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月8日,香港著名导演王家卫的电影《一代宗师》在全国公映,我反反复复看了六遍,片中主要表现了八卦、形意、八极、咏春中国四大武术门派的宗师风采,其中八极门宗师“一线天”由王世泉师兄的弟子张震饰演,张震还真将八极拳刚猛暴烈、凶狠凌厉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照实为八极门争了光。
其实张震的精彩演技还不是我所重视的,我所关注的是片中八卦门掌门人宫羽田提到的一个人,也就是中华武士会的首任会长叶云表。宫羽田是这样说的:“那年中华武士会成立,从南方来了一个人,话不多说,手中拿着一块饼,让我大师兄李存义掰开,我师哥李存义没有说话,还让他当了武士会第一任会长,他凭的不是武功,是一句话‘拳有南北,国有南北吗?’这位先生就是你们佛山人,叫叶云表,是位人杰。想不到二十五年之后,让我在佛山又碰到另一位叶先生,我想以前辈的话问一句,叶先生,你能掰开我手中的这块饼吗?”。宫掌门说叶云表是广东佛山人,这是不对的。在当今武术界,凡是有武术历史基本常识的人都知道中华武士会,更知道第一任会长叶云表,只是在各种大型综合类武术图书和典籍中,却没有一个人写出叶云表的籍贯,就连暨南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马明达先生在赠我的《说剑丛稿》和《武学阐微》中,也只提到“同盟会燕支部”叶云表,而没说出叶云表是哪里的人。
在这里,我可以明明白白的告诉大家,叶云表不是广东佛山人,而是河北省大城县藏屯乡安庆屯村人。他确实是中华武士会首任会长、但不是李存义让他当的,而是公选出来的会长,他不会让比他大三十八岁的李存义掰开他手中的饼,因为李存义是他的形意拳授业恩师。而且叶云表还是中华民国第二届国会众议院议员(见1991年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徐友春主编的《民国人物大词典》)、中国国民党同盟会燕支部(简称“燕盟”,俗称同盟会直隶省支部)重要成员。从担任国会议员的叶云表口中说出“拳有南北,国有南北吗”这句话,倒是真实可信的。因为辛亥革命以后,军政界一大批爱国人士纷纷响应孙中山先生倡导的“尚武精神,强国强种”思想,以唤醒国民,锐意图强,振兴国本。成立中华武士会的宗旨,就是在民族崛起之时,团结引领武术界各门派精英,迅速复兴我国固有武术,强健体魄,振奋精神,抵御外辱,用武保疆。
关于叶云表的真实身份,请看《国民党燕支部党员录》第一页右数第七个名字:
叶云表(1885—?)
字剑星,河北大城县白杨桥人,日本山口高等商业学校毕业,后任中国武士会会长、中央工商会议代表,1912年参加同盟会燕支部,同年任名时省议会议员,1918年当选国会众议员。1919年在北京创办《民意日报》。三十年代,在山东从事乡纣建设运动。叶云表为李存义弟子,1914年曾邀请郝恩光赴日,在东京成立中华武士会分会。(辑自《历届议员名表》、《国民党燕支部党员录》,略有增补)
上面是1912年天津华新印刷局编印的《国民党燕支部党员录》,其中叶云表的籍贯写的是大城县白杨桥村,而实际上是距离白杨桥村五华里的安庆屯村(叶云表的母亲是白杨桥村人),同在子牙河畔,白杨桥村没有姓叶的,只有姓邓的,历任国民党十六混成旅所属二团一营少尉书记官、河南督军署军法科长、陆军检阅使署军法处处长、西北边防督办署军法处长、河南省司法厅厅长、河南省高等法院院长河南省民政厅厅长、河南省主席等职冯玉祥将军的亲家邓哲熙和民国第一届国会第三期常会众议院议员邓毓怡就是这个村的。安庆屯村又称叶楼村,村中本没有其它姓,只有叶姓一家。安庆屯村离我们吴五台村也很近,我们两个村中间就是清末太监李莲英出生的李贾村,后来我们村有吴姓(我父亲的舅爷)迁至安庆屯村定居,这才有了其他姓。现在安庆屯村叶氏家谱上就有叶云表的名字,前几天我在街上碰到了已经退休的大城县人大副主任叶学成,向他问起叶云表,叶主任说:“叶云表,我们叶氏家谱上也写作叶云彪,作为国会议员、武士会会长和山东省邹平县长,全村人都倍感自豪,也是我们村最大的官了”。
为了更详细的了解叶云表的情况,我又利用晚上的时间给远在廊坊的叶云表的当家孙辈后人叶文通兄打电话,据文通兄介绍:
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叶云表出生在大城县安庆屯村,祖上勤俭持家,生活富裕,在全村是数得着的富户,俗话说,穷文富武,叶家几代精通拳术,以求健身防卫,到了叶云表这一代,父亲更是把叶家拳传给了儿子,叶云表到了十三岁,武功已经小有所成,尤其擅长六合大刀和三才剑。在练习武术的同时,父亲也没有放松叶云表的文化学习,送他到姥姥村白洋桥村邓家学馆读书,周边村镇的亲戚和富户子弟也都聚集于此,其中就有里坦三村的梁建章、梁炳坤叔侄俩,白杨桥村的邓毓怡,张思河村的张绍增,接受了传统的正规文化教育。后来,梁建章先后考中秀才和举人,此后入保定莲池书院,受院长吴汝纶赏识,后经集训,成为首批官费生留学日本,入日本法政大学,在日本留学期间,梁建章编译《日本地方法制通览》,并研究伦理学和水利学。八年后,张绍增考入了天津武备学堂,因成绩优异被报送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炮科深造,以第一名毕业回国,受到光绪皇帝诏令觐见。梁建章回国后又介绍邓毓怡到保定莲池书院,拜吴汝纶为师。吴汝纶是西学的倡导者,他曾聘西人于莲池藻咏楼为邓毓恰等几名“年少而才”的学生救授西文。此间,邓毓怡不仅诗文大有长进,而且还学会了英文和日文,并接受了许多西方进步思想。后来为了探求新的知识,他毅然东渡日本,就学于东京早稻泪大学。看到学长们都走出了县城,走向外国求学长了出息,叶云表的父亲也呆不住了,他决定让儿子也出去继续深造,将来谋个一官半职,光宗耀祖,于是卖地筹集了足够的资金,托梁建章的关系让叶云表到日本山口高等商业学校学习商品经营和金融事务管理专业。
文通兄还说:“叶云表儿子的婚礼就是在老家办理的,后来全家搬到保定,他把一套四件楸木顶箱柜送给了我们家,因为运输太不方便,现在这套柜子就在我手中,也没什么用,总想捐给有关部门,以此见证叶云表家的富足殷实,了解当时叶家的生活情况。叶云表母亲去世出大殡时,邓毓恰、于学忠、商震、冯国璋、韩复榘等民国政府要员都送来了挽联,尤其是韩复榘赠送的挽联是亲自书写的。这件事村中的老人都知道”。
大家看明白了吧?这是我首次在武术界公开叶云表的真实身份和籍贯,其实直到目前,大城县的任何典籍、《县志》和《政协文史资料》中都没有叶云表的记载,下次再续写《大城县志》和《大城县武术志》,则必须补入了。还有,叶云表的女儿就是享年101岁全国著名表演艺术家、有“话剧皇后”之称的叶子。
叶子原名叶仲寅,生于1911年,从上个世纪30年代初就开始从事进步的演剧活动。作为“南京国立剧专”第一届的学生,1936年,在话剧《日出》中,叶子饰演女主角陈白露,获得了巨大成功。1937年,她加入汉口的怒潮剧社,参加演出了进步话剧《前夜》、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等,由于叶子的出色演技,使当时在重庆抗战戏剧演出中被誉为“四大名旦”的舒绣文、张瑞芳、秦怡等著名表演艺术家都视她为学习的榜样。叶子和许多知名作家、诗人、戏剧家、学者都曾经是很好的朋友,包括茅盾、田汉、柳亚子、欧阳予倩、徐悲鸿、骆宾基、郭沫若、老舍、曹禺等,这些人对她的人生道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叶子为中国的抗战戏剧运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抗战戏剧演出的“话剧皇后”。
据北京人艺的工作人员介绍:“叶子是一位视戏如生命的表演艺术家。”她在《龙须沟》中为了表现出丁四嫂的人物性格特征,以哑嗓来处理这个生活在龙须沟边的劳动妇女。叶子在《龙须沟》中的成功扮演,被观众赞为是从“沟里捞出来的丁四嫂”。由于对丁四嫂这个人物倾情过深,而使叶子自己的嗓子从此真的哑了,甚至影响到了她以后的艺术创作。
相关链接:
同盟会燕支部始末
1912年3月,中国同盟会转为公开政党。不断加盟的新会员,能否保持革命时期的理想并为之奋斗?随着时局的急剧变化,袁世凯和拥袁派对同盟会施加种种阴谋手段打压。继续活跃在直隶省并以天津为中心的同盟会京津分会及革命团体成员,深感急需有效组织,深入开展斗争。同盟会燕支部(简称“燕盟”,俗称同盟会直隶省支部)就是在新的革命形势下,在孙中山的授意和授权下,于1912年7月14日在天津李公祠正式成立的。因京津冀一带,战国时期为燕国领地,故以“燕”字命名支部。
8月25日,正值同盟会等“六党合一”并在北京成立国民党之际,同盟会燕支部改称国民党燕支部,并以巩固共和、实行平民政治为宗旨。国民党参议张继任部长、王法勤任副部长,燕支部下设总务科(主任干事郝濯)、交际科(主任干事温世霖)、政事科(主任干事王葆真)、文事科(主任干事王观铭)、理财科(主任干事郭凤洲)等五科和评议部(部长王秉),国民党党员初有1046名,职业各异,分布各县,居津者较多。
据《国民党燕支部章程》载,燕支部事务所(即总部)设在天津黄纬路,职员90余人,各县分部(俗称支部)也相继成立。其中,天津分部成立于1912年10月13日,“假城议事会,开成立大会,会员到者120余人。当场投票选出部长李光恒一人,干事员温世霖、叶云表、胡家祐等4人,评议员李奎光等10人”。1912年11月6日《大公报》载,“天津四乡”也成立了分部,乘四乡自治公会开会之机,“劝募各会员入党,以期扩大党势”。
燕支部成立初期,影响颇广。其开展的工作包括组织协调迎接孙中山、黄兴等人北上赴津活动事宜;创办中华武士会和武士会传习所;在顺直省议会争取议员份额和地位;纪念辛亥革命烈士,抚恤优待烈士遗属;反对北洋军阀的残暴统治;利用机关报《国风日报》等报刊,旗帜鲜明地反对袁世凯等倒行逆施;努力维护革命党的纯洁性等。
但燕支部也吸收了一些政客加入,他们热衷于议会政治、政党政治,善钻营、好趋利,革命色彩日渐淡薄,成为依附权势的投机分子。
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并取消国民党籍议员资格。国民党各级基层组织遭摧残,激进的党员遭屠杀。8月29日,国民党天津交通部遭杨以德直接破坏,主任干事任知方、总务科主任干事邹耀庭被捕后惨遭杀害。
1913年11月,《大公报》连篇累牍地刊载“津埠国民党支分、交通机关部,前经奉令,业已饬区勒令取消”等消息,并公布取消国民党简章四条。党员证书、徽章被收缴,燕支部事务所也遭查封,110名国民党籍的顺直省议会议员,都没被放过。天津警察厅“接奉中央命令”,于11月14日悍然将省议会副议长兼全国省会联合会会长的王建中逮捕。而籍隶国民党的省议会议长边守靖、副议长王秉,“刻已交还证书,取消议长资格”。
燕支部被破坏后,骨干分子被迫流亡,公开活动难于进行,只得转入地下。其存在时间不足两年。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2年2月13日总第2266期第四版
《民国人物大辞典》第二届国会议员名单中就有叶云表的名字
中华武士会
尚武
国魂
尚武
宏武扬邦
目录
一、中华贤豪侠士1912年天津大集会
——纪念“天津中华武士会”百年诞辰
14、附件1:清末民初朝代更替外敌打劫国难民殃
15、附件2:孙中山1912年8月24日在天津作南北共和的讲演,敦促了“中华武士会”在天津的成立
二、民族贤侠支持“天津中华武士会”建立
17、1.首任“中华武士会”名誉会长的民国民政厅长冯国璋
18、2.民国政府参议员议长张继
18、3.武术学院派创始人张恩绶
19、4.刘文华为传播武术文化终身
20、5.“同盟会员”、八卦掌大家马凤图
三、中华武士会创办人员
21、李存义 ——天津中华武士会创办人兼教务主任
24、李瑞东 ——创办人、副会长、李氏太极拳衍编人
26、张占魁 ——创办人、副会长、津门形意八卦大家
四、历任会长
29、叶云表 —— 第一任会长
30、卞月庭—— 第二任会长
31、李星阶 —— 第三任会长
五、中华武士会会员书信往来(部分)
六、“纪念天津中华武士会一百周年”丛书
七、中华武士会会员教员及学员概略介绍
八、中华武士会主要会员简介(无序排列)
48、黄柏年
50、杨明漪
51、刘云集
51、张鸿庆
52、韩子衡
54、郝海鹏(恩光)
54、李彬堂
55、阎道生
63、程有龙(海亭)
63、杜之堂
64、罗仲贤
65、胡子高
65、王子翙
66、马礼堂
67、马玉堂
68、蒋馨山
69、郭铸山
69、吴俊山
70、钱树桥
70、卞蠡洲
73、尚云祥
73、张天普
74、姜容樵
76、韩慕侠
77、周 祥
78、刘楚轩
78、姚馥春
79、王贵臣
80、王俊臣
80、陈泮岭
81、孙禄堂
83、褚桂亭
84、郭汉之
88、马耀南
88、唐维禄
89、付长荣
90、朱国福
91、高振东
95、赵道新
97、裘稚和
98、张雨亭
100、王凤林
101、张恩贵
九、直隶军务督办李景林支援中华武士会
十、中华武士会解体 民族精神继续弘扬
104、1.部分会员到南京中央国术馆任教
105、2.部分会员到河北省国术馆任教
105、3.部分会员又组织武术团体
106、4.部分会员浪迹大江南北传播武术文化
106、5.《武术研究社成绩录》引言
109、6.传人衍编出国家级非遗项目 ——汉沽飞镲
十一、有作为的再传人(无序排列)
111、樊瑞峰
116、崔振先
118、王青山
118、马 杰
120、魏老泰
121、王玉生
127、熊守年
128、裴锡荣
129、高桐柏
130、宁大椿
130、范震远
132、乔氏父子
133、虞荣青
134、唐云川
135、汉沽铁道飞行队
136、杨义清
139、邱万春
140、津门张氏兄弟
141、于学龙
142、刘宝和
143、黄大鹏
144、赵文龙
十二、传人辑文缅怀先辈
145、不愧人生 努力为社会做有价值的事情 ——李瑞林
148、朝觐之旅 —— 阎伯群
170、乃文乃武 德艺双馨的阎道生 ——阎伯群
170、缅怀师爷黄柏年 —— 王玉生
173、爷爷韩子衡 —— 韩文书
176、形意拳大家王子翙 ——张海滨王向东
177、武士会扛鼎者“李氏三杰” ——李洪钟
179、孙氏拳理法在天津得到成熟与发展 ——张茂清
186、武士会员在山西国民师范学校授形意拳艺 ——王建筑
189、我与姜容樵师爷 沙国政老师的情深往事——赵振忠
195、百年风云祭武魂—— 张贵发
198、写在《近今北方健者传》再版后记 —— 杨仁纯
“余师李存义公,立负笈从师,方得此术(指形意拳)。民国元年,诸君提倡尚武,其中有叶云表君、张恩绶君、张占奎君、刘殿琛君、张季高君、韩秀珊君,将余招至天津,同为提倡武风,先组织武士会。”“燕赵之士咸知李公武技道德过人”。佐证了李存义靠自己高尚的德、过人的武艺,集拢了众多燕赵侠士。(节录《五行拳谱》黄柏年撰序)。
豪英侠士驿津门《纪念“天津中华武士会”百年诞辰》
——李瑞林2011/12/2
编者:本文节自李瑞林编写的《豪英侠士驿津门——“天津中华武士会”百年诞辰图史辑》第一章(略有删节)。文中所述史实,若干处在学界尚有不同见解,当容日后进一步研究考证。
1900年,天津发生了“庚子之役”,在天津的义和团用冷兵器与用现代兵器武装的八国联军进行了保卫老龙头火车站的鏖战。腐败的清政府畏于侵略者的淫威,缉拿斩杀参战的义和团团民,参与组织此役的“单刀李”李存义遭通缉。有骨气的贤豪侠士难忍国难民殃遭外敌入侵之屈辱,1910年,被武林界誉为“北方风尘三侠”的李存义、李瑞东、张兆东等人在天津创办了“中华武术会”,这就是“中华武士会”的前身。
1912年,辛亥**成功,中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孙中山提倡尚武精神,天津的民间习武迅速活跃起来。1912年诞生的天津中华武士会,就是得风气之先的产物。天津中华武士会,是中国北方第一个得到政府支持的民间武术组织,囊括了华夏大地多主流拳种,武林高手云集,英雄侠士辈出,是中国北方历史上影响最广泛、持久,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民间武术文化面貌的社团。有国民政府高级议员张继、张恩绶等,为筹建“天津中华武士会”,给予道义上的鼎力支持、帮助。时任政府民政厅长的冯国璋鼎力相助“天津中华武士会”的成立,还以政府民政部门的名义给予拨款。冯国璋还为“中华武士会”题写了牌匾,并担任了首任名誉会长。同盟会燕支部(编者:查互联网,此“燕支部”尚有“燕山支部”、“燕赵支部”等不同称谓,不知何种说法正确?求答)成员、广州陆军学校学生叶云表投于李存义门下,因其年轻、干练,富有组织能力,经李存义等人推举,被任命为中华武士会第一任会长。同盟会员马凤图也受命参与中华武士会的创建工作,联络武林人士,一同对抗日益蔓延的日本武士道淫染。后因政治形势变化,短日内同盟会员撤出,叶云表仍暂居天津。即使是在**党人遭政府通牒之时,中华武士会仍是部分同盟会员的隐居地,记载下中华武士会珍贵的人物传记资料的才子、山东辛亥**学生领袖杨明漪,既是一位爱国志士,也是中华武士会的中坚之一。
李存义、李瑞东、张占魁三人在中华武士会的创建中,持鲜明的民族主义进步立场,同情资产阶级民主**。民国元年,担任袁世凯拱卫军武术总教长的李瑞东经常往来于京津两地,与李存义、张占魁及朋友的弟子李书文协商天津中华武士会成立的事宜,确定会址设在天津中心公园大四合院内(原造帀厂)。中华武士会的宗旨确立为“传习中国固有之武术,锻炼国民之体魄,消除民众颓废意识”即提倡中国的尚武精神,强国强种,救国兴邦。以传授形意、八卦、太极拳为主,另有八极拳、通背拳等。
1912年9月8日,天津中华武士会在天津中山公园正式成立,吹起了中国北方武林的集结号。1912年10月18日,中华武士会在天津造币厂大院组织举行了全国秋季运动大会,时称“中华武林英雄会”。李瑞东为了筹集此次活动的经费,卖掉了自家在武清城关的200亩土地,并主持了天下英雄会。有广东、河北、北京、山东等地的60多位高手表演了各门派的武艺,观众数千人。李瑞东主持了大会,亲任总裁判长,并做了一趟武太极“太极八法奇门拳”的压轴表演。这次武林大会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全国性的武术比赛,对于振兴民族精神、传播民族武术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华武士会创立后,到中山公园学习武术的人络绎不绝,常有军人排着队前往学习武术,可谓盛况空前。中华武士会也聚拢了一大批中国北方武林的顶尖高手,如当时保定万通镖局的原班人马尚云祥、定兴三李(李采亭、李文亭、李耀亭)、郝恩光、李彬堂,以及程海亭、李进修、王俊臣、韩慕侠、黄柏年、董秀升、李玉琳、张景星、李书文、霍殿阁及八卦掌大师郝为真等,都担任过中华武士会的教员。与此同时,国民政府官员、参议员张恩绶还支持李子阳(耀亭)和刘文华(殿琛),在北京成立了“尚武学社”,由李彩亭等教授形意拳术,部分教员来往于京津间,影响虽不及中华武士会,但对于传播河北形意拳至北京,意义也非同小可。
中国形意拳河北派传系(四川)流源
作者:翁邦森
心意拳—心意六合拳—形意拳
(注:历代传人顺序都皆以姬隆峰始祖为第一代起记叙)
始祖姬际可先师。(1602年—1680年)。字隆峰,亦称龙凤。山西省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县)诸冯里尊村人。…………。《姬继可自述》“……又西南行,至安徽秋浦又遇曹公托其子曹继武,并将‘心意六合拳’传于曹继武,使之得之甚详……。
(第二代)、曹继武:又名曹玮;(生卒待考)。直棣省大兴县人。…………。其弟子甚多。门中独戴龙邦为最,并流芳于世。
(第三代)、戴龙邦:字尔雷。(1713年—1802年)。山西省祁县小韩村人,…………。戴龙邦先生将此‘心意六合拳’传给其子和族人。以后其子戴文雄、族人郭维汉代师传艺于李洛能,李洛能将戴家‘心意六合拳’发扬光大,并将‘心意六合拳’改名创造为“形意拳”,使之流传至今,其影响之深、流传最广。
(第四代)李洛能:名飞羽、字能然,又称洛能,俗称老农。(1809年—1890年)。直棣省深县人。…………。传授弟子众多。其著名弟子有:郭云深(河北)、刘奇兰(河北)、李太和(河北)、张树德(河北)、刘晓兰、田静杰(河北)、穆小义(河北)、李镜斋(河北)…………,车毅斋(山西)、孟勃如(山西)、宋世荣(山西)、宋世德(山西)、白西园(山西)、李广亨(山西)、贺永恒(山西)…………等。
(第五代)郭云深:名峪深、字云深,(1822年—1898年)。直棣省深县马家庄(西骡庄)人。…………。其著名弟子有:李殿英(奎元)、钱砚堂、许占鳌、王乡斋、刘勇奇、王香元、张品斋、李静斋、高济云、…………等。
(第五代)刘奇兰:直棣省深县城关镇人。(1819年—1889年)。…………。著名高足弟子有:李存义、张占魁、耿继善、刘殿深(名文华、长子)、刘锦堂(次子)、刘荣堂(三子)、周明泰、刘凤春、田静杰、赵振彪、刘荣堂、王福元、刘学书、郝金兰…………等。
(第六代)李存义:字肃堂,号忠无。直棣省深县南小营人。(1847年—1921年)。…………。其高足弟子有:尚云祥、郝恩光、叶云表、马玉棠、刘德宽、姜玉和、李栋亭、黄柏年、李彩亭、李文亭、李彬堂、李跃亭、章桂英(女)、傅剑秋、李德冲、周玉祥、赵云龙、陈峻峰…………等。其中姜玉和(少林巨子)、李栋亭(铁掌李三)武功高超。马玉棠技艺超群尤擅崩拳被誉为“江湖小八侠”之一。尚云祥被公认为近代形意拳门中三大名家之一。
(第七代)马玉堂:直棣省定平县人。后迁居新城县西关。(1873年—1959年)。…………。其著名弟子尤以:朱国福、朱国桢、高振东、张长义、张长信、时润章、郭梦申、诸桂亭…………等为最。
(第八代)朱国福:字果夫,号炳公。直棣省定兴县大朱家庄人。(1891年—1968年)。…………。其著名高足弟子有:王树田、张长海、赵飞霞、、张文广、邓伯羽、邓德达、温敬铭、李毅立、刘玉华、杨国忠…………等、其中王树田、张文广、张长海、赵飞霞、邓伯羽、温敬铭、李毅立为现代中国武坛上的一代名家。
(第九代)王树田:直棣省新城县人。祖籍定兴县王家庄。(1918年—2005年12、19日凌晨1时)。人称湖南“小黑虎”。…………。其著名学生及弟子有:习云太、邹德发、叶道清(女)、邓昌立、陈坚、郭洪海、任刚、王学贤、肖家泽、傅尚勋、王世荣、黄天才、许成君、雷泽明、翁邦森、李德富、项宝辉、计斌、党建国、李保明、郑德智、刘绥斌、周滔、黄仁信、黄大雄、兰永辉…………………等等不计其数,其中佼佼者甚多。参与国家体委组织的《甲组长拳竞赛套路》创编和编排工作。并著有《形意连环拳》、《形意对打》、《八卦散手刀》、《八卦龙形剑》、《八卦连环掌》、《八极拳》、《六路弹腿》、《六合通臂》、《对擒拿》等著作至今流传于世。真可谓:“一代宗师、桃李天下”。有词云:“桃李春风一盏酒、枝叶已绿万里州”。
(第十代)翁邦森:1956年生,四川省成都市人。自幼习武,幼年初习少林拳,后投帖拜师于中国著名武术家、成都体育学院武术系教授王树田老师门下,系统学习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八极拳、查拳、擒拿等。在恩师的悉心传教以及自身的刻苦用功、细心领会之下,逐渐悟得拳理精微,拳技大进,尤擅形意拳、八卦掌及其器械,在形意拳、八卦掌及其器械上有较深的造诣。习武至今,从未间断,几十年艺耕不辍。在多年的武术练习中,深知形意拳、八卦掌内涵极深,只有在不断的练习和研究中才能找到武学的真谛。有鉴于此,多年始终秉承不断进取,不断研究,采众家之长,扬长避短的习武理念,形成了自己对形意拳、八卦掌及其器械的独到见解,并为武术界人士所认同。习武之余,酷爱书法,曾师从中国著名书法家、四川大学中文系教授周浩然老师研习书法,受其指导与点拨,获益良多。多年来,始终以尊师重道为本,以谦虚、谨慎、戒躁自律,坚持活到老、练到老、学到老的人生信条,深受武林各界的好评和赞赏。
同时,武技的不断精进也得到了武术界的认可:多次在省、市、地区武术比赛中凭借形意拳的绝对优势获得一等奖、特等奖,在各种大型武术表演中荣获优秀奖、特别奖等;多次受到各大电视台及媒体的关注、采访和报道;被载入《当代中华武术大典》(第三卷)、《当代中华武坛精英名录》及《中国武当武术家大辞典》;被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武术协会授予“中国武术六段”称号,国家级健身气功辅导教练员,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一级武术裁判;多次在省、市、地区武术比赛中担任裁判工作。现为成都市锦江区武术协会常务主席,四川峨眉武术研习总部内家拳总教练兼顾问,青城武术馆形意、八卦主任教练,中国形意拳河北派(四川)第十代传人,中国八卦掌(四川)第五代传人。在多年的武术教学中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武术运动员,且入室弟子众多。现致力于将恩师王树田老师所授之拳艺传与弟子及学生,并愿将所习之诸拳术传播于众,藉此提高武术爱好者之技艺,增强大众体质,为弘扬中国传统国粹,发展中华武术尽自己绵薄之力,以睹后承者而颇感欣慰。
向恺然先生谈太极拳
前清丁未〈注一〉年间,我在日本,会见一位直隶朋友。就听他说起北方练拳术的人,有几个大派别:一派是练八卦拳的,一派是练形意拳的,一派是练太极拳的,还有一派练岳氏散手拳的。后来由岳氏散手又产生一派:谓岳氏连拳。此外,虽尚有不少的家数,然练习的比较人少,不能自成一派〈注二〉。我当时听了这些话,不过知道有这些名目罢了。究竟各派是些什么手法,彼此分别之点在什么地方,因那位直隶朋友不能一一演给我看,无从知道。
直到民国癸卯年〈注三〉,遇见李存义的弟子叶云表、郝海鹏,才见着了形意拳,八卦拳也看了一部份,太极拳仍是不曾见着。不过曾听得叶郝二人说起太极拳意义,使我增添了许多向往之心罢了〈注四〉。经过了若干年,只是没有机会遇着太极拳练得好的朋友,不但无从研究,便想看一次是如何的形式,也达不到这个目的。
到乙丑年〈注五〉五月。幸有一位陈微明先生,从北京来到上海。以所从杨家学得的太极拳,设一个致柔拳社,专教人练习〈注六〉。我得这个机会,才从事研究了几个月。不料正在研究的时候,二十年前教我练拳的王志群先生也到了上海。我这时与王先生已有好几年不曾见面了,一向只听得王先生在北京专心研究太极拳,因为原来根底甚深的原故,成功比任何人都容易,我于是又从王先生研究。论王先生所练的太极拳,与陈先生所练的本属一家。陈先生的师承是杨澄甫,王先生的师承是吴鉴泉,两人都是杨露禅的再传弟子,当然是一家一派的了。但是两人所传授的拳式,各自不同。我当时很是疑惑,不敢随便判断谁对谁不对〈注七〉。我既以研究拳术为目的,自不能存党同伐异的心,何况同是太极拳术,又是同出一家呢〈注八〉。只以研究便利的关系,因王先生住在我家,便专从王先生研究,也时常与陈先生推手。奈不久离了上海回湖南,在湖南找不着练太极拳的人,没人和我推手,只好独自练习。
戊辰〈注九〉七月。我跟着湖南的军队到了北京。此时北京已改名北平。因政府迁都南京的关系,北京市面渐就萧条。影响所及,连几个练太极拳有名的人物,如杨澄甫、吴鉴泉等,都跟着往南京或上海去了。所会见的几个,虽也是北方有相当声望的人,如许禹生〈注十〉、刘思绶之类,对于太极拳都有若干年的研究。其所练架式,类似吴鉴泉传授者为最多,我于是又从许刘两人研究了些日子。许君以吴杨等专练太极拳之人皆已南去,他办了一个体育学校,找不着教太极拳的好手,就托人在河南温县陈家沟子聘了一位姓陈名积甫的来〈注十一〉。
相传杨露禅当日是从陈家沟子学来的太极,他的师傅叫陈长兴。从陈长兴到现在,代有传人。此刻陈家沟子的人,少有不练拳的,练的都是太极,没有第二种拳在那地方流行。体育学校请来那位姓陈的,年龄不过四十岁,是从小专练太极拳,不曾练过旁的拳。到北平后,除在体育学校担任教授而外,还有许多人请到自己家里去教,我听说这们一位人物,少不得要去见一见。
这日由许君介绍,在体育学校会面,并见他练了拳、推了手,还和他谈论了好一会。不会他倒也罢了,会过之后使我更加了疑惑起来。因为他这地道的太极拳,不仅和吴鉴泉传授的形式大不相同,就是和杨澄甫所传授的比较,也全不是那门一回事,连拳谱上的名目也不一样。
吴杨两家所传的姿势,虽有分别,但是起手都是一揽雀尾为名称。就是孙禄堂从郝维真所学的起手名懒札衣,也与揽雀尾的音相似。不管是谁的音转变了,总还是这个音调差不多的名称。至于陈积甫练拳起手叫做金刚捣碓,虽也有懒札衣的名目,惟手法身法与吴杨两家的揽雀尾,孙禄堂的懒札衣,都无相似之处〈注十二〉。且全式名称不同之点甚多,如青龙出水、双推手、神仙一把抓、小擒打、前招、后招、铁叉、切地龙、当地炮等名称,皆吴杨二家所未有。至如封似闭,称六射四闭,单鞭称丹变,倒撵猴称倒捻耾,肩通臂称闪通背,右起脚称右插,左起脚称左插,转身蹬脚称蹬一根子,抱虎归山称抱头推山,云手称运手。音尚相近,但身手动作方法,亦多不类〈注十三〉。
再看他推手,只有同边活步的一个方法。就是一个左脚向前,一个右脚向前,掤挤进一步,捋按退一步。我问他推手共有几个方式,他说就是这一个方式。我又问没有站定不动脚的推法吗,他说没有。我又问他没有四隅进退名叫大捋的推法吗,他也说没有。我想这就奇了,杨露禅是从陈家沟子学来的,到此不过三传,何以与陈绩甫的相差这们远。
杨家练习的方式,倒比较的完备〈注十四〉。杨家推手的方式,由浅入深共有四种。最初彼此都用单手搭挽,使站走灵活,次则按掤挤捋按四手,彼此都用双手两脚站立不动,仅以身手进退,又次则活步进退,再次则向四隅进退,名为大捋。步法、身法、手法、渐次繁难。务使练习的人能进退随意,缓急皆由自主,不受制于人。若仅一同边活步之方式,初学者不易粘走,而练有相当程度的,觉得其活步容易讨巧,腰腿难得有真功夫,至于欲求深造的,则又嫌其太简单。
太极拳的原理和其它之拳术不同。太极注重粘走,所谓于不丢不顶中讨生活是也。粘即是不丢,走即是不顶。此理说的容易,做到实难。一部份之粘走尚易,全体之粘走尚难。欲全体粘走如意,则非有大捋不为功。按大捋之法,决非创自杨家,想必是陈绩甫未得其传,故其法尚不及杨家完备〈注十五〉。
以我个人近年研究太极拳之结果,深信拳理之精细、拳法之周密,及练习之有益无损,此非他种拳术所能及。
近年来政府提倡武术,设国术馆于首都,各省也遍设分馆。首都国术馆中,分武当少林两门。武当门即以太极拳为主体,因此太极拳的势力渐渐侵到了南京,练习的人日渐增多。然首都经过一次武术比赛之后,声明以太极拳为专长的多未胜利。而北平方面所去应试之人,其得胜利者虽十之七八也曾练习太极,但在报名时,却未声明以太极拳为专长。〈国术馆考试武术时。报名者须声明曾练何种武术,以何种为专长。〉因之一般人对太极拳怀疑者极多。原来反对太极拳的人,不待说益发振振有词。即平日也曾练习太极,对太极有相当认识的,也怀疑太极不能致用。我是最相信太极的人,在这时不得不将我个人对于太极拳的经验及心得说出来,或者可以解释一部人的疑惑,及增加一部人的信仰,并可以供同好的参证。篇中时有文言口语杂操之处,随手写来,但求达意,不及修改,阅者谅之。
我觉得太极拳在各种拳术中为最难致用之一种〈注十六〉。什么原故呢?练他种拳术的人,工夫即算不深,只是练过拳的必有相当体力,比较未经练过的强健。惟练太极拳的人,以不尚力原故,初练一年半载,体力并不见得比寻常的人发达,许多体力既不比人强。而太极拳的用法,又远不及他种拳式之简易,易于领会。无论初学的人,就是对太极拳用过三五年苦工夫的,除却照一定的规矩推手而外,若教他将太极拳一手一手的用法,从头至尾解释出来,恐怕能办得到的很少。既是自己不能领会自己所练太极拳的手法,却如何能使用呢。练他种拳术的,和人比试起来,纵然不能把平日所学的手法,丝毫不乱的使用出来,然因其平日练习时横冲直击,成了习惯,只要利用这种习惯,再继之以猛勇直前,每能克敌制胜。练太极拳的则不然,平日练习以缓慢为原则,以毫不使力为要义,而一趟架式,自首至尾连绵不断,虽搬拦捶、指裆拳等手用法,似已显明,然练习时不是断劲,用时自难得力〈注十七〉。
人类本自然具有以手足自卫及抓攫人的知能。即不知拳术为何物的小孩,他们有时相打起来,也知道劈头劈脑的举手打去。被打痛了的人,也知道闪开和还手。练太极拳没练到能致用的时候,便冒昧和人去比试,不但不能用拳法去打人,有时甚至连那本来具有的自卫抓攫的知能都没有了。摆出一个一成不变的架式,去接受人家的攻击。旧小说中常有只有招架的工夫,并无还手之力的话,练太极拳不曾练好的人,并招架的工夫也没有,因为太极拳里面就没有寻常招架的手法。然则没有招架的手法,难道人家打来,不招架任凭人打吗。
要解释这问题,先得明了太极拳的原理。他种拳术的名称,每有与拳术无甚关系的,惟有太极二字,完全包括了这种拳术的意义。太极就是一个圆圈,太极拳也就是由无数的圆圈联贯而成的一种拳法。无论一举手、一投足,皆不能离这个圆圈,离了这个圆圈,就违背了太极的原理。再精细一点说,不但举手投足,不能离圆圈,四肢百骸不动则已,动则皆不能离圆圈。太极拳的招架,便是攻击,攻击也便是招架。不能用太极拳的方法攻击人的,断不能用太极拳的方法招架。因为手手处处皆是圆圈,就在这一个圆圈之中,分一半是招架、一半是攻击,工夫越深,圆圈越小,有时尚不见其转动,已尽招架与攻击之能事。所以练太极拳的人,在推手的时候,十分注意听劲的工夫。听劲的名词为太极拳所专有。其意义并不是用耳去听,乃是用皮肤去听。质言之,便是练习触觉,使之灵敏,皮肤能听得敌劲之来路方面,即顺着来势以半个圆招架,半个圆攻击。太极拳论中所谓粘即是走、走即是粘,就是这个道理。太极拳之不容易使用,既如上述。
因之练习太极拳的人,其好勇斗狠的习气,及希图尝试的心理,都不及练他种拳术的人浓厚。与同道的推手,虽也是练习致用的方法,但是推手究有一定的规则,与平常比试不同。推手时的本领,不见得便能在与人比试时完全使用得着。在练习的时候,既不常与练他种拳术的作友谊比试,曾练过十年八载之后,已享有相当之名望,或已身为人师,益发不敢轻易与人比试了。这是练太极拳的人普通大毛病。
练他种拳术的人,虽也有免不了这种毛病的,却不似练太极拳的这们普遍。即如杨澄甫受祖传的太极,用了大半世的工夫,徒弟也教的不少,论他的本领,北平武术界的人谁也不敢批评他一个坏字。杨家的太极拳架式,比较吴鉴泉所传的开展,步马也宽大,练习起来容易增长内劲。杨澄甫本人身材高大,气力也自不小,应该能藉这个祖传的拳术,称雄一时。然我到北平后,调查的结果,杨澄甫的声名,在北平的武术界中知道的确是不少,只是本领到如何程度,却少人知道。因为缺乏临阵的经验,本来练太极拳,非有临阵经验不可。太极拳更是需要极多之临阵经验,不然总难有把握。练太极拳的人,万不可忽略临阵经验这一层〈注十八〉。
拳术从事比试,谁也知道少不了一个快字,何以太极拳在练习的时候,却是越慢越好呢?这道理在练他种拳术的人,固多不免怀疑,就是练太极拳的人们,也是不明了的〈注十九〉。
须知太极拳的架式,全是练体,是做拳术的根本工夫。如何谓之根本工夫呢?第一是虚实得分别清楚。王宗岳太极拳经曰:偏重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已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所谓双重,便是虚实未曾分清楚。我看普通练太极拳的人,解释双重的道理,多以为两脚同时着地即谓之双重,一脚虚、一脚实便不是双重,两手同时打出为双重,一手虚一手实即非双重,若只如此,则双重之病有何难悟。岂有数载纯功,尚不能领会这一点儿道理。
以我经验所得,岂仅两手两足有双重,即一指之微,尚应将虚实分别清楚。如以一指着人,不会分别虚实,即犯双重之病。练架式的时候,四肢百骸从顶至踵,循环虚实,一手之中,其虚实之互为变换,越密越妙,自起手以至终结,处处成圆,处处随虚随实,假使有一寸大的地方,未曾注意这一寸大地方,便不免有双重之病。是这般练习,如何能快?是这般练一趟,比随便练十趟二十趟有进步。
第二是增长的劲,太极拳既不像他种拳术用力,难道与人比试起来,真个一点儿力不要,能将一个百多觔重,并有武力的人打倒吗?经中有四两拨千觔之语,不过形容少力胜多力的话,然也得四两之力,不能说毫不要力。练太极拳时,是绝不用力〈注二十〉。若动作太快,随随便便,和他种拳一样,不过几十秒钟便完了,如何能增长内劲?因其动作很慢,又一气到底,中间不能停留,至少也得七八分钟以上的时间。四肢百骸不住的运动,自然能将气力增长起来。似这般增长气力,与练他种拳术及搬石打砂袋所增长的气力,完全不同。这种气力,行家称为内劲,是全身活动的,要在全身什么地方使用,就能全部集中于这一个地方,不一定限于肩背手足。这种内劲,着在敌人身上,也与寻常的气力不同,能使受者有如触电。
还有一层,必须缓慢的道理,也是我们研究太极拳的人所不能不知道,并将注意的。就是王宗岳太极拳经所说『虚灵顶劲』、『气沉丹田』的道理。它种拳术虽也有气沉丹田说法,只是练习的时候,斩眉努目、百脉偾张,将全部的气提上惟恐不及,何尝能整个气沉丹田,即有之,亦不过将气闷住,或用意下沉而已。
太极拳相传为辽阳张通,于洪武初年奉召入都,路阻武当,夜梦玄武大帝授于拳法,且以破贼,因名其拳为武当派。传宋远桥、张松溪等七人。按:张通字均实,元李儒者,工诗词、善书画,中统元年,曾举茂才异等,任中山博陵令。因慕葛稚川其为人,绝意仕进,修道于宝鸡山中,山有三峯,因自号峯子。
中国道家吐纳导引之术,都注意丹田。人身丹田有三处,一居头顶,道家认为藏神之地。故黄庭经云:子欲不死修昆仑,昆仑即以喻头顶之意。二居中脘,道家认为蓄炁之地,三居脐下。道家认为藏精之地。虚灵顶劲者,乃顶欲虚灵。所谓存神上丹田,屏寂思虑,气沉丹田者,乃沉气脐下,欲其充实。黄庭经云:呼吸庐外入丹田,审能行之可常存。盖常人呼吸短促,不能直达脐下,故肺量窄狭,排泄力因之薄弱,影响寿命极大。
太极拳亦可称为道家导引方术之一种。道家吐纳之术,多为坐功,导引则为行功,不论坐功行功,其要十分注意存神上丹田,纳气下丹田则一。老子为我国道家之祖,尝曰虚其心、实其腹。亦即上丹田欲其虚,下丹田欲其实之意。如练习架式时,动作过快,心思必散乱,呼吸必急促,何能收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之效。
我们须知道太极拳之所以异于他种拳术的地方,不在身手步法之有别,全在练习时能注意到存神纳气。故经文中又曰: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练习的人,若不知在这上面用工夫,专注意于身法步法之运用,则与外家拳有何区别?以我个人练习的经验,最好于练习架式以前,以若干分钟练习静坐〈注二十一〉。此种静坐法并不如道家一般的守窍〈注二十二〉。只要屏屏寂思虑,务使万缘都净。做腹部呼吸,气纳下丹田。静坐后,再从容练习。在练习的时候,最要注意的是满身松散〈注二十三〉,不可有一寸许着力之处。其转动屈伸仰俯周旋之态,一如落云行太空,毫无阻隔,毫无停滞。从起手以至结尾,不得有停顿处。有棱角处,也不得忽急忽缓。更不得和练外家拳一样,想象某手系如何使用,攻击敌人何部,应如何发出方为得力。此类想象为练他种拳术时所不可少,惟练太极拳则万不宜有此,若想象便自己限制自己的进步,其结果必至所想象的完全错误,就想得一部份效力。如练他种拳术的人之或专善用肘、或专善用腿亦不可得。其故在太极拳皆系圆圈组成,在一趟架式中,就原来不曾分出某手如何攻击,如何招架,可以说全体没有攻击和招架方法,也可以说全体皆是攻击和招架的方法。无论头脑如何细密的人,欲从一趟的架式中分析出如何攻击、如何招架,必是挂一漏万,是不啻自己将攻击招架方法的范围缩小。
我尝见有以太极拳教授徒众为业的,因徒弟询问架式中手法用处,他勉强解说,谓扇通背是用手招架敌人的手,左手向敌人胸膛打去,海底针是以右手食指戳敌人肛门,肛门又称海底,所以谓之海底针。呜呼!如此解释太极拳用法,则太极拳的用法,岂不是极笨极无理吗?!此种人可说是根本不明了太极拳的原理!或有问曰:诚如尔所说,太极拳既不要快,又不用力,平常练习时又不能想象如何攻击招架,却用什么去和人比试。我说我们练习拳术的人,无论是练太极拳,或其它拳术,都应该知道这个快字意义,不是两手伸缩迅速谓之快,也不是两脚进退迅速谓之快。同具一样的手脚,伸缩进退迅速的程度,除却老迈龙钟,及疲弱残疾的人,大概都相差不远。须知快慢的分别,重在两只眼睛,但是同具一样的两只眼睛,却又有什么分别呢?就在看机会能迅速与否。敌人没露出有可乘的机会,手脚尽管打到了他身上,不仅不发生效力,每每转予敌人以进手的机会。
两人对打时,如何谓之机会呢?在敌人失却重心的须臾之间,便是机会。两眼看到了机会,趁这机会进攻,便能将敌人打倒么?仍不一定〈注二十四〉。还得不失地位,不失方向才能有效。因敌人的重心虽失,然须审其偏差所在,从何地进攻,向何方冲击,方能用力少而成功多。若方向地位未尝审度停当,敌人原来已失之重心,有时转因受攻击而得回复。两人相打之际,可以进攻之机会,彼此皆时时可以发生,只苦于以两眼不能发见,有时发见稍迟,则机会已过,有时因攻击之地位及方向错误,虽进攻不能发生效力,也是错过了机会。练推手听劲,就是重在寻机会,及练习何种机会,应从何地位何方向进攻,两眼能不失机会,进攻又不能失机会方向,便是武艺高超,全不在手脚如何迅速。分别工夫的深浅,武艺的高下,完全在此。若不待机会不明方向地位,只算是蛮打蛮揪。在练他种拳术的,每有自恃气力刚强,练就二三手惯用手法,不顾人情如何,动手就一味横冲直击,屡能制胜,因而成名的,练太极拳的,却根本上不能产出这种人材。
太极拳之所以练不用力,于练架式之外有数种推手方法,就是要练习的人,从拳术根本上做工夫,不可注意一部的动作,学外家拳打桩板推砂包等动作。或问练太极拳时候,若以余力兼练打桩板推砂包等动作,应该祇有利益,没有妨碍。我说如何没有妨碍?并且有绝大妨碍!因为太极拳以圆活为体,所以在练习架式的时候,务使全身松散,久久自能圆活无碍。有一寸许处着力,则必停滞,何况打桩板推砂包专用蛮力呢?练太极拳所得的是弹劲,打桩板推砂包所得的是直力,太极拳最忌直力。原富有直力者,练太极拳尚须渐次使直力化为弹劲,必完全变化之后,方能得太极之妙用。岂可以练太极的时候兼练根本相反之直力?!或又问练太极拳的素来不注意桩步,练习架式时又全不用力,因之下部力量加增甚缓,和人比试起来,每苦下部不稳,容易受敌人牵动,打桩板推砂包的结果不能增长直力,诚有妨碍于太极圆活之体,若祇兼习站桩步,使下部增加稳实的程度,应该是有益无损,究竟如何呢。我说万不可有此画蛇添足的举动,须知下部稳实与否,全系于练习架式时,是否能实在气沉丹田,如练有相当的工夫,确实能于每一呼吸之中,都注意气沉丹田,则下部决无不实之理。还有一层道理,应当明了。和人比试的时候,其所以容易受人牵动,或被冲退,其病并不在下部不稳,实乃腰腿不活之故。腰脚能活,则站走随意。没有与敌人相顶撞的时候,又何至有牵动下部与被敌人撞退之事。
外家拳每有用刚劲冲击敌人之手法,无不丢不顶之原则,所以初练拳时,须注重桩步。然腰腿亦贵能活,如腰腿全无工夫,休说是两脚立在地上,全身坚立,稳不到如何程度,即钉两木桩于地下,用绳将两脚绑扎其上,也一般容易打倒。尝有武功纯熟的人,两脚或一脚立悬崖,壮士五六人推挽不动,观者莫不侘为桩步稳实,其实与立悬崖边之脚,并无何等关系,完全由于腰腿灵活,能将着身之力引向空处,太极拳论中所谓引动落空,术语谓之化劲者也。越遇着强硬地方,越可以显出力的效用。譬如枪弹炮弹,越是打在坚硬之处,越能发挥他的侵激力,此理是极易明了的。所以太极拳不以强硬为体,务必练成极柔极软,以不丢不顶为原则,使敌人虽有大力,不能发挥。如练习站桩,以敌人推挽不动为目的,岂不是与不丢不顶的原则相反吗。若练太极拳有站桩之必要,则古人必早于推手方法之外,传有站桩方法。常见有练太极拳之人,于推手的时后,在掤捋挤按四手之外,任意出手或多方阻碍,使不得按规定次序推揉,工夫生疏的每致停滞,不知应如何走法。其多方阻碍之动作,术语谓之拿,即拿住不放之意。此类推法不能没有,仅可练习的一部分工作,不能以此为基本练习,好处在使练习的人容易明白粘走变化的方法,又能使触觉增加灵敏。无论何种技艺,皆是熟能生巧。一方面练拿,拿即是粘。一方面练走,自然由熟可以得巧。
然则何以仅一部份工作,不能作基本练习呢?因为能粘与不能粘,能走与不能走,全在功夫的深浅。若没有相当的工夫,尽管知道粘走的方法,仍是粘不住、走不了。基本练习,还是按着规矩推手掤捋挤按四手,认真分析,不可茍且马虎放过。推手也是一个太极的圆圈,在一个圆圈之中,分出掤捋挤按四手,掤、挤为半圆,捋、按为半圆,本系联贯而成。故一手忽略,则全圆因之破坏。在这四手联贯成一大圆圈之中,于彼此皮肤接触之处,每手又各成一小圆圈,每于小圆圈中,又分半圆为粘,半圆为走。两手同时粘走,虚实须得分清,若不分清,即犯双重。两手虚实分清后,便得注意到一手虚中之实,实中之虚,不然则一手之中亦犯双重,其弊害与犯两手双重相等〈注二十五〉。无论练架与推手,皆须注意尾闾及脊梁,所有动作,蓄发须于此。脊梁须中正,不偏不倚,因动作不从尾闾发端,方足以身体运动四肢,不是以四肢牵动身体。尾闾有圆圈,则各部的圆圈,能粘能走。如尾闾不起作用,各部的圆圈,也都失了粘走之效〈注二十六〉。在练太极拳不久的人,骤闻此语,必生疑惑。但依此练习若干日,自有恍然之时。倘教授之人,不令学者于此等处注意,在天资聪颖,又能下苦夫的,或者有自行领悟之一日,否则将终身不知其所以然。故从来练习武术之人,贵能得名师,每有终年游历,意在求师访友,即为此等处,非经指点不可也。
原来练外家拳的人,半途练太极拳,尽管在练太极拳的期间中,绝对不再练外家拳,而外家拳进步,比未练太极拳以前,反加倍的迅速,原来不明白作用的手法,也明白手法作用了,原来苦于力陷肩背,不能变化成劲,条达于四肢的,也渐次变化,能条达了。练过若干日太极拳的人,改练外家拳,则深觉其动作之容易。因太极拳的动作,是全部的,非一部份的,所谓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外家拳虽不一定限于部份之动作,然其动作皆有一定之目标,及一定之作用,或用拳、或用掌、或用肩肘臂膝,形式显露,莫不可一望而知。故其用力简单,练习时可以想象其如何致用,使练者容易发生兴味,并容易觉得有显著之进步。
太极拳一趟架式,始终一百余手,其如何致用,有迹象可寻的甚少,纵可勉强附会,某手如何用法,但因其一气连绵不断,劲路集中之点无可寻求,惟其如此,所以能收通身圆活之效,不拘内外家拳术,总以能圆活为第一要义,即以圆活二字,为拳术之要素,亦无不可。
故练外家拳的,改练太极拳,因陡增其圆活之程度,乃自觉其进步之倍速也。外家拳每有两手同时打出,或出手同时踢足者,此与劲路集中之原理相背。太极拳之架式,表面此类手法极多,实际先后主随,有条不紊,不过练习的人应该特别注意,教授的尤应在此等之处详加解释。某式两手之中,以何手为主,以何手为随。而一手之中,应何部份先虚,何部份后实,如何方能使劲路循环,成一完全无缺之圆。此等处略有疎忽,即犯双重之病于不自觉,拳术何以忌双重,其原因就是防碍劲路集中。人不患无劲,只患全身所有之劲,不能任意使之集中于某一点。费无数日力求其能集中,尚不易得,岂可忽于双重之病,自于劲路上加一层阻碍。
外家拳于练习及使用时,多有似侧身减少敌方攻击目标,而增加其出手之长度者,本为极合于拳理及力学之动作。惟太极拳不然,因其两手成圆,互相救应,不能偏左或右之弊,经中所谓尾闾中正者是也。或谓以胸当敌,岂不与敌以便利攻击之机会。我说人之一身,从顶至踵,何处非受人攻击之地,只看人之技术如何。其所以练太极拳的,要含胸拔背,就在根本上防止敌人攻击胸部的一种姿势,练太极拳全部的方法,只惟想敌人不肯攻入其胸部,敌手一入胸部,则随时随地,皆为练太极的进攻之机会。
近有人为迎合浅见者的心理,任意将太极拳的架式,改为侧身宽步,与外家拳同其姿势。有时斩眉努目,几乎握拳透爪,方自以为极兔起鹘落之致,殊不知于太极拳原理相去益远。将来谬种流传,必使太极拳尽失中正安舒之义,及内家温和意味。
近人皆谓太极十三式为掤、捋、挤、按、采、、肘、靠八法,并左、右、前、后、中、定五者,此是勉强附会,断不可信〈注二十七〉。掤捋挤按等不过八种手法,任谁专练太极拳的人,亦不能将此八种手法,一手一手的演出整个姿势,来给人看。仅能按着推手的姿势,略为分析。认真说起来,只能有这八个名称,乃略得其意的用法。至于要提出这八个式来教授徒弟,供人练习,以我所认识的太极拳名家,都没有这套本钱。仅可称为八种手法,断不能为八式,因为并无一定格式使人遵循。然退一步言,当各有其妙法,至于前后左右中定五式,更含糊可笑。何种拳术,无前后左右中定?太极拳的前后左右中定又有何一定的方式?古人对于一种技术命名,决不如此不按实际,必另有其十三式,或其法失传,或其名更变,非现在所流行之太极架式,可以名为十三式也〈注二十八〉。
上海李瑞九家曾聘有拳术教师孟某,所擅长之拳称绵拳,共有八路架式,亦有两人推手法,用意颇似太极。闻孟某少时,在山东河南之间,保镳为业。富有膂力,尤善单刀,其名颇显。孟年少气盛,自负其技,睥睨侪辈。一日携镳投宿于旅店,与同道者谈武艺,有旁若无人之概。忽有同宿一须发皓然之老叟在旁冷笑,鄙视之意,现于颜色。孟不能堪,忿然谓叟曰:若龙钟似此,岂亦能武,将毋倚老卖老,以为我没奈何乎。叟从容曰:强中更有强中手,武艺谁敢称能,因见汝年轻,不知天高地厚,故不自觉其笑之出于鼻也,怒将何为?」孟益不能忍,必欲与叟较,叟亦不辞,孟方出手,已跌数步,意不测叟以何种手法,能跌人如此干脆。孟初以叟年迈,恐其不胜撞击,故出手未尽其长,至以乃以全力赴之,不料一迎叟身,手脚如被蛛网缠缚,有力无所施,欲跳脱亦不可得,中心惶急,遍身汗出如渖,见叟张两臂往复搓弄,如玩圆球,神气闲逸,绝无寻常比试态度,孟始知非敌,跪请拜师。叟曰拜师则可,但汝当弃所业,随我经商。孟亟思得其传,竟弃镳业,从叟往来贩运于山陜之间。才二年半,叟即病死,孟尚未得尽其传。据孟在沪语人,其师所能,原有拳式十三路,历二年半,仅得其八,余五路失传。闻太极旧称绵拳,孟所习者亦称绵拳,复恰为十三路,我疑其即为太极十三式。
又江西于今盛行之字门拳,身手步法,酷类太极拳,架式亦为八路。又有所谓鱼门拳者,架式十二路,用法与太极尤相类,亦有两人推手之法。江西熊斗枢曾练鱼门十余年,前年与我相遇于汉臬,为言鱼门拳以手手不离逼吸为原则,练时亦贵慢,贵不用力。惜其人不能说出鱼门拳来历。我国术派别繁多,无论全国,即一省之中,每有数十种架式,甚至一县之内,亦有数十种。拳术界的现象如此,应该能人甚多,始有此创造能力。我经仔细研究结果,知道此种之类拳式之流传,并不一定传自有创造能力之人,多有由一个负盛名的教师,在二、三十年之中,传出数十种拳式,虽皆托名传自古代某人,或言岳飞、或言达摩,且有托之孙悟空、弥勒菩萨者,其实手法皆大同小异,一趟拳架之中,合于拳理及实用者,不过三五手。此教师者,何以如此其不焷烦,编造此种种类类之架式,无非为广招徕计耳。北方学拳拜师,无一定肄业时期,有力者延师至家,或寄居其师家中,三年五年,继续练习之事,甚属平常。南方则多有限制,或延师来家,或由师自行设厂授徒,率以三、四十日为一厂,至多亦不过五十日,满期则徒弟各自散去,如欲继续练习,即增设一厂,徒弟进厂之日起,至散厂之日止,其间必昼夜苦练,以求出厂后能致用,若徒弟学过二、三厂武艺之后,尚不胜未经练习之蛮汉,则其师为不名誉之甚。
如太极拳者,因不能计日有效,即其它理甚精审,法甚缜密之各种拳术,亦决难于百日之间,体用兼备。从来练拳者,多系粗人,不明此理,如练二、三厂后,尚不能克敌制胜者,不怪其师艺不高,即疑其各不传授。为教师者,欲其徒计日收效,惟有将原有之拳术搁置,择三、五便于应用之手法,加以转折,及江湖卖艺之门面之动作,编造成一趟架式,而托之于世俗最迷信之古人所传,其式单简易练,天资畧高之人,十余日即会,再教以半月之拆用,出厂后居然能战胜蛮汉,师之声誉因之雀起,从习者日多。但人情厌故喜新,一年半载后,又非得改造一趟架式不可。
平江有名拳师潘厚懿,三十岁时即以教拳为业,寿至八十方死,前后所教徒弟,在三千人以上。其所传架式之不同,何止数十种,得其真传者,不过十人。并非彼秘不教人,学者欲求速效,使彼不能不如此。现在潘之徒弟,在各处当教师者,亦有数十人,辗转流传,四百年之久,名称已屡变。又焉知孟某之绵拳,熊某之鱼门拳,不与太极一脉相传乎。
杨露禅至今不过百年,其所传与陈绩甫已相去甚远,吴鉴泉得自杨家者,亦与杨澄甫有别,更奇者杨澄甫之兄杨孟〈梦〉祥同受家传,而孟〈梦〉祥之太极,独练断劲,一手一手使劲放出,咯咯有声,与外家拳无别,北平除杨梦祥一人而外,无第二人断劲练太极拳者。
我曾问陈绩甫,陈家沟练太极拳之人,是否有练断劲一派,陈言无有。我谓如此尚好。太极一练断劲,便失却太极的原理,将无穷的用法变为有限的招数,于太极拳前途有害无利。我国人习性,多喜崇拜古人,鄙薄今人,因之对于武艺,虽富有创造能力之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亦不敢自承。皆托之古人秘传,或梦中所传授,此类事实之见于册籍者,不一而足。张三丰所传拳法,安知非其本人所创造,恐不足见重于时,而托之玄武大帝梦中所授。
今人练习武艺,朝夕从事,数年或数十年,尚难致用,如所期愿。张三丰夜梦神授,且即以之破贼,古人智慧能力之相去,竟至此哉。
张三丰传宋远桥、张松溪等七人,并无传详记其手法。黄百家之内家拳法中,所载敬、劲、勤、紧、切五字诀〈注二十九〉,尊我斋主人所著少林拳术秘诀中,亦引为要诀。而现正流行之太极拳,反无此五字诀传授〈注三十〉,我以为拳术应以理精法备,不违背生理及力学原理为标准,不必穿凿附会,托之古人以相标榜。一若缝衣匠之供奉轩辕皇帝,木匠之供奉鲁班先师,无端生出许多枝节。
南京国术馆初开办时,我适在汉口,从报端见其分武当少林两门,各设门长。我当即断其如此提倡国术,决无好果,并致书京友服务于国术馆者,详论其得失。艺术本不妨各有宗派,有宗派斯有竞争,有竞争斯有进步,惟武术不然。无论我国武术传籍绝少记载,辗转流传,学者又绝少能通文学之人,某派传自某人,久不可考,非如字画文学等之派别,丝毫不容混乱。即算武当少林两派,比较其它武术,册籍上略有根据,然现在所流传者,究竟是否确为武当少林两派?且此两派,又岂能包括中国武术?
江湖卖艺之流,以及武术授徒为业之辈,为迎合国人崇拜古人之习性,任意拉扯妇孺皆知之古人,认为祖师,以相号召。南方有齐家拳,谓为齐天大圣所授传。又有弥勒拳,谓为弥勒菩萨所传授。比较少林派传自达摩祖师者,更妄诞可笑。彼辈此类知识,多得自师传。并非现在卖艺及授徒者所仿托,故敬谨奉持,不以为妄,偶遇非难,莫不誓死力争。因其如此,所以各门派之互相忌嫉,互相仇视,千古年来,不知生了若干事端,伤害了若干性命。在彼辈知识有限,且有籍古人以资号召之意,其标榜不足责,独怪以提倡国术为志的张李诸公,亦不思打破此门户派别之恶习也。
太极拳在武术中,为最有研究之兴趣与价值者,提倡国术自应对之有相当注意,但万不宜以太极为普遍研究之拳术。只可于国术馆中,设一太极拳术专修之科,非有志深造,及资性聪颖者,不得入科练习。因其理太精微,法太复杂,无论天生身体如何灵捷,资性如何聪颖的人,亦非一年半载之练习所能致用。并且初学者练之不能发生兴味。任何艺术,如研究者,对之不生兴趣,即不能有所得。练他种拳术,但能朝夕依法苦练,不须运用脑力,有相当时日,必有相当成功。练太极拳则非运用极细密之思想力,纵竭一生之功,亦不过偶然得着一部份作用,如练外家拳者之专善用某几种手法而已。经中所谓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可见非能运用极细密之思想力者,不能练太极拳。此与以上屏寂思虑之言,并不冲突,以上乃屏寂妄想之念。太极拳为内家拳术,注重上下丹田,本近道家导引之术,但近之论太极者,多因其名为太极,遂以八卦五行生克之理,阴阳变化之言,附会易理,则窃疑其理论虽高远,于事实掤捋挤按等八法,并无一定格式。前已言之,何所根据。而拟之八卦,至前后左右中定在太极架式中,更无其名称,且任何拳术,亦不能离此五者,拟以五行,尤以不伦不类。太极拳固注意阴阳变化,他种拳法何尝不注重阴阳变化,太极拳自有其非他种拳所能比拟之长处,决不在此似是而非之玄理。
当科学昌明之今日,我等研究提倡,当应按照实际加以判别,不可震惊古人之言,或名流所断论,遽予盲从。我于太极拳用功甚浅,但其方法及名称尚能记忆,且尝见深于此道之人,教授徒弟,实不闻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及所谓五行等有一定格式方位,能单独提出,教人练习则此等名目之不能称十三式,十三式之不能附会为八卦五行也。至明显,不知与我同好者,亦有曾致疑于此,而欲从事研究,其所以然者否〈注三十一〉。
杨澄甫、吴鉴泉均以专练太极拳,有重名于北平。或曰杨澄甫善发人而不善化,吴鉴泉善化人而不善发,以是二人均有缺陷,各兼有其长,则尽太极之能事矣。我曰事或有之,于理则殊不可通。因发与化似二而实一,不能发则不能化,不能化亦不能发。故经曰:粘即是走,走即是粘。不过原来体格强壮,气力充足之人,发人易远而干脆。杨体魁梧,且尝闻与其徒推手时,常喜自试其发劲,故其徒皆称其善发人。吴为人性极温文,且深于世故,不论与谁推手,皆仅守范围,不逼人,不拿人,人亦无逼之拿之者。闻其在北平体育学校教太极拳时,学者众多,皆年壮力强,与吴推手,任意进退,吴推化之,使不逞而已,始终未尝一发,故人疑其祇善化而不善发。我谓若吴亦尝发人,但发而不能动或动而不能远,则疑其不善发人犹可,今吴始终未尝一发人,证其平日温文之性格,可断其为不欲无端发人,拈人尤怨,非不善于发人也。我以北来略迟,于杨吴二君,皆未谋面,然深信二君,皆为当今纯粹练太极拳之名宿,绝未搀杂他种拳法,以图讨巧,其工夫火侯,实不可轩轾。在外家拳盛行之今日,欲求专练太极拳如二君者,恐未易多得。惜负提倡国术者,不知物色人材,闻二君刻均不在首都国术馆。
顷城当国时,幕中有宋书铭者,自称谓宋远桥之后人,颇善太极拳术,其时以拳术著称于北平之吴鉴泉、刘思授、刘采臣、纪子修等皆请授业。究其技之造诣,至何等程度,不之知也。宋约学后不得转授他人。时纪子修已年逾六十,谓宋曰,某因练拳者,一代不如一代,虽学者不能下苦工夫,然教者不开诚相授,亦为斯技漏胥之一大原因,故不辞老朽,拜求指教,即为异日转授他人地也,若学后,不得转授,某已年逾六十,将于泉下教鬼耶,遂独辞出,其从游者,终无所得。盖宋某拳师之习气甚深,其约人之不得传授他人,即不啻表示不肯以技授人也。太极拳架式,各家所传,皆有区别,然不论其手法及姿势如何不同,其从首至尾,须一气呵成,中间不能停滞,以满身轻利,气沉丹田为原则则一也。依此原则,又能时时注意阴阳虚实变换,免除双重之弊,虽无明师指导,亦自有豁然贯通之日。练架式既练有真实工夫,则推手必容易进步,且不难出人头地。如练架式不下苦工,专从推手中觅作用,天资纵高,亦不过推得两手灵巧而已。身上功夫,即增长亦属有限。
我自乙丑年五月,从事练习太极拳架式,迄今不过四年余,前后已四易架式。因每从一人研究,即更换其人所传架式,当时亦颇认为有更换之必要,及练习既熟,始悟四种架式不同者,仅其外表动作,精神则绝少差异,其有因各人传授之不同,而互相诋诽者,将未身经练习及入主出奴之恶习未忘耳。练太极拳者,每有存心轻视外家拳之习气。论拳理。太极拳自较外家拳精细,但外家拳亦自有其好处,如练太极拳未练至能自由运用之程度,则尚不如外家拳远甚,此番南京考试之结果,便可证明练太极拳者不如练外家拳容易致用也。
后言:是篇似着重于技击方面,技击者为练太极拳之目的,强身原为副作用也。如能照太极拳的不用力、全身松去练习,则能做到气足而神充,技击之巧妙即在其中,可得之于不知不觉也。附录:
注一:丁未年民前五年。
注二:八卦、形意、太极均为内功拳。岳式散手及连拳为外功拳。
注三:为民国五一年。癸卯恐系癸丑之误。癸丑为民国二年。
注四:太极拳于清末才由杨露禅自陈家传到北平。当时京都大会及皇室的贝子贝勒等均从学也。
注五:乙丑年为民国十四年。
注六:上海有致柔拳社。北平有太极拳研究社。均系杨家一派。
注七:杨家拳套步狭。吴家拳套步宽。犹用笔之偏峯中峯也。
注八:太极拳各家架势虽不同但内劲则一也。
注九:戊辰为民国十七年。
注十:许禹生于民国二十二、三年间任北平国术馆馆长。
注十一:积甫应为绩甫。系福生老师之侄。后赴上海。
注十二:杨家起手一势至揽雀尾中间有一式类似斜飞。吴家起手一势至揽雀尾中间亦有一式类似手挥琵琶。此两家揽雀尾前之一式。即陈家金刚捣碓。右脚蹬地不易练习演变为容易架式也。
注十三:河南陈氏太极系其祖传自明末迄今世代相传。其间架式虽经改变分为新老两种。但名称并未更改。余曾以杨吴两家架式之不同及名称之有异询之福生老师。谓我家拳套历代相传并无稍改。更无变换名称之事。外间所传则不知云。
注十四:余师教我推手亦祇有一个方法。即同边活步的方法。此一方法实际上包涵杨家的四种方法在内。杨家不过将得自陈家的拆开成为四种由浅入深的方法。并非陈家的不如杨家的完备。
注十五:绩甫家传推手方法向君祇看未练。不怪其不知其奥妙也。
注十六:太极拳确属颇难致用。尤其外间所传之架势可以真可以假。何以谓之真假。能领会太极拳之真意。处处做到家。当然可以练好真工夫。否则祇可谓装腔作势是假工夫也。
注十七:搬拦捶一式在陈家拳套内名为演手红捶。演习时发劲。力由脊发出松净。所谓发劲须沉着松净。平时不练习至用时如何能使劲发出。难怪一般人觉得太极拳不能致用。闻吴杨两家另有练发劲之手法。不过一般学者不练习耳。此又是将陈家之方法拆为两段。上述发劲但并不是断劲。我对于断劲两字是如何解说。惜文内无详细说明。无从臆断。我谓即使断劲亦无防碍。盖太极拳重要者在意。所以太极拳经论内有一句「劲断意不断」明乎此可以思过半矣。
注十八:临阵经验确是重要。不但太极拳如此。其它拳术亦何尚不是如此
注十九:太极拳练习要慢但不是越慢越好。且有人以练习时慢的程度来看工夫的深浅更为笑话。太极拳最要的为虚实分清。分清虚实并不一定要练得慢。如果练得慢而不能分清虚实。则慢有何益。反过来说如果能分清虚实而练得快。则快亦何妨。又分清虚实是不在动作。乃在意也。此点又为紧要。
注二十:练太极拳绝不用力即是秘诀。
注二十一:太极拳为动中求静。静坐为静中求动。
注二十二:守窍不过专一之意。并无奥秘。
注二十三:满身松散要为紧要。
注二十四:机会并非同眼睛可以看出的。机会是于我与敌人相接的地方感觉得来的。太极拳练到有了工夫。手上身上是有权衡对方之得机失机。我就可于感觉中得到。
注二十五:此段解释虚实确属精微明白。
注二十六:尾闾不起作用一句确是道出太极拳的源泉。但尾闾一点地方颇小。犹对人言:长江之源在青海。但人无法至青海探泉源。在长江取水则犹在青海取泉源之水也。故现在教人须将不容易明了。不容易理会的变为容易明了。容易理会的。则听者自会明白。可事半而功倍也。其容易明了及容易理会者何。曰腰部是也。教人每一动作腰部要动。如何切实了当。如教他尾闾要起作用。他先要教你的尾闾动动给他看看。你决不能将尾闾动给他看。盖尾闾之动作既渺小不能以肉眼去看。况且到功夫深时。甚至有动作之意而无动作之迹。如将此泉源引伸扩张。则以腰部为教人是何等的明白易懂。腰部如可起作用尾闾亦已于其中矣。
注二十七:太极拳十三势乃现行之拳套。原为十三个大势。太极拳原有三套架势。一为长拳。二为十三势。三为炮捶。
注二十八:十三势是太极拳拳套之名称也。
注二十九:内家张松溪五字诀为「敬」懈怠则神散。所以要有一敬字。「紧」散慢则过柔。故要有一「紧」字。「径」太极浑无方。所以要有一「径」字。「劲」因应随自然。「切」粘贴如药膏。
注三十:太极拳五字诀为「静」。心要静。「灵」身要灵。「敛」气要敛。「整」劲要整。「聚」神要聚。
注三十一:十三势是太极拳拳套名称。并非十三个架势。无可疑也。
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
一、沿革 30年代的山东乡村建设运动肇源于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乡村建设”被梁漱溟视为“拯救中国,恢复伦理本位社会”的出路。他强调“教育即乡村建设”,“一点一滴的教育就是一点一滴的建设”。他认为中国的乡村和中国的“民族精神”是中国社会和文化的根本。自鸦片战争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使传统的乡村社会受到西洋潮流的刺激,引起中国风气改变,乡下人精神“破产”,这是“乡村破坏”的主要方面。于是梁漱溟认为中国的问题不是对谁革命,而是要走“乡村建设”的道路,作广义的教育功夫,使政治伦理化,经济合作化,力求乡村内部“团结处救”。其具体作法就是通过乡农学校、乡学村学,尽量用“情意教育”、“道德教育”去进行“精神陶练”,建立“情谊化” 的乡村组织, 以便恢复固有的中国“民族精神”,而保持“乡村文明”。梁漱溟仿照中国古代“吕氏乡约”,提出改造社会要从乡村着手的“乡治”主张,拟定开办“乡治讲习所”的方案,得到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的批准。1929年在河南辉县办起一所村治学院,梁漱溟自任教务长,并主办《村治》月刊。韩复榘时任河南省主席,十分支持梁漱溟及其村治学院。 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韩复榘因“反冯拥蒋”,得到南京政府赏识,转任山东省主席,主政山东,河南村治学院随后停办。 韩复榘治鲁后, 电召河南村治学院原班人马赴鲁, 重新讨论在山东实施“村治”的措施。鉴于“村治”不及“乡村建设”影响大,且“村治”偏于村治人才训练,忽视乡治实验研究,于是仿照晏阳初在河北定县主持“平民教育实验区”的模式,改“村治”为“乡村建设”,创办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 1930年,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的组织大纲和学则、课程,经省政府会议通过,公诸于世。邹平县被确定为乡村建设实验区,乡村建设研究院设于区内。1931年,省政府任命梁耀祖(仲华)为院长,孙则让(廉泉)为副院长,梁漱溟、陈亚三分任研究部、 训练部主任。院筹备处设于省实业厅内。3月30日推荐梁秉锟为邹平县县长兼邹平实验区主任,委派总务主任叶云表(剑星)与梁秉锟在邹平县购地建校,研究院设于邹平县东关东门外,系将盐店修缮后改建而成,有礼堂1座,讲堂7间,宿舍与办公房百余间,购地7亩余修作操场,毗邻东西文齐庙旧址,设为研究部。 韩复榘为《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一览》作序中称“训政时期着重自治,而自治精神则在建设”。“且四中全会决自治实施方案,踵行益不容缓,乃商之省委诸同志,全宜先储育自治人才,以端其始,决设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并谓“区村之制,明令已颁,民命之寄托,自治之基础,庶政之根源,莫不自乡村始,则建设舍此无所基”。表明乡村建设政治的实施已得到国民政府的肯定。 1931年5月,奉省令就济南道所属邹平等27县考取训练部262人,研究部30人,附 学生6人。5月16日两部新生入学,行开学典礼,正式成立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6月15日,省城院筹备处改为驻省办公处。1933年1月,梁秉锟辞职,由朱桂山继任。3月3日, 省府颁发山东县政建设研究院实验区条例及其实施办法, 邹平开始实行“政教合一”的县政体制,原“乡建院”仍沿用旧称。3月15日增划菏泽为实验区,任命孙则让为菏泽实验县县长, 王绍常(近信)继任“乡建院”副院长。4月28日又任命王治柯为县政建设实验区邹平县长,7月,梁仲华辞职,梁漱溟继任院长。 1933年7月30日, 在邹平实验区召开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乡农教育的理论和经验在全国推广。次年4月,省府批准修正组织大纲,于菏泽设县政建设实验区,由菏泽就近10县发展为14县区。7月1日,王治柯请假,梁漱溟兼署县长职务,省府批准邹平、菏泽实行变更县政经费预算办法,保留地方收入的30%充作实验经费。1935年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南开大学及协和医校的学生参加乡政改进工作,联合河北定县县政研究院、山东县政建设实验区,成立华北农村建设协进会,下设乡政府实习所。该所下设农业、工业、卫生、教育、经济、社会工作、地方行政7部,并划定山东济宁和河北定县为实验区。后因抗战爆发而未付诸实施。 抗战前夕,乡村建设研究院为协助省府训练壮丁,准备抗战,加强县政管理,拟将全省百余县划分为若干实验区,设置相当于专员公署的政权机构。1935年菏泽县政建设实验区,以乡村建设研究院院长王绍常担任实验区长官兼山东第三路民团总指挥, 设在济宁区长官公署,于1935年1月成立。原菏泽县长孙则让调任公署秘书主任,以训练部主任陈亚三改任菏泽县长。后区长公署改称专员公署,区长官改称专员,抗战前设济宁、聊城等三处专员区。 从1931年正式成立至1937年, 乡村建设研究院持续办学6年。为训练“乡治”人才,筹办了三期研究部之研究班,四期训练部之乡村服务人员训练班;举办两期试验县区乡村教师假期讲习班。在邹平、菏泽等试验县区内实施了乡农教育,设置县学、乡学与村学;加强了农村自卫训练,举办乡村自卫干部训练班等。 七七事变后,日军侵入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迁徙于济宁、菏泽,后又至河南,终因战争环境日趋残酷,师生陆续流散,组织解体。 二、主要实践活动 (一)乡村建设研究部及乡村建设服务人员训练部 乡村建设研究部和训练部办学目的有所不同,研究部侧重于培养乡村建设研究人才,使学生既具有探讨乡村建设理论的能力,又能具体研究各地区实施乡村建设的方案。训练部主要培养指导乡村建设实施的服务人才,使学生具有实施乡村建设方案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研究部于1931年5月在济南招收具有大学或专门学校程度的首届学生30名, 附学学生(具委培性质的外省学生)6名,学制二年,1933年6月20日结业。拘于经费紧张, 第二届研究部学员学制定为一年,于1934年秋招生16人,1935年6月结业。研究部设主任1名, 每30名学生划为一班,设班主任。研究部设两类课程:一类是基本研究,包括党义、社会进化史、乡村建设理论、军事训练等课程,以便使学生对乡村建设的基本理论有所了解。二类是专科研究,主要科目有农村经济、乡村自卫、乡村教育、乡村自治等。学生根据本人专业和兴趣,经研究部主任批准选定科目。学生受业期间由官费供给膳宿,每月津贴每名学生生活补贴10元,外籍附学学生,全系自费。第二届研究班提高报考资格,取消同等学力可以报考的规定,外籍生自费改为官费,取消附学。各生待遇提高为每月生活补助20元。第二届较第一届更注意对乡村建设的实际问题进行探讨。 学生学习4个月后,即分别分配邹平实验县设计委员会各组,担任设计研究员,并分别担负编纂邹平各种实验报告的任务。 训练部首届训练班采取就地取材的原则, 在济南所属邹平等27县考取262人,附学学生18人其中邹平实验县区招收43人。于1931年5月入学,学制一年;1932年6月结业。 第二届训练班自鲁西41县招生280余人,连同附学生共307人,于1932年7月入学, 1933年6月结业。因经费困难,停招一年。第三届在胶东、潍县等26县及鲁西北14县招收官费生299人, 附学自费生28人。分别在邹平、菏泽二地受训。三届训练任务的完成基本实现了全省各县配备乡村建设服务人员的设想。第四届训练班于1936年入学, 约300余人,分别在邹平、菏泽受训,后因抗战爆发而解散。总计训练乡村服务人员约1000余人。另外,邹平还举办两期小学教师讲习班,其中一期学员291人,二期151人。 训练部招生面对世代居乡而本人至今仍在乡村的成年农民,要求略具初中文化,年龄20岁以上,35岁以下,学制一年。课程有:(1)党义之研究;(2)乡村服务人员之精神陶练(简称精神陶练);(3)村民自卫之常识之技能训练;乡村经济方面之问题研究;乡村政治方面之问题研究。主要科目有:党义、乡村建设理论、乡村自治、乡村礼俗、农业经济合作、乡村教育、农村自卫、军事训练、造林、农业常识、土壤肥料、应用文、社会调查及统计、畜种改良、病虫害、簿记、水利、农作改良、茧桑、农业副业、现行法令等。第二届训练班将课程分为两段,前段称为普通训练,时间三个月,着重精神陶练和军事训练等科。第二段为分组训练,时间为9个月, 分农村自卫、国学乡村问题、精神陶练、凿井等组,学生分组进行分科训练, 每组同时以乡村建设理论为公共必修课。至第三届训练班改为3段,基本训练3个月,着重学习精神陶练、乡村建设理论;军事训练、普遍训练5个月,着重教育探讨及实习, 并进行专题讲演,以便选科;选科训练4个月,学生就自卫、合作、农业、医药等门类中选择一门,同时穿插精神陶练及乡村建设理论的学习。 训练班学生全部享受官费,每月给膳费5元,按季付给,附学生自费。自第4届训练班起全部自费,另设奖学金。 (二)邹平、菏泽等县乡村教育的试验 1931年春, 建立邹平实验县区,1934年4月,建立菏泽实验县区。至1935年,邹平实验区设有省立第二乡村建设师范学校一处, 乡学4处,村学29处。村立初级小学308处, 各校均设成人班及青年训练班。 全县在学儿童10044人, 失学儿童10650人, 入学率约占学龄儿童总数的二分之一。1935年下半年为推行短期义务教育,14所乡学和40所村学同时设共学处,要求每乡学、村学至少设立10处共学处,各共学处称第×乡××村学第×共学处。 邹平省立第二乡村建设师范学校, 在1937年抗战前夕设有普通师范7班,学生255人,学制3年;特别师范3班,学生103人,学制2年;简易师范2班,学生80人,学制2年。另训练学员46人,全校共有学生484人,教职员59人。校长陈亚三,教导主任高赞非。 乡村建设实验区以邹平、菏泽为中心向鲁西北逐年扩大,在这些地区普遍建立了以“乡农学校”为核心的政教合一的乡村基层组织,以及“维持地方治安,传达军令之责”的乡村自卫组织。 1.“政教合一”的乡学、村学 邹平实验县行政区划14乡, 每乡设乡学1处,代行乡公所职能,乡下各村设村学代行村公所职能。“乡学”、“村学”既是教育机关,又是地方政权机关。 乡学设学董会, 为全乡政治、 教育的最高权力机关。由学董会推举“有资望”、“有信用”的“齿德并茂”士绅担任学长和1—2名常务学董,其中学长为全乡政教的领袖, 然后学长和学董由县政府委任,并择立1名常务学董委为乡理事,分管本乡所辖属的政教执行机关。另设正副分队长,负责训练壮丁、训练乡村“自卫”,设教导主任1人,教员数人,负责教育,设辅导员1人,代表乡建研究院指导监督全部乡学事务。 村学设学长1人,为全村政教领袖。同时设村理学1人,村组长1人,村学教员2人(1人负责成人教育,1人负责儿童教育)。村学又根据村庄大小划为若干治闾,25户为1闾,闾下设邻,5户为邻;闾有闾长,邻有邻长。乡学与村学犹如乡公所与村公所,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乡学内附设学生预备部(相当小学五、六年级)及儿童部。村学设儿童部与成人部。学生预备部和儿童部的课程教材均采用教育部指定教材。成人部教材则由研究院编写, 普遍推广“新乡约” ,大力推广北宋《吕氏乡约》的“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的封建伦理纲常思想。 在教育方法上,推行“导友制”和“共学团”。导友制即学生帮学生,没有先生和学生之分。各乡学内设共学团,村学内设共学团或共学处,一般规定40人设一共学团或共学处,团设正副团长和5个小组;每组设组长1人,政治、经济、文化导友各1人, 导友主要负责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知识的辅导工作。一般乡学学生或村学三、四年级以上学生都具有导友资格。 共学处及导友制最初于1934年在邹平第11、 12及第7分乡学做过实验。1935年下半年在邹平各乡学、村学普遍推广,村学共学处达40处,有的按成立时间先后称第×共学处,有的称第×乡××村第×共学处。村立共学处,每处至少设导友1人,各导友之间组织教学研究会,以便研究教学工作,各乡学、村学的教职员为各共学处的巡回导师,负责考察、教导之责。一般共学处主要设国语、算术、常识等学科,有的还设唱歌、卫生讲话、新闻报告、礼节演习等活动内容,学制一般为一年半。上课405日,约800课时,平均每日授课2小时。 各村共学处在各村定期组织全村共学处联合大会,会议多由导友以讲故事、表演等形式,宣传公民常识和公民道德,并组织学友唱歌、游戏或竞赛、测验等,按照“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的模式实验乡村教育。 2.“乡村自卫”的实验 邹平改实验县前, 原维持地方治安的公安局及民团大队共120人,改设实验县后,原公安局、民团大队改设民团干部训练所。由实验县长兼所长,内分督教练、分队长、班长、一等员、二等员、征训员、书记、司书、传令员、号兵、伙夫等职务。1935年又将民团干部训练所改为警卫所。 1933年7月16日, 邹平实验县裁撤原民团大队部及孙家镇公安局分驻所,改设民团干部训练班后,所长下设督教练分管两个分队,即干部队及征训队。 干部队共编3班。 第一期有39人,以原公安局及民团大队为主体,同时训练各地负责治安的正副分队长,主要培训配备县乡两级的公安干部。训练内容主要有武术、号兵操典、精神讲话、自卫要义、野外勤务、陆军礼节、射击教范及战斗纲要等课程。 征训队主要训练和配备各乡学、村学之军训教员和户籍员,这些人员对所在乡、村有维持治安和训练民众的责任。参加征训队的人员须由各乡学保送,系年龄18岁以上, 25岁以下并有身家财产且具高小卒业程度的壮丁。征训期限为4个月,课程有全套士兵训练,含学科、术科、农村自卫要义、社会调查及户籍法等。计划每年征训90人,逐步达到全民皆兵。征训期满进行严格考试,合格者发给结业证书,不及格者予以处罚。 在全县范围内,还以乡集训和联庄会两种办法进行乡村征集军训。当时邹平人口28万余人, 25家为一闾,共1172闾,要求每届每闾选派有身家财产者2人参加集训。1933年至1935年共开展两届联庄会训练。第一届联庄会训练分两期进行,第一期自1933年12月12日至1934年2月12日, 计有537人参加两个月的集训。 第二期自1935年3月5日至5月5日, 共有593人参加了两个月的集训。一部分学员受训后,按乡编为乡队, 共分14个分队,设正副分队长,直属村学,当时全县设107个村组。第二届联庄会训练, 从1934年7月至1935年6月,曾进行3期村组长的补充训练和村组其他组员的训练。这两届联庄会训练共有2000余人受训。 另外, 当时实施的乡村征训还有其他几种形式:(1)各乡学、村学之成人组均严格实施军事常识的授课和训练。 据估计,当时每乡每年约100余人受过军训。(2) 1935年举办的青年义务教育训练班,均实施成人军事训练。这些训练主要吸收16岁以上、30岁以下青年,训练内容基本与联庄会一致,由乡队、村组负责训练班的军训工作。 实质上是国民党军队补充兵丁的壮丁训练。 1935年统计,全县有8589名青年受训。(3)组织国术会,普及拳脚、刀剑枪矛之术。(4)组织射击会,命乡民于农闲或每适朔望集合打靶,有时组织乡村会射和野外演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