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考点四判断说明类文章的说明顺序

考点四 判断说明类文章的说明顺序 (难易程度:★)

●考点讲练①文章第②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解说的?(2011年广西崇左)《树叶的颜色来自哪儿》

②本文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2011年六盘水)《小心涂改液伤着你》

③第⑥段划线的句子属于哪种说明顺序?采用这种说明顺序的好处是什么?(2011年湖北襄阳)《实至名归话“襄阳”》

【考点讲析】考点四 判断说明类文章的说明顺序 (难易程度:★)

这里的“说明顺序”指的是说明类文章说明事物或者事理时候采用的顺序,而非说明类文章的结构顺序。说明文中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包括:从古到今,从上午到下午,从一点到两点等。

“空间顺序”包括:由内到外,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等等。

“逻辑顺序”(介绍高科技产品、科技知识原理或说明事物间的联系):从整体到局部,从原因到结果,从特点到用途,从主要到次要,从概括到具体,从现象到本质,从一般到个别(特殊),等等。

“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一般都有比较明显的标志性词语(比如:表示时间或者空间的名词)。当然,说明类文章的说明顺序除了时间和空间顺序外,就是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多用于“事物说明文”。“逻辑顺序”多用于事理说明文。

三种顺序的作用都能使说明对象条理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另外,“说明文的结构顺序”一般有两种:总分式(分总或者总分总)和层进式。事物说明文的文章结构多采用“总分式”,事理说明文的文章结构多采用“层进式”。

【考点测试】
一、2011广西南宁人与哪种动物气味相投?

人是高级动物,那么,人的气味与哪种动物最相似?有人会说,这问题很简单,人是从猴子进化而来的,自然与猴子的气味最相似。真是这样的吗?现在正确答案似乎是,人与鸟类才是气味相投。

传播西尼罗病毒的蚊子最喜欢叮咬的鸟类迁徙之后,它们就开始叮咬人类了。现在研究人员认为:人类和鸟类都散发出一种相同的对蚊子极具诱惑力的气味。

为了找到叮咬对象,蚊子需要感知温度、二氧化碳、湿度和某种特定的挥发性化学物质。蚊子的种类不同,所利用的线索也不同。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昆虫学家沃尔特·利尔和蔡纽拉伯丁·赛德想了解到底是什么引诱了致倦库蚊,这种蚊子有一个大家更为熟悉的名字——“南方库蚊”。南方库蚊尽管不是唯一携带西尼罗病毒的蚊种,但却是这种病毒的主要携带者。西尼罗热是一种病毒引起的疾病,1 9 9 9年从中东地区传入纽约市,现已在北美地区广泛地传播开来。西尼罗病毒主要是给鸟类种群造成了灾难,但是当人类被蚊子咬过以后,也会感染病毒。症状从发烧、头痛到昏迷、瘫痪等,各不相同。2008年,美国有44名病人死于这种病毒。

利尔和赛德选择了来自不同种族背景的16个人,从这些人的前臂提取了气味混合物,然后对混合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与此同时,他们对来自鸽予和小鸡的气味混合物也进行了分析,鸽子和小鸡是南方库蚊喜欢叮咬的两种动物。结果发现,在人类气味中占主导地位的4种成分中,有一种叫做壬醛,不知何故,这种成分在鸽子和小鸡的气味采样中也占有很高的浓度。鸽子和小鸡是南方库蚊喜欢叮咬的两种动物。

紧接着,研究人员测试了蚊子嗅觉受体(或称为嗅觉感受器)中的神经细胞对壬醛是否有反应。结果他们发现,在蚊子的1300个嗅觉感受器中,这种化合物能够激发半数以上的嗅觉感受器发生强烈的反应。这说明壬醛分子掌控着蚊子的行为。最后,两位科学家对蚊子是否会真正为壬醛所吸引进行了测试。在诱捕蚊子的装置中添加了壬醛之后,南方库蚊的捕捉量增加了约50%。

利尔说,这些发现有助于说明为什么西尼罗热可以轻而易举地从鸟类传播到人类。这些发现还具有切合实际的用途。结合某些设计上的改进,壬醛或许会使蚊子诱捕器变得非常高效,可以成为与蚊子作斗争的新武器。以上结果表明,人类与鸟类的气味比较相投。(选自《百科知识》2010年第二期,有删改)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一项是(D)(2分)

A.人类和鸟类都散发出一种相同的对蚊子极具诱惑力的气味。

B.1999年,这种疾病从中东地区传人纽约市,现已在北美地区广泛地传播开来。

C.2008年,美国有44名病人死于这种病毒感染的疾病。

D.结合某些设计上的改进,壬醛或许会使蚊子诱 捕器变得非常高效,可以成为与蚊子作斗争的新武器。

2.本文运用的说明顺序准确的一项是(C)(2分)(考点四判断说明类文章的说明顺序

A.时间顺序B.因果顺序C.逻辑顺序D.空间顺序

3.根据文意,下列与蚊子相关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2分)

A.在诱捕蚊子的装置中添加了壬醛之后,南方库蚊的捕捉量增加了约50%,这种装置将大有市场。

B.不同种类的蚊子叮咬人根据的是:温度、二氧化碳、湿度和某种特定的挥发性物质。

C.被携带西尼罗病毒的蚊子叮咬之后,人会感染病毒,产生发烧、头痛、瘫痪等症状,严重的还会死亡。

D.科学家研究人类和鸟类气味是否相投的目的,是为了弄清蚊子传播西尼罗热的原因。

4.下列表述与本文内容完全一致的一项是(B)(2分)

A.南方库蚊是西尼罗病毒的主要携带者,这种病毒给人类造成了灭绝性的灾难。

B.科学家研究发现,在人类气味中有占主导地位的4种成分,其中有一种叫壬醛。

C.经测试,在蚊子的嗅觉感应器中的1300个神经细胞有半数以上对壬醛有强烈的反应。

D.西尼罗病毒从鸟类传染给人类的原因是它们都有某种特定的挥发性化学物质——壬醛。

二、2011广西钦州汉语可以治病

①美国费城有一个小学五年级学生,聪明好学,成绩优秀。有一天,他在看报纸上的天气预报时,竟然发现自己一个宇也不认识了,极为恐怖的是,即使是拿出他已经学过的教科书来看,也感到一无所知……后来经医生诊断,这个孩子患上了一种叫“失读症”的疾病。

②我们知道,人的大脑皮层有一个语言中枢,是人类语言能力的生理基础,它的作用就是调控人类的语言行为。这个中枢一旦固脑外受损或因脑血管供血障碍而受到损害,其语言行为便出现异常,常见的表现是患上“失语症”,“失读症”就是失语症中的一种。

③传统的看法是:人脑的语言中枢在大脑左半球,按这个观点推论,只要左半球这个中枢受损,就会发生失语症或失读症,不管他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的人。例如,这位美国少年,就是因为脑外伤患上了这种“失读症”。但事实上却不完全是这样。

④科学家经调查发现,中国和日本患“失读症”的人要比欧美少得多。这是为什么?经过多次实验,发现了一个基本的,却是最简单的事实:中国人和日本人使用的都是汉字、欧美人使用的是拼音文字,欧美人记认字音和字义,使用的是大脑左半球,而且仅仅是左半球,但中国人、日本人使用汉字,对大脑的利用要精细得多,左半球记认字音字义,右半球记认字形,左右两半球均衡协作。这就是欧美人患“失读症”的概率多,而中国人、日本人“患失读症”少的原因。

⑤更有趣的是,美国科学家对中国儿童和美国儿童的阅读能力和某些智商做比较实验,发现中国儿童的智商要高得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儿童学的是汉语,因此他们的大脑左、右半球都得到了更充分、更均衡的锻炼。

⑥根据汉字与大脑两半球的这种关系,费城的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试验:他们首先教这位患“失读症”的美国少年学汉字、汉语,接着让他在一张纸的上行写英语句子,下行写同样意思的汉语句子,最后要这位美国少年看着汉字读出英语句子来,结果,这位美国少年竟毫不费力的就把英语句子念了出来。试验初步成功了。

⑦不过,这个实验有一个问题,即汉语句子只起“唤醒”英语句子的作用,不等于完全把病治好。后来,根据以后的试验表明,这一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因为在不断“唤醒”的作用下,患者通过不断的训练能慢慢逐步恢复英语的阅读能力,达到治病的效果。

⑧由此可见,汉语、汉字的学习和使用,可以使人们更充分、更均衡地使用大脑两半球,其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3分)

A.第③段中的关联词语“只要……就……”使用不当,根据上下文推断应改为“只有……才……

B.第⑤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儿童学的是汉语”,“其中”一词,说明中国儿童智商高的原因有多种。

C.第⑥段末句“试验初步成功了”,“初步”一词说明费城心理学家的这次试验刚有效果,今后还要做更深入的研究。

D.第⑧段中的两个“更”字,从程度方面说明学习汉语能促使人们的大脑左、右半球得到充分、均衡发展。

2 .这篇文章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D)(3分)(考点四判断说明类文章的说明顺序

A.空间顺序举例子 作比较B.时间顺序举例子 分类别

C.逻辑顺序举例子 分类别D.逻辑顺序举例子 作比较

三、2011 贵州六盘水小心涂改液伤着你

①目前,涂改液已经成为使用率较高的学生文具。据调查,大中城市中小学生的位用比例在80%左右,而小学生的使用比例则高这95%以上。书写出现差错时,使用它能很快涂改错误,确实很方便,然而你是否意识到它散发出的十分刺鼻的气味对人体有害?

②为了弄清涂改液的化学成分,北京市三名中学生在一位化学教授的帮助下,先后两次对涂改液的成分进行了测定,发现涂改液中含有二氯甲烷、三氯乙烷和对二甲苯等物质。据专家介绍,它们非常容易挥发游离于空气中。一旦被人吸入,会引起慢性中毒,使血液组成发生变化,影响神经系统,使人头疼、恶心,吸入量过大,会危及生命。

③为了验证涂改液的危害程度,这三名中学生又找来六只小白鼠,分三组做了对比模拟实验。他们将蘸有不等量二氯甲烷、三氯乙烷和对二甲苯三种试剂的棉花,放入两组小白鼠的笼子边上。试剂用量大的一组,只5分钟小白鼠就惊慌、抽搐而死;剂量小的一组,每天试验5—8分钟,与剩下的一组对比观察。五天中,实验组小白鼠的惊慌不安日益严重,进食减少,动作迟缓,体重下降,与对比组小白鼠体重逐日增加形成明显对比,停止试验15天,慢性中毒现象逐渐消失,一切恢复正常。

④最近,中国消费者协会对市场上销售的79种牌号的涂改液进行了检测实验。检测结果表明,全部样品均不同程度地含有各种有毒物质,并散发出刺鼻气味。实验证明,这类物质吸入人体内或粘在皮肤上,会危害人体健康,进入大气层后还会破坏臭氧层。因为涂改液必须具有易溶解、易干燥、易挥发的特点,所以尽管作为涂改液溶剂的卤代烃和苯系物对身体有害,但在未找到合适替代物之前还要沿用,因此,短时间内国内市场上的涂改液成分不会有大的改变。

⑤鉴于这种情况,我们有必要加强自我保护,警惕慢性中毒,最好不再使用涂改液。

1.本文的说明顺序(2分)(考点四判断说明类文章的说明顺序

答案:逻辑顺序
2.第①段的画线句子运用了说明方法,说明(3分)

答案:列数字(据) 涂改液已经成为使用率较高的学生文具。

3.请概括说明涂改液是怎样危害人体的。(2分)

答案:涂改液中的有害物质,在使用后会挥发游离于空气中,被人吸人引起慢性中毒,影响神经系统,使人头痛、恶心、吸入量过大甚至会危及生命。

4.第④段中“合适替代物”指什么?(2分)

答案:具备涂改液特点的无毒物质。

5.第③段划线句子中“逐渐”一词可以删掉吗?为什么?(3分)

答案: 不能删去。“逐渐”说明了慢性中毒现象的消失需要一个过程,体现了说明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四、2011湖北襄阳实至名归话“襄阳” 高伟凡

①2010年11月26日,国务院同意湖北省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襄樊市襄阳区更名为“襄阳市襄州区”。

②在鄂西北,古老的汉江流贯襄阳盆地。及至1951年,以襄阳县的中心地带——南岸的襄阳镇(县城)、北

岸的樊城镇合设“襄(阳)樊(城)市”,面积300多平方千米。时隔32年,国家开始进行地方行政制度改革,1983

年撤销襄阳地区,所辖各县划属已升格的襄樊市,使其规模骤然增至近2万平方千米。

③襄樊,乃两个小地方的统称,设市后也多为“襄阳”(地区)管“襄樊”(县级市),与周边县市从无称谓上的纠葛。然而,当襄樊市取代襄阳地区后,周边县市变成下属,形成“襄樊”(市)管“襄阳”(县、区)的格局,难免平添“辈分”颠倒、“位子”坐错之感。

④——悠久历史非“襄阳”不能延续。“襄阳”之称,始于西汉所设襄阳县,得名于县治地处襄水(今南渠)之北,至今2200年。由此,故至今称“襄阳城”,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与这里相关联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无不注明发生地为“襄阳”。东晋朱序守城抗击前秦,其母韩夫人率众女修城助战,今存“夫人城”。因三国故事,襄阳更负盛名:襄阳人庞统号称“凤雏”,与“卧龙”诸葛亮齐名;“襄阳城”外,有“古隆中”“刘备马跃檀溪遗址”等。

⑤——厚重文化非“襄阳”不能承载。唐代诗人孟浩然生长于此,世称“孟襄阳”;宋代书画家米芾移居此地,自号“襄阳居士”,今有“米公祠”“米公路”。襄阳之名盛名远播,天津有“襄阳道”,上海有“襄阳路”,港、台乃至美国、日本也有街道冠名“襄阳”。以“襄阳”为主体,仅唐代便有诸多诗篇,名句如王维的“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更有诗名直称“襄阳”者:苏轼《襄阳乐》、李白《襄阳歌》和《襄阳曲》等。

⑥——偌大地域非“襄阳”不能涵盖。作为一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上级行政区冠名“襄阳”者断续绵延: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设襄阳郡;三国、晋、隋亦设襄阳郡;北宋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改设襄阳府;元设襄阳路;明、清设襄阳府;民国初设襄阳道:新中国设襄阳专(地)

⑦显而易见,在饱经2200年风霜的“襄阳”膝下,问世不足60年的“襄樊”难以望其项背,勉为其难则带来无尽的窘迫:顶替襄阳充当“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感文不对题,以“襄樊”领率周边县市又不具涵盖能力,阐述当地历史、文化总要赘加注解,国内乃至海外“襄阳人”认祖归宗困惑不已……

⑧不过,“襄阳”若用于市名,下属襄阳区便要同时更名:其前身襄阳县早于1992年由襄樊市区移治县境张湾镇,2001年改县为区。由于襄阳区并非市政府驻地,如今不与市同时更名将形成大、小“襄阳”同名异地的误区。查襄阳县在古代曾兼为“襄州”治所,此时改称“襄州区”顺理成章。

⑨将颠倒的“辈分”正过来,坐错的“位子”换过来,通过正本清源、各归其位“理顺地域称谓关系”,是襄樊市及襄阳区更名的实质所在。作为历史长河中的一次转折,襄樊”不再小材大用、力不从心,‘‘襄阳”不再大材小用、无处施展,以“名正言顺”疏通历史脉络、传承悠久文化

⑩当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没有谁比“襄阳”更适宜承载千百年的一方文化,更适宜涵盖上万平方千米的疆土,更适宜充任引领当地顾后瞻前的旗帜,魂牵梦萦的大“襄阳”终于回来了……

1.第⑥段画线的句子属于哪种说明顺序?采用这种说明顺序的好处是什么?(3分)(考点四判断说明类文章的说明顺序

★思路分析:此题考查说明顺序及其作用。第一问的答案显而易见。解答第二问,可以围绕本段的中心内容去说。答题模式为:采用了……的说明顺序,条理清晰地说明了……(事物名称)的……特点。
答案:时间顺序 采用时间顺序条理清晰地说明了“襄阳”作为行政区域冠名的演变过程,从而充分说明从古至今“襄樊”长期称“襄阳”。

2.文中第⑨段画线的句子主要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思路分析:此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分析画线句可知运用的说明方法。判断其作用,就是要答出用该说明方法突出了事物什么特点。
说明文阅读:考点四判断说明类文章的说明顺序
答案:作比较 把“襄樊”与“襄阳”地域名称的作用加以比较,使襄阳“疏通历史脉络、传承悠久文化”的特点更加突出。
3.选文第⑧段能否删除,为什么?(3分)

答案:不能。因为第⑧段补充说明了襄阳区更名为襄州区地原因,同时与上文形成照应,如果去掉,说明不够科学、全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68669.html

更多阅读

摘:看跌期权——A类份额的“下折”价值

看跌期权——A类份额的“下折”价值i分级基金 2015年1月19日 00:52经过了2012年“银华金利”下折事件后,市场意外发现了分级基金A类份额的“下折”价值——“看跌期权”。永续类A级份额的定位也从一个无到期日的类债券品种变成了一

2008中考说明文阅读:汶川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地震

扬州卷:(三)阅读下文,完成15 一18 题.( 14 分)  ① 这场震惊中外的里氏8 .0 级地震,震源在四川有汶川县,震级超过32年前的唐山大地震。除了吉林、黑龙江和新疆地区外,全国都有震感。震中烈度为10 度左右,为浅源地震,深度大概为10公里。地震

议论文考点阅读:考点三论证方法的判断和作用分析

考点三 论证方法的判断和作用分析(难易程度:★★★★)考点讲练【考点2011】①第③自然段运用的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2011年无锡市)《一个哲学命题》②指出第③④节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2011年江苏省宿

印象彩妆:对四个彩妆品牌的感受

  回首过去的2008年,彩妆市场一如既往的精彩,尤其在专营店渠道中,众多品牌恰似玫瑰一样绚烂!“风流各自燕支格,别有国香收不得”,本人对其中的四个彩妆品牌感受颇深,它们分别是自然堂、凯芙兰、铂金和兰瑟。下面就以其诞生的先后顺序来

声明:《说明文阅读:考点四判断说明类文章的说明顺序》为网友我叫坚强我不哭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