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罗塞塔石碑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

相比卢浮宫的镇馆三宝(蒙娜丽莎、胜利女神和维纳斯),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说法不一,但其中的第一宝还是当属来自埃及的“罗塞塔石碑(RosettaStone)”,之所以没把它放在前面的埃及文物中介绍,就是因为它的重要地位。大英博物馆导览图封面使用的就是它的图片。罗塞塔石碑就放立在一个玻璃箱子内,前面总是有这么多的人,我上午一直没有机会靠近它,直到中午出去吃完饭回来才有机会靠近。
石碑的正面

背面

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罗塞塔石碑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
从石碑的正面可以看出上面的碑文似乎有上中下三层,那它们都是些什么文字,什么内容呢?

左侧面的文字是近代刻上去的,"Captured in Egypt bythe British Army in 1801"(1801年由英国军队在埃及缴获)。

石碑高114.4cm,宽72.3cm,厚27.9cm,约760Kg重。

仔细看石碑的左上角有一小部分浅色的,这是因为现在看到的石碑在1998年被专家用现代手段清理修复过,特地留下这一点没有修复,从而可以想象没有修复之前的原貌。之前曾认为它是块黑色玄武岩,现在则认定为是黑色花岗岩。
它是什么来历,有什么历史背景,怎么被发现的,牵扯到哪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一块看似普通的石碑,为什么说它是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呢?后面将做仔细解释。现在开始解释前面的问题。大约在公元前330年左右,古埃及在经历了30(或31)个王朝之后,被来自希腊-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所征服,进入希腊化时代,公元前336年亚历山大英年早逝,没有安排好继承人问题(当一大群部将问他谁是继承者时,他只留下一句话,最强者),导致他的部将混战数十载,最后塞琉古占据了叙利亚,安提柯留在马其顿希腊地区,而托勒密(一世)则统治了埃及。托勒密王朝大概统治埃及近300年,著名的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七世)就是托勒密的后代,埃及的最后一位法老。此后埃及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
从亚历山大开始到托勒密王朝的法老们都一直很重视与埃及的寺庙的关系,亚历山大自己就称其为阿蒙神的儿子,到了托勒密王朝也懂得君权神授的道理,托勒密五世(PtolemyV Epiphanes,在位204–181BC)在公元前196(或197)年颁布法令赐予神庙免税权,而祭祀们也对国王的恩赐大加吹捧,并将这些事情刻在一块石碑上,同时还记载了法老为寺庙赏赐银器和粮食以及法老修建水坝抵御洪水保护农耕的功绩,作为回报,祭司们将法老的生日及加冕日定为节日每年都要庆祝,内容都是由寺庙的祭司们所撰写,就是这块罗塞塔石碑。碑文以三种文字形式发布,圣书体、世俗体和古希腊文,罗塞塔是地中海边的一个地名(现今的埃及城市拉希德Rashid),但当时的石碑是立在距罗塞塔200公里以南的古城孟斐斯(古埃及最早的首都白城,托勒密五世在此加冕)的一个寺庙内的,怎么会跑到罗塞塔来的呢,后面会提到。再说说碑上的文字,上面第一层文字是埃及传统的象形文字,大概有三千几百年的历史。随着埃及这块宝地不断被入侵征服,公元四世纪时已经很少人能读懂象形文字了,到了公元391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TheodosiusI,347-395,定基督教为国教,并拆分了罗马帝国)关闭了所有非基督教的寺庙,从此后的一千五六百年,象形文字在埃及逐渐被科普特语(古希腊字母和世俗体的结合)和阿拉伯语所取代。而随着寺庙的关闭或损毁,石碑也被弄断并运到200公里外的海边城市罗塞塔,可能是用来当石料修建防御要塞,所以在发现石碑的现场没有再发现其他的残余部分。再放大些看象形文字,这种历史最长的传统的象形文字被称为“圣书体”,我们在各类埃及文物上见到的最多。中间部分的是“世俗体”,是由圣书体逐渐演变过来的,相当于简化的象形文字,主要在民间使用流行。最下层的是古希腊文,这点很好理解,亚历山大和托勒密都是埃及的统治者,当然不能不使用自己的语言了。不过古希腊文与现代希腊文还是有不同的,但不存在无法识读的问题。前面提过,古埃及象形文字从公元4世纪后的1500多年逐渐失传,没有人能看得懂,当近代的人们想了解古埃及的神秘时,面对无处不在的象形文字却无法明白其中的意思。罗塞塔石碑出现后,正是由于它三种文字同时存在,更重要的是古希腊文成为破解古埃及文字的主要线索,也就是说破解密码的“密码本”出现了。埃及几千年的神秘历史将要被揭开,这就是它的重要意义。
我们再说说罗塞塔石碑是怎么被发现的。法国大革命后,拿破仑锋芒渐露,在翻越阿尔卑斯山取得进军意大利的胜利后,在法国人心目中声望越来越高,但也引起督政府的警觉,这时聪明的拿破仑主动申请远征埃及(进而进军印度),一来避免遭督政府的暗算,二来可以效仿凯撒通过征战建立更大的功勋。督政府也乐得,于是任命拿破仑为埃及远征军司令。拿破仑不仅是军事天才,也热爱科学和艺术,他在远征埃及的时候,同时还带去了170多名学者,他有一句名言“让驴子和学者走在(行军队伍)中间”。1798年拿破仑攻下亚历山大里亚,而罗塞塔距离亚历山大港不远。1799年7月15日,他的士兵在修建工事时挖出了这块石板(石碑以前也是作为修建要塞的石料来到的这里),巧的是当时在场的中尉布夏尔(Pierre-FrançoisBouchard)注意到了这块看似普通但又有些不同的石板并报告给了拿破仑,如果没有他的细心,石板可能修进了工事,也许到现在古埃及历史对于我们还是个迷。拿破仑在埃及陆上战争取得了胜利,但海军却被反法同盟国英国著名的海军上将纳尔逊几乎彻底消灭,被迫求和,罗塞塔石碑也同其他一些文物被英国缴获。法国只是得到了石碑的拓印本。1799年11月拿破仑从埃及回到巴黎不久即发动了“雾月政变”并成为了第一执政。拿破仑自己对远征埃及的失利并不认为,他辩解说带回来的无数埃及宝物(金字塔及法老坟墓中的文物等)价值就是无可估量的。法国卢浮宫埃及馆的大量文物都是拿破仑弄回来的,罗塞塔石碑也差一点就成为了卢浮宫的宝物。石碑被发现后,立即在欧洲引起了轰动,大家都认为破解埃及象形文字有了希望。但真正的功臣还要算是法国著名的青年学者商博良。让-弗朗索瓦·商博良(Jean-FrançoisChampollion,1790—1832年),法国著名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埃及学家,埃及学的创始人。商博良年轻时就已表现出天才的语言天赋,20岁就已经掌握除法语以外的拉丁语、希腊语和许多古代东方语言,包括希伯来语、埃塞俄比亚的阿姆哈拉语、古印度梵文、古代伊朗的阿维斯坦语和帕拉维语、阿拉伯语、古叙利亚语、古代小亚细亚半岛流行的迦勒底语,波斯语和汉语 。1809年19岁的商博良就已经成为历史学教授。商博良对东方语言,尤其是古代埃及的科普特语也深感兴趣,他从1822年到1824年完全投入到对罗塞塔石碑的研究,最终成功地破译了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结构,这些符号有些是字母,有些是音节文字(以前的学者也部分破解过象形文字,但发现象形文字也能表示音节是商博良的首创),有些则是义符,一个符号代表一整个事物,最终完成了罗塞塔碑文的全文翻译。他编制出完整的埃及文字符号和希腊字母的对照表,为后来解读大量的古埃及遗留下的纸草文书提供了非常有用的工具。他还发现了一份记载着从拉美西斯二世以来所有埃及法老名录的纸草书。中断了一千五六百年的古埃及象形文字重新又被人类所认识。商博良于1826年担任卢浮宫埃及文物馆馆长,1828年率领考古工作队去埃及考察,卢浮宫的很多埃及石棺也是他从埃及带回来的。1831年担任法兰西学院专为他开设的埃及学讲座教授。埃及政府为了感谢商博良对象形文字的破译,特送一座方尖碑给法国政府,就是现在巴黎协和广场中间的那座方尖碑。
罗塞塔石碑的想象复原图,埃及政府近些年来一直在努力想让罗塞塔石碑回到埃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285643.html

更多阅读

四川省博物院参观记 四川省博物院镇馆之宝

四川博物院始建于1941年,至今已有70余年历史。院藏文物26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5万余件,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2009年新馆落成,占地80余亩,位于成都市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这里西有著名的杜甫草堂、浣花溪公园;东为川西第一道观—

绝世宝瓷发现记 扬州博物馆镇馆之宝 扬州博物馆附件宾馆

扬州博物馆有一间国宝馆,在 300平方米的展示空间内仅陈列了一件镇馆之宝,这样的宝物,在中国的所有博物馆内绝无仅有。那国宝馆内整个色调为低暗的灰蓝色,显得空旷、安静,一束金色的光晕集中在展厅中,观众无论从哪个角度切入,视线一定会投射

读书笔记《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 万物简史读书笔记

穿越时空的物品向你述说:《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潘城《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英]尼尔·美格雷戈 著 余燕 译新星出版社2014年1月这部世界简史是大英博物馆从800万件馆藏中精选出100件,展现200万年的人类史。大英博物馆馆长亲自

声明:《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罗塞塔石碑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为网友胡子先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