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史试题 中国工艺美术史重点

一、名词解释

1 彩陶繁荣于新石器时代中期。(1)多为以矿物颜料绘画的泥质红陶,(1)装饰绘画于烧造之前,题材以各种几何形为主。(1)黄河中上游地区的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最为发达,(1)其著名彩陶类型有半坡、庙底沟、马家窑、半山、马厂等。(1)

2新石器在打制的基础上,普遍磨光、常常钻孔的石器。(1)是新石器时代主要的生产工具,(1)注重材料的选择,(1)并体现了对称、质感等重要的工艺美术法则。(1)其材料、技术和若干器形为原始玉器继承。(1)

3青铜器基本为以红铜与锡的合金铸造的器物。(1)在红铜中加入锡,可以降低熔点、提高硬度、增加美感。(1)分容器、乐器、工具、兵器等多种。(1)起源于商代以前,(1)商周时代繁荣,汉代开始衰落。(1)

4金银错青铜等金属器物的装饰方法,又称“错金银”。(1)始于春秋战国,两汉及其以后仍在沿用。(1)做法是,在器物上刻出图案,(1)于刻纹内镶嵌金银丝或片,再打磨平滑。(1)使器物有精巧华丽的装饰效果。(1)

5铜镜以青铜铸造的鉴容用具。(1)正面光滑明亮,背面常有装饰图案。(1)中国早期的铜镜已见于齐家文化遗址,(1)经战国两汉、唐两个高峰后,艺术转向衰落,(1)入清,为玻璃镜取代。(1)

6带钩古人扣接腰带或随身佩挂小物品的器具,(1)形如微曲的长条或琵琶等。(1)因展示性强,往往制作考究、装饰华丽,(1)材质虽以青铜居多,但也常见金银、玉石。(1)出现于西周晚期,战国秦汉风靡。(1)

7夹纻一种轻巧漆器胎体的制作方法,纻即麻布。(1)做法是,以木或泥做成内胎,以涂漆灰的麻布等裱糊若干层,干实后,去掉内胎,(1)再于麻布壳上髹漆。(1)始于战国,流行于两汉。(1)魏晋以来,多用于制作塑像。(1)

8玻璃中国古代,常称“琉璃”等,(1)入清,又称“料器”。(1)曾长期属于铅钡玻璃,(1)其透明度及耐热性都不及西方的钠钙玻璃,(1)这种情况直到清代才改变。(1)

9《考工记》中国已知最早的古代手工业技术著作。(1)应成书于战国时的齐国,(1)西汉,补入《周礼》,今存7100余字。(1)系统总结了当时的手工业技术,富含科技史意义,也提出了重要的工艺美术思想。(1)提出的手工业制作原则是“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1)

10釭灯汉代流行的一种设计优秀的铜灯。(1)设吸烟管能将烟气吸入灯身,(1)灯身常可盛水,令烟气溶于水,以降低空气污染。(1)灯罩能开合,以调节光线的强弱和光照的方向。(1)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长信宫灯即属釭灯。(1)

11多子奁盒lián一种设计优秀的容器形式。(1)可在一件较大的容器中,紧密地放置若干较小的容器,(1)如多子妆奁、具杯盒(1)。节省空间、携带方便,清洁卫生。(1)今见的作品多为汉代漆器。(1)

12云气纹成熟不晚于战国,是代主要的装饰纹样,(1)其流行同神仙思想有关。(1)它增加了图案的动感,既可分割画面,(1)又能使各装饰区产生统一的效果。(1)常与动物纹搭配,组成“云虡”图案。(1)

13汉代四神纹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也称“四灵纹”。(1)分别象征着东西南北四个方位(1)和春秋夏冬四个季节。(1)是汉代流行的装饰题材,(1)体现了汉人的神仙思想和辟邪求福的观念。(1)

14瓷器以瓷石或瓷石加高岭土制坯,(1)上釉后,经1200℃以上的高温烧成的器物。(1)胎体致密坚实,扣击发音清脆。(1)发明于中国,历史不晚于汉代,(1)两宋是其艺术顶峰。(1)

15越窑窑址在浙江绍兴、宁波一带,是东汉至北宋的重要窑场。(1)主要烧造青瓷,(1)鼎盛于晚唐至北宋初。(1)釉面追求玉的质感,器物常带各类装饰。(1)作品被《茶经》形容为“类冰”、“类玉”。(1)

16何稠北周至唐初的工艺美术家。(1)祖籍应为中亚,(1)长期主持宫廷营建、制作。(1)隋代,他仿造的波斯金线锦袍比原作更精美,(1)又以绿瓷仿制玻璃,效果“与真不异”。(1)

17窦师纶初唐著名丝绸纹样设计家。(1)设计的瑞锦、宫绫“章彩奇丽”,(1)常以对鸡、斗羊、翔凤、游麟为题材,(1)图案多取对称形式。(1)因窦爵封陵阳公,故他设计的图案被称为“陵阳公样”。(1)

18夹缬xié唐代开始流行的一种丝绸等织物的印染方法。(1)做法是,以两块图案相同的镂空花版(1),将按幅宽对折的织物夹住,从两面施染,(1)花纹对称。(1)有的作品因多次施染,能形成多种彩色的图案。(1)

19联珠纹中国6世纪中期到7世纪后期流行的装饰题材。(1)由连续的圆珠构成,(1)典型为丝绸上的联珠圈纹,(1)应受经中亚传入的萨珊波斯影响。(1)8世纪初,逐渐退出中心地区的装饰主流。(1)

20金银平脱代流行的高档装饰方法,(1)由汉代的贴金银片发展而来。(1)做法是,将金银片剪刻成花纹,粘贴在漆地上,拼成图案,(1)再涂漆、研磨,使图案与漆地平齐。(1)用以装饰漆器、铜镜,以至瓷器。(1)

21雕漆相传始于唐的漆器品类。(1)做法是,在器胎上涂以几十道、以至上百道大漆,(1)再于漆地上雕刻图案。(1)分剔红、剔黑、剔犀、剔彩等多种。(1)元以后,以剔红为典型的雕漆成为中国漆器的代表。(1)

22磁州窑窑址在河北邯郸一带,是典型的民间窑场。(1)宋金时代繁荣。(1)装饰手法丰富,以白地黑花最为典型,(1)图案往往简洁潇洒(1)。在中原影响很大。(1)

23影青宋元称“青白瓷”,(1)釉色白中泛青。(1)器物多带刻花、划花、印花等装饰,(1)大量烧造于宋元时南方,(1)景德镇的产品最具代表性。(1)

24皮囊壶辽代最有代表性的陶瓷器形,(1)又称“马镫壶”、“鸡冠壶”。(1)有多种样式,(1)造型和装饰常模仿皮质容器。(1)造型的演进体现了契丹民族的生活从游牧到半定居的转变。(1)

25戗金银qiàng传统漆器品种。(1)做法是,在漆地上刻划出图案,(1)于刻纹内上漆后,再填以金银箔。(1)源头可上溯到西汉的针刻,(1)宋代作品已极精美。(1)

26青花以氧化钴为呈色剂,(1)在坯体上绘画图案,上釉后,入窑烧制的瓷器。(1)器物呈白地蓝花或蓝地白花效果。(1)因蒙古族尚白、尚蓝,(1)在元后期成熟,并从此成为中国陶瓷的代表。(1)

27满池娇表现“池塘小景”的绘画性图案。(1)池塘中,莲荷盛开,并常配鸳鸯等水禽。(1)图案因元文宗的御衣刺绣而定型,(1)是元青花等的重要装饰主题,(1)并延续到后世。(1)

28渎山大玉海现存最大的古代玉容器。(1)造成于1266年初,是蒙元重要的宫廷贮酒器。(1)呈色青黑,杂以白斑。(1)外壁碾琢波涛中的海龙、海马等。(1)形象丰满,造型雄武硕大,重约3500千克。(1)

29斗彩明以来的一种彩绘瓷器。(1)装饰以釉下的青花和釉上的彩色组成。(1)创始不晚于宣德年间。(1)成化斗彩最负盛名,(1)产品多为秀雅的小型器。(1)

30顾绣明清的一种著名刺绣。(1)明后期,住在上海露香园的顾氏女眷多擅长刺绣,其绣称“顾绣”或“露香园绣”。(1)绣针、绣线极其纤细,配色自然,(1)绣稿多取自绘画,作品以欣赏品为主。(1)韩希孟是顾绣的代表人物。(1)

31宣德炉明宣德年间(1)官府铸造的一批香炉等精妙铜器。(1)铜料经多次熔炼,(1)有时,加入金银做装饰,(1)色泽美观,造型古雅、器形丰富。(1)仿制品很多。(1)

32掐丝珐琅俗称“景泰蓝”。(1)以铜为胎,(1)经掐丝、烧焊、点蓝、烧蓝、磨光、镀金等工序制成。(1)花纹精巧,风格富丽华贵,(1)是明以来重要的工艺美术品种。(1)

33《髹饰录》 xiū中国现存唯一的古代漆艺专著,(1)作者为代新安的著名漆工黄成。(1)详细记录了制作漆器的工具、材料和方法,(1)也涉及了漆器的创作原则和漆器史。(1)明末,嘉兴的杨明为它逐条作注。(1)

34明式家具以明代硬木家具为代表的优质家具,(1)制作年代延续到清初,(1)以苏州作品为典型。(1)品类繁多、注重选材、做工考究,装饰简洁,(1)造型洗练,尺度合宜,风格典雅。(1)

35 珐琅彩清康熙时创始的彩绘瓷品种。(1)基本为御用器,(1)一般先在景德镇烧成白瓷,(1)运到北京后,由宫廷画师以珐琅料绘制图案,再入窑第二次焙烧。(1)作品精细华艳,富有宫廷艺术气息。(1)雍正、乾隆时的水平最高。(1)

36粉彩康熙时创始的彩绘瓷品种。(1)用“玻璃白”在一些装饰部位打底,(1)以增加色彩的明暗对比,(1)绘制图案采用渲染法,又称“软彩”。(1)雍正、乾隆粉彩声誉最高。(1)

37吉祥图案一类表达美好生活愿望的图案。(1)内容由题材的谐音、(1)寓意等手法组合而成。(1)品类繁多,反映的观念也很庞杂。(1)起源很早,到明清已极流行。(1)

38大禹治水图玉山乾隆后期制作的陈设品,(1)为现存古代最大的玉雕。(1)青玉质,高两米多,重逾五吨。(1)据清宫藏宋代同名绘画设计,在扬州雕成。(1)表现传说时代,开山治水的宏大场面。(1)

二、简答

1原始陶器的主要成型方法及其效果主要有捏制泥条盘筑轮制三种。(1)捏制适于制作小型器物,造型一般不规整。(2)较大的器物常用泥条盘筑,器物大多胎壁较厚。(3)轮制出现较晚,它可使器物造型规整,胎体厚薄均匀。(4)轮制有慢轮、快轮之分,前者早于后者以快轮拉坯成型,可使胎体极薄。

2汉代漆器西汉前期至东汉中期为中国漆器的黄金时代。(1)作坊遍布各地,以蜀郡广汉郡最为著名。(1)广泛进入生活,社会上层往往拥有极多。(2)胎有木胎、竹胎和轻巧的夹纻胎,(3)器形丰富,出现了多子奁盒等优秀设计。(4)装饰方法以彩绘为主,也有针刻、扣口、金银片贴花和镶嵌等(5)。装饰或严谨,或飘逸,题材以云气纹及云虡居多。

3两宋陶瓷风格典雅优美,(1)是中国陶瓷艺术的顶峰。(1)瓷窑众多,并涌现了一批面貌独特,艺术卓越的著名瓷窑,(2)造型大多洗练清新,仿古成为重要潮流。(1)装饰题材千姿百态,缠枝花折枝花出现最多。(1)装饰技法无所不包,刻花、划花、印花、绘画应用最广。(1)釉色丰富,在传统的白釉、青釉、黑釉以外,又增添了青白釉。(1)釉质滋润粹美,不少高档产品甚至仅以釉为饰。(1)

4元青花和蒙古族的关系中国的青花瓷起源虽早,但长期低靡。(1)元代,骤然繁荣,这与蒙古族文化关系密切:(1)蒙古族尚蓝尚白,青花瓷恰为白地蓝花或蓝地白花效果;(1)蒙古族饮食豪放,元青花中大型器物数量众多;(1)蒙古族恶七重九,元青花的装饰带没有七层的,而九层的为数不少;(1)蒙古族习惯于迁徙,元青花中便于携带的造型颇多;(1)角端、云肩等一些题材也同蒙古族有关。(1)多数元青花又烧造于浮梁磁局所在的景德镇。(1)

三、短语

1玉龙是红山文化玉器的著名作品,作为礼器的是良渚文化玉器的代表性器物。

2黑陶产生于新石器时代。山东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的作品最为著名。

3蛋壳陶通常指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黑陶,采用快轮成型,器壁薄如蛋壳,造型规整周正。

4原始玉器繁荣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的作品水平最高。

5在商晚期的殷墟妇好墓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和玉器

6司母戊鼎属商晚期青铜器,应是商王为其配偶铸造的四足方鼎,为中国已知最大的古代青铜容器。

7漆器指以木、竹等为胎,用大漆髹饰的器物。已知中国最早的漆器发现于河姆渡文化遗址。

8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时代属西汉中期,墓中出土了大批的丝绸和漆器等。

9南北朝装饰的变化主要是植物纹样的大量出现和题材的写实倾向,北朝作品表现尤其明显。这两个变化都有西方文明东渐、佛教东传的大背景。

10经锦与纬锦分别采用经线起花和纬线起花的技术,唐以前的中国锦主要是经锦,入唐以后,多属纬锦。

11邢窑窑址在河北内丘,以白瓷著称。精品釉面洁白如雪,器物一般不施装饰。12秘色瓷特指晚唐至北宋中期的越窑贡瓷,釉面为呈色不一的青色,釉质温润如玉。

13长沙窑窑址在长沙市望城县,器物以青釉为主,装饰手法以彩绘最具代表性。

14唐三彩是唐代的一种低温铅釉陶器。釉面彩色斑斓,常装饰华丽。

15唐代银器常为在主要装饰部位鎏金的金花银器,金银交辉,华美异常。

16香囊通常指一种设计巧妙的金属焚香器具,今见的作品多为唐代的银器

17定窑窑址在河北曲阳。以白瓷著称,器物釉色乳白,鼎盛于北宋,影响很大。18钧窑窑址在河南禹县,以烧造窑变釉器物著称。

18建窑窑址在福建建阳,以烧造黑釉碗等茶具著称,南宋时期鼎盛。

19刻丝又作“缂丝”、“克丝”等。以通经断纬方法织成,宋代开始成为文明中心地区的丝绸精品。

20纳石失是波斯语金锦的音译。在中国,特指元代的一种金锦。图案以金线织出,富丽华美。

21朱碧山代著名的银匠

22陆子刚代苏州著名的玉工,他还有一些作品传世。

23紫砂陶江苏宜兴烧造的一种细陶器。一般不施釉,器物多为造型考究、陶色美观的茶壶。

24古彩即清以来的五彩瓷器。图案多用单线平涂法绘成,色彩浓艳,故又称“硬彩”

1西周青铜器的装饰纹样有___.饕餮纹__________、_____几何纹________、________云雷纹____等。
2推动棉纺业发展的元代女工艺家是___黄道婆________。
3四神纹是指_ 青龙__、__白虎__、_朱雀____、__玄武_。
4我国原始陶器的成型法有___用手捏塑法___、_____泥条盘筑法___、_轮制法___。
5康熙时彩瓷最重要的品种是 _五彩_______,雍正时彩瓷最有成就的品种是____粉彩____。
6______.玉璧、_____玉圭___ 、_____玉琮____、____玉璋_____、玉璜玉琥被古人称为“六器”。 
7明代的工艺美术体系,明显地形成了____实用的民间工艺美术_________、______观赏的宫廷士大夫工艺美术_______两大体系。
8唐三彩主要采用__黄___、____、_绿_____三种色釉,此外也有涂______色釉的。
9汉代铜灯的形式可分为___豆行灯___、__雁足灯_____、__人形灯______、__兽首灯_____。
10清代五大名绣____苏(顾)_____、__湘绣_____、_粤绣______、__蜀绣_____、___瓯绣_
11写出以马为题材的两件工艺美术作品___马踏飞燕___、__舞马衔杯银壶_____。
12仰韶文化中以____人面鱼纹彩陶盆___、_____鹳鸟鱼石斧______为主要代表。
13元代的丝织品中织金最为著名,称为_____纳石失________。
14宋代五大名窑是_____汝窑___、_ 官窑____、_____哥窑____、__筠窑_____、____定窑_____。
15宋代民间瓷窑有____磁州窑_____、____吉州窑_____、____景德镇窑_____、_龙泉窑_______

1、隋唐印染工艺中,绞缬

2、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3、隶营缮 /果园厂明代官营漆器生产机构《髹饰录》是明代的一部漆艺专著。由黄成所著。

4、反映汉代印染工艺高水平,以马王堆出土金银色卷云纹印花纱印花敷彩纱为代表。

5、西汉末期流行规矩纹,又叫博古纹,在这类铜镜上一般都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四神图案做装饰。

6、战国最重要的铜镜产区是 以长沙为代表的楚地

7、元代 纳石失/ 织金锦

8、1969年甘肃武威雷台东汉墓出土的 马踏飞燕 是一件极其珍贵的铜塑

9、隋代的陶瓷,在除了传统的青瓷在南北各地继续生产之外,xx也烧制成功 这是一项突出的成就。

10、唐代家具,其品种和样式正经历着自古以来人们席地而坐到垂足而坐的过渡阶段。

11、铜鼓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而xx 时期最为精美

12、汉代漆器装饰花纹主要有:云气纹漩涡纹菱纹

13、明 宣德瓷器以 青花 海水 龙纹 扁壶最有名 成化 瓷器则多小件作品,其中以 斗彩子母 鸡纹 缸形杯 最为著名。

14、唐三彩的制品可以分为生活用品艺术品随葬品三类

15、唐代卷草多以牡丹忍冬 主花

16、六朝时期,浙江的 德清窑 以烧造黑瓷为主

17、汉代瓦当的装饰分为云气纹几何纹动物纹文字等几种

18、筠窑的窑址在河南禹县

19、六朝的鸡头壶到唐朝演变成了 龙耳壶

20、三国时期的织染工艺,以四川生产的 蜀锦 最有名

1.古彩又称为“硬彩”即清以来的五彩瓷器。康熙年间作品最富盛名。

2.饕餮纹又称兽面纹,是商和《西周早期》时代青铜器的代表纹样。

3.龙泉窑以烧造 薄胎厚釉器物 著称,是南宋时期的重要窑厂。

4.粉彩出现在康熙年间

5.何朝中是明代 德化窑的瓷塑名家

6.宋代官窑以青瓷著称

7.中国玻璃多属 铅钡 玻璃, 西方是纳钙

8.秘色瓷为青瓷,越窑青瓷 ,唐

9.料器玻璃器

一、填空题

1、已知最早的玉龙出土在_红山文化红山文化玉龙曾有中华第一龙的称誉的遗址中,而琮(外方内圆)是_良渚文化(浙江)玉器的代表性器物。最早出现于____时期,而____代的作品最为精美。

2、饕餮纹又称兽面代青铜器的代表纹样。

3、龙泉窑以烧造_青瓷釉瓷器著称是南宋时期的重要窑场

4、晋南北朝植物纹样的代表是_莲花_纹和__卷草(忍冬__纹。

5、 吉州窑的窑址在江西 省的吉安,它鼎盛于 宋代(南宋时期。

6、我国黄河中上游地区的主要彩陶类型有半坡庙底沟 马家窑半山马厂

7、长信宫灯出土在河北满城 ,它以青铜瑬金工艺 制成。

9、 青铜 合金。

10、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瓷器,主要以六朝青瓷 为代表。

11、 已知最早的玉龙出土在_红山__文化的遗址,这个文化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南部和辽宁省的_西北_部

12、 邢窑的窑址在今__河北____内邱__县。盛于 _唐朝__代,以素面白瓷驰名。

.德清窑在今日的____浙江______省,黑瓷

13、原始社会的仰韶文化彩陶可分为两个类型 半坡庙底沟

14、 “司母戊鼎”是商代(晚期) 时期青铜器。

18、 料器雕,所谓料器其实就是 玻璃.

15、我国已知最早的漆器是1978年在浙江余姚 河姆度遗址发现的木胎漆碗漆筒距今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

16、 秦汉陶塑首推陕西临潼的 秦始黄兵马俑

17、 宋代漆器最讲究的装饰手法是雕漆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每小题1分,共9分)

1. 剔犀是雕漆的一种。(√ ) 2.“司母戊鼎”是商代晚期作品。(√ )

3. 明清时代,吉祥图案极其流行。(√) 4. 彩绘陶主要用于陪葬。(× )

5. 汉代青铜器常常素面无纹。(× )6. 彩绘是汉代漆器的主要装饰方法。(√ )

7. 典型的龙山文化以黑陶著称。(√) 8. 开片即瓷胎中的裂纹。( √)

9. 豆是青铜器特有的器形。(× )10. 蛋壳陶是黑陶的别称。( √ )

11.殷墟妇好墓出土了大批青铜器和漆器。 ( × ) 12. 青铜器在西周时代开始出现长篇铭文。 ( √)

13. 汝窑瓷器多带有精美的装饰。(× ) 精致却极少装饰

14.在敦煌出土过东魏的刺绣一佛二菩萨说法图。 ( √ )

15.窑变指钧釉器物上的黑色斑纹。(× ) 指瓷器在出窑时在色、彩、形、音、质等方面发生引人注意的特异变化。

16.祭红指明以来生产的一种红釉瓷器。( × ) 创于康熙时,烧造难度高

17.中国的彩陶主要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

(错) 18. 剔犀是雕漆的一种。(√)

三、单项选择题

1.蛋壳陶的制作采用__轮制__的方法。(C)A.捏制B.镶嵌 C.轮制 D.泥条盘筑

2.粉彩最早出现于(C、康熙年间)A.宣德年间 B.嘉靖年间C.康熙年间 D.乾隆年间

3.何朝宗____德化窑的瓷塑名家。(C)A.宋 B.元C.明 D.清

4.画珐琅以_____为胎。(D)A.金 B.银 C.瓷 D.铜

5.宋代官窑____瓷著称。()A.彩绘B.白 C.黑 D.青

6.唐三彩是铅釉陶 器。彩绘瓷 B.彩绘陶 C.铅釉瓷 D. 铅釉陶

7.秘色瓷为______瓷。A.青B.白 C.黑 D.花

8.料器即__玻璃___器。A.珐琅B.瓷 C.玻璃 D.漆

9. 古代的透光镜主要制作于西汉 。战国 B.西汉 C.秦 D.魏晋

10.战国最重要的铜镜产区荆楚 。荆楚 B.吴越 C.齐鲁D.巴蜀

11.唐三彩是 铅釉瓷器。A.彩绘瓷 B.彩绘陶 C.铅釉瓷 D. 铅釉陶

12.妇好墓的年代属于商晚期 。A. 商晚期 B.商早期 C.商中期 D.西周

13.唐以后的织绵大多采用 纬线起花的技术。A. 经线起花 B.纬线起花 C.通经断纬 D.挖花

14.古代的透光镜主要制作于西汉 。A. 战国 B.西汉 C.秦 D.魏晋

15.磁州窑的鼎盛期在宋辽 。A. 唐宋 B.宋辽 C.宋金 D.元明

16.顾绣是明代上海 的一种刺绣。A. 苏州 B.南京 C.上海 D.北京

17.良渚文化的主要工艺美术品类有玉器和黑陶 。A.彩陶和黑陶B.彩陶和玉器 C.玉器和黑陶 D.白陶和黑陶

18.青铜豆有_________足。A.高 B.矮 C.大 D. 小

20.宋代的景德镇窑以烧造 青白著称。A.白 B.黑 C.青 D. 青白

1.商周青铜器的种类。

答:商周时期青铜器的种类主要有:食器、水器、酒器、兵器、乐器,

3.唐代工艺美术的风格。

答:1、装饰技法丰富多彩。2、造型多运用较大弧度的外向曲线,使人感到圆润而丰满。3、色彩多运用暖色调和多彩,用退晕的方法表现深浅层次的色阶,有富力华美的艺术效果。4、装饰纹样以植物纹为主,多以牡丹为题,组成S形波状的卷草,层次丰富,线条流畅,形态舒展,表现出生机勃勃,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总之,唐代工艺美术风格有博大清新、华丽丰满、自由舒展、富有情趣的特点。

5.“司母戊鼎”

答:司母戊鼎是商后期铸品,此鼎形制雄伟,是迄今为止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外,其余各处皆有纹饰。在细密的云雷纹之上,各部分主纹饰各具形态。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围以饕餮作为主要纹饰,四面交接处,则饰以扉棱,扉棱之上为牛首,下为饕餮。鼎耳外廓有两只猛虎,虎口相对,中含人头。耳侧以鱼纹为饰。四只鼎足的纹饰页匠心独具,在三道弦纹之上各施以兽面。据考证,司母戊鼎是商王室中器,具造型、纹饰、工艺均达到极高的水平。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

6.青花以__氧化钴____为呈色剂,它的成批出现在__________代。

7.汉代丝绸最流行的纹样是_______几何___纹,而在几何纹中,____菱纹______纹最常见。

8.明代竹雕里的”三朱”的籍贯是__上海___,而濮澄的籍贯则是____苏州______。

多选题

1.百宝嵌 (C D )

A.是金银器的一种装饰方法 X漆器

B.以珍贵材料在器物上镶嵌图案

C.创始者是扬州的周翥

D.创始时代为明

2.商代白陶 ( )

A.归奴隶主占有

B.表面施白釉

C.造型与装饰常同青铜器相仿

D.器壁匀薄

3.汝窑 ( )

A.窑址在河南宝丰

B.以烧造白瓷著称

C.代表性作品带开片

D.装饰华丽

4.汉代瓷器 ( )

A.主要生产在今日的浙江等南方地区

B.多施青釉

C.装饰满密

D.花纹多为兽面

5.茶经 ( )

A.是唐人著作

B.成书于8世纪

C.作者为陆羽

D.书中对邢瓷的评价是”类冰”、”类玉”X类银”“类雪”对越窑的秘色瓷是

类冰 类玉

6.夹纻 ( )

A.始于战国

B.流行于两汉 x流行于西汉中期

C.是漆器的一种制胎方法

D.可令胎体厚重

7.缂丝

()A.工艺特点为通经断纬

B.织造省时省工

C.唐代已出现在中国的西北

D.名家有朱克柔等沈子蕃

8.原始玉器 ( )

A.同新石器关系密切

B.材料主要是新疆的和田玉

C.容器数量颇多

D.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制品水平很高

1.明代玄德,瓷器原料是用进口

2.秦代蒜头瓶

3.宋代官窑釉色以粉青为代表,釉面有开片。

4.暗纹陶是战国的

5.宋代景德镇窑主要为青白瓷,常被称为影青

6.晚唐五代的越窑有一种"秘色瓷"

中国工艺美术史试题 中国工艺美术史重点

7.拔镂是象牙器的装饰手法

8.刑窑的窑址在河北内丘

9.大禹治水图玉山制作于清代乾隆时期

10. 工艺美术从种类上分可分为生活用品和日用品

五、

2、宋代漆器最讲究的装饰手法是雕漆

4、六朝时期作为佛教的象征的:莲花纹、忍冬纹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装饰

5、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瓷器主要以六朝:青瓷为代表

6、已知最早的玉龙出土在红山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南部和辽宁省的西北部

7、秦汉陶塑首推西临潼的秦始皇兵马俑

11、宋代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

12、长信宫灯出土在河北省满城县,它以青铜鎏金工艺制成

13、饕餮纹又称兽面纹,它是商代青铜器的代表纹样

14、蛋壳陶是黑陶的别称

15、青铜器在西周时代开始出现长篇铭文

16、汉代砖瓦最有特色的是:画像石、画像砖

17、我国已知的最早漆器是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的木胎漆碗和漆筒,有6、7千年历史。

11、景泰蓝的制作工艺:1、制胎。用红铜板制作各种器形。2、掐丝。是把铜丝压成扁丝,根据装饰花纹,用白芨制成浆糊,将铜丝粘在铜胎上。3、烧焊。在胎上喷水润湿,普遍撒一层焊药,进行烧焊,使铜丝铜胎牢结。焊结后入稀硫酸液中浸泡,洗净胎上杂质。4、点蓝。根据装饰花纹的色彩要求,用小铁铲或玻璃管将各色秞料填在花纹轮廓里,先点地,后点化。最后一次点蓝完后加上亮白。5、烧蓝。点完蓝后进行烧制,点一次烧一次,精品约点蓝和烧蓝反复三次以上。6、磨光用粗沙石,细沙石、黄石及木炭等逐次打磨,使蓝料和铜丝平整。7、镀金。为了增加光泽避免生锈,最后加以镀金。

13、黑陶的工艺特点:具有黑、薄、光、纽四个特点。黑:指它有乌黑的色彩;薄是指器体很薄,光是指它具有光泽的器表;纽是指器物多有穿绳或手持器耳的盖纽。

14、陶与瓷的区别:1、原料不同,陶器使用粘土;瓷器使用瓷土。2、烧制火候温度不同,陶器约800℃;瓷器约1200℃。3、物理特性不同,陶器质地松脆,有微孔;瓷器质地致密、坚实、不漏水,敲击有金属声。

15汉代画像砖与六朝画像砖的区别:1、汉代画像砖多为一砖一画,六朝则成为整体性和主题性的大型砖印壁画,一个题材往往用几十块砖或几百块砖组成。2、题材内容的发展。六朝画像砖除汉代流行的车马出行,四神仙人,奇禽瑞兽等题材外,还表现了圣贤高士,更具有现实生活气息。3、除动物纹外,莲花卷草,山石树木,已占有较重要的地位。4、六朝画像砖多用飘举流畅的线条表现各种形象,并多为浅浮雕的立体效果。5、它不同于汉代的质朴古拙,而是具有清秀雅致的艺术特色。

1、金银平脱:由汉代贴金片演变而来。用薄金片或薄银片按照装饰花纹的要求,剪成图案粘贴在在漆器上。然后加漆两三层,经过研磨,使显出金银花纹。花纹和漆底在一个平面上。唐代的金银平脱极为盛行,充分体现唐代富丽华美的艺术特色。

2、绿沉漆:是色漆的新发展,绿沉色就是一种暗绿色,如沉在水中,其色深沉静穆,标志着髹漆工艺在调色技术上的新成就。

3、大禹治水玉山:是清朝乾隆时期巨型玉雕,用巨大玉石,运输三年,共花费十三年时间制作完成。费用昂贵,雕琢精美,器型巨大,气魄宏伟的玉雕工艺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之一。

4、剔红:是雕漆品种之一,唐代创造的新产品,先是在漆胎上涂漆数十层,待一定厚度,再进行雕刻,成熟与宋元时期。

5、错金银:又称金银错,在铜器上用金银丝或金银片镶嵌成各种图案花纹,用错石再磨错平滑。是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工艺装饰的一种新创造。

6、青花瓷:在白色瓷器上绘有青色花纹的一种瓷器。青花的原料是一种钴盐类的金属元素,呈色性很强,鲜明而稳定。我国自元代以来制成了青花瓷,虽只用一种颜色,但由于调料的浓淡,用色层次,呈现及其丰富多样的艺术效果。

8、鎏金:将金箔剪成碎片,放入坩锅内加热,然后以一比七的比例加入水银,即融化为金泥。将金泥蘸以盐、矾等物涂在铜器上,经炭火温烤,使水银蒸发,金泥固着于铜器上。这种方法称为鎏金,或称火镀金。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10、团窠纹:就是现在所称的团花,是唐代丝织中的一种新产品,它常以宝相花为团花主题,在四个团窠纹之间的空间,缀饰以忍冬纹,因为忍冬纹向四面伸展,所以被称为“四出忍冬”。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77769.html

更多阅读

中国新闻史复习重点

中国新闻事业史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新闻事业我国古代有过三种不同类型的报纸一、邸报:1、邸报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在统治阶级内部发行属官方报纸。2、邸报始于唐,盛于宋,衰于元,复兴于明,结束于晚清。(1)、唐朝报纸均为手抄,由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列强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2、虎门销烟:经过: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

樱花树下的家——武汉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樱花树下的家——武汉大学:武汉大学,简称武大,溯源于清朝末期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丶府创办的自强学堂,于1913年由国民政丶府建立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于1928年定名国立武汉大学,是近代中国首批国立综合大学之一,湖北第一所高等学

声明:《中国工艺美术史试题 中国工艺美术史重点》为网友芦苇微微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