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淡虚无与精神内守 恬淡虚无精神内守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读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有感)

郎凤岗200823

“黄帝内经”是中国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精华,是我国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黄帝内经”是通过黄帝与其老师岐伯的对话形式,论述了“人为什么会得病,病从哪里来,怎样才不会得病”的道理。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中论述养生之精髓。这四句话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是我们中老年朋友养生及健康长寿的座右铭。

“恬淡虚无”是指人的思想境界—最高尚的境界。就是:调节人的情绪,保持心态平和、安闲、清静。什么名誉、地位、金钱、酒色、高低贵贱、成功失败、妒忌之心等都抛到了九霄云外,总之排除了一切私心杂念。这种高尚的境界被称为“淡定”。

如果能“淡定”了,则“真气从之”:就是人体的气血可以畅通了,真气充足了。

气血畅通了,就可以“精神内守”了:“精”的五行为水、五脏为肾,即肾属水,主藏精,内寓元阴元阳,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神”的五行为火、五脏为心,即心属火,主血脉,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人“淡定”之后,心肾相交,水火相济,保证了人体的阴阳平衡,它标志着全身抗病能力的增强,无病则有神,俗称有“ 精神”,守住了精神,病从何来?!。

我觉得也可以这么说:恬淡虚无,气血畅通,心肾交融,病不再来。

“恬淡虚无,精神内守”说来容易,做到不易。谁真做到了,也就掌握了黄帝内经养生长寿的精髓。让我们认认真真的去体会吧!

下面说个小典故引以为鉴:苏东坡“八风吹不动”的故事。

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

宋代文豪苏东坡在瓜州任职时与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禅师是莫逆之交,他非常仰慕佛印禅师,经常乘船过江到金山禅寺拜访佛印禅师,一起参禅论道。

一天,苏东坡到金山禅寺,走进天王殿,静坐之后,看见正中端坐的弥勒菩萨总是看着他微笑,苏东坡心生无限的欢喜,若有所思、若有所悟,回家后,便自言自语道:“哎呀,悟得呀!悟到底了”“我淡定了”(意思是自己完全明白了、觉悟了),顿时诗性大发,撰诗一首:“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遣书童过江送给佛印禅师印证,禅师从书童手中接过诗作,微微一笑,拿笔批了个字,叫书童带了回去。苏东坡见书童归来,以为禅师一定会赞赏自己修行的境界,急忙打开诗作,却看见上面赫然写着个“屁”字,不禁怒火中烧,立刻乘船过江,找禅师理论。船到金山寺时,佛印禅师已在岸边恭候多时。苏东坡见到禅师,大声质问:“大和尚!你我是至交道友,我的诗,我的修行,你不赞赏也罢了,怎么可以恶语中伤?”禅师若无其事地反问:“我骂你什么了?”苏东坡把诗上批的“屁”字拿给禅师看,禅师看过,哈哈大笑:“哦!你不是说‘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过江来’了呢?”。苏东坡呆立半晌,终于恍然大悟,惭愧不已。

说明:佛家“八风”是指: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四顺四逆一共八件事。佛家倡导的是说应修养到遇到八风中任何一风时,情绪都不为所动,称之为八风不动

顺利成功是为利。失败是为衰。别人背后毁谤是为毁。背后赞美是为誉。当面赞美是为称。当面谩骂是为讥。痛苦是苦。快乐是乐

恬淡虚无与精神内守 恬淡虚无精神内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64178.html

更多阅读

详解买房时建筑面积与套内面积的区别 建筑面积计算实例详解

房地产商很多时候就靠这两个面积的转换来骗人,虽然现在还不到买房的时候,但是先搞清楚准备着,给自己提个醒:建筑面积包括套内面积。而套内面积包括套内使用面积和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墙体面积、阳台面积、公摊面积总和为房屋

贵族精神与精神贵族上 平民时代的贵族精神

现如今,中国的许多有钱人把孩子送到英国上贵族学校,希望他们毕业后也能成为贵族,但当他们发现即使是时下英国最好的学校----伊顿公学的学生,也是睡硬板床,吃粗茶淡饭,每天还要接受非常严格的训练。甚至比平民学校的学生还要苦时。他们怎么

肝胆肠排毒与精神疾患的前世今生 潘金莲之前世今生

014-12-13 雅健养生馆在经典的咖啡灌肠的葛森疗法著作中,明确列出可以改善和治愈诸如抑郁症,惊恐发作,多动症,成瘾症...虽然不可思议,但是现代的医学和营养学的大量研究却是可以循例循证的。虽然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讲,非药物疗法的思路正在

瓦岗军过五关与隋军守将 瓦岗军起义

康熙时代的《隋唐演义》没有瓦岗军过五关的情节,到了雍正时代的《说唐演义》(68回本)增加了瓦岗军过五关(临阳关、红泥关、宁阳关、黄土关、东岭关)的情节。无关的隋朝守将分别是临阳关尚师徒、红泥关新文礼、宁阳关孙天佑、黄土关东方煌

声明:《恬淡虚无与精神内守 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为网友帅气范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