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琳凯台湾首席高圣芬月入百万的之秘 玫琳凯几个首席被开除

光環再耀眼,我心深處,始終清楚地察覺,在所有掌聲和榮譽背後,
我是一個再平凡不過的女人,我沒有做人的學歷,出色的外表;我沒有精明的頭腦,靈活的手腕;我的人生從來沒有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從周一至周五,我努力工作,周六全家看電影、吃小館,星期天上教堂。遇上百貨商場打折的好事,我搶購的腳步不落人後,我的平凡一如所有在街頭行走、在辦公室奔命的女性朋友。
然而,幸運的是,我沒有讓平凡捆邦住夢想的翅膀。從九年前進入玫琳凱的第一天起,我把夢想築得高遠,努力認真地學習正確的工作方法,並貫徹始終。最棒的是,我從工作中擁有了許多從生智慧,並運用這些智慧與我摯愛的家人幸福相處。

———摘自《因爲你值得》高聖芬著



成長“四步曲”

少年
鄉下姑娘
1959年.高聖芬出生於臺灣南部鄉下的一個軍人家庭,父親是軍官,常年在外地工作,母親在醫院做護理工作。高聖芬在家排行老大,其下有二弟一妹。對她人生影響最大的是她的父母親,她父親一直關心和期待著她的成長,她父親曾在高聖芬小學畢業紀念冊上題上的“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句看似老套的警句至今還激勵著高聖芬。高聖芬的母親是一位慈祥而不乏智慧的女人,她母親從不給孩子“考第一”的課業壓力,反而注重培養她們四姐妹獨立生活的能力,母親還有種“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著”的堅強與灑脫,同時還有一種“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由於父母工作繁忙,無法有更多的時間照顧子女,作爲長女的高聖芬自然承擔起幫助父母照顧弟妹的事情。


家庭“尷尬不安”

從臺北師範大學畢業後不久,24歲的高聖芬走進了婚姻的殿堂,可是這座金碧輝煌的婚姻殿堂並不是她想象中的那般完美。首先面臨的是住房問題。由於夫妻倆都是學校任教的老師,面對臺北市價值不菲的房子,可謂望塵莫及。爲了節省開支,只好與先生的姐姐、姐夫同住。

“30平方左右的3房公寓,姑姑、姑夫一間,先生和我一間,婆婆及侄子一間,等我生下女兒,足足住7口人,擁擠可想而知。就在不足5平方米的小天地裏,我們一家3口住了5年。”

這就是高聖芬所面對的“尷尬”環境

婚姻
不應該是這樣的啊

接踵而至,高聖芬所面臨的就是婚姻生活的單調乏味了。由於要照顧兩個孩子,
高聖芬很樂意地辭去教師工作後便做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家庭主婦。那是一段令高聖芬很窘迫的日子,她這樣描述她每天的生活:“早上,先起來弄早點,送走在中學任教的先生和讀幼稚園大班的女兒;然後回頭再和剛滿一歲的兒子睡“回籠覺”,他睡到9點多想醒,我翻身拍啊拍的讓他繼續酣睡,或給他塞奶瓶繼續睡覺。下午做家事,傍晚弄晚餐。到了晚上,老公下班很累地回到家,一天下來累積了滿腹的話語想和老公“分享”與“溝通”。不過,常常覺得自己怎麽像面對一堵石牆在說話,連回音也沒有。於是,只好沈溺於連續劇與錄音帶!特別是8點檔與9點半檔連續劇[的愛恨情仇,跟著歡笑或流淚,讓虛幻的劇中人點綴我無聊的生活。

那段時間,高聖芬很不快樂,爲了改變自己,她試著和先生溝通:“婚姻不應該是這樣的啊?”先生愣愣地回答說:“可是人家都是這樣的呀!”此時的高聖芬更加孤單了。而越到後來,心理悶的難受的高聖芬總是隔三岔五地給先生找“麻煩”,家庭生活陷入“一地雞毛”,回想那小吵不斷的日子,她先生蔣添國回憶說:“老婆令我一天生活在天堂,一天生活在地獄。”

事業
美麗的“天使”
事實上,高聖芬的性格其實並不真正適合做純粹的家庭主婦,她外向,而且積極,喜歡與人接觸、溝通,樂意幫助他人。因此,她渴望改變,渴望找回原來那快樂的高聖芬,渴望婚姻美滿,更渴望有自已的事業。

1994年歲末,在“魚與熊掌兼得”的“貪心”驅使下,高聖芬終於勇敢地走出了家門,那天,正好是周末,家裏貫常地擠滿了人,高聖芬帶著小孩來到戶外,臉上寫滿迷茫的她突然遇到了好友詹明娟,當時,玫琳凱剛登陸中國臺灣地區,而好友詹明娟正剛剛加入玫琳凱,通過交談,詹明娟便建議正外于人生“瓶頸”的高聖芬加入玫琳凱事業,以此改變自己目前的窘況。

就這親,高聖芬第一次聽說了玫琳凱。

第二于晚上,高對芬來到詹明娟住處,那一晚,幾乎是高聖芬命運的轉捩點,在詹明娟家的書房裏,她完全沈浸在她手中那本由玫琳凱女士所著的《我心深處》一書中了,她深深被玫琳凱。艾施女士在近50歲時破釜沈舟的創業故事所感動,艾施女士的勇氣、毅力和對生命的熱愛一點一滴地深入到了高聖芬的靈魂深處。特別重要的是,玫琳凱的“信念第一、家庭第二、事業第三”的生活優先次序完全與崇尚基本督教的高聖芬吻合。當然,她更認同玫琳凱文化中強調的“你希望別人怎麽看待你,你就怎樣看待別人”的銷售哲學。

“爲什麽不給自己改變的機會呢?”高聖芬不停地自問。

當時她想,玫琳凱的産品好,價格愈來合理,自己可以理直氣壯地推薦給朋友而不會感覺汗顔:此外,玫琳凱的行銷方式是以“美容課”的方式與對方分享美容知識,這對於從小就顧及自己形象的高聖芬而言,她感覺自己不是商人身份的“推銷員”,而是幫助她人變美麗的“天使”。

帶著玫琳凱粉紅色的夢想,高聖芬一路前行了。

成功“四大秘訣”

化拒絕爲動力

“挫折是化了妝的祝福”

從銷售員起家的玫琳凱。艾施女士說過:“一個銷售工作者如果做不下去,一定是因爲受不了被拒絕的挫折。但在每個成功者背後,都有是一頁頁被拒絕寫成的辛酸史。”

沒有人際關係,沒有銷售經驗,這是高聖芬重新步入職場時面臨的困惑。

對新入玫琳凱的高聖芬而言,和所有新手一樣,自然不可能一帆風順,尤其是怎麽開口預約潛在的客戶對她來說最難。克服膽怯,挑戰陌生,正視挫折,忘記委屈,輕裝上陣。這是高聖芬跨入玫琳凱成功的第一步。

起初,由於家庭主婦做久了,認識的人不多,在第一次鼓起勇氣向一熟悉的同學打預約電話而遭到譏諷和拒絕後,她默默地流下了眼淚。更令高聖芬苦惱的是,左鄰右舍有人知道她在做玫琳凱後,鄰居們一見她,就像躲避瘟疫一樣離她而去。

如何化拒絕爲動力呢?一方面她從公司安排的訓練課程中去學會調整自己情緒的方法:另一方面,高聖芬多方閱讀涉獵知識與技巧,她記得,有一次,她從一本營銷方面的書籍中讀到這樣一句令她茅塞頓開的話,“行銷事業心成功的幾率大約是在1/4,也就是說,有4個人拒絕,一個人會接受。因此,當有人拒絕你時,你應該高興,因爲離熱愛你的人越來越近了。”

在這樣的“理論--”指導下。高聖芬又不斷地開始打預約電話。

她第一個成功預約是這樣發生的

坐在客廳裏,手邊放著公司發的〈顧問手冊〉,翻開電話聯絡技巧那一頁,內容讀過很多遍了,但還是沒把握。她拿起話筒又就放下,拿起,又放下,上上下下十幾遍,心裏比第一次打電話給男朋友還緊張百倍。最後終於鼓起勇氣撥號,簡單地寒暄過後,她照著手冊一字不漏地念道:“讓我告訴你,我剛成爲玫琳凱的美容顧問我訓練中一部分是必須在下個星期舉辦5堂美容課。公司建議你們慎重地選擇參加前5堂美容課的女主人,因爲這是我們新事業的基礎……”她一口氣說完,心裏撲通撲通的跳著,準備迎接對方說“很抱歉”我…….”沒想到對方卻很爽快地回答:“好啊!什麽時候?”……..

當然,這樣的機遇並不多,事實上,在銷售工作中,越是努力認真的人,被拒絕的幾率越高。高聖芬幾乎天天可遇被拒絕的事情
,她不讓自己被拒絕打敗的方法很簡單,那就是“再多試一次”。說是憑著“再多試一次”的執著,高聖芬反敗爲勝的事不勝枚舉。

“如果當初我因爲難以忍受被拒絕、被排斥的難堪而安慰自己“幹嗎自討苦吃?少吃點,少穿點,不一樣可以過日子?何必要去做被人躲的工作?”因而放棄玫琳凱,再次躲回家庭主婦安全的舊生活裏,我就沒有未來了。”高聖芬如此說。

“挫折是化了妝的祝福。”這是高聖芬最真切的體驗。

練好基本功,
“讓銷售自然發生”

在玫琳凱事業的大家族裏,有這樣一種“整合”與“淘汰”現象,許多新進的美容顧問,一開始,大家都懷抱同樣的熱情和夢想,都接受同樣的培訓和資訊。但後來,慢慢地,如同班讀書的同學一樣,差異出現了。有人走得很慢,有人跑得很快,還有人半途而廢。高聖芬發現,能支援下去並充分發揮潛能的夥伴,與她們的背景、學歷、外在條件都沒有絕對關係,而關鍵在於是否堅持按〈美容顧問〉以及公司提供的訓練方法去做。

高聖芬認爲,有些人的失敗完全是自己造成的,她們一開始腦袋就“轉”得太多、太快,她們太急於自己的“創造性思考”,她們還沒有學會:“爬”,就要想去“跑”去“跳”了。

高聖芬說她自己是個非常“聽話”而“單純”的人,她十分相信玫琳凱公司在美國40年的成功經驗,這是玫琳凱智慧的結晶,她從沒有懷疑和動搖過自己的選擇,她的最大優點就是“照著預定的目標傻傻地做。”

産聖芬在自己第一堂美容課上也曾因把“化妝棉”說成“衛生棉”而遭到哄堂大笑,她的前5堂美容課上得很緊張又結巴,連一套保養品也沒有銷售成功,唯一令他欣慰的是:她感覺天天在進步。

就美容顧問而言,高聖芬認爲每同周至少應該成功上滿5堂課,一個月20堂課。她在上課時,不忘三個基本原則:多用“問與答”、“內容”、“寧少勿多”、說話速度“寧慢勿快。”

正是這樣的堅持,半年後,她才發現自己不論是美容的專業知識,還是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溝通技巧,以及領導魅力都有了長足提高,她的性格變得更加有親和力,更懂得如何爲別人設身處地著想了。

因此,高聖芬與新手分享的是;把工作焦點集中在美容課上,它帶來的收穫是多方面的。除自我魅力自我心態能得到調整和提升外,更有意義的是産品銷售,而且最快樂的是,可以讓銷售自然的發生。

“讓銷售自然發生”是高聖芬的銷售哲學。她在給“來賓”上完美容課後,在達成銷售前是這樣與之對話的:“今天玩得開心嗎?有什麽問題需要問我?”“你的皮膚現在感受如何?”“針對你皮膚特點,給你調配的保養組合,你覺得如何?想不想現在就開始改善呢?”“要不要讓我幫你擬定一套皮膚保養計劃?”另外就是無論課堂上遇到什麽問題,高聖芬總是把微笑挂在臉上,用自己高昂樂觀的情緒感染對方,她始終相信這樣一個真理,好的感受一定令人回味,今天沒有銷售,並不代表她永遠不回頭。

跨越陌生
“打破人脈的迷霧”

人與人之間,要麽是熟人,要麽是陌生人。

什麽叫:“人脈”?顧名思議,就是指人與人之間的網路。陌生人是沒有形成一定網路的。

作爲新手,通常碰到的第一個挑戰是“沒有人脈”。在事業的開端,高聖芬在公司下發的一份表格要她們寫十位元女性的大名,並能邀請她們做美容課的女主人時,高聖芬只寫下了3個名字。


問題是,人脈好的人就一定會是業務高手嗎?沒有人脈的人真會一籌莫展嗎?高聖芬說,未必如此。她認爲,原來人脈深厚的人,多半是爲他人排難解憂的老大哥、老大姐,或是資訊最靈能的“萬事通”,這些人在人際交流裏多半是“付出”型的,一旦從事銷售,由以前的:別人找我幫忙轉換成我求別人有人脈關係的人,雖然開始累點,但只要大膽跨越陌生,以口碑贏得網路,大家就事論事,就産品論銷售,沒有人情壓力,路自然會越走越寬廣。

陌生是砍,陌生是牆。高聖芬在跨越陌生方面最真切的體會就是:“勇氣”“熱忱、堅持不懈”。

高聖芬第一次成功預約陌生人的情景還歷歷在目。

當時在高聖芬住家附近有個小公園,這裏是許多年輕媽媽帶小孩玩耍的地方,很多次,她希望約公園裏其他媽媽共用玫琳凱,但始終猶豫不決,有一天,她終於下決心和其中一位媽媽搭上了話,心情緊張的她起初是漫無邊際地東聊西聊:“小朋友喝什麽牛奶?“包什麽牌子的尿布?”“半夜起來幾次”?當她把所有的話題講後,她還是不敢切入主題,最後,那位元媽媽看看手錶,莫明其妙地看了高聖芬一眼,意思是說:我要回家了,些時,高聖芬才鼓起勇氣,一口道出了自己認識對方的目的。她說;“我現在是玫琳凱的美容顧問。你有沒有興趣上堂由我主持的免費美容課?”“OK”,沒想到,對方馬上很爽朗答應。

就這樣,高聖芬第一次感受到了預約陌生人的快感,。從此一發而不可收。

小公園的媽媽們、附近的美容院、常去的商店,常去的飯館,幾乎離她住家方圓五百公尺內的女性朋友,都聽過她的美容課。

而且她逐漸善於利用“直覺”,掌握了“重視別人、讚美式聊天預約”的技巧
在高聖芬的夥伴中流傳著這樣一個“到茶館喝茶,預約茶館老闆娘聽美容課”的故事,那天下午,她與先生一道前往臺北東區一茶藝館喝茶,茶樓老闆娘的氣質、談吐、茶樓的佈置與陳設等都相當優雅而迷人,但生意卻相當清楚,直覺告訴她,老闆娘很可能對玫琳凱事業感興趣。離開前,高聖芬以一句讚美詞開始。和老闆娘很自在的聊上了:你好!我是玫琳凱事業的美容顧問,這是我的名片,如果你願意,我非常樂意送你一堂美容課,你可以約幾個朋友一同來參加。”對方很高興地答應道:“好呀。我正想多吸收一點美容知識呢。”

用“直覺”去尋求“志同道合”者,用“讚美”去獲取“信任與支援”,這就是高聖芬跨越陌生、打破人脈迷霧的“高招”。

因此,在有一晚,高聖芬全家來到臺北陽明山賞夜景,當她鳥瞰臺北市的萬家燈火時,她忍不住對全人吐露雄心:“你們瞧,臺北市的人口那麽多,只要有皮膚的都是我們潛在的顧客,我的機會還很多呀!”

呵護自信

“習慣成就目標”


人生事業的大樹有“三大寶”,即“自信、習慣、目標。自信是花,習慣是枝葉,目標是果。

高聖芬一直信奉,女人有多少自信,就能成就多大的事業。

直銷是個挑戰性比較強的事業,可以這樣說,大凡敢跨入直銷行業的人,自信是其首要條件,換句話說,是因爲他們有強烈的自信心,他們才敢挑戰直銷。

然而,自信有時是最容易崩潰的。呵護自信,激發潛能,便成爲高聖芬最重要的工作,爲了自己,也爲了團隊。

在高聖芬團裏,有一位叫育儒的夥伴,她的個性如她的名字般優雅和親切,她做事認真,她永遠面帶微笑,樂於助人,積極樂觀,從不抱怨。事實上,直覺告訴高聖芬,育儒完全可以沖剌成爲“督導”,但育儒有最大的弱點,她總是懷疑自己的能力,她對領導團隊心存膽怯,她害怕開拓“疆士”後的壓力,她寧可單純地做個美容顧問,守住一方城池。

爲了改變育儒,高聖芬不知跟她談了多少次,有一天,高聖芬專程去拜訪她,兩個人聊了很久,但她仍然沒有信心,最後,高聖芬告訴育儒:“你介意我幫你做個祈禱嗎?祈求聖錄給你力量和勇氣。”育儒是信地教徒,並不反對,在誠心禱告的過程中,高聖芬祈求上帝賜與她信心與力量,讓育儒相信自己內在的潛能,禱告完畢,她們都流下了眼淚。她很感動,終於決定給自己一個機會嘗試,開始走晉升之路。

果不其然,3個月後,育儒奇迹般地創造了比以前高出了3倍的業績,2001年7月,溫婉而蘊涵東方女性魅力的育儒成爲高聖芬團隊中的5位“督導”之一。

在玫琳凱大家族裏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如果這周表現不好,你需要團隊會議,如果表現卓越,團隊會議需要你。高聖芬深信,團隊會議與個人發展的關係,事實上,高聖芬把她的團隊會議定位於夥伴人們的信心“加油站”,她說,周一的團隊會議,對領導者而言,可以維繫向心力,對夥伴而言,是分享快樂、分擔挫折的最佳時機。是自信的“安全網”。

然而,自信是由良好習慣呵護而成的,也就是說,自信的花朵總是開在習慣的枝葉間的。

養成良好的習慣,是高聖芬成功的雙一秘訣,習慣學習,習慣每季度計劃3萬用於參加企業管理諮詢公司舉辦的諸如潛能開發、激勵技巧、人際關係等課程的學習,習慣不厭其煩地細研《美容顧問手冊》,習慣向他人請教,習慣把目標“分割”讓每天有成就感,習慣每天對成就進行檢視,習慣超越計劃,習慣固定每天上3堂美容課,習慣每月對已經使用産品的顧客寄出一張關心卡、打一次諮詢電話,習慣和新進的美容顧問玩:21天工作遊戲…….

“21天工作遊戲”是高聖芬團隊新手的必修課,其過程很簡單,高聖芬要求她們在連續21天內,每天早上必須打電話給她,她每天出一道必須完成的“功課”,“功課”內容很簡單,也許是要求她們發出5張名片,或打通5個預約電話,或是做兩個陌生預約等等。

由“自信與習慣”鑄就而成的大樹一定能收穫“目標”的果實。

“想想看,沒有目標的人生,會是怎麽樣的荒蕪空虛?我相信,當把目標設定在月亮時,至少會到達星星間。”這是高聖芬就目標的感想常常告誡她玫琳凱夥伴們的一句話。

高聖芬的家就是在這種目標激勵機制下,由她先生一塊磚一塊磚地“畫”出來。

投入玫琳凱事業不到半年,高聖芬就給自己立下了一個“遠大”目標:存錢買屋的牆壁上用彩筆:塗上一塊磚,每天清晨醒來,每當高聖芬朝夢想之屋的牆壁上疑思之時,她一天工作的激情就燃燒起來,很快的,一個月的一格。到10格,再到20格,30格…….100格,兩年內,她的房子真的塗滿了“方磚”。

就這樣,高聖芬總是在工作時學會了爲自己設定目標
,多年來,她已經習慣把目標視覺化,時間化,她總是設定下一年要培養幾位督導,下個月要銷售多少及招募多少,下個星期要上幾堂美容課,明天至少要讓幾位元顧客試用産品。。。。。。

高聖芬,月入百萬的玫琳凱中國臺灣公司第一位資深首席經銷商,她因只用了兩年零8個月就晉升首席經銷商的時間成爲玫琳凱公司進入“首席經銷商”最短時間的記錄保持人,她曾榮獲除美國外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玫琳凱國際銷售皇后稱號,從她衍生的玫琳凱團隊超過了7000位美容顧問,團隊營業額連續兩年超過3億台幣,被玫琳凱美國總部獎勵一輛“賓士320”。被玫琳凱美國總部招待海外旅遊33次。

2001年,在臺灣地區,有一本名爲《因爲你值得》的書暢銷假寶島,該書的作者便是高聖芬.全書記錄了高聖芬——平凡女生的踏實人生。通讀全書,她在玫琳凱事業中那點點滴滴真真切切的體會彌顯珍貴,讓我們走進高聖芬,去共用她成功的“四在秘訣”與實現夢想的“七大心態”!

玫琳凯台湾首席高圣芬月入百万的之秘 玫琳凯几个首席被开除
生活“七大心態”

婚姻與事業

曾以爲婚姻是人生最美好的事物,包容一切不足,圓融一切不完滿,但我漸漸瞭解,婚姻的路決不是鋪滿玫瑰花瓣的坦途,即使擁有美好的婚姻,每個人遲早要面對自己的需求與欲望;面對內在的不安全感和空虛。可以說,我的成長與獨立的摸索之路,是從當了家庭主婦,當了母親之後才開始,再次選拔就業,更堅定了我創造出路的決心。

我知道,既然“魚與熊掌兼得”是自己真正想達到的人生目標,我必須付出努力的代價,學習開發潛在的智慧。

挫折與困難

困難與委屈既然是難免的人生挑戰,我們無力回避,但一件事情究竟是正面還是負面,真的沒有絕對可言,換個角度與立場,或隔一段時間回頭檢視,許多傷害與難堪可能是正面的惕勵。

我真心感謝人生路途上的大小挫折,曆以時間淬煉,我發現的所有的挫折其實就是一種上帝給予的面貌呈現,惕厲我們,磨練我們,增加我們挑戰困境的通報與能力,接著才會讓我們承擔更大的責任,成就更艱難的事業。

不要期待一撒下種子,就馬上會得到收成。在成功人眼裏,看到的是未來,而非現在,他們心中沒有失敗,只有放棄。

改變與新生

不要期待別人會“主動改變”也不要要求別人改變自己。這樣期待十之八九會落空,或是換得對方一時的敷衍,對彼此長久的互動只會造成更深的傷痕,如果,我們對生活不滿,對工作不滿,對丈夫孩子不滿,何不現在就開始嘗試“改變”呢?

當我們開始“改變”,而且讓別人因我們的“改變”而受患,很奇妙地,往往能觸動對方的心柔軟起來,自然而然地跟著改變,這是一串微妙的、心態的過程。如同點燃鞭炮一樣,我們主動改變自己會是那根點燃的引線;不動,世界永遠停留在令我們“不滿”的靜止狀態,時間,只會讓創傷慢慢化膿,無法讓傷口癒合新生。

獨立與付出
“獨立”可以分兩個層次:經濟的獨立和精神的獨立,能以收入幫助家裏提升生活品質,我覺得很驕傲:而當我學會爲自己的快樂負責時,順理成章的我便成爲家庭氣氛的引導者。

女性願意無怨無悔地爲家庭、爲心愛的人付出才會是有“基礎”的,因爲不論付出的是金錢還是精神,都是自己充分擁有而不是“透支”的。獨立帶給我們信心,使我們不怕因付出而匱乏,獨立的豪氣很可愛,因爲我們不會一面付出、一面嘮叨;當我們願意付出卻毫無所求,我們才能成爲圓融大器的女性。

意念與目標

人類的意念有著不可思議的力量,一旦人們動心起念,仿佛即已啓動了潛意識的開關,讓事情發展的方向循著意念的腳步前進。樂觀自信的人,意念往往帶著他們朝正面的方向前進,即使遇到挫折,他們也能以樂觀的心態處理;習慣負面思考的人,倒楣之事總是如影相隨。


人生的長跑賽中,往往成就最出色的不見得是那些才智最卓越的人物,而是目標清楚、集中全力朝既定方向奮鬥不懈的平凡的人,許多才智卓越的人,就因爲目標不明確,不斷在轉換目標浪費能量,虛度一生,不論目標大小,達成目標的喜悅,將帶給我們自尊與自信。一個好目標
,可以激勵頹唐之人從“心”改變人生。

快樂與幸福


我想,工作的意義除了賺取謀生所需要的支票外,能否影響別人,幫助別人生活更美好,更是什得我們用心體味的心靈報酬。這麽多年來,親眼見證我工作夥伴奇迹般的變化,一直是我最大的快樂。

自己快樂,家人快樂,也帶給工作夥伴快樂,所有點滴的快樂,聚集起來,就是最大的幸福。

處事與爲人

集中焦點,專心工作,不自我抱怨,不論他人是非,不浪費時間,不“恐懼”前程,這是我處事爲人的“三大寶”。


向陌生朋友預約美容課真的並不難。因爲你的儀錶、優雅親切的態度,有條不素的表達能力,都是強有力的說服,我認爲:“對方一定會拒絕”的預設一定是錯誤的。

每個人臉上都寫著幾個看不見的字“我需要被重視”!學會“重視別人”,真是很棒的禮物。

當你們在真誠讚美別人的同時,我們也獲得了善意的友誼種子,再冷漠與疏離的圍牆都會因此融化羅們用心挖掘別人的優點,用語言表達出來,對方自然不會以挑剔的眼光和言語回報你的善意。

在團隊管理上,“以身作則”實在太重要,領導人的工作作風,工作精神與工作原則影響著整個團隊隊的經營風格。如果只當個要求大家表現更好的指揮家。團隊成績一定會下降。

体验新版博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81202.html

更多阅读

低水平管理条件下高羊茅和早熟禾的表现比较 早熟禾草坪

为什么关注低水平养护条件下草坪的管理?大家当然都希望在合理的养护条件下发挥草种的最大优势特性,取得最良好的景观效果,但是这种理想的状况因为种种限制在实际应用当中并不能存在,因此探讨各个种类在不同情况下的具体表现,掌握不同条件

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孔子的教育思想(图)

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孔子的教育思想(图)孔子,儒家思想创始人,中华民族文化大成者。----诸葛长青翻开中华历史,品味历史文化,我们总是深深感动。走进曲阜,走进儒家思想,我们感叹孔子等先辈的无私奉献。诸葛长青认为,作为中国人,作为教育者

女儿观看《大圣归来》后写的一篇影评。 大圣归来的影评

下边是女儿周末看完动画片《大圣归来》后写的影评,该电影7月10日正式上映。家长们可以带喜欢《西游记》孙悟空的孩子们去观看这部片子,女儿特别喜欢,觉得值得一看。赞(95)分享一花一世界,一色一天地,见悟空,见自己——观《西游记之大圣

声明:《玫琳凯台湾首席高圣芬月入百万的之秘 玫琳凯几个首席被开除》为网友狂歌痛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