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逊旋回 人员落水的旋回示意图

看了去年专业课考试题中有个"威尔逊旋回"的名词解释,把书都翻得哗啦哗啦地响,可怎么也找不到。呵呵,其实本人专业课学得挺烂的,希望同行们看到了不要见笑啊。于是就百度了一下,现将其详细记录下来,加深印象。威尔逊旋回地球的动力学系统与板块活动密不可分,正是板块的活动导致了各类盆地的形成和演化。威尔逊首先注意到大洋开合的不同发展趋势,将大洋盆地的演化归纳为六个发展阶段:大陆裂谷阶段是大洋发展的胚胎期,沿其地幔物质上涌,地壳被拉伸变薄,发育了一系列断裂和地堑。 东非裂谷是这一阶段的典型例证。当大陆岩石圈终于被拉断,丧失了完整性,地幔物质涌出形成大洋地壳 , 这就意味着 ,一个新的大洋已经诞生于世。而大陆裂谷也就转变成发育于洋壳上的中央裂谷 ,并成为主要板块之间的边界。 红海、亚丁湾、加利福尼亚湾都是生成不久的狭长的幼年洋,其轴部为地震带、高热流带,一些地段还见有磁异常条带。红海约于 2000 多万年前开始张开,其中轴部有裂谷发育,为非洲扳块和印度板块(或阿拉伯板块)间的边界。大约 600 万年前,加利福尼亚半岛裂离墨西哥陆缘,其间张开形成加利福尼亚湾。加里福尼亚湾和亚丁湾内均有洋中脊轴及错开脊轴的转换断层发育,可见,使中脊轴呈阶状布列的转换断层,在大洋的初生阶段便已经存在。 幼年洋 进一步发展 ,两侧大陆愈益分离 , 逐渐形成宏伟的 洋中脊山系和开阔的深海平原 ,大洋的发展进入 成年期 。今日的 大西洋和印度洋 , 已经是浩大的成年洋,但在当年 , 它们也经历过自己的胚胎期和幼年期 ,它们都是从无到有 , 从小到大逐渐发育起来的。 随着大洋不断张开 ,大洋边缘离开中脊的距离越来越远 , 岩石圈不断冷却变重从而向下沉陷,同时,由于被动大陆边缘上接受了巨厚的沉积物,在地壳均衡作用下也使洋缘的岩石圈遭到显著的沉陷。至一定阶段,洋缘的岩石圈终于在挤压作用下破裂,一侧岩石圈俯冲沉潜于另一侧之下,随着出现了 洋缘的海沟和 板块俯冲带, 被动大陆边缘 于是转化成为 岛弧或活动大陆边缘 。当板块的俯冲作用占据优势时,大洋的发展便进入 衰退期 ,如 太平洋。中生代时的古地中海,北缘横贯着一系列海沟俯冲带,颇似今日西太平洋的情景;南缘濒临印度、阿拉伯、北非,为宽缓的被动大陆边缘。古地中海洋底沿北缘海沟向北潜入欧亚大陆之下,古地中海逐渐收缩关闭。现代地中海乃是古地中海萎缩后的残余海洋,其内部不见活动的洋中脊,海盆相当窄小,标志了大洋发展的终了期。目前,东地中海海底正沿着北缘的海沟向北俯冲。
威尔逊旋回 人员落水的旋回示意图
印度、阿拉伯以北的古地中海 洋壳 ,新生代时相继俯冲 ,印度、阿拉伯与欧亚大陆其余部分相遇碰撞,洋盆完全闭合消逝。当大洋关闭、两侧大陆碰撞时, 受到很大的挤 压应力 , 岩层褶皱、断裂、逆掩、混杂,地面向上隆升,形成了巍峨的褶皱山系(如喜马拉雅山系)。同时留下已消逝洋盆的遗痕--- 地缝合线和洋壳残片(即所谓 蛇绿岩套)。可见,大洋的演化呈现为张开和关闭的旋回形式。由于大洋盆地是全球最大的构造地貌单元,它占据了地球表面的大部分 , 因此 ,大洋开闭的发展旋回主 宰了地球表层活动和演化的全局 。 ?鉴于加拿大学者威尔逊首先认识到大洋开闭的深远意义, 1974 年杜威 (J.F.Dewey )和伯克( K.Burke )建议将这种可以记录在大陆岩石圈中的复杂交替的大洋开闭旋回命名为 “ 威尔逊旋回”。 特别说明:感谢百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294317.html

更多阅读

林达:查理·威尔逊的战争

2014-07-09 三剑客在全球化的今天,一个负责任国家的媒体,不但要尽可能充分提供全方位的国际信息,还要提供不同角度的观点,政府必须诚实对国民交代自己国际政策的来由,媒体要有补充和监督的能力。特约 林达(旅美作者)这篇文章是源起于去年,20

刘仲敬 | 威尔逊主义与世界秩序 威尔逊世界

刘仲敬| 威尔逊主义与世界秩序2015-01-25 刘仲敬 冬川豆The Signing of North Atlantic Treaty in Washington, D.C., on 4 April 1949美国得天独厚之处,在于它的自身利益和理想原则始终存在完美的和谐,它的政治家不难保持这种和谐。

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自决权 威尔逊 民族自决

提 纲(1916年1-2月)1.帝国主义、社会主义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在各先进国家里,资本发展到超出了民族国家的范围,使垄断代替了竞争,创造了实现社会主义的一切客观前提。所以,在西欧和美国,现在摆在日程上的

声明:《威尔逊旋回 人员落水的旋回示意图》为网友柠檬树下少年蓝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