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00年:中原大变局的考古学观察1

自李济先生1926年发掘山西夏县西阴村,两年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发掘河南安阳殷墟,中国考古学参与古史建构的历史已近百年。通观上个世纪学术界对中国早期文明史的探索历程,由于丰富的文献材料及由此产生的史学传统,这一探索理所当然地以对具体国族、王朝的确认为中心。“证经补史”情结与研究取向,基本上贯穿学术史的始终[1]。

在超脱了“证经补史”的理念和话语系统之后,古史建构仍被考古学者引为己任,这里的“史”开始被看作是囊括整个社会文化发展进程的大历史。作为兄弟学科的文献史学和考古学,则更多的可以看作是建构这一大的历史框架的途径和手段。解读文字诞生前后“文献不足徵”时代的无字地书,进而构建出东亚大陆早期文明史的框架,考古学的作用无可替代,已是不争的事实。考古人参与写史势所必然,但话语系统的转换却并非易事。本文就是这一路向上的一个尝试,试图夹叙夹议地勾画出那个时代的轮廓。

只能勾画一个轮廓,这主要是由考古学的学科特点决定的。那就是,考古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其以长时段的、历史与文化发展进程的宏观考察见长,而拙于对精确年代和具体历史事件的把握[2]。受这些特性的影响,考古学角度的叙述与历史时期相比肯定还是粗线条的。由是,可以理解的是,公元前2000年这一时间点,上下浮动数十乃至上百年都是可能的。这个绝对年代只是一个约数,考古学观察到的与这个年代相关的现象只是考古学和年代学目前的认识。以耶稣诞辰为计数起点的这个时间整数,本不具备太多的历史意义。在本文中,它只是我们探究中国早期文明进程的一个切入点而已。

话虽如此,它又是一个颇具兴味的切入点。

按古典文献的说法,夏王朝是中国最早的王朝,是破坏了原始民主制的世袭“家天下”的开端。一般认为,夏王朝始建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夏商周断代工程”把夏王朝建立的年代估定为公元前2070年左右[3],也有学者推算夏王朝始年不早于公元前2000年。总之,在以传世文献为本位的夏王朝始年的推定上,公元前2000年是一个便于记忆的年数。

但文献中的这些记述,却不易与具体的考古学现象相对应。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无法在缺乏当时文字材料的情况下,确证尧舜禹乃至夏王朝的真实存在、确认哪类考古学遗存属于这些国族或王朝。狭义的王统的话语系统和视角,也不足以勾勒涵盖这段历史的波澜壮阔。在考古学上,那时仍处于“龙山时代”[4],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一二百年的时间里,也即在所谓的夏王朝前期,考古学上看不到与传世文献相对应的“王朝气象”。依考古学的观察,这段历史还有重新叙述的必要。

但纷乱中又孕育着新的动向。大体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大河以东晋南地区辉煌一时的陶寺文化由盛转衰;几乎与此同时,大河之南的嵩山一带,在“逐鹿中原”的躁动中逐渐显现出区域整合的迹象,新砦集团开始崭露头角。显然,它的崛起,为随后以二里头为先导的中原广域王权国家的飞跃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地缘政治上,地处中原腹地的郑州—洛阳地区成为中原王朝文明的发祥地。

鉴于此,公元前2000年,是中原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捩点。

二、陶寺的兴衰

由龙山时代晚期黄河中下游聚落群的分布图(图1)[5]上可以看出,地处晋南的陶寺聚落群几乎是其中最小的一群,但其聚落和墓葬形态及所显现的社会结构又是最令人瞩目的。


图1黄河中下游龙山时代聚落群分布(依刘莉 2007图6.8改绘)

存在了大约400年的陶寺文化,被分为早期(公元前2300~前2100年)、中期(公元前2100~前2000年)、晚期(公元前2000~前1900年)三个阶段[6]。公元前2000年,正值这个社会的中、晚期之交。

考古学资料表明,恰恰在此期,作为该集团权力中心的陶寺聚落充斥着暴力的迹象:

原来的宫殿区被从事石器和骨器加工的普通手工业者所占据。一条倾倒石器、骨器废料的大沟里,30多个人头骨杂乱重叠,头骨多被砍切;数十个个体的散乱人骨与兽骨混杂在一起;大沟的底部一具30多岁的女性颈部扭折,嘴大张呈惊恐状,阴部竟被插入一根牛角。联系到曾高耸于地面的夯土城墙到这时已经废弃,多处被陶寺晚期的遗存所叠压或打破,发掘者推测这里曾发生过大规模人为毁坏建筑的群体报复行为[7]。

包括“王墓”在内的贵族大中型墓,往往都有这个时期的“扰坑”直捣墓坑中央的棺室,扰坑内还有随意抛弃的人头骨、碎骨和玉器等随葬品。这些墓同时被掘又一并回填,掘墓者似乎只为出气而毁墓虐尸,并不全力搜求宝物[8]。

发掘者从日用品的风格分析,延绵数百年的陶寺文化大体是连续发展的。也即,报复者与生前显赫的被报复者,应当属于同一群团,这场破坏活动应是陶寺社会底层对上层的暴力行动而非外来族群的攻掠。无论如何,它摧毁了陶寺社会的贵族秩序和精英文化,陶寺大邑自此由盛转衰。

在此之前,以陶寺大型城址为中心聚落的陶寺文化聚落群已经历了二三百年的辉煌。其所在的公元前三千纪后半,即考古学上的龙山时代晚期,在素有“东亚大两河流域”之称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城圈形成那个时代最显著的人文景观。矗立在黄河两岸的一座座夯土城址,是这一地区迈向文明时代处理人地关系和人际关系的杰作。陶寺文化中期陶寺城址圈围起的面积达280万平方米[9],是黄河流域最大的城址。城墙建筑的用工量所显示的社会动员力,庞大的城区中生活的人口数,都是后续研究的重要课题。

如果我们把视野再放宽些,可知与陶寺所在的晋南隔黄河相望,此后要在中国文明史上大放异彩的中原腹地河南,这时也是城址林立,但与陶寺的气派相比则不可同日而语。最大的城址也仅30多万平方米,其他城址的面积则大多仅有10余万甚至数万平方米(详后)。与中原相映生辉的海岱(山东)地区,此时最大的城址面积也只有30多万平方米[10]。

城址内已有初步的功能分区。其中陶寺墓地已发掘的上千座墓葬所显现的金字塔式的社会等级结构[11],已为学界所熟知。占墓葬总数不足1%的大墓的随葬品一般都有一二百件,包括由彩绘(漆)木器、彩绘陶器及玉石器组成的各类礼器、生活用具以及以猪为主的牲体,等等。随葬的礼乐器中又以蟠龙纹陶盘、鼍鼓和特磬最引人注目。可知后来商周贵族使用的礼、乐器,有不少在陶寺大邑已经现身。有学者推断陶寺墓地已存在某种约定俗成的、严格按照等级次序使用礼器的规制[12]。

但与二里头至殷墟王朝相比,陶寺礼器群又有较显著的特点。首先,这些礼器都不是用青铜来制作的,因此有学者称其为“前铜礼器”[13]。其次,礼器组合种类齐全,存在着以量取胜的倾向,这也迥异于与二里头至殷墟王朝以酒器为主的“酒文化”礼器组合。此外,独木船棺、有棺无椁的特殊而简单的葬具,到了早期王朝时期也被复杂的成套棺椁所取代。由于陶寺晚期社会“金字塔”塔尖的折断和贵族传统的中断,中原王朝诞生前后向其汲取养分的程度或许也受到了影响。

陶寺遗址目前已发现了4件小铜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1件红铜铃和1件含砷的铜容器(盆?)残片[14]。陶寺文化所处的龙山时代,一般认为属“铜石并用时代”[15],在时间上正处于以礼容器为特征的中国青铜时代的前夜;空间上,黄河与太行山之间的山西,历来是中原与欧亚大陆内陆交流的重要孔道,而陶寺所处的晋西南,本身就是大中原的组成部分。因此有理由相信,陶寺应该在中原青铜文明的崛起中扮演过重要的角色。

众所周知,在陶寺文化消亡一二百年后,坐落于中原腹地洛阳盆地的二里头都邑,出现了迄今所知东亚地区最早的青铜礼乐器群。以复合陶范铸造青铜礼乐器,成为中国青铜文明的标志性工艺。而陶寺铜铃则是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完整的复合范铜器和第一件金属乐器。红铜铃和铜容器残片的出现,应该为其后青铜礼器群的问世准备了技术条件。

但这些铜器是否就是陶寺人的本土产品,学界对此还不能做出明确的回答。从几件铜器的出土环境看,它们都不是贵族墓的随葬品,这似乎表明复合范铸铜技术在出现之初并未被用来制作表现身份地位的礼器、并未在该集团的政治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如是,这就与以二里头为先导的早期青铜文明的礼器传统形成鲜明的对比。此外,陶寺也还没有发现相应的铸铜作坊。从简单的比照中,可以看出陶寺铜器的出现,似乎较为突兀,并不是当地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需求的产物,换言之,这一集团似乎缺乏制造和使用铜器的原动力。鉴于此,陶寺遗址出土的铜器,不排除外地输入或外来工匠在当地生产的可能,它们是否催生出了当地的铜器生产是需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陶寺遗址另一项令人瞩目的发现是朱书陶文[16],已为学界所熟知,但对这些刻符的释义则异见纷呈。数年前在陶寺遗址建筑区又出土了一件朱书陶扁壶残片,证明陶寺文化晚期扁壶的朱书“文字”并非孤例[17]。

从陶寺遗址的聚落形态上看,尽管社会阶层分化严重,但各等级的墓又都同处于一处墓地,并不见殷墟那样独立的王陵区。甚至,几乎所有居民都被囊括进一个大的城圈。这种“全民性”,使我们对陶寺社会的进化程度无法作过高的估计。与早期王朝相比,这些现象或者是原始性的显现,或者是区域和不同族群间文化特征的差异。

与陶寺城址显现出的庞大气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其为中心的陶寺聚落群的分布范围却并不大。

考古调查表明,陶寺文化聚落的分布,基本上限于陶寺遗址所在的临汾盆地。盆地位于汾河下游,迄今已发现上百处同时期的遗址。从面积和内涵上看,遗址可以分成不同的等级,形成以陶寺遗址为中心的多层次的聚落群[18]。“从考古发现看,在同时期各区系中,陶寺文化的发展水平最高,但它的覆盖面大致未超出临汾盆地的范围;它同周邻文化的关系,则表现为重吸纳而少放射。若同二里头文化比较,可明显看到陶寺文化的局限性,说明陶寺尚未形成像二里头那样的具全国意义的文化中心”[19]。

回观陶寺遗址的探索历程,我们知道这处大邑的发现本身就是有目的地寻找夏文化的结果。

循着文献提供的线索寻找夏王朝的遗迹,是被誉为“中国考古学之父”的李济博士在晋南考察与发掘的动机之一[20]。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于1950~1960年代在晋南开展的大规模考古调查,是“围绕着探索夏文化的学术任务”[21]。前述陶寺遗址的重大发现,令学界兴奋不已。当时占主流的假说是二里头和东下冯类型属于商文化,而按当时的碳素测年认识,陶寺文化的年代概算为公元前2500~前1900年。发掘者在前后可摇摆数百年的夏代纪年中,选取了最早的极端值——公元前24世纪~前18世纪。据此认为陶寺中晚期已进入夏纪年,陶寺遗址和墓地很可能就是夏人的遗存[22]。

在陶寺遗址的材料公布不久,即有学者提出了与发掘者不同的认识,认为“陶寺的许多发掘资料与文献中所说的尧舜时期的情况,实在可以相互对照”[23]。后来,发掘者也接受了“二里头夏文化说”,认为将陶寺集团的族属推断为陶唐氏更为合理[24]。

我们注意到,上述假说的提出以及放弃,都是建立在另外的假说及其变化的基础上的。而包括“二里头夏文化说”在内,诸假说都没有当时的“内证性”文字材料的支持,论辩各方也都没有充分的理由彻底否定他方提出的可能性。显然,在当时的有足够历史信息的文书类资料出土之前,这一思路的探究注定不可能有实质性的进展。

无论如何,随着陶寺这个高度发达但却“不称霸”因而并不“广域”的早期文明退出历史舞台,其所在的大中原区域内的晋南地区数千年来自主发展的历程也宣告终结。从随后的二里头时代起,这一地区开始接受来自大河之南中原腹地的一轮轮文明输出的冲击波,最终被纳入王朝体系。这样的命运,也是东亚大陆众多区域文明化或“被文明化”的一个缩影[25]。陶寺的文明成就,使其当之无愧地成为那个时代的顶峰和绝响,同时,它的衰落与退出历史舞台也昭示了一个新纪元的到来。

(待 续)


[1] 许宏:《方法论视角下的夏商分界研究》,《三代考古》(三),科学出版社,2009年。

[2] 许宏:《方法论视角下的夏商分界研究》,《三代考古》(三),科学出版社,2009年。

[3] 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

[4] 严文明:《龙山文化和龙山时代》,《文物》1981年第6期。严文明:《龙山时代考古新发现的思考》,《纪念城子崖遗址发掘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齐鲁书社,1993年。根据最新的考古学和年代学研究成果,这一时代的下限或可下延至公元前1800年左右,与二里头文化相衔接。

[5] 刘莉著、陈星灿等译:《中国新石器时代:迈向早期国家之路》,文物出版社,2007年。

[6] 何驽:《陶寺文化谱系研究综论》,《古代文明》第3卷,文物出版社,2004年。

[7] 何驽、严志斌、宋建忠:《襄汾陶寺城址发掘显现暴力色彩》,《中国文物报》2003年1月3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陶寺城址2002年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5年第3期。

公元前2000年:中原大变局的考古学观察(1)

[8]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临汾地区文化局:《1978~1980年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83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陶寺城址发现陶寺文化中期墓葬》,《考古》2003年第9期。

[9]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陶寺城址2002年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5年第3期。

[10] 栾丰实:《关于海岱地区史前城址的几个问题》,《东方考古》第3集,科学出版社,2006年。

[1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临汾地区文化局:《1978~1980年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83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陶寺城址发现陶寺文化中期墓葬》,《考古》2003年第9期。高炜、高天麟、张岱海:《关于陶寺墓地的几个问题》,《考古》1983年第6期。

[12] 高炜:《龙山时代的礼制》,《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

[13] 高炜:《龙山时代的礼制》,《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

[1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临汾地区文化局:《山西襄汾陶寺遗址首次发现铜器》,《考古》1984年第12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县陶寺城址发现陶寺文化中期大型夯土建筑基址》,《考古》2008年第3期。

[15] 严文明:《论中国的铜石并用时代》,《史前研究》1984年第1期。

[16] 李健民:《陶寺遗址出土的朱书‘文’字扁壶》,《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1期,2001年。高炜:《陶寺出土文字二三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3期,2002年。

[17]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县陶寺城址发现陶寺文化中期大型夯土建筑基址》,《考古》2008年第3期。

[18] 高炜:《晋西南与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汾河湾──丁村文化与晋文化考古学术研讨会文集》,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6年。何驽:《2010年陶寺遗址群聚落形态考古新进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21期,2011年。

[19] 高炜:《晋西南与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汾河湾──丁村文化与晋文化考古学术研讨会文集》,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6年。

[20] 李济:《山西南部汾河流域考古调查》,《考古》1983年第8期;原载美国《史密森研究院各科论文集刊》第78卷第7期,1927年。《西阴村史前的遗存》,清华学校研究院丛书第三种,1927年。

[21] 高炜:《陶寺,一个永远的话题》,《襄汾陶寺遗址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

[22] 高炜、高天麟、张岱海:《关于陶寺墓地的几个问题》,《考古》1983年第6期。

[23] 李民:《尧舜时代与陶寺遗址》,《史前研究》1985年第4期。

[2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25] 许宏:《“连续”中的“断裂”——关于中国文明与早期国家形成过程的思考》,《文物》2001年第2期。

(《东方考古》第9集,科学出版社,2012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292661.html

更多阅读

公元前2000年:中原大变局的考古学观察3

五、新砦的发轫在王城岗、瓦店、古城寨三座大型聚落相继衰落甚至废毁的同时,距离古城寨仅7.5公里之遥的新砦大邑兴盛起来,成为涵盖三个聚落集团在内的更大范围的中心聚落。新砦之所以重要,首先是它的时空位置。从时代上看,它初兴于龙

公元前2000年:中国第一次大移民

这里的公元前2000年只是一个大概的时间范围,本文具体指大禹治水时期。更准确一点,这段时间是指大禹疏通黄河西河和南河(今龙门—潼关—孟津—浚县段)之后的这一段历史时期。文化分期应该是龙山文化晚期到二里头文化初期。同一时期存在的

武林外传:李大嘴的爹是李时珍的四大理由

我们都知道,《武林外传》里那个憨厚朴实,想耍小机灵又总弄巧成拙,向往美好爱情又总事与愿违的李大嘴,母亲是江湖上曾经赫赫有名的断指轩辕,姑父是一直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娄知县。但除此以外,李大嘴的身世似乎扑朔迷离。除了一条李家沟的线

外科医生——十:和大卫的第一次激情再现,先于搜同首发

十:和大卫的第一次坐在大卫(我叫他大卫)面前,我不知道说什么好,毕业之后我们除了第一年的同学会见面后,再也没有联系,尽管彼此手机里面都存着那个号码,我们却始终没有拨打过。两年前我知道大卫结婚还是从别人那里知道的。来说说大卫。我和

2000年:有些另类的自创动画片《小明和王猫》

点击播放《小明和王猫》片断:中国小学生真实生活写照之动画版原创电视动画片《小明和王猫》13集×22分钟CCTV6、GREENWOOD2002年联合出品,获首届中国动画成就奖提名奖讲述二年级学生王小明和他的精

声明:《公元前2000年:中原大变局的考古学观察1》为网友与世无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