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跨考的N种可能 跨考中文系

中文系是一个基础学科,以前中文系的就业形势很是乐观,选择的职业很多,可以进公务员系统、学校部门、杂志社、报刊出版部门等等,可谓是全能“万金油”专业。但是面对现在就业形势越来越激烈,专业分的也越来越精细,高校扩招,中文系人数比例加大,所以现在的中文专业今非昔比,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风采,香饽饽也遇到了尴尬的就业困境,因此中文系才子才女们在面对考研的选择时可以广拓思路,是继续“留守”还是“跳槽”,不同的学生做了不同的选择,很多同学选择了跳出文学的殿堂,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中文系考研跳槽到底有多少种可能?

最钻营的跳槽专业

哲学难度系数:★

最大理由:英语要求较低

跟中文关系专业相近

很多同学都知道,考研有时候考得是英语,英语有时候确实能卡到很大一部分考生,尤其是文学的考研英语每年又居高不下,所以有些英语成绩稍差的人,就望洋兴叹了,其实考研还可以有迂回战略的。比如说中文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哲学大方向中的美学专业,因为每年的哲学英语分数都很低,只要英语不是差的离谱,专业课考的也不错,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举例说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2007年招生,招生中国哲学专业

哲学系

010102

中国哲学

01 中国古代哲学 02中国近代哲学暨中西哲学比较 03中国文化建设(含企业文化)

①101政②201英或202俄③637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④457中国哲学(先秦至1949)

12

方向03为哲学系、中文系、历史系联合培养

它的英语分数肯定是按照哲学系的分数招考,但是你学习的方向还是可以放在自己的老本行中文专业的古代文学方向,考试科目中的马克思哲学原理跟公共课中的马克思哲学原理还有“雷同”,你在学习公共课的时候就可以学习专业课了,真是事半功倍啊!如果以后你还想继续转回老本行中文,也没有不妥,记者的辅导员就曾是这个专业的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在中文系当辅导员,现在又在上海大学攻读古代文学的博士,所以英语不好的同学,可以从这方面考虑啊!硬的不行,我们可以迂回作战,“黑猫白猫逮到老鼠就是好猫”,领袖都这样说了,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换个角度,文史哲学科本来就不分家,中文系专业考研英语难度大,我们可以换为相同的专业,看一下历年考研全国分数线,拿2006年的全国分数线来看

2006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复试最低分数线

报考学科门类(专业)

A类考生*

B类考生*

C类考生*

总分

单科(满分=100分)

单科(满分>100分)

总分

单科(满分=100分)

单科(满分>100分)

总分

单科(满分=100分)

单科(满分>100分)

哲学[01]

305

46

69

300

44

66

295

40

60

教育学[04](不含体育学[0403])

325

53

80

320

51

77

315

47

71

文学[05](不含艺术学[0504])

350

57

86

345

55

83

340

51

77

历史学[06]

315

48

72

310

46

69

305

42

63

艺术学[0504]

320

47

71

315

45

68

310

41

62

从上面的表格,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文学考研的英语分数最高,而历史哲学历史和艺术专业的都相对很低,教育学相对高些,但是跟文学专业相比还是低了很多的,所以中文系同学想圆研究生梦,英语实在突击不上来的,可以就兴趣转到这些专业上来,你所做的只是对专业课的复习,会为你省了很多力啊!

最火爆中文跳槽专业

新闻传播难度系数 ★★

四大理由:1.新兴热门学科;2.就近原则,同属大文科下;3.知识体系构成广阔,选择方向多;4.就业前景看好

中文系出身的学生大多文字功底比较强,如若对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出版、媒体经营等感兴趣,可以转考新闻传播类的研究生。

新闻传播学为新兴学科,自1997被国家教委确定为一级学科。近年来,因为媒体、文化传播业的飞速发展,各大院校新闻学类专业点数量飙升,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最新统计数据,广告学专业点为232个,新闻学专业点为209个,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点为146个,编辑出版学专业点为50个,传播学专业点为24个,总计661个。媒体传播业作为一项朝阳产业,仍在飞速的发展中,对人才的需要一直在扩容。

新闻传播类专业在考研中主要分为两个学科,一为新闻学,二为传播学。新闻学侧重于新闻业务研究,具有实践性,主要研究领域为新闻史、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等等;传播学更偏重理论性,作为一门交叉具学科有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哲学等学科背景,分为大众传播、个人传播、组织传播、公共传播等,作为具体研究开展中主要集中于对大众传播媒介的研究。

这两个学科下有包容了许多具体的学科,譬如广告学、编辑出版学、广播电视学等等,同时在不同学校这两个学科的研究方向也都会有些不同,具体的又会分为:大众传播理论研究、国际与跨文化传播、媒介文化研究、传媒经济学研究、整合营销传播、危机公关研究、新媒体与网络传播研究等等。譬如清华是以国际传播与政治传播为特色,人大的喻国明的传媒经济学研究也很不错,厦大则也广告学研究为特色。因此可以说中文系的学生可以很自如的在这个大范围内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向,作为自己跨考的专业和以后的职业方向。

这两个学科的考试科目除了政治、英语两门公共课之外,还有两门专业课要考,大部分的高校是两个学科中的一门新闻传播基础的专业课共用一张试卷,另一门专业课则有所区别各向自己的学科知识点与专业方向倾斜,可以查询相关学校的招生简章进行了解。新闻传播学类中最好的学校有人大、复旦、中国传媒大学、北大、清华、社科院新闻所等。人大、复旦为最好,素有“北人大,南复旦”之称,都是知名度最高且实力最强的两所高校,尤其是人大新闻学院,不论从师资力量,毕业生流向,还是硬件设备上来看都是最好的。因此考其有一定难度,复习范围广,报考人数众多,竞争很激烈;复旦也是,地处上海,地理位置好,研究方向开设较多,课程设置广泛,除了传播学基础理论的教学以外,还注重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有许多公共关系、危机公关、传播营销类的课程;而传大的广告和广电可以说在国内同类专业中首屈一指;而北大、清华则具有着整体意义上的“名牌效应”。

同时新闻传播学的硕士点全国还有很多,能开办此点的学校也基本上都是国内211的学校,因此也可考取竞争相关缓和的学校,出路也是不错的。

因为学科的繁杂性与包容性,这两个学科内的研究生的背景也大多比较复杂,文理科的都有,学中文的也居多,大多老师、教授也是从中文转行到此,都是大文科之下,因此对于中文系的学生来说吃透看透参考书,再查阅一下行业相关的期刊杂志和重点热点,跨考此专业还是相对比较容易。同时相比较新闻学,传播学的硕士点全国仅有24个,所开设的方向与囊括的范围也较多,因此就业范围与前景更加不错。

因为新闻传播学既具有理论的成分,又很实务,因此就业的前景也非常广阔,其属新兴学科正处于迅速发展之中,极缺高校教师,因此研究生毕业后即可进入高校教书,或者科研咨讯机构进行理论研究;同时亦可直接从事与新闻传播业务相关的工作,譬如进入报社、电视台、电台、网络等相关大众媒体,亦可进入广告公关公司、跨国传媒集团、媒介产品制作公司、政府机构以及大中型国有、民营、跨国公司,从事广告公关、品牌营销、整合营销等相关工作,就业范围广播,前景极其可观,是一极好的选择。

未来最走俏专业

心理学专业难度系数★★★

三大理由:1.未来热门走俏职业;2.具转跨三大优势;3.全国统考,更加公平;

根据海文学校提供的资料,以下几类人才将走俏:教师、律师、外语人才、心理医生、旅游人才、信息业人才。心理学名列之上,可以说,这两年心理学正越炒越热,随着市场、人才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心理疾病增加,急需大批心理医生,同时一些人才中介、企业咨询和人力资源管理也极需这方面的人才。因此,如果中文系的才子才女们对心理学比较感兴趣的话,也可将心理学专业作为考研的一项选择。

据中文系跨考心理学的研友介绍,心理学作为交叉边缘学科,具多种学科背景,是近年跨专业报考的一大热点,拿北大心理系来说,每年录取的研究生中,至少一半以上的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文理科皆有,中文系跨考的学生也不在少数。心理学系一般分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三个小专业,一般说来前者属于理科,后两者则属于文科。并且应用心理学包罗万象,囊括心理科学的应用方面,包括分支有:管理心理学、工业/组织心理学、临床/咨询心理学、消费/商业心理学、司法/犯罪心理学等等,因此中文系的学生在选择考研方向时最适合选择应用心理学,不仅利于研究生期间的学习研究,也实用,对未来的就业有好外。

同时,学文学的学生转考心理学也具有三个优势:一是,每年文学类的国家复试最低分数线都是各科类中最高的,而心理学属于教育类,则要相对低一些,如下表:

报考学科门类

A类考生*

B类考生*

C类考生*

总分

单科

单科

总分

单科

单科

总分

单科

单科

教育学[04]

325

53

80

320

51

77

315

47

71

文学[05]

350

57

86

345

55

83

340

51

77

(2006年招收硕士研究生教育学与文学类复试最低分数线)

2006年两学科门类下总分相差25分,单科相差4-6分,因此相比较文学类的国家复试最低分数线来说,中文系的学生也不妨试试。

第二个优势是:中文与心理学同属大文科下,一些基本的思路相通,心理学专业要学习的普通心理学、发展和教育心理学两部分较理论,需强化记忆与理解,许多研友认为考这部分就是死记硬背,因此对于学中文的学生来说,与背诵文学史知识是一样的,应该小菜一碟。

第三则是,相对中文就业的狭窄,如若选取应用心理学作为研究方向的话,因为偏重实务,出来的就业方向应会稍宽些。目前心理学最好的就业前途是进入企业,主要包括猎头(人才中介)、市场调查公司、广告公司、企业咨询和人力资源管理,从事咨询与测评、调查等相关工作。亦可留守高校任教、从事辅导员与心理咨询工作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同时在这里,对于跨考心理学的中文学生来说,要注意到07年教育部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的新变化,新规定要求心理学专业课实行全国范围统考,名为“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总分300分,因此考试形式与备考模式相比以前将有很大不同,侧重于对考生专业基础课与基础知识的考察。据考研辅导班专家分析,无论是本专业还是跨考心理学的学生都需按照新颁布的心理学基础考试大纲备考,因此考生利用相应的复习指南等指定考试参考用书复习,会使备考更具针对性、目标性,也将使考试更加公平,避免跨校、跨专业考试带来的信息渠道不方便与暗箱操作,对于跨考的学生来说还是利大于弊些。

在以上分析下,若中文系学生真有兴趣跨考心理学研究生,一定要仔细研读大纲,同时亦可在备考时相应报个心理学专业辅导班。在此基础上,搜罗资料、选好学校,并有针对性、有规划的复习,应该会加大成功机率。同时也要知道,心理学的专业课要考核的内容分四部分,除普通心理学,发展和教育心理学之外,还有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两部分,这两部分则需学文的同学大费周折些,因为要涉及一些数理的概率与统计知识,如若数学很差的同学,建议不要轻易跨考,但是心理学的“专业形象”是纸老虎,若能坐下来认真看起来,多理解、多做题,只要具备逻辑思维的良好素质,对事物较强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克服畏难情绪,一般来说还是可以学好的。但要提醒同学们,跨考时一定要对自己的未来职业有个规划,要真感兴趣于心理学再报,否则专业知识的转换过程中一定有不少阵痛,需要花大量时间去汲取新领域的新知识。

跨考最抢手专业

法律硕士难度系数★★★★

三大理由:1,就业热门专业2,前景可观,未来发展空间更大3,实用型,应用型专业

据专家预测,21世纪法律专业是为数不多的热门专业之一,随着民主的发展,法律的完善,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采取法律的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公司也更加规范化,会需要更加规范的法律制度来发展企业,因此法律专业的人才会更加迫切的被需要。首先我们要明确法硕研究生与法学硕士的区别,法学研究生主要的定位是培养研究型的人才,而法硕研究生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培养的是高素质的应用型、实用型的人才。法硕考试科目:政治(100分);英语(100分);专业基础课(150分)—刑法、民法;专业综合课(150分);总分500分。中文系的学生跨科考法学硕士,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对它感兴趣,干一行爱一行,如果仅是为了眼前就业的念头报考,眼界是十分狭隘的,要有开阔的视野和目标;其次,要有悟性,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法律本身是文科科目,中文专业也是文科专业,只要肯下苦功夫,一定可以做的很好;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要科学分配好本科正课和法硕复习的时间。我们作为非法律专业考生要重新学习一个新的专业知识领域,把握好复习方法尤为重要。

刚进入新的专业领域,会感觉到法律专业的特点是概念繁多,理论艰深抽象,让人感觉不知如何着手。尤其是中文专业的学生,平时对概念性的东西接触的少,感性的东西多了,翻阅两三遍,还不知所云。因此不要在某个问题上孤军深入吃力钻研,而是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先从面开始打下基础,再由面到点寻机突破,做稍微深入的研究,最后再由点到面将深入的认识融合为一个整体。一份好的笔记可以替你整理出下列东西:“重点、难点、易错点、常考点;系统的知识结构;知识的精华”等,有助于弥补只看教材的不足并有效的提高复习效率与质量。理论永远是晦涩难懂的,而且是拗口的,尤其对于没有多少法律基础的法硕考生来说,活生生的案例(案例是法律学科特有的学习素材)可以让你对知识点的理解与分析豁然开朗;更重要得的一个原因就是法硕考试题目以实际运用型的题目为主,实际上就是形形色色的大小型案例,纯理论性题目很少--这与“法律硕士”的定位相适应。专家对法律硕士考研复习方法提几点建议:1、把握教材、认真复习2、全面复习与重点复习相结合3、熟记法律条文4、认真分析历年试题,有针对性地练习5、关注重点、热点问题,阅读报到,扩大知识面。6,英语分数要求不低,所以要重视英语的学习,以免在公共课上栽跟头。

考法硕的朋友在此之前都认为法硕毕业就是去做律师,而且以为一做律师就意味着很有钱,其实不然。简单介绍一下,法硕就业的主要渠道: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立法、司法、行政执法、法律服务和企业管理等实际工作,工作单位可以是法院,检察院,律所,公证处,也可以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等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的规定,担任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法官,担任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均应当具备法律专业硕士学位以上文化程度――但是先必须先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做行政人员除外。
中文系跨考的N种可能 跨考中文系
另外,有相当多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后,考取了法学博士研究生。因此,对于广大非法律专业考生来说,考取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在高起点上直接从事法律工作或进一步深造的最佳选择。

附:中国十大法律院校
1社科院法学所(只招研究生)
2北大(国际法,法理学)
3人大(民法,刑法)
4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法制史)
5武汉大学(国际法,环境资源法)
6吉林大学(法理学)
7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诉讼法)
8华东政法学院(国际法,法制史)
9厦门大学(国际经济法)
10南京大学(经济法)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但是若真想一鼓作气转换专业,也未尝不可,中文偏文科,忌考数学,跨专业考研的一条根本原则方向最好遵守“就近原则”,即寻找相近的文科专业或相关学科进行跨考,亦可以考虑同一门类下或同一基础理论下的不同分支。在具体的跨考专业选择时,可根据自己的实际出发量体裁衣,准确为自己作一个定位,对自己的人生职业规划作出长期设想,并以此确定自己准备跨考的专业。只要有信心、有实力、有恒心,努力付出就一定会有所获,不要被跨考的假象所难倒。不论怎样,中文系的才子才女们在做跨专业考研的选择时,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准确地为自己定位,研究生阶段的研究方向可能将决定一生所从事的职业,因此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并尽量选择与本专业相关的专业,清醒地认识自己的实力,并做出理性的选择,而努力与自信将加大你考研成功的概率!

小贴士:中文系跨考有n种可能,除了以上介绍的这几个专业外,还有艺术学、民族学、经济学等可以选择。跨考没有定式,只要你真心喜欢这个专业又肯为之付出努力,你就可以通过自己的尝试,把它变成第n+1种可能。

不过,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文科类的学生换专业更应该注意这一点。中文属于纯文科范畴,忌考数学及理科类,跨专业考研时最好遵守“就近原则”,即寻找相近的文科专业或相关学科进行跨考,亦可以考虑同一门类下或同一基础理论下的不同分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57540.html

更多阅读

白色纱裙的N种搭法 白色婚纱裙

白纱裙甜美又可爱,是许多喜欢甜美风的MM的不二选择那么穿白色纱裙应该怎样搭配呢??为大家总结了几种不同的白纱裙搭配方式1.白纱裙+T恤白纱裙可以与灰色T恤搭配T恤款式可以选择宽松一点、短一点的白色纱裙的N种搭法_纱裙搭

家乐浓汤宝的N种用法1——拉条子 家乐浓汤宝价格

家乐浓汤宝的几种用法1——拉条子原料与配料:手擀面、芹菜、胡萝卜、西红柿、洋葱、尖椒、卤牛肉调料:家乐浓汤宝、孜然、盐做法:一、将芹菜、胡萝卜、西红柿(去皮)、洋葱、尖椒、卤牛肉分别切成丁。二、炒锅内放油,先把芹菜丁、洋葱

我的魔镜-无扣开衫搭配的N种可能 开衫搭配

毛衣开衫款式一般分有扣和无扣两种,以前我穿得多也很喜欢的是有扣的款,因为搭配太容易,里面无论穿衬衣还是T恤亦或连衣裙,外面加一件开衫简单又好看。无扣的款式几乎没有尝试过,相对而言无扣开衫的搭配难度好像大很多。可是你有没有留意

“六月黄”螃蟹的N种吃法 螃蟹的正确吃法

七月出梅,天渐渐热了起来。这时候,有一种鲜味正在悄然而生,勾引着吃货们的味蕾,那就是六月黄。上海人讲“忙归忙,别忘六月黄”、“六月黄让你鲜得眉毛掉下来”,正是对六月黄的称赞。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六月黄”螃蟹的几种吃法,先一饱眼

加拿大 蔓越莓的N种传说 炉石传说蓝龙德n连败

(P1、水收蔓越莓的绝美场景。摄影@童加涵)(P2、红宝石一般的蔓越莓)有一些食物,不仅是能够饕餮的美味,更在于它的种种八卦传说。因为稀罕,所以情调,而食物背后的故事就更让人津津乐道了。蔓越莓就是其中的一种。

声明:《中文系跨考的N种可能 跨考中文系》为网友辵菂灑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