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炯《从军行》审美赏析 从军行 杨炯阅读答案

杨炯《从军行》审美赏析




杨炯(650—约695),初唐著名诗人,与王勃、骆宾王、卢照邻齐名,世称“王、杨、卢、骆”为“初唐四杰”。其人恃才傲物,自称“愧在卢前,耻于王后”。后因讥刺朝士的矫饰作风而遭人忌恨,武后时遭谗被贬为梓州司法参军。五言律诗《从军行》是杨炯的代表作之一。《从军行》是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旧题,内容都写军旅战争。这首诗歌,就是写烽火报警,壮士振奋,将军率师辞阙,鏖战边塞的情景,同时也表现了诗人不畏边地的艰辛,抒发了投军保家卫国情感。全诗如下: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杨炯《从军行》审美赏析 从军行 杨炯阅读答案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雕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首联“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烽火”即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在古代诗歌中,也用来代指战争。“西京”指长安。“照”可以解作“逼近”或者“传到”义。“不平”即“难以平静”之意。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边塞战争信息“照”(传到)到长安,诗人的心中产生了不平的愤慨。这里,诗人首先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通过“烽火照西京”不但表现出边塞军情紧急,而且也暗示了唐军这次挥师出兵是正义,也是自卫之举。其次,下句“心中自不平”中,一个“自”字,表明诗人在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之时,心中不由自主地产生义愤填膺之慨。这里,诗人通过客观事件和主观情感的结合,不但提高诗歌的审美意蕴,而且为表现了诗人投笔从戎、杀敌报国的决心做了铺垫。

颔联“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这一联紧承上联而来,描绘了唐军出发时的义无反顾的英姿和直捣敌巢的压顶气势。“牙璋”即调兵的符牒。牙璋一般是由两块合成,朝廷和主帅各执其半,嵌合处呈齿状,所以称为“牙璋”。诗人在用“牙璋”指代奉命出征的将帅。“凤阙”即汉武帝所建的建章宫上有铜凤,故称凤阙。后来用“凤阙”指帝王宫阙。“铁骑”即精锐的骑兵,这里指唐军。“绕”即围,或者围住之意。“龙城”即汉时匈奴大会祭天之处,故址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东侧。这里泛指敌方要塞。这一联的前句“牙璋辞凤阙”,诗人用“牙璋”暗示了这次出兵将士们肩负着保家卫国之重任。其中的一个“辞”字,不但有“辞别”之意,也暗示着保家卫国是“义不容辞”责任。下句“铁骑绕龙城”,其中“铁骑”两字,不仅显示了唐军军力的强大,锐不可挡的气派,而且隐含了诗人对这次出征充满必胜的自信,也表现出藐视敌人的大无畏英雄气概。特别是诗人用一“绕”字,不但形象地描写了唐军迅猛抄袭顽敌、伏兵四起的情景,而且使人产生唐军必胜的感受,从而表现出诗人对将士们的英勇顽强的赞美之情。
颈联“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这里诗人承上颔联而转,由写人转入写景,重点刻画唐军将士不畏苦寒而鏖战疆场的场景。其中,“凋”的原意是草木枯败凋零,这里用来描写期指失去了鲜艳的色彩。“杂”即“多”之义。“鼓声”在古代战争中,往往是“擂鼓进军。鸣锣收兵”。《左传·曹刿论战》中就写到:“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一联的意思是说,大雪飞扬,遮天蔽日,旗帜上的彩画在风雪交加中变得暗淡不清,但是,将士们尽管冰雪凝甲,仍然顶着呼啸的北风擂响战鼓奋力拼杀,勇往直前。从写作方法来说,“雪暗凋旗画”是从视觉来描写的;“风多杂鼓声”是从听觉来写的。诗人从视听两个角度极力描写将士们血洒疆场的艰难困苦的环境,来烘托战士高昂的斗志,抒发了将士们激越难抑的报国热情。

尾联“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这是诗人情感的集聚,是律诗的“合”。“百夫长”泛指下级武官,也就是低级军员。这一联的意思是说,宁愿做一个低级军官,也不愿意作一无用的名书生。古人云:“百无一用是书生。”是的,在国家危难时刻,诗人借此表现出自己冲破现状的积极生态度。从内容上说,表现出诗人报国之志,决心干一番保家卫国的事业。其次,从诗歌的结构来说,尾联与首联“心中自不平”遥相呼应,不但言志抒怀,而且延伸发展,由“不平”而“为百夫长”,坚定了诗人报国的意志和决心。可以说,诗人这里不是“以景结情”,而是在直抒胸臆中,将全诗感情的高潮推向了极致,也把一个充满血肉而富于爱国情感的 主人公的形象描写出来,跃然纸上。

  总之,这首诗歌诗人在感情奔腾激越中,表现出自己的爱国主义之志。在艺术上,不但跌宕婉转、起伏有致,而且对仗工整(全诗有三联形成对仗),语言明快简练,句法多变,而又浑然一体。所以,王夫之高度赞赏杨炯“裁乐府作律,以自意起止,泯合入化”。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56251.html

更多阅读

杜甫《新婚别》审美赏析 杜甫新婚别赏析

杜甫《新婚别》审美赏析 新 婚 别 杜甫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归,鸡

赵师秀《数日》审美赏析 有约 赵师秀

赵师秀《数日》审美赏析赵师秀《数日》通过诗人抱病在家,在一次漫步庭院时,看到秋日树叶凋零而见远山,却又因漫天的云雾遮住远山的描绘,不但表现了秋日的凄凉氛围,而起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压抑与不畅

声明:《杨炯《从军行》审美赏析 从军行 杨炯阅读答案》为网友春带愁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