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 导体和绝缘体教学反思

《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

黑龙江省通河县实验小学吴丽娟

教材分析:

本课是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中的第5课。站在整个单元的角度看,这一单元将通过与电相关内容的实验、交流、预测、检验、测量与推理、解释等活动,使学生形成关于电的初步概念,同时获得一些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 导体和绝缘体教学反思

本课,将通过引领学生经历用“电路检测器”科学规范的检测身边的物体是否导电的一系列的研究活动,使学生形成导体与绝缘体的概念,对身边物质的认识得到发展,同时对电的理解进一步加深,明确安全用电的重要性,也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本课教材主要分为两部分:

一、检测身边的物体是否导电。

本活动着重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通过检测一块橡皮的导电性,让学生经历一项有价值研究活动,使学生明确科学规范的使用电路检测器进行检测的重要意义。二是通过引领学生对有结构的20种常见材料的科学规范的检测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导体和绝缘体这两个概念,并整理出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

二、寻找教室里电器设备的绝缘材料,进行安全教育。

本活动是在第一部分基础上做的进一步研究,是对第一部分内容的理解和应用。不但强调了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而且强化了学生们对导体和绝缘体的理解。“我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我们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

学情分析: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电,利用电的世界里,四年级学生对于电是有一定认识的。如:家用电器都必须使用电才能工作,我们不能用手直接接触电源等等。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学生也获得了一些关于电、以及电是如何工作的知识。但对于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还没有形成,本课就要通过一系列科学规范的检测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导体和绝缘体这两个概念,并认识到导体和绝缘体在电路中是同样重要的组成部分,确生活中安全用电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理念:

本课是典型的科学探究活动课,要通过用电路检测器科学规范的检测20种材料的完整过程,使学生经历一项有价值的研究活动,要让学生通过对实验材料的整理完成分类,最终形成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认识到导体和绝缘体在电路中同样重要,真正实现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本课最重要的就是为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检测材料,让学生通过检测,通过在寻找相同与不同的过程中,在能力上,在理解上都有一个提升。为此我精心选择了20种常见材料,分成2组,第一组中既包含铁片、塑料片、木片等学生熟悉的,又能明确定判断是否导电的材料,又包含玻璃片、铅笔芯这样学生熟悉但却无法确切预测的材料,还包含了碳棒这样学生完全不熟悉,不知道是否导电的材料。第二组中,既有瓷片、粉笔、毛线这样前面没出现的材料以便学生建立充分的感性认识,也有螺丝刀、插头这样用第一组检测过的两种材料共同制成的物品,不但让学生在认识上有一个提升,也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在帮助学生分类建立概念的同时,认识到生活中大部分物品都是由导体和绝缘体材料共同制成,加深对导体和绝缘体的认识,并注意安全用电。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导体。像导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绝缘体。

导电性是材料的基本属性之一。

2、过程与方法:

科学规范的实施有关检测的必要步骤,并整理实验记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尊重事实的实证精神。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电路检测器,橡皮。

2、为小组准备:电路检测器、科学检测记录表、20种待检测物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到导电性是材料的基本属性之一。

1、(教师出示一个电路检测器)

上节课,我们共同制作了电路检测器,并用它检测了电路中出现的故障,今天老师带来了电路检测器,当两个检测头相接触的时候,检测器中的小灯泡应该怎么样?(亮)(边说边做)老师现在将检测头附近的的塑料皮相接触(小灯泡不亮),我再来一次,现在我将检测头部分的金属丝相接触,(小灯泡亮了)为什么会这样呢?(金属丝可以让电流通过)(塑料皮不能让电流通过)我们也可以说金属丝导电,塑料皮不导电。在这里我们不用能不能而用容易不容易,这样更加科学和准确。

板书:(粘贴)容易让电流通过不容易让电流通过

像铜丝这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导体。像塑料皮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绝缘体。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导体与绝缘体。

板书:导体 绝缘体

二、检测“橡皮”,明确检测橡皮的完整过程及意义。

1、(出示橡皮)

老师这里有一块橡皮,橡皮是否容易让电流通过呢?我们先来预测一下。科学工作会把预测的结果记下来,今天我们也来当个科学家,当我们预测物体导电的时候,就画对号,不导电的时候就画错号,有疑问或者不确定的时候就画问号。

橡皮到底容不容易让电流通过呢?我们必须进行检测,谁愿意到前面来检测一下,请同学们注意看,他是按什么样的步骤做的?

他检测的过程是否规范呢?

三、检测身边的20种物体的导电性

(一)检测每一组材料

1、老师为大家准备了10种常见材料,接下来就请同学样按照预测是否导电——检验检测器——反复检测材料——得出结论的规范的检测程序检测它们的导电性,并把检测结果记录下来。

检测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哦,检测完的材料要放进旁边的空盒内,全部检测完后,要整理实验记录。

2、交流汇报

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来汇报一下?其他同学仔细听,看他们小组的检测结果与你们的是不是一样?

有不同的吗?

(二)检测第二组材料

1、老师还为每个小组准备了10种常见物品,请同学们按照前面的方法对这10咱物品进行检测。

2、交流汇报

哪个小组愿意来汇报一下?其他小组仔细听,你们和他们的检测结果有什么不同?

我们来看看,插头、剪刀、螺丝刀分别由几种材料制成的?

制成他们的材料有哪些是我们检验过的?(塑料,铁)(如果我们两个检测头都接触塑料,或者一个接触塑料,一个接触铁的部分,小灯泡就不会亮,如果都接触铁,小灯泡就会亮。)

(三)引导学生认识导体和绝缘体这两个概念。

前面我们说过,像铜丝、铁这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导体。像塑料,木片这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绝缘体。谁愿意说说,通过检测,我们知道了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呢?

四、安全用电教育

1、生活有很多的物品就是由导体和绝缘体材料共同制成的,比如插头、剪刀、螺丝刀,想想它们是做什么用的,怎么用?谁愿意说说为什么制做他们既要用导体材料,又要用绝缘体材料?

板书:安全用电

2、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不少的导体和绝缘体,你现在还想检测什么呢?

人体和水都是导体,那在我们使用电的时候为了自己的的安全,要注意什么呢?

3、我们来找一找,教室中和电有关的物体,哪些地方用到了导体?哪些地方用到了绝缘体?这样选择材料有什么好处?

五、总结

人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为保障我们的安全,我们在生活中要做到安全用电,保护好绝缘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288717.html

更多阅读

《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 周长的认识教学实录

《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小学三年级上册41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过自己亲身体验,感悟周长的含义。通过小组合作与探究,用多种适当的方法来求出

声明:《《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 导体和绝缘体教学反思》为网友可爱的怀抱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