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究竟哪一个更重要?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翻译


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究竟哪一个更重要?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翻译
To be or not to be?人类还真是爱自寻烦恼,做什么都要“给个理由先”,养个孩子,每走一步都要“先听听专家怎么说”。作为一个天生资质愚钝的妈妈,我也是从各种焦虑中走过来的,在看过100多本育儿书之后并没有使我豁然开朗,反而陷入了深深的自责。然后我就自暴自弃的将所有育儿书籍送人,开始了随心所欲的爱谁谁。因为当你发现一切武功秘籍都发挥不了威力的时候,你要么使出葵花宝典最后一招,不成功则成仁,要不你就把所有秘籍烧了,自创剑法,远离江湖,孤独求败。


实际上当你没了武功秘籍招式上的束缚,你就做回你自己就好了。育儿先是育己,当我把关注点转向自己的时候,就发现一切豁然开朗。做好我自己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所以回到命题,“读万卷书还是行万里路”,我们不谈育儿,就谈育己好了。

无论是读书还是旅行,目标是统一的,就是增长见识。见者“目光所看”识者“心中领悟”。多读书,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有前人总结的经验教训有“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捷径。旅行,从自己的生活走出去,走进他人的生活,亲身感受世界的不同,体会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对我来说,二者同等重要。旅行是融入我血液里的基因,从小就跟着父母东奔西走,长大了毫无意外我们家两个子女都是”生命中唯有旅行不能放弃“那种“不安定分子”。而读书始于青春期迷失自我时的探索,从琼瑶到金庸,从安娜卡列尼娜到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与其说是在汲取营养,不如说是在寻找自我定位。我把自己如LEGO积木一样拆散,再根据那些所有闲书的反刍,重新塑成一个新的我,那就是所谓“青春期”——每个人的黄金时代。如果我可以重新来一世,唯有这两件我还要重复。

当有人问,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如果只能选择其一,该放弃哪一个?对于有些人,抵触旅行中的不确定性,那 种“漂泊”的感觉让他们没有安全感。也有些人,不喜欢书本中的教条,他们喜欢肆意人生,在山川大地,异域他乡,天马行空,愿把他乡做故乡,生活中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每个人的成长都有自己的轨迹,自己适合的方式,我觉得都无可厚非,不要用自己的价值观去套别人的价值观。当舆论的大多数都倡导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恰恰是你要冷静地去寻找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有可能就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TheRoad Less Traveled》by M. Scott Peck)。

我女儿刚满8个月我就开始带着她到处旅行,每个月都去一个新的城市。那个时候舆论的大多数在说,孩子太小这么折腾除了大人累什么也留不下。我的问题是:我需要留下什么呢?走过看过,经历过,这就是收获,我不会愚蠢地试图在若干年后问她,你还记得。。。吗?现在孩子6岁了,周围的同龄孩子家庭开始每个假期都不落空的出去旅行,舆论的大多数认为,这个年龄段最适合亲子游。如果你假期没有出去旅行,要么是花不起钱要么就是生活极其无聊。大冬天的如果没有全家晒成烤乳猪的颜色都对不起身为父母这个高贵职称。而这些年我却不怎么带孩子出去旅行了,要走也是我自己走。和跟妈妈出去旅行相比,她更享受和小伙伴宅在家里创造各种新奇的游戏。我随她。旅行还是不旅行,没有必须,不要有压力,适合自己,适合孩子,就好。

朋友让我谈谈旅行和旅行的区别。什么样的旅行有益于提高见识,而什么样的旅行纯粹就是花钱受累。就我个人的体验,旅行团这种类似“一键搞定”的旅行方式是我最不能接受的,这源于我自己不受束缚的个性。但是如果上有老下有小,夫妻双方工作忙,又不擅长做旅行计划,委托给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业也无可厚非。毕竟,由于语言的限制,如果没有旅行社,很多人可能一辈子也没机会走出国门,去看看世界。但我还是强烈建议,将读书和旅行相结合,在行前认真地学习一下,你要去的目的地,它有什么特色,有什么吸引你的地方。可以是地理方面、历史、文化,艺术、音乐,各方面的知识。最无聊的就是行前一片空白,旅行回来带回来一堆自己都不知道是哪儿的到此一游照。非典型性案例就是所谓欧洲十五国游,一个星期下来,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回来只记得比利时撒尿小童的小鸡鸡,阿姆斯特丹红灯区的橱窗女郎,卢浮宫里缺胳膊的维纳斯,大英博物馆里横陈的几具木乃伊。回到生活的原地,口袋空空,脑袋空空。我自己在17年前、10年前去过两次欧洲,就是类似的零收获。后来我读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我告诉自己说,如果没有读完《欧洲艺术史》我再不去欧洲。每一个国家每一种文化都值得我们抱着这样的敬畏之心去尊重。今年我违背诺言又去了一趟欧洲,只去了西班牙一地。出发之前,我读了三本西班牙历史文化艺术方面的书,看了四部西班牙题材的电影。当我踏上马德里街头的时候,那种亲切和兴奋是溢于言表;当我站在安达卢西亚的土地上远眺地中海,当我站在巴塞罗那港口看着哥伦布手指着大海的方向,我可以说我和他们的文化产生了共鸣。八年前我第一次去印度之前,除了重温泰戈尔诗选,读克里希那穆提的哲学书,看宝莱坞的电影,还粗略地研究了佛教在印度的起源和衰落,以及印度巴基斯坦的前世今生。我不是说每次旅行之前都要这样大费周章,好歹您也“百度知道”“穷游”上搜搜攻略,了解一下风土人情,最起码知道礼节,尊重当地习俗,做一个尊重别人也受人尊重的合格游客。

再说回到读书,美国教育对读书的重视远远超过国内教育,女儿上的小学,最近开始了轰轰烈烈的EAGERREADER活动,像女儿这样学前班的学生要求每周读书120分钟,鼓励读180分钟,朋友的孩子二年级,一周读了800分钟,相当于每天将近两个小时。女儿开学才两个月,课堂上单词都没学够100个的,这书怎么读?事实上读书只是一种生活方式,和语言无关和文化无关,我看着她从刚开始抓耳挠腮,不停地问我单词的意思,到现在随便抓起一本都可以安静地自己读半个小时。你会惊叹读书的魅力。

与读书、旅行相比,是否还有其他方式增长孩子的见识?我觉得还有很多,比如音乐、绘画、运动竞技,动手修理玩具……只要你和孩子都能投入其中,在兴趣的基础上扩展知识面,都是打开眼界的通道。眼界多宽,舞台就有多大。未来的世界只会更加丰富多彩,再也不是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两条出路了。学习和学习成绩是两个范畴的概念,成绩固然重要,一生的学习(《一生的学习》by克里希那穆提)才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美国的育儿书上有一句话,你想让孩子做什么,你自己先做起来吧。无论读万卷书还是行万里路,你自己适合哪种就做那种,与其让孩子实现你未曾实现的理想,不如抓紧时间自己去努力实现它。昨晚我的一个心理专家朋友发过来一组漫画,讲什么是最圆满的夫妻关系,有一段话”如今的她,正快乐地做着她想做的事, 而不再只是期待他人的宠爱,她了解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女人>,而且这种价值存在他的心中,不必为了证明而作给别人看,她要每一天都快乐~~~”。这种心态同样适用于亲子关系,做好你自己,成熟的爱,才能给予孩子幸福的人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69118.html

更多阅读

「镜头防抖」和「机身防抖」哪种更好? 镜头防抖 机身防抖

【黄进贤的回答(70票)】:经典回答:各有各好如果你在意性能,那无疑是镜头防抖效果更优。一般镜头防抖都有3档快门左右的提升效果,在某些镜头(例如佳能的EF2470 IS F4)甚至可以达到4档的效果。而虽然机身防抖声称自己也有2.5-4档的提升,但是

八字和大运谁更重要 网络广告和网络公关谁更重要?

企业对外宣传有且仅有两种途径,就是广告和公关,所有的宣传工作可以细细品味下,除了广告就是公关。在网络时代下,网络成为第一大媒体的时候,企业的主要宣传工作就成了网络宣传,包括网络广告和网络公关。不管你是叫品牌推广经理,还是叫企划

战略比更重要 战略制定和战略执行,哪个更重要?

     通过战略研讨会,再起飞公司中高层群策群力研讨公司战略目标达成的方法,并形成了共识。但战略研讨会决定的是“做什么不做什么,并且是公司层级的核心策略”,要想让这些核心策略落地,需要“分解形成部门级策略,并回答如何做”。 

声明:《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究竟哪一个更重要?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翻译》为网友旧友终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