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7.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孔子既不狂妄~又不谦虚~他对自己有清醒地认识~对自己的评价还是比较中肯的~. .如第五篇最后一章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何有于我哉如果翻译成這三事在我有何难呀~则《论语》中就有一反例~第十七篇宰我问三年之丧~孔子对宰我的态度异常气愤~连说2次“女安则为之”~孔子也没有继续耐心地循循善诱嘛~而且宰我走后还在喋喋不休~可见孔子没有完全做到诲人不倦嘛~..

此译不取~..

如果翻成除了这三点以外我什么都不懂什么都没有~也有问题~..这三点主要是针对自己对待学问及教育人的态度~孔子除了这三点外真的一无是处了吗~..非也非也~至少他为了挽救社会风气~重整古法礼治鞠躬尽瘁不遗余力~..

此译也欠妥~..

窃以为孔子在自我反思~这三点我到底做到了多少呢~..反求诸己是儒者的一大特色~..孔子又在要求自己继续上进~不坐地自画也~..佩服佩服~真正的活到老学到老~..

本章参考译文: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暗暗地记住~学习而不感到满足~教育他人不感到疲倦~这几件事情我做到多少了呢~..
敬请诸文友不吝郢政! ~..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66178.html

更多阅读

二十八、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朱熹注解:慎终者,丧尽其礼。追远者,祭尽其诚。民德归厚,谓下民化之,其德亦归于厚。盖终者,人之所易忽也,而能谨之;远者,人之所易忘也,而能追之:厚之道也。故以此自为,则己之德厚,下民化之,则其德亦归于厚也。慎终追远 ,这个的争议,在 追远,一个理解

《论语》之总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时习不亦说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说”,是个通假字,通喜悦的“悦”字。这是讲到“学而时习

纏解論語20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楊伯峻:孔子說:不著急別人不知道解我。只著急自己沒有能力。錢穆:先生說:不要愁別人不知我,該愁我自己的不能。李澤厚:孔子說:不愁人家不知道自己,只愁自己沒才能。詳解:以上三個解釋大同小異,其實,用更形象的

声明:《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为网友爱尾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