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铜马”让盐城人纠结成歌 盐城铜马影城

编者按:盐城有色彩斑斓的历史,白色的盐文化、红色的铁军文化,以及绿色的湿地文化,正变成盐城靓丽的名片,吸引着世人。盐城,这座古老的城市正焕发出勃勃生机。近年来,盐城建设日新月异,改造老城区,拓展新城区,大布局大调整,令人欣喜之余,又难免有太多的伤感,那些有着美丽名字的古巷小道,那些浓缩了城市历史的建筑,正逐步被岁月所湮没。城市的深度和厚度,已经被速度和高度代替,新四军军部在市区唯一的遗存——江淮银行,也被抹平。然而迄今为止,上述种种都没有这次“‘大铜马’搬迁”让盐城人纠结,这是盐城人公民意识的觉醒,也彰显了盐城人对家园的热爱和对盐城历史的一种发乎于心的情结。

“大铜马”让盐城人纠结成歌

作为盐城最显著的城标,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重建军部纪念塔铜像雕塑被盐城人亲切的称为“大铜马”,自1986年9月建成以来,一直是盐城这座英雄城市的的光荣标志。从“中市桥”、“忠字塔”、“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碑”到“大铜马”,随着历史的积淀和造化,盐城有了一个定海神针一样的城市基点,城市的四方从这里开始,盐城的零公里在这里。

盐城人对“大铜马”的感情很深,自2007年“大铜马”整修过后,“大铜马”变得更加漂亮。一到双休日,喷泉就会准时打开,远远就能听到清脆的水声,清新宜人。在阳光映照下,喷泉水花四溅五彩缤纷,在夜晚的霓虹辉映下显得分外迷人。每逢重大节日,花团锦簇气球环绕,给人眼前一亮心头一热的感觉,“大铜马”已经成为盐城标志性文化名片。

“大铜马”要不要为BRT让路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新一轮的沿海大开发中,盐城的城市定位上升为沿海特大中心城市,解放路作为市区南北轴线道路,在全面综合整治的基础上,苏北第一条快速公交线路(BRT)在解放路迅速铺展、延伸。那大铜马是否要为BRT让道呢,一时间众说纷纭。

很多市民觉得“大铜马”是盐城地标建筑,同时也是盐城人的精神象征。盐城新四军纪念馆主馆区、建军广场(大铜马)、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泰山庙)俗称盐城的“新马泰”,这三部分共同构成红色系列景区,三者矗立在建军路上,彼此交相呼应。迁移了其中的任何一部分都将会破坏原有的景区风格。

但也有一部分市民觉得,这一建筑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作为城区重要的主干道,解放路和建军路一直承载很大的交通压力。在整治解放路及建设BRT公交系统的过程中,“大铜马”迁移后改圆盘形车道为十字形双车道,并设置红绿灯,将进一步规范闹市区交通环境,很大程度 上解决解放路与建军路交界处常年易拥堵的问题。

“大铜马”迁移已成定局

“大铜马”迁移方案正式确定,先将铜马铜像安置到一个安全的地方进行保管,再对新建军广场进行建设改造,一切就绪后,最终吊装铜马铜像。“大铜马”3月20日开始搬迁,“大铜马”搬家的消息一经传出,建军广场人流不断,市民们纷纷在“大铜马”前拍照留念,表达对“大铜马”的留恋之情。

各大网站以及一些盐城人的博客上,也炸开了锅,除支持者外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

网友“大盐”给盐城市委市政府撰写了公开信,并列举六个不迁“大铜马”的理由,信中言辞恳切,透着满腔对这座城市的热爱。信中说:“大铜马”的迁移方案虽然只是将“大铜马”迁移,而且移得很近。但对于历史文物,拆了就没了,迁了就变了。建筑物是与其地处环境一体的。一个总是横平竖直的城市是没有自然纹理的,一个一览无余的城市是没有历史感的。

网友芭蕉叶下说:大铜马的搬迁是为了给快速公交车让道。那一个城市是不是就只要速度?其实不必每条大路都笔直向前,多几个迂回弯曲,这样不但给城市带来几分生动秀美,更能显出一个城市的神秘厚重。

网友米老鼠在其博客上称,忘记就意味着背叛。老城和新城完全可以和衷共济。历史和时尚是父与子的关系,只有不孝子才会割断历史的记忆。既然城市向南发展已花了那么大的代价,为什么就不能给这个城市留点最后的记忆呢。盐城就不能学学苏州、西安吗?跳出老城发展,保留历史的根,守住城市的魂!

云开朵朵:“大铜马”的搬迁是这座城市的悲哀。商业的发展填平了城市最后的一处拐角,绕过铜马的那一个弯,是盐城特有的一个缓度,是历史深处的一个迂折。

“大铜马”将站得更高

“大铜马”让盐城人纠结成歌 盐城铜马影城

“大铜马”将落户于新建的建军广场,位于原址东南方原街心公园内,即中茵海华广场建筑的西北角,毗邻宋曹故居和中茵大厦。新建军广场的建设,主要考虑到原街心公园处“大铜马”的东南,空间虽然相联,但偏于一隅,在市民印象中则是中心广场附带的一个部分。由于东南中茵海华云顶的建设,以及西南规划中苏宁大厦的即将建设,改变了城市中心的空间尺度。新的建军广场总的范围将会向南扩展,为保持广场中心仍处于交叉口的位置,方案将“大铜马”置于东南,方向朝向西北形成斜45度的广场中心景观轴,将人们印象中的空间中心点引向原交叉点的位置,保持市民对城市中心点的原本定位。

迁址后的效果图中,“大铜马”将进一步增高塔基,将原总高度10.3米的塔提高至15.0米,形成整个新广场范围的视觉焦点,统领主广场。并将在铜像周围增添浮雕墙、花草树木等公园景观,大铜马的基座即重建军部纪念塔除了迁进建军广场外,纪念塔本身尺寸也作了调整。纪念碑除新四军战士骑马的铜雕外,均采用灰白色毛面花岗岩饰面,强化整体的纪念氛围。

建设中的新建军广场将被打造成一个集人文气息和红色革命历史于一体的开放式广场公园。

“大铜马”迁移后,不仅能使原本交通压力很大的路段进行更好的道路改造,从而缓解了交通压力,还能够使得新建军广场以崭新的面貌向市民开放,届时市民可近距离瞻仰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塔,感受英勇的“铁军精神”,从而进一步丰富新四军骑兵铜像作为城市标识的内涵和意义。

在城市日新月异的今天,在做大做强的宏大叙事中,高度和速度逐渐成为城市的象征,历史和当下如何自然过渡和衔接,精神图腾也好,城市原点也罢,为了建设不得不让历史为之让路,这种沉闷和难舍的情绪,笼罩在盐城人的心头,纠结成歌。

结束语:政府在城市规划的过程当中,应该充分的尊重民意,应当了解老百姓想的是什么,尊重的是什么,他们需要的是什么。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规划的时候,要高起点要融入新的精神,融入新的城市精神,老百姓是可接受的。另外,政府在规划的时候也应该尊重法律,应该从立法的角度来规范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要有长久的高起点高规划的措施。同时,经济建设和文化传承缺一不可。如何协调好经济发展和文化的传承,我们要做的是在让百姓得到实惠的同时,又能保证铁军精神得以继承,并能为城市精神注入新的内涵。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而地标又最能形象的体现出这种文化内蕴。博大的北京有宏伟的故宫,精致的苏州有意境深远的园林,古都南京有写满沧桑的明孝陵,而红色盐城则有雄壮威武的大铜马。

“大铜马”也必将成为盐城历史的根脉源远流长。

  资料链接:

“大铜马“也叫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塔塑像由塑像和塔座两部分组成。塑像是根据新四军老战士管文蔚的具体设想,由全国城市雕塑规划小组副组长、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王克庆教授创作设计的。一位年轻英武的新四军战士,身背大刀,手握缰绳,骑在高高扬起前蹄的马背上,昂首前进,象征新四军东进,开辟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75161.html

更多阅读

咬肌太大怎么办 如何让咬肌变小 如何能使咬肌变小

咬肌太大怎么办 如何让咬肌变小——简介咬肌肥大一般分先天性遗传和后天性生活习惯两大原因,咬肌太大怎么办,一般临床上是通过手术的方法去除部分咬肌的,但这种情况比较少见,而且手术法毕竟有风险,大家可以通过一些日常小方法来慢慢消除,

三剑客 法国作家大仲马杰出作品 青少年必读经典 青少年必读经典

法国作家大仲马杰出作品 青少年必读经典作者: 分类:简介: 三个年轻人为实现梦想,远离家乡,来到巴黎,加入了国家火枪队。无意中,他们卷入了国王、首相等上层人物的斗争,杀机四伏,险象环生。在各种挑战面前,他们该如何应对?要想保住性命,并赢得胜

大仲马与小仲马 小仲马自立的故事

大仲马与小仲马彭良举 / 编辑亚历山大·仲马(Alexandre Dumas,1802年7月24日-1870年12月5日)是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为区别与他同名的儿子,亦称大仲马(Dumas, père)。大仲马的儿子小仲马也是法国著名的作家,是大仲马贫困时和一名女

法国作家大仲马、小仲马及梅里美 大仲马与小仲马是什么

第二十三天:剑客重然诺,卡门爱自由(法国·19世纪)(上)自学成材的大仲马——“鲁滨孙也读《三剑客》”——快意恩仇的《基度山伯爵》——小仲马名扬《茶花女》——梅里美《嘉尔曼》:不自由毋宁死——《高龙巴》:谁说女子不如男——婚戒传奇:《

声明:《“大铜马”让盐城人纠结成歌 盐城铜马影城》为网友风吹浪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