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见佳人王玉龄 张灵甫妻子王玉龄

国民革命军七十四整编师师长

南京警备司令中将张灵甫遗孀

拜见佳人王玉龄

潘坤

******************************************************************

王玉龄、张灵甫结婚照1945年秋摄于上海
2012年5月24日,我和夫人从青岛飞抵上海虹桥机场,来沪拜见抗日名将张灵甫夫人王玉龄女士。等候在机场接待车把我们送至宾馆。驾驶员姓李名保,不到30岁,山东沂南县马牧池乡人。现在任上海某公司董事总经理,已在上海工作八年,李保说:“他负责全程接待,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竭力做好服务。”在国际大都市上海,能有李君小老乡陪待,尤感亲切、踏实、坦然。我回答:“只一个要求,会见时多拍照,拍好照。因为机会太难得了。”下午3点多便驱车来到处在上海市繁华中心的王玉龄和儿子张道宇的公寓。初见王玉龄女士,我感觉她是一位尊贵端庄、雍容闲雅的老人,虽已八十多岁,看上去依旧保持着美丽的风韵和优雅的气质。山东孟良崮国家森林公园总经理王振玉和沂南县林业局王局长向王玉龄女士介绍了我夫妇,我和她握手时,一时竟不知怎么称呼她为好。是称老人家还是王女士?王局长替我解围说:“潘先生夫人亦姓王,她应算是我们王家里的人,随着他夫人姓叫您王大姐吧!”王玉龄笑着问我:“你今年多大了?”我答:“59岁了。”王振玉随即提示我:“王大姐八十五岁了。”王玉龄听后一字一顿地郑重纠正说:“我不是八十五岁,是八十四岁。我比你大二十五岁,是老姐,不过,你还是叫我大姐吧!“大家轰然笑了起来。我便坦然大方地称她王大姐。气氛轻松愉快了许多,时而笑声不断,拍了很多照片。

绝色佳人 坚强女性

1928年农历六月二十六日,王玉龄出生在湖南长沙远近闻名的豪门大户“王百万”家。祖辈经商,父亲王树南为官(保定军校第六期毕业生)。母亲罗希韫祖先带兵打仗,屡立战功,曾被大清皇帝册封为罗武勤公,官至兵部尚书。外祖母李氏是大清两江总督的女儿,投生在这样的家庭,血液中流淌着尚武之家傲岸不屈的基因,铸就了她宁折不弯,刚烈坚贞,孤标傲世的性格。这当然是王玉龄的福气和造化。

儿时的小玉龄聪颖过人,过耳不忘。五岁走进湖南第一师范附属小学,这所中国现代史上鼎鼎有名不平凡的学校读书。读到六年级,王玉龄便去了沅陵读福湘中学,这是湖南一所有名的教会学校,只招女生,原址在长沙,因避战乱,流落到沅陵。期间她受到外语教育,这对她后来孤身一人去美国打拼成功,也部分得益于此时打下的基础。中学无论多少课程,只须一遍,过目不忘。又去衡阳明明中学,最终在贵阳的中学读完高中全部课业。1945年王玉龄学会了开车,驾驶吉普。

王玉龄女士

十七岁的王玉龄已经快一米七了,亭亭玉立,翩若惊鸿,纤腰如杨柳摇摆,秀发似瀑布披挂,修长的倩影和如花似玉的俏脸蛋貌美如花,如仙女下凡,引国民革命军七十四军军长兼南京警备司令张灵甫费尽心机追恋一生至爱的美人一年多,在1945年人间花好、天上月圆的秋天,十七岁的王玉龄嫁给了张灵甫,蜜月中的新郎依旧繁忙。新娘王玉龄初来南京,家安在南京西华门外二条————巷口的焦园一号,与蒋介石的弟媳妇,山东省主席王耀武为邻,这一带共有两层小楼三五栋都在绿树掩映中,环境优雅。王玉龄不善交往,朋友不多,婚后喜欢读书,学外语,张灵甫给她请了个英语教师,制定了学习计划,新娘子学的很认真,而且很有成效。王玉龄回忆,张灵甫本质像个书生,不抽烟不喝酒,也不交际,回家就读书练字,他读过北大,上过黄埔,书法造诣高,文史修养也很高。婚后的生活是甜蜜和幸福的,生活得休闲,也非常惬意。直至1947年5月16日,在儿子出生(5月7日)十天,丈夫张灵甫战死孟良崮,撇下妻儿父母,从此灵甫伴孟良。唐朝诗人张籍有名句“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这也可以看作王玉龄的真实写照了。

十七岁结婚,十九岁守寡,先去台湾,后去美国,海外漂泊几十年,一生未再嫁,忠贞不渝。1973年王玉龄回到祖国的怀抱,受到周总理的非常礼遇。此后,王玉龄女士为祖国统一默默地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她爱夫不变情,爱国不渝志,王玉龄的古典情怀和赤字之心为美丽和红颜添上另外一个完美的注脚。她曾连续两届担任美国华美协会会长,担任香港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为中美两国民间交往和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做了很多鲜为人知的有益工作。她的坎坷经历诠释了红颜即使碰上悲剧,也要让红颜再现青春的美丽,人的魅力,她体现出中国女儿的优美气质,构成她生命中永不凋谢的底色。

王玉龄接受我赠送的《新闻报》

笔者和王玉龄老人在看《新闻报》

我告诉王玉龄:“来时不知带什么礼物给您,思来想去,带来了1947年2月2日、4日、5日三张国民党《新闻报》。我把2日《新闻报》摊平在桌面,手指着一版的一段念给她说:“重点进攻山东序幕拉开,陈诚总长徐州督战,国军先头军队整编七十四师进驻郯城,县长组织抚军,师长张灵甫率部向临沂继续推进……”。她前倾上身,头部伸向我手指张灵甫的字句,眼珠盯着字面很久。突然抬起头望着我说:“你很有心,保存了这张报纸,四七年二月我儿子还没出生,报纸比我儿子还早三个多月。很感谢你能保存下来而且这么完整》。”说完她又看了一遍。我说:“王大姐,这张报纸我赠给您老,您看行不行?”她马上应答:“好好,行行,谢谢你送给我,我会保存好。”老人非常高兴爽快的接受我的赠送。我又趁机提出合影的要求,她说:“好好。”我和老人共捧报纸,照相合影,然后把报纸交给她,老人仔仔细细地收好。又问那两张《新闻报》。我介绍:“那两张只有七十四师,和莱芜战况的介绍。我准备赠送给山东孟良崮国家森林公园王振玉总经理,陈列在孟良崮张灵甫师长指挥部。您看好不好?”她说:“那很好。”我和王振玉总经理也拿着报纸拍了赠送合影照。

笔者和山东孟良崮国家森林公园董事长王振玉合影

拜见佳人王玉龄 张灵甫妻子王玉龄
和张灵甫夫人王玉龄交谈,不知不觉地就说到孟良崮战役,这或是必谈的,至少是绕不开的话题。王局长向王玉龄老人介绍:“潘先生的父亲也是位抗战军人,1961年沂南县恢复建制时,到沂南县工作十三年,可能与她无关,老人只听不语。我突然冒出一句:“我父亲也参加了孟良崮打仗,听父辈讲仗打的激烈残酷死了很多人。老人突然问我:“你父亲是国民党,是共产党?”我回答:“是共产党,地方武装。”她说了句“那不得了”,我未听懂这句话的涵义,但看得出老人家百感交集。王局长见此窘况又解围说:“唉,过去打仗的事咱别再说了。”王玉龄却说:“说说又怎么了!打仗也还是亲兄弟。”再谈到张灵甫将军和粟裕将军时,她说:“军人嘛!各为其主,你说有什么错?”话中的哲理和老人心胸之豁达令人仰之。

相约在孟良崮张灵甫将军雕塑落成时见

交谈热烈、活跃、亲切,我们不断提问,老人不厌其烦地回答。我夫人夸赞老人耄耋之年依然风姿绰约,美丽漂亮,她听后说:“现在老了,不如年轻时了。”王振玉问及香港黄埔军校同学会为张灵甫将军铜塑像什么时间做好,告知已在孟良崮张灵甫师部指挥所留出安放位置。老人说:“快了。”王振玉说举行安放仪式时,请在座的到孟良崮见。

我喜书法,知张灵甫字写得好,书法造诣很高,曾得到于右任书赠八字“关中奇才,后生可畏”赞语。谈及书法,王玉龄说:“他(张灵甫)是写魏碑,于右任体。任南京警备司令时,回家他就是读书写字,求字者、求书招牌者络绎不绝。只是各种原因,流传下来的很少。讲了很多过去有关张灵甫书法方面的鲜为人知的趣事,只是书法之名被其军旅生涯掩盖了。又讲了很多老人归国后的许多事。我们认真听着,每一件事都是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很感人。她说:“这两天去长沙,回来后南京市政府官员和她去台湾。”我邀请她去青岛。她说:“青岛还真有一个同学,在海洋大学当教授,也八十多岁,早退休了。”

我们离开时,已快晚七点了,老人把王洪,鹿彦华著《佳人王玉龄画传》一书赠送给我们,我们祝福王玉龄老人晚年幸福。

笔者夫妇和王玉龄老人在上海


2012年5月26日于青岛贵文草堂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289977.html

更多阅读

兼听则明:孟良崮战役后粟裕为何厚葬张灵甫

国军74师先遣团团长乃我县土著,由于他的缘故,本地很多青年都入伍到了74师。虽说“好男不当兵”,但能在74师当兵则例外,据我认识的74师幸存官兵回忆,当年这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今天故事的主人翁,是一位姓何的老人,该老人曾参加过对张灵

抗日名将张灵甫 抗日名将张灵甫杀妻

胡 剑  张灵甫,是当年风靡全国的战争大片《南征北战》和《红日》中典型的反面角色。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长期以来,许多人只知道张灵甫及其74师(抗日战争期间称74军,国军整编后称74师)在孟良崮被华东野战军全歼,而对张灵甫在抗战期间率部

中国最帅的将军:张灵甫

自信?悲凉?高傲?英雄!!!要说中国最帅的将军,非张灵甫莫属。张灵甫之帅,不仅帅在外表,更帅在其人格魅力。张灵甫的一生(1903.08.20~1947.05.16),是众多中国抗日英雄的缩影——投笔从戎、黄埔起步、悲壮抗日,最后,却在兄弟相残中壮烈牺牲——中华民族

声明:《拜见佳人王玉龄 张灵甫妻子王玉龄》为网友我就是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