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高翻经验二外日语 自考二外日语真题

我复试通过了

北外高翻经验(二外日语) 自考二外日语真题

下面说我的复习过程吧,谈不上经验,算个参考吧

一:先说两门专业课,我觉得可以分成几个大块,各个击破

1.翻译

政治经济类翻译:英译汉我用的基本都是ft上的文章,跟进时事,中英双语,难易度合适。经济学家我没怎么翻过,感觉考试卷子没有那么难,翻它怪打击的,我是不会自我折磨的类型呵呵;汉译英看了一些口译方面的小册子,里面有很多固定说法和中国特色词汇。后来感觉看一下十七大报告就应该没问题了

散文翻译:张培基和散文佳作108,挑着看。选那种比较能给人启示的文章,看了真题大家肯定能有所感觉的。有的文章比较古老,翻了也是折磨加打击,不如不翻

2.阅读

我基本上只看一种外刊:经济学家。但我建议大家能看还是多看一些。各种报纸的题材风格都能适应更好。我比较不求甚解,看经济学家时没精读,遇到不懂的技术性问题和经济学原理也放在一边不去管。这个不算经验,只是给大家点信心:像我这样读不明白的也混进来了呵呵

刚开始看经济学家肯定不爱看,这个时候恐怕就要强迫一下自己。每天坚持,慢慢加量。坚持下来会发现自己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有显著提高,以后再读就是自愿的了呵呵。有段时间我练得每天只能看进去经济学家,看到上瘾。现在很久没看瘾又退了呵呵。

再有就是考试的时候做阅读题其实有技巧的,很多都类似于专八的阅读,就是选项里有明显的错误。比如文章说increaseby0.5%。但选项里却说increaseto0.5%这种。

我第一年和第二年两门专业课总分没有提高,都是242,但个人感觉做题比前一年更容易了,理解能力有提高。去年做阅读题很多不确定的,今年基本都是有根有据的在选,这就是进步吧。速度也比以前提高了,我本来就是这种性格,说好听了叫有效率,说难听了叫毛躁。第一年同传提前40分钟答完,第二年提前一个小时,这也算是进步吧(虽然分数下降了~)

二:日语:我最没资格讲日语了,因为本身很烂

但是有第一年栽在日语上的教训,所以劝二外日语的研友不要小视之。日语据说难度介于三级和二级之间,于是乎对策就是三级二级逐级攻破。个人认为光看书不够,主要是多做题。看完标日初级可以做三级真题;三级没问题了再攻二级。我当时二级部分只看了语法,做了二级真题里的单词和语法部分。临考前抱着出真题的幻想背了一遍阅读题正确选项hoho

07年二外日语都是三级真题,做过三级之后能得90分以上

08年都是二级真题,同理做过也能得90分以上

09年偶还没有找到出处,所以偶只得了70分呵呵

日语虽难,但二外日语的童鞋们有个福利,就是复试里的听力文本都是发下来的,相当于做阅读理解(至少最近两年都是如此)。最汗的是我看那些文章都看不懂,还是根据听力时朗读的语气断句什么的做的题。都差到这地步了~

偶第二年采取的是分专题的复习方案,个人认为很有效果。我限制了一些范围:金融危机,美国大选,中国奥运,三聚氰胺,汶川地震等几个专题。每次看过的经济学家和ft翻译都存在相应的专题文件夹里,最后一个月集中复习一遍,考试的时候无论出什么话题都能应付啦

记得我当时在ft里搜索“奥运”,结果有40多页,我是把适合做翻译材料的都做了一遍。所以这个专题上光英译汉就做了至少20篇。这个需要效率,分清主次。你看某些题目不疼不痒的就别做了,挑那些讲意义的,讲看法的。做下来其实也没有多少

我这个“海选”的复习方法需要像我一样粗枝大叶,大刀阔斧的性格,如果每篇文章都做得很细,那估计累死也完不成。我的目的是每件大事相关的各种热词,句型,固定翻法自己都能熟悉,考试的时候出来咱就不怕

三:下面说些能鼓励大家的:

1.我学习成绩一点都不好。大外毕业,成绩在全年组排名100之后(俺们全年级总共300多人,汗~)估计要考高翻的各位童鞋成绩再不好也差不过俺了吧,俺都混进来了,你们肯定也能大摇大摆的进来

2.我是在家复习了一年。在家复习没有自习室有效率,但却很方便。反正外报外刊都在网上看,ft也在网上翻,在家比较容易获得资源,打字也比写字翻译快很多。

3.我单词量非常之小。说了可能不信,但真的是小到不行。其实我觉得当天看完经济学家的单词,经常出现的那些当天背一下比较有效果,我试过一段时间,效果不错,但有始无终。初试之后更是把一次性记忆的单词都忘得一干二净,直接导致准备复试时看经济学家速度和质量明显下降,面试回答问题时所用单词极其幼稚,都没有高中以上的

4.我知识面很窄。外国名著没读过,连环球时报都是为了考研才开始看的。不过后来补的还可以,现在遇到一些国际大事也 能忽悠两句。所以同样苦于知识面窄的同学们不要着急,再窄也窄不过我,我都补上了,何况你呢

5.不要轻易相信自己的感觉。这个是复试得来的经验。复试出来之后我感觉极其糟糕,估计肯定上不了,都做好北漂的打算了,结果却过了。所以自己的感觉不一定是准确的。特别是在复试过程中。如果前面发挥得很不好(像我感觉的一样),那就告诉自己说感觉不一定是准确的,下面一定好好发挥。我觉得我复试就是吃了这个亏。自己没调整好心态,所以面试的时候都破罐子破摔了

6.复试的时候建议大家找个研友一起准备。视译和面试部分都是可以一起练习的。特别是面试部分。今年老师问我有的问题挺专业的,但是平时练习过一些话题,所以自己编的话也能比较靠谱。令人激动的是,最后我俩都成功考上高翻了呵呵

写的有点乱。如果学弟学妹们还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问我,别看咱成绩不济,但考了两年,经验还是有一些的呵呵

最后容我说点感性的话:

高考的时候发挥失常与北外失之交臂;

去年考研由于玩世不恭再次与北外擦肩而过;

今年偶学乖了,就考上了。

时隔六年,偶才重新拿到属于自己的东西;迷茫六载,偶的北外梦才得以圆满

让偶在这大吼一声:北外,我来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80451.html

更多阅读

2014年5月CATTI二笔真题完整版+解析_Alexis catti二笔综合真题

翻译爱好者联盟提供本次考试中,英译汉的两个语篇均来自《纽约时报》:一篇是关于乔布斯夫人的介绍,另一篇是关于人文学科衰败的报道。从词汇角度来看,这两篇文章属于中规中矩,不需要考生在考场上频繁查阅词典。正如我们在三级笔译试题点评

2013年“北外青年五四奖章”候选人——阿语系马烨 马烨

2013年“北外青年五四奖章”候选人——阿语系马烨马烨个人事迹阿拉伯语系马烨同学是来自中国西部的少数民族学生。作为一名团干部,该生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自2006年入团以来,积极进取,严于律己,踏实工作,不断学习,努力成为一名合格、

上外高翻 VS 北外高翻 学姐的英语学习历程

上外学姐的英语学习历程 作者: 张小希CATTI张鑫,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学生,以高分考入上外高翻学员会议口译专业。她同时报考了北外高翻和上外高翻——口译学习者心中的圣地啊!看完她的这篇经验总结+感想之后,大家又有什么样的感想呢?上

声明:《北外高翻经验二外日语 自考二外日语真题》为网友有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