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决定论及其在现实主义文学中的表现 超现实主义文学

环境决定论,是人们对人地关系的一种理论认识,认为人类的身心特征、民族特性、社会组织、文化发展等人文现象受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支配。这种环境决定论的最大优势是为人们从自然环境角度理解对人类的极大制约影响提供了良好的思路。但其过分夸大地理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忽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能动作用,显示出理论认识的局限性。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也提出了环境决定论,又称为机械决定论,其主要观点是,除了极少数的简单反射之外,即“刺激—反应”,一切复杂行为都取决于环境的影响,主张环境决定个体心理的发展。

环境决定论是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之一,又称社会历史决定论,主张人的性格和命运是环境决定的,社会历史环境对人的性格和命运具有制约作用。

现实主义通常是指19世纪30年代以后在欧洲文学艺术中取代浪漫主义而占主导地位的一种主要文艺思潮和运动。现实主义又称写实主义,是指对生活的忠实再现,按照生活本来面目描绘生活的一种方法。其作为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侧重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客观性较强。它提倡客观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加以描写,力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世界各国的文学艺术自始就在不同程度上具有现实主义的因素和特色,并随着社会历史条件而变化发展。
环境决定论及其在现实主义文学中的表现 超现实主义文学
对现实主义的理论探讨,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摹仿”说。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就已指出存在3种不同的摹仿现实的方式,第1种便是“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摹仿”。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艺家坚持并发展了“艺术摹仿自然”的观点。18世纪启蒙运动的代表狄德罗和莱辛从唯物主义观点出发,坚持文艺的现实基础,肯定美与真的统一,强调艺术既要依据自然又要超越自然的辩证关系。狄德罗和莱辛在《沙龙》、《画论》、《汉堡剧评》等论著中针对新古典主义束缚文艺的清规戒律,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对近代现实主义文艺的兴起产生了促进作用。

现实主义者认为,客观世界本身是真实的,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都是一定客观环境的产物。因此,表现客观生活比表现主观精神更重要;表现社会生活比表现自我更重要;按照生活本来面目去描写比对生活理想化的描写更重要。正因如此,环境决定论在现实主义文学中才有了用武之地,使现实主义文学源远流长,经久不衰。

现实主义文学是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时期的产物。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资本主义进入了发达时代,发达的资本主义一方面带来了丰硕的物质成果,在制度建设上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社会走向了繁荣与稳定;另一方面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种种弊病的暴露也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如劳资矛盾的尖锐,物质欲望的上升,道德水准的下降等等。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形态的剧变,使人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资本主义在欧洲各国不同程度的发展使人们头脑中的物质利益观念不断加强,金钱成了衡量人的主要的或唯一的尺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人在挣脱了封建的束缚从而获得了一定程度的人身自由后,又在物质财富面前丧失了精神的、心理的以及人格的自由。在热衷于创造物质财富并依赖于物质财富的生存环境中,人对人的压迫与剥削以新的形态表现出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趋于恶化。这样的社会现实破灭了人们的浪漫热情和对“理想王国”的幻想。所以,他们摒弃了浪漫主义的主观想象和抒情性,用冷静的眼光来看现实社会,思考人的命运问题,从更现实的角度去寻求改善人的生存环境的方法。于是,务实、追求客观冷静地分析与解剖现实的社会心理和风气随之形成。现实主义文学就是这种尖锐复杂的阶级矛盾和社会心理在文学上的反映。

在思想方面,辩证法、唯物主义哲学、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以及自然科学的新成就,都对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现实主义文学继承了古希腊以来的文学优良传统,而十八世纪的启蒙文学又为十九世纪现实主义的勃兴做了直接准备。现实主义的出现是对浪漫主义滥用想象和激情,以及对现实的漠不关心态度的反驳。现实主义主张文学要介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应该肩负起更重大的社会责任。

现实主义文学除了环境决定论之外,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细节的真实性,重视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通过对细节和心理的精心处理,用历史的、具体的人生图画来反映社会生活,以形象的现实性和具体性来感染人,获得真实可信的效果,使读者如入其境,如见其人。二是形象的典型性。通过典型的方法,对现实的生活素材进行选择、提炼、概括,从而深刻地揭示生活的某些本质特征。可以说,典型化是现实主义的核心,是区别于自然主义的标志。现实主义要求作者从丰富多采的现实生活中选取有意义的人物与事件,经过个性化和概括化的艺术加工,创造出典型的人物和典型的环境。正如恩格斯说的,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即人物既要有共性,能够代表某一社会群体的共同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方式,又要有他的个性独特性。三是具体描写方式的客观性。作者要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客观,具体的描写,从作品的场面和情节中自然地体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和爱憎感情,而不要作者自己或借人物之口特别地说出来,要使文学作品成为“生活的记录”或“社会的镜子”。四是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强调让读者受到思想启示和情感陶冶,从而达到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目的。

现实主义文学在思想与艺术上都有一些基本特征。在思想特征上,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与研究社会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层面,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深刻地揭示与批判社会的黑暗,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提倡社会改良;现实主义文学普遍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的生存环境问题,表现出作家们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怀。

在艺术特征上,现实主义文学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主张在作品中隐退“自我”,却并不至于丧失“自我”;现实主义文学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内倾性和外倾性,正如胡塞尔所说,“世界既是心理领域又是物理领域”,人类社会是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的双重组合;现实主义文学继承和发展了18世纪英国小说、法国启蒙运动文学和俄国讽刺文学的传统,充分运用讽刺手法,以加强批判揭露的力量。同时也借鉴了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某些艺术经验,但又有很大的革新。在人物刻画方面,现实主义作家不但善于通过环境和生活细节的具体描写来烘托、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而且注重人物的心理描写,力求深入细致地揭示出人物内心的矛盾变化。

司汤达的《红与黑》、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的许多作品(如《高老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福楼拜的《情感教育》等可称为现实主义文学方面的杰作。作者们在这些小说中或者通过主人公的遭遇和人生道路的抉择,极其深刻地揭示了那个社会的道德真象以及它如何扭曲、毁灭了年轻一代,或者突出年轻人和社会的对立以反映社会的黑暗和对人的压抑;追求出路和幸福的青年要么像《高老头》中的拉斯蒂涅一样,擦干最后一滴纯洁的眼泪,顺应社会的道德而飞黄腾达,要么就像《红与黑》中的于连,因不屈服于社会而被社会所窒息、扼杀。

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从最真实、最平常的日常家庭生活、一个人的命运,到巨大的社会历史变革、处在各种社会漩涡中的主人公们的感情世界和心理秘密,无一不得到清晰的反映。对当代社会生活的强烈关注、对个人命运和社会的关系以及各种社会矛盾的深刻理解、内容的丰富性等等,使得19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从根本性质上成为了社会文学。其中,环境决定论起到了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作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68080.html

更多阅读

竞争情报的价值---情报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 生意参谋竞争情报

竞争情报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据了解,在20世纪80年代,世界500强中有10%建立了竞争情报系统;90年代已有80%以上建立了竞争情报系统;现阶段,500强中已经有90%以上的公司建立了竞争情报系统,竞争情报在企业中的应用表现出了强劲的生命力和蓬勃发

关键绩效指标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什么是关键绩效指标

摘要: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绩效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员工绩效管理建立在关键绩效指标的基础上,通过业绩考核,并与相应的激励措施相结合,调动员工积极性,促使员工努力工作、不断提高绩效,最终实现企业的目标。本文将着重介绍关键绩

转载 总结DFN-LOW算法在图论中的应用 tarjan dfn和low

原文地址:总结DFN-LOW算法在图论中的应用作者:OIer_fc总结DFN-LOW算法在图论中的应用北京大学许若辰 长沙市雅礼中学 屈运华摘要: 在一个连通图[1]G中,有些点一旦被去除就会导致图不连通,同样的,有些边一旦被去除也会导致图G失去连通性,

声明:《环境决定论及其在现实主义文学中的表现 超现实主义文学》为网友薄荷少年衬衣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