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顶之下》纪录片未尝不能做主流 穹顶之下纪录片观后感

这几天朋友圈被刷屏了,一部本身没多大噱头的网络纪录片《穹顶之下》快把屏幕都刷破了,各种转发评论有若弹幕,有支持,有反对,也有不屑一顾,又引发基于各种支持和反对的所产生第二级、第三级讨论,真是热闹。就像李宗盛曾经唱过:笑话真是精彩,怎么好意思一个人走开。自媒体时代,大多数人都无法真正的退隐于三界外,越来越多的人因为《穹顶之下》的话题效应而参与进来,产生了更大量的刷屏。

那么问题来了,《穹顶之下》作为一部科普纪录片,在话题之外,它的水平怎样,内容是否真实,是否严谨,它在讲述什么,它得到什么,让观众得到什么,这些本质问题,似乎总是被大家睿智而激烈的发言变得复杂了

其实,从电影的角度来看影片,一切就变得简单了。柴静选择雾霾这一当下中国人有着强烈共鸣的环境问题作为题材,足见对新闻和社会话题的敏敏锐,有人说雾霾不好拍,没有足够的资源和背景,是无法完成的,也有人不认同柴静把女儿关在玻璃窗里的养育方式,更有激进者搬出同谋论,质疑在两会前夕推出该片,幕后有政治投机心理或不可告人的利益驱使。

这些争议和质疑不无道理,但本着“无罪”推断论,我们愿意相信柴静是真诚的,带着“不是怕死,就是不想这么活”的思考和身为人母的初心来拍摄这部电影。

柴静是少数率先行动起来的人,向雾霾宣战,向官方倡议,呼唤民众重视,她做了别人没做的一件事,而这件事本身显然是有益无害的。这使《穹顶之下》无可指摘,一个灯笼的光虽然微小,却也胜过没有。面对雾霾,所有人都齐心协力,才会让下一代生活在真正的星空之下,蓝天白云之下。

当然,也必须意识到,对于雾霾的理解和专业知识,影片也没有达到特别高的水准,无论就知识含量,调研资料,还是思考深度,媒体观点,《穹顶之上》都乏善可陈,之所以能够火爆网络,一方面来自柴静的知名度,另一方面来自有意或无意的话题营销。

影片取巧的以柴静和女儿的亲身处境为引子,各个部门的官员访谈为脉络,给观众看到了雾霾背后的一些人和事。可是,一部纪录片仅有这些是不够的,看完影片,除了对现状和未来的语焉不详,除了中国电视人特有的心灵鸡汤,我们看不到太多的设身处地,看不到有建设性的见解和提议,归咎起来,一是能力不足,柴静还不是一位优秀的纪录片导演,二是定位不清,柴静在片中变换着母亲,公民,记者,演讲家的身份,都是若即若离,稍嫌油滑。

正事是这种身份的游离,让《穹顶之下》缺失了纪录片应有的执着和立场。就水平来说,《穹顶之下》不仅是远不如欧美纪录片,也不如央视焦点访谈的表现和归纳能力,缺乏深入浅出,缺乏更好的素材。别说是资金有限,也别说不够专业,也别用自费的热血和条件的限制来掩盖作品的不成熟,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就目前的资源来说,这部电影可以做得更好。

《穹顶之下》纪录片未尝不能做主流 穹顶之下纪录片观后感

比起提醒大众防霾治霾这个功能,对于影迷来说,更欣喜的是通过《穹顶之下》看到了纪录片的魅力。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有太多被忽略的画面,或者不易实现的视角,不是只凭文字和图片便能代替,只要纪录片才能真正以影像满足所有的好奇。诚然,电影技术已经可以拍出《阿凡达》《星际穿越》这样把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搬上大银幕,并形成极尽逼真的影像,但人类绝不会停止对真实和真相的探索,所以,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纪录片都不会消亡,甚至随着拍摄技术的提高,达到一个高峰,也未尝不会发生。

我们可以看到,国外的纪录片始终保持着极高的技术水准,例如《帝企鹅日记》《迁徙的鸟》的生命史诗,《狂野非洲》《昆虫帝国》BBC的地理科学人文展览,《与霍金一起了解宇宙》《与摩根弗里曼一起穿越虫动》生动有趣的科普小品,《无法忽视的真相》、《食品公司》《超码的我》对文明副作用的思考,《华氏911》剑锋犀利的时事解析,林林总总,让我们大开眼界,展现了故事片所无法比拟的特独魅力。

看看这些纪录片,就知道我们的差距有多大。在中国,更多的纪录片走的是电视和网络渠道,技术非常简陋,《穹顶之下》本身没多高水平,可是对于纪录片来说,它的2亿次网络播放量和话题效应,浮现出一个还未发掘的财富,它证明了只要有适合的制作和营销,纪录片也能吸足眼球,也能赢得市场。所以,每一个正在做纪录片或未来要做纪录片的创作者,都应该感谢柴静,无论出于什么样的目的或水平,她毕竟以一己之力推开了一扇窗,或许有一天,我们发现,《穹顶之下》是国产纪录片的一个新的开始。

也希望所有喜欢电影的人,多去看看好的纪录片,电影里不仅有让人忧思的现实,也有无尽的美好。忧思也好,赞美也好,只要发自真心的爱这个世界,就是最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77042.html

更多阅读

下面这三种体质的人不能做艾灸:

下面这三种体质的人不能做艾灸:  【阴虚火旺】症状:下午或晚上身体或脸颊发热发烫;身体燥热不喜多衣,手足心发热;心烦,失眠多梦;盗汗;总是口干咽燥;大便干结难解;小便少颜色深黄;舌体薄瘦,舌质干红或有裂纹,无苔或少苔;脉细数。或伴有口

施一公就不能做清华副校长? 施一公清华大学演讲

施一公就不能做清华副校长?肖鹰按:自2000年入职清华以来,本人从无对校方人士的来去上下有所留意,更无言论问世;我即使于这次媒体报道“施一公拟任职清华副校长”,本也无意言论。但是今天读了熊丙奇署名文章,却破例要说两句。

转载 《靠结果生存》之职责不等于结果 靠结果生存

原文地址:《靠结果生存》之职责不等于结果作者:王笑菲在企业中岗位职责不清晰,势必会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从而削弱了企业的执行力,但是如果岗位职责过于明确,就会出现各扫门前雪的情况,而忽略对结果的负责。你公司里面有没有自扫门前雪的

声明:《《穹顶之下》纪录片未尝不能做主流 穹顶之下纪录片观后感》为网友深藏功与名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