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蝴蝶谷》教学反思 台湾的蝴蝶谷

《台湾的蝴蝶谷》教学反思

《台湾的蝴蝶谷》是一篇描写自然风光的优美散文,作者以细腻的笔触介绍了我国宝岛台湾的“蝴蝶谷”每年春季瑰丽而壮观的奇异景色。全文文笔优美,词汇丰富,既能让学生感受蝴蝶谷的迷人景象,又能激发学生对祖国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课文具有“课文长”、“用词美”、“想象点多”等特点。

《台湾的蝴蝶谷》教学反思 台湾的蝴蝶谷

记得薛法根老师有一个很好的习惯,就是每备一节课前都要将课程标准仔仔细细地进行阅读,对照课程标准上不同年级需要达到的要求等进行备课。好的习惯和做法只值得学习的。备这一课时,我再次细读《语文课程标准》,其中对低年级阅读教学提出的目标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针对本课内容及课文特点,并依据上述要求,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进行了这一课的思考,确定了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在读中感知、感悟台湾蝴蝶谷的美景是学习的重点。如何让孩子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是教学的难点。那如何来吃透文本,渗透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入境,让学生身在蝴蝶谷中,切身感受到蝴蝶谷的奇妙景象呢?思考如下:

一、立足文本,提炼问题,让文本清晰起来。

要上好一篇课文,首先教师呈现给学生的文本思路要清晰。细读课文后,我发现在全篇课文可以以“台湾的蝴蝶谷景象迷人。”为主线,提炼“蝴蝶为什么喜欢宝岛台湾?”“人们为什么称它为蝴蝶谷?”“蝴蝶谷里的景象如何?”三个主问题。而第一个问题可以放在第一课时与学生读文交流解决。第二课时可以围绕后两个主问题引领学生去细读,去品味,去感悟悟,去想象,让文本思路清晰可见。

二、品位语言,提升素养,把文本积累起来。

“语文素养”的关键要素是语言,包括语言积累、语言理解和语言运用。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应多关注语言的积累。这体现在本课的三个方面:一是有关描写颜色词语的积累。教学二、三自然段中让学生给“色彩斑斓”换词进行积累和运用,第三自然段中“五颜六色”“五彩缤纷”“金光灿灿”等词语,让学生存储在自己的大脑记忆库中。二是读、背过程中有关语言感受的积累。如给画面配音“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通过动词和形象的动画,积累语言中所蕴涵的形象感、意蕴美和情趣感。三是语言表达特点的积累。如在第二自然段的教学中,我重点抓住了句子“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中“飞过、穿过、越过”的使用。引导学生在老师的对比朗读中辨析“飞过”、“穿过”、“越过”等动词,学生立刻发现和体会到老师读时都用了“飞过”,觉得很是重复,教师不经意的朗读,其实是精心之笔,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丰富,提醒学生写话时也要注意做到用词的准确,词语的丰富多彩,这样才能写好文章。并以动画来形象地验证这一用词的精当。

又如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的两个蝴蝶谷的迷人景象及初步体会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引导学生体会第三自然段中黄蝶翠谷因“金光灿灿”而“十分壮观”;描写彩蝶幽谷时用了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句“有的山谷里有几种蝴蝶,上下翻飞,五彩缤纷,就像谁在空中撒了一把把五颜六色的花瓣,随风飘来,又随风飘去。”引导学生讨论这句话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进而追问“蝴蝶与花瓣哪里像?”引导学生从颜色和飘舞的姿态等方面认识到它们都是五颜六色的、五彩缤纷的,蝴蝶上下翻飞和花瓣随风飘舞很像,让学生体会作者打比方的形象与生动。

三、创设情景,互动对话,让文本立体起来。

本文语言优美生动,如何把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细细品味,让文本立体起来呢?教师以“采访”的形式创设情景对话,使学生在师生的互动中使文本立体起来。

“赶到”一词既体现出小蝴蝶高兴也体现出了和赶往蝴蝶谷时着急的心情,怎样才能帮助学生体会呢?我运用“采访”的形式,与学生进行互动对话,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入情入境,学生不但从这一互动情境中理解了词语,更体会小蝴蝶聚会前高兴、兴奋、着急的心情,进而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课文,情感朗读自然水到渠成。又如让自己扮演游人,学生扮演热情好客的蝴蝶,游人一到山谷,立即被翩翩起舞的蝴蝶团团围住,使学生沉浸其中,“翩翩起舞”“团团围住”不着一语,学生立刻从立体的文本表演中感悟和理解,蝴蝶谷的整体美在潜移默化中映入学生的脑海,孕育了美的情趣。教师与学生将无声的语言变得有声有色,有血有肉了,文本也由此立体起来。

四、巧借媒体,突破难点,让文本鲜活起来。

在读中感知、感悟台湾蝴蝶谷的美景是学习的重点。如何使学生能够入情入境的去感知、去感悟呢?

低年级小朋友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针对这一特点我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直观、生动的优势,不断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融入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之中,加深学生们对蝴蝶谷迷人景色的印象,从而使学生发现美、感悟美、表现美。寓美育于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如教学“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辨析“飞过”、“穿过”、“越过”等动词时,以动画将学生带入文本所描绘的情景,形象地来验证这一组动词用词的准确和丰富,突破了学生理解上的难点。

又如我出示的“黄蝶谷”和“彩蝶谷”的两个画面是学生在听读想象的基础上,直观的感受到山谷的迷人,适时的补充其它的蝴蝶谷,学生立刻被引领进了这迷人的蝴蝶谷中,直接“闻其声、观其景、临其境”,感知、感悟台湾蝴蝶谷美景学习难点由此突破,文本也因此鲜活起来,而学生有了这样的感性认识,感情朗读自然水到渠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77417.html

更多阅读

《慈母情深》教学反思 慈母情深反思

《慈母情深》教学反思爱因斯坦曾说:教育是什么,教育是当你把学校里学的所有东西忘了之后剩下的东西。我想听课也是如此,即听课就是当你把课堂上听的所有东西忘了之后剩下东西。这些东西才是最珍贵的,最令人感动的,最发人深省的。上完《

《三借芭蕉扇》教学反思 三借芭蕉扇 西游记

《三借芭蕉扇》教学反思《西游记》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长篇神话小说,以唐僧取经的故事为线索,塑造了神猴孙悟空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孙悟空“三借芭蕉扇”充分表现了孙悟空嫉恶如仇、敢于斗争、不怕困难的性格特点。教学这课时,我导

《望天门山》教学反思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望天门山》教学反思《望天门山》全诗从“望”字着眼,前两句描写山川气势。第一句先写山,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隔断,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第二句写水,浩浩荡荡的长江水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这两句所望到的景物是静

《大拇指汤姆》教学反思 大拇指汤姆续写

《大拇指汤姆》教学反思梁秀敏《大拇指汤姆》选自《英国童话故事》,主要讲述了善良才会带来幸福的道理。童话故事中农夫与妻子因多年前款待了一位素不相识的乞丐,最终得到了儿子,也得到了幸福。故事内容比较长,但是所选的事例却较清晰

《红领巾真好》教学反思 红领巾真好教学设计

《红领巾真好》教学反思惠州市龙门县实验学校 廖兰馨《红领巾真好》一课是一首清新优美的儿童诗,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实际,语言生动活泼。整篇课文采用了拟人的手法,为人们展示了一幅清新、活泼、动人的画面,唱响了一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声明:《《台湾的蝴蝶谷》教学反思 台湾的蝴蝶谷》为网友控制吥住情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