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修身,以德育人,以德立校 德育

师者,为学之本。数千年来,她承担着传承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历史重任。无论是哪个时代,她都被人们视为圣洁,尊崇为真善美的化身,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古人云:“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人师表”这个词概括了社会对教师这个职业最根本、最基础、最神圣的要求。社会在前进,时代在变化,但教师的社会职责没有变,社会对教师的人品要求没有变。胡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特别提出:“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广大教师要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的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面对着方方面面许许多多的诱惑,要守住师德之魂,树好师德之碑,就更需要我们的每一位教师在复杂的社会背景和人文环境下,能经得住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考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做到“师者如水”:清纯而不含杂质,平等而不带偏私,开阔而不受局限,变通而不断发展;遵守公德,见贤思齐,修炼德性,上善若水;有清泉之纯,荷月之洁,苍松之怀,磐石之坚;能“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俯首甘为孺子牛”。

现在,教师队伍中总的来看,思想道德水平是好的,能够自觉遵纪守法,遵守《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忠于职守,敬业爱生,严谨治学,踏踏实实,勤耕细耘,无私奉献,为人师表,是教育的中流砥柱。但是,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在极少数教师身上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良现象和不规范行为:缺乏基本的事业心、责任感,工作马虎,得过且过,敷衍了事;不思进取,不求上进;课前不备课,课后少批作业,上课心不在焉;上班期间无所事事,上网聊天玩股票;缺乏组织纪律性,迟到早退,甚至于空堂、缺课;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做事斤斤计较,患得患失。有的缺乏职业应有的操守,酒后进课堂,信马由缰,举止失态;课堂接打手机,打瞌睡。有的教师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错位,追求享乐,拜服金钱,热衷于搞第二职业,搞有偿家教,以教谋私。老师违法犯罪的个案在有的地方有的学校也偶尔发生。这些问题虽然在极少数人身上,但严重损坏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影响了学校的声誉,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如果我们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就会逐步失去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如果我们没有过硬的师德师风作保证,学校的发展,教育质量的提高,终会成为一句空话。

为了进一步深化我校教师师德建设工作,进一步强化师德建设,进一步做好学校安全工作,在此,我们再次重申几点教师纪律和师德要求,示 以警钟,以之共勉。

校园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全体教师要牢牢树立法律意识、规范意识、安全意识,自觉遵守“八要八不准”。

一、八个要求:

1、敬业爱岗。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教书育人,尽心尽职,乐于奉献,按时保质完成任务。

2、依法执教。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按国家的法律、法令和法规从事教育工作,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3、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4、严谨治教。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升素养,认真执行教学计划,努力改进教学方法,积极参加校本研修,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5、探索创新。关心教育改革,探索教育规律,积极参与课改和创新实践,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团结合作。尊重同事,开展伙伴互助,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关心集体,积极参加学校、年级部、教研组活动。

7、诚实守信。实事求是,言行一致,作风正派,诚信立身。

8、以身作则。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和教师职业道德,着装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严于律己,洁身自好,言传身教,廉洁从教。

二、八个不准:

1、不准向学生传授不健康思想意识和歪理学说;

2、不准歧视、侮辱、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以德修身,以德育人,以德立校 德育

3、不准剥夺学生参加教育活动的权利;

4、不准将学生带到宿舍或家中补课或辅导;

5、不准私自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校外活动;不准参加学生自发组织的各种校外活动。

6、不准训斥、羞辱学生家长;不准索要和收受学生或家长的礼品、礼金;不准接受参加家长的宴请。

7、不准乱收费,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音像制品和其他商品。

8、不准从事第二职业,不准进行有偿家教。

践行师德,人人有责;践行师德,从我做起;践行师德,贵在修身自律。诚望全体教师洁身自好、恪尽职守,以德修身,以德育人,以德立校,做一个社会信赖、学校放心、家长赞誉、学生爱戴的合格的人民教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65667.html

更多阅读

改变庐山历史的英国人——李德立 庐山历史沿革

在庐山牯岭租借地博物馆,讲述了一位叫李德立的英国人改变庐山历史、开发庐山的故事。李德立,英国肯特郡人,汉语学者、教士、商人和社会活动家。1886年、22岁李德立首次登临庐山,李德立来此地的目的,是要做夏天避暑的房地产生意。李德立

声明:《以德修身,以德育人,以德立校 德育》为网友傲視範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