。”妈妈要翻过许多大山,走过许多草地,

我的藏书阁----《窈窕庶女》作者:东篱菊隐

当腹黑男遇到淡定女----《窈窕庶女》作者:东篱菊隐(一)书推介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算穿越过来的尹天凉也不得不去遵守。我可以装呆,因为穿过来的时候被雷劈了脑袋;我必须

《败家小姐爱很大》作者:夏凉

下载网站:77119全本小说(http://www.77119.com)书名:《败家小姐爱很大》作者 : 夏凉上床时,因为矜持,女人说不要,明明就是要;上床时,为了面子,男人很想要,却忍着说不要!莫忆天,家世优渥,不只有钱,而是非常非常的有钱,他虽然冷僻孤傲,十足十的工作

架空言情 《云起/诱郎》作者:明月珰

《云起/诱郎》作者:明月珰类型:言情-架空进度:完结文案:在沈七大小姐的字典里,从来就只有“抢”字,没有“让”字。她一眼看上的男人正和别的女人缠缠绵绵,那就只有一个“阴”字奉上。就这样,自以为腹黑的西华皇子韩琛彻底失身沦为兰陵贵

转载 《又临黄河岸》作者:高缨

原文地址:《又临黄河岸》作者:高缨作者:华语之声  不知为什么,每当我看到黄河,眼中常渗出热泪。  大约是少年时候的记忆老盘旋在我心里吧!警报,俯冲的敌机,裂耳的炸弹声,惨叫,挂满树枝的血肉,饥饿,火烧似的干渴,爬满火车顶的难民,我被大人从

声明:《《泊》/作者:方 叶 叶一云》为网友痘肤西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