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了喊出知青上山下乡之痛的声音——也谈电视剧《知青》6 知青上山下乡图片



电视剧《知青》的主题歌在宣扬一种浪漫的情怀——“难忘那苍茫岁月,呐喊着温暖的春天;磨练伴随着无怨无悔,展开人生的风帆。”

40多年过去了,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发生在“文革”期间的上山下乡是如此的美妙。编剧梁晓声坦言,这不是他写的,是这部剧的艺术总监写的,播出前他没有看过。也就是说,作者是很冤的!那么,是不是说明编剧也是否定这首主题歌呢?

知青上山下乡究竟如何?在回答这个问题上,今日的电视剧《知青》绝对不能够与昔日的《今夜有暴风雪》相比。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倒退呢?我们无法理解作者的这个倒退!如果按照现在的电视剧《知青》里描述的人和事、情与景,人们会问,你们这些当年的知青干嘛要回城呢?身躯能够亲吻精神的花瓣、心灵能够编织理想的花环、微笑能够面对命运的挑战、歌声能够唱响美好的期盼,就是在今天也是可望而不可求啊。


这就是这部剧从根子上出了问题的原因:编造了虚假的故事、粉饰了文革的悲剧、掩盖了知青苦难的历史!这绝对不是给作者带上“文革”式的大帽子。

此时此刻,我想起了上个世纪70年代末发生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知青大返城的一些声音。

旧事重提,就可以看出上山下乡给知青带来的伤害,就可以体会到如今《知青》电视剧主题歌的荒唐。

那年,云南知青发出了“我们要回家!”的呐喊,那首北上请愿的歌唱出了当年知青的心愿——

“迎着寒风坚决北上,

任重道远无尚光荣,

我们版纳地区的赴京请愿团,

不畏艰险誓师北上。

我们要见华主席,

八年苦水要倾诉,

我们要回家乡去,

要为‘四化’贡献力量。


北上,北上,坚决北上!

肩负数万知青愿望,

我们版纳地区赴京请愿团,

宁愿坐牢也要北上。

我们要见邓副主席,

八年的怨恨要昭雪,

我们要回家乡去,

要为‘四化’贡献力量。”


当年的这首歌里没有“无怨无悔”,没有花瓣、花环,没有美好的期盼。有的是苦水要倾诉、怨恨要昭雪;有的是不畏艰险誓师北上、宁愿坐牢也要北上;有的是我们要回家乡去的呐喊!

听听吧,电视剧《知青》的编剧、导演们,忘记了吗?这才是真正的知青的痛苦之声!

在将近半年的大返城中浪潮中,一些已经尘封多年的、当年知青们写的诗歌依旧有着警示的作用。


(当年云南知青劳动的场景,这里没有“美好的期待”)

知青上山下乡是在用“身躯亲吻精神的花瓣、心灵编织理想的花环”吗?不是!在大返城的日子里,云南知青是这样描述在农场生活的---

《农场实况》

冬去春来年复年,

八载已似二万五。

知青吃穿谁来管,

良心人道飞九霄。

白饭米汤充肌肠,

茅屋透天雨水凉。

捆绑吊打不为奇,

上梁投河宿阴曹。


当时有这样的一首打油诗写了当年知青真实的生活,绝对没有“微笑面对命运的挑战、歌声唱响美好的期盼”的情感了,留下的一种愤怒!

《油啊,油》

大家都知道,炒菜要放油,油啊油,为了要点油,脑筋都伤透。

刚来一、二年,菜里没有油,我也根本不愁油,身上油水没干透。

过了三、四年,写信给父母,要点油水有道理,父母只当儿年幼,把菜泡在油里头,其实这里没有油。

五年六年探亲走,回家吹吹牛,云南有油不合口,需要带点家乡油。一带就是四五十,吓坏一栋楼。

七年八年难开口,编点鬼话骗父母,又怕父母愁,自己日子又愁过,要到几时好度愁,只想明年真有油。

那想日子如箭走,八年过去还愁油,伤透脑筋无路走,小孩正好是借口。孩子喜欢吃猪油,最后再骗一点油。

今年怎么办?想想没借口,九年以后再要油,提笔手发抖。年年回去刮,父母没办法,今天找阿姨,明天求舅舅,谁知家家都作难,尽有儿女在外头。

油啊油,真叫人发愁,如果炒菜不要油,省去脑筋多少愁。可惜人啊不同牛,吃菜还得放点油。刮也刮了油,骗也骗了油,求也求了油,今后哪里再搞油,哪里再搞油。

(上海女知青瞿林仙的墓地。1978年她死于医疗事故,是导致了云南知青大返城的因素之一)

在“文革”期间的上山下乡绝非电视剧《知青》里描述的那么浪漫。那是知青是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在大返城时出现了这样一首诗——

《今日农场》

伙食——白菜米汤不为常,茄子可烧汤。南瓜煮煮一顿菜,死猪人也抢。

住房——茅屋顶上见月亮,四周到处可乘凉,大雨一下满屋湿,赛如泪水呼爹娘。

劳动——锄头砍刀命中定,八年时光它为伴。只见劳动无硕果,汗水得来是凄凉。

雨季——版纳不分春与夏,每天雨来湿淋淋。规定下雨也要干,生病之时谁来管。

旱季——赤日炎炎似火盒,三十八度不为奇。烤得头昏不敢躲,口号之声要大干。

病假——请假如求佛,包裹送前头。小病请假你得笑,大病请假你得哭。

坐车——乘车一次不容易,身贴身来背靠背。车子不翻算命大,要么只好炼脚筋。

过节——每到佳节肉一斤,几天之内由你定。馒头饺子全靠它,客来另得动脑筋。

文化——电影几周放一次,小说连队找不到。闲谈蜚语一夜过,扑克噪声震星空。

官人——小车一溜烟,楼房沙发椅。轻按后门钮,招财有权术。

这些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西双版纳农场的真实一幕,在一部号称“全景式”记录那个时代的大片里没有一丝一毫的反映。有的是“莺歌燕舞”般的“无怨无悔”。

(永远留在云南东风农场的各地知青)

在作者看来,“磨练伴随着无怨无悔”。这是什么磨练?是对于整整一代人的摧残!还是看看当年知青们写的诗歌——

《上山下乡》

“革命”十年国灾深,

内府夺权共知明。

失业否能扬出外,

只有上山下乡来。

千万青年担国祸,

尝尽人间苦难处。

指望三五能有置,

八载依旧原地徘。


(这就是当年知青的住房,一把火烧没了)

《变相》

六十年代去镀金,

七十年代变劳改。

根本方针谁制定,

历史无情作鉴定。

违背人心人民反,

一朝一代有见证。

十年之错无人纠,

共声诛讨声更高。

(我至今仍保留着这份印有知青们写的这些诗的传单)

主题歌是这样唱的:“难忘那苍茫岁月,呐喊着温暖的春天;磨练伴随着无怨无悔,展开人生的风帆。”

知青们是这样认为的:“难忘那血雨腥风,掩埋了希望的春天;劳役带来的痛苦麻木,扯断青春的风帆。”

苦难的一代知青终于在1978年爆发了。云南知青高举起“我们要回家”的大旗,作出了最后的拼死一搏。今天我们再来读读那些散发着青春热血的诗篇,你会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青春风帆”。1978年底,随着丁惠民给邓副总理的公开信的发表,几万名知青集体罢工。一场很有鼓动性的诗在知青中传开―――

《请加入到我们罢工的行列里》

你是知青吗?

那么,请加入我们罢工的行列。

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

在这曙光即将呈现的黑夜,

你,还有什么理由,采取观望的,

出于自私的动机。

也许,你畏惧官僚主义者的威胁?

那么,请看这千万人组成的铁壁,

任何阻挡者将在这里,像苍蝇一样碰壁,抽泣。

也许,你抢着病退的希望?喂,那是乞求。

在我们的行动面前,将显得多么软弱,无力。

也许,你,纯洁的姑娘,

为离开这里而嫁给一个素不相识,

两鬓斑白的男子?

啊,那将是多么可耻、卑鄙。

也许,你想在这场运动里投机取巧,坐享其成。

呸!

你将遭到人们的唾弃!

起来吧,善良的年青人。

八年前,火车站里悲痛心欲裂。

难道你已经忘记?

日夜里,母亲盼子归家的泪痕,

难道你已从心里抹去?

够了!

我们的命运,全靠我们自己。

醒来吧!

沉默的年青人,不要犹豫,不要彷徨。

为了我们正义的事业,

为了我们合法的权利,

请在罢工宣言上,签上你纯洁的名字。

请在共同事业上,作出你应尽的努力。

那么,在我们欢庆胜利的日子里,

你就会毫不惭愧地说:“我,做到了力所能及。”

(1978年,云南知青发出的呐喊——我们要回家!)

当年,云南知青们写下了一篇又一篇这样的诗篇――

《北上誓言》

八年沉醉黄梁吃,

生死一别梦已尽。

请愿无罪北上坚,

项颈宁伺利剑刃。

丹心一片甘自由,

满腔热血争人权。

苦能奔得此物归,

先抛我颅何不可。

《浪声》

涛浪掀起愤悲潮,

八载苦水决堤哨。

四害毒注昨方知,

平冤昭雪看今朝。

赴京请愿泻心声,

旧恨昔冤滔天浪。

倾尽余勇伐四害,

还我青春回家乡。

(为了回家,云南知青绝食了!在1949年以后的中国历史上,这样的知青难道就这样被遗忘了?)

为了北上请愿,在此期间,在西双版纳各个农场中,开展了一场捐款运动。知青们从每个月三十多元的收入中,毫无保留地捐款给他们自己的代表。

《捐》

——为此上请愿捐款作

捐,

为了四化早实现。

别犹豫,

拿出青春献。

捐,

父母兄妹泪流干,

归心切,

八年不算迟。

捐,

数载岁月多辛酸,

心欲碎。

盼子家团圆。

捐,

该向四害讨血债,

同心干,

革命勇向前。

捐,

赴京代表已推选,

众知青,

同心表意愿。




想起了喊出知青上山下乡之痛的声音——也谈电视剧《知青》(6) 知青上山下乡图片
(为了回家,云南知青下跪了!这就是知青!而不是现在电视剧《知青》 中的知青!)

读了这些当年云南知青写的诗句,再看看“难忘那苍茫岁月,呐喊着温暖的春天;磨练伴随着无怨无悔,展开人生的风帆。”这样的话,会感到电视剧《知青》主题歌唱的是多么虚伪!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68394.html

更多阅读

《南征北战》两版本之比较 电影南征北战新旧版本

摄于一九五二年电影的《南征北战》,是过去年代的经典战争片之一,在文革中大批老电影被禁放的时候,它也未被打入冷宫,与《地道战》、《地雷战》一起,成为“三战”老片,在文化生活贫乏的年代,被人们很多遍地观赏过,影响了至少三代观众。七十

电视剧《断奶》让我想了很多 类似断奶的电视剧

电视剧《断奶》由佟丽娅、雷佳音领衔主演,讲述了一对80后小夫妻不能摆脱父母的照顾,不能真正实现“断奶”,面对婚后生活无所适从的故事。佟丽娅在剧中饰演“安琪”,企业里的小白领,家里的掌上明珠。提起佟丽

人之初,性本善。《三字经》全文解释 人之初性本善解释

1、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解释】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2、三字经: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解释】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声明:《想起了喊出知青上山下乡之痛的声音——也谈电视剧《知青》6 知青上山下乡图片》为网友风雨等归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