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宁笔下的《许智宏》 许智宏之子

许智宏



许智宏是1999年底接替陈佳洱出任北大校长的。同陈佳洱上任前进行过大范围的考察不同,许智宏的任命没有那么麻烦,我们只是有所风闻,然后就看到他直接上任了。按说陈佳洱当校长只有3年多,不应该这么快离任,不过这些事情不是我们能过问的。对许智宏的背景我没有什么了解,只听说他是北大生物系毕业的,曾长期在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工作,来北大前是中科院副院长、院士。

许智宏到任的时候,北大正在任彦申、陈文申主持下搞所谓机构改革,我所在的党委研究室扩编为发展规划部,人员、职能都有所增加,据说要负责全校的发展规划。我估计自己在这种强力部门没什么竞争力,恰好因党委统战部的一位老同志要退休,时任统战部长卢咸池找到我,问我是否愿意到统战部工作。我考虑统战部可能没有多少权力、利益方面的纠葛,大概比较适合我这样喜欢散淡的人,于是就此离开了工作过十多年的办公楼,当然以后也就不会有多少机会见到许智宏了。

许智宏上任初期我只是在个别会议上听过他讲话,讲话内容没有留下任何印象,他那一口浓重的苏南、上海一带的口音我也听不大懂。我虽然很难见到许智宏,但是他从中科院带了一位秘书过来,我在勺园餐厅吃饭时和这位秘书聊过几次。1999年北大搞了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案是怎么制定的我不清楚,到1999年底公布出来并开始执行。我认为方案有很大的弊端,就写了一篇6000字的意见转交给任彦申等领导。任彦申没有理会,他很快也调到江苏去了。我想许智宏是新来的,或许可以听一些意见,就和他的秘书谈了对人事分配制度的看法,并将我的意见请他转交给许智宏。过了些日子,秘书告诉我说许智宏看了,但是之后再没有下文,我也就不抱什么幻想了。

不过这位秘书后来却出了点事。大概在许智宏到任一两年后,秘书报考北大的在职博士生,和其他几个干部通过研究生院的相关人员拿到了英语试题,他们也不知道策略些,考的分数都很高,于是被人告发了。调查的结果是他们作弊了,于是许智宏的秘书被调离岗位,安排到北大的校办企业工作,其他牵涉到的干部也分别进行了处理。虽说是秘书出的事,许智宏多少总该有一点表示吧。北大校方经常口口声声说要和国际接轨,尤其是将哈佛大学视为圭臬,可是哈佛的前任校长萨默斯仅仅因为说了几句女性学理科天生不如男性的言论,就遭到了激烈的抗议和抨击,不得不引咎辞职了。我们虽不敢指望哪位领导会引咎辞职,不过许智宏对他带来的秘书多少总有些失察之责吧,但我没有听说他在任何场合里表示过歉意。在这些事情上北大校方是从不强调与国际接轨的。

许智宏是北大众星捧月的中心人物,我则是边缘部门的边缘人物,虽然他当了9年校长,但我见他的次数实在是屈指可数,对他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不过就是在我极为有限的视野里,还是有一些值得记录下来的事情。

有一年学生资助中心搞活动,因统战部长外出,我顺便被中心主任邀请参加了。我在北大虽然工作多年,由于身份低微,参加学校各单位组织的会议、活动很少,另外我也越来越不愿意去这类场合,主要是见不惯活动组织者的铺张以及对领导们的谄媚。但是如果我什么活动都不参加,也确实不知道人家都搞到了什么程度。那天学生资助中心的活动是在勺园二号楼餐厅举行的,我进去后就被餐厅正中挂着的大横幅震惊了,横幅至少有20米长,上面写着衷心感谢许校长及学校对我们的关爱等字样。我以前确实没有在北大见过这么长的横幅,顿时觉得自己太孤陋寡闻了。活动的主题是帮助家庭有困难的学生,但主角自然是许智宏,其中的一项议程是向许智宏献感恩贺卡。学生主持人以十分激动的口气念了贺词,我只记得说有一位慈祥的老人,他像我们的父亲一样如何如何,其他的话我记不清了,总的印象是贺词写的极为煽情、肉麻,我确实有一种被“雷”到的感觉。当然许智宏一直是笑眯眯的站在台上听着并接受了贺卡。

大约在2005年前后,我参加过学校教育基金会举办的一次筹资工作会议,会议是在京郊召开的。第一天上午许智宏到会并讲了话,我记得他说自己有一天没什么事,就到大觉寺去喝茶,知道了茶馆的老板是中文系的学生。许智宏的意思是说北大向校友筹资不要光盯着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人文类的毕业生也可能是有钱人。他的这个话倒是很有先见之明,后来给北大捐赠手笔最大的校友,恐怕就要数中文系毕业的黄怒波了。大觉寺茶馆我此前和一位当老板的朋友去过一次,对我来说消费确实很贵,很羡慕许校长是既有钱又有闲的。那天讲完话后许智宏就离会了,我也没有再看见他,不过我从会议组织者那里听说许智宏当天晚上又回来唱歌了,而且还有人找来了学生艺术团的女生陪着唱,还说了有的中年女士开始也兴致勃勃地唱,后来感觉气氛不适合她们在场,就主动退了出去。

其实许智宏和年轻女性的交往校内早有不少议论。在办公楼上班的人都知道,经常会看到一些时尚、漂亮的年轻女子来找许校长。我在办公楼做过多年秘书,一般人来找领导都要先问一问,但只要是这些年轻女子来找,秘书却是问都不问的,她们可以直接进入许智宏的办公室。我还听说这些女子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有些是学生艺术团体的女生,有些是校办企业的人员,特别是有的校办企业老总经常让一些漂亮时尚的女子找许校长,她们出入于办公楼的身影引起了很多人的艳羡。还有一次我偶然听许智宏闲谈,他说自己喜欢做饭,有时候亲自买菜下厨,说这是他的一种放松方式。我知道许智宏家在上海,他自己在北京生活,偶尔做点喜欢吃的饭菜也是正常的。不过后来我却又听人说许智宏并不是自己做饭,而是会有一些女生到他的住所和他一起做饭、聚餐。我难辨其真假,假如这种说法是真的,那么许智宏的放松方式又只能令人羡慕了。

许智宏出国访问、去外地出差的机会很多,我还听说他有时会指名带某些部门的年轻女士随同。在北大有些和校领导关系密切的女干部受到特殊待遇,乃至获得升迁是不足为奇的,甚至还传出“许校长好幼齿,周校长喜熟女”的说法。周校长对几位“熟女”的关照我有所耳闻,但是倒没有听说哪位女干部的升迁和许智宏有特别的关系,或许是需要他关照的人太多吧。不过我又听说有的比较漂亮的女生被选留到学校机关工作,似乎又和许智宏不无关系,当然这样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养眼的功效。

我有一次外出开会和一位其他学校的干部同屋,闲谈时听他说:你们许校长怎么看起来色眯眯的。我仔细想了想许智宏的神态,他平时总是满脸笑容,经常笑的眼睛眯起来,嘴角似乎也有点歪,给人的感觉是有些轻浮。我确实很看不惯,但又不能准确形容出来,经这位干部提醒,才算找到了一些感觉。有一次学校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我先到英杰交流中心安排会场。许智宏可能是刚在附近参加完其他活动,提前来了。提前到场还有几个负责摄影摄像的人,看见许智宏进来,其中的一位女士迎了上去。许智宏对其他人只是略表示意,但对这位长相比较普通,看上去也不很年轻的女士却非常热情,说了一句:哎呀,你来了!随即双手紧紧握住这位女士的两只手摇晃着,持续时间远远超过正常的握手礼节,同时嘴张到最大程度地笑着。让我感到他的热情程度实在是有失身份,可能他已经习惯成自然了。另外有一次我参加了某个会议,倒没看见许智宏的表情,却看到一位女生遇见许智宏后非常激动,回来后连声说:我终于见到校长了,我终于见到校长了。又令我不禁想起刘震云小说《新兵连》里新兵看到军长的情景,我这个“老兵”只能在心里暗暗地觉得好笑。
谢宁笔下的《许智宏》 许智宏之子

我除了偶尔能当面见到许智宏之外,还经常会在北大的电视新闻中看见他。镜头前的许智宏似乎更让我有轻浮的感觉,他讲话时总是身子前倾,哈着腰,而且不断地左右来回晃。电视上看见他参加奥运火炬传递时也是晃悠悠、轻飘飘的感觉。姿态虽然只是一个人的习惯,不过以许智宏的身份,又是在公共场合,应该给人一种庄重的感觉。以前我每次见到丁石孙校长,他的身影总是挺拔的;陈岱孙先生90多岁时在校园里散步,我看到老人的腰板总是挺得很笔直。但许智宏却从来没有让我有一种庄重、挺拔,令人肃然起敬的印象。

许智宏是搞植物学研究的,是中科院院士,不过他是先当了中科院副院长,然后被评为院士的。虽然院士在中国是一种最高的学术头衔,不过熟悉中国大学、科研院所情况的人都知道,有行政职务的人往往更容易评上学术头衔。对许智宏的专业研究我一无所知,完全不了解他在业界的地位,我只是就一般情况而言。许智宏平时的日程是非常繁忙的,北大校长任内他担任过全国人大常委,当校长后的头几年还兼任中科院副院长,外出参加各种会议,去全国各地参加各类活动占用了他大量时间,出国访问对他来说更是家常便饭,常常一走就是十天半个月。北大新闻网上对许智宏的行踪一般都有报道,我大体估算过,他每年不在学校的时间至少在半年以上,在学校的时间又有多少是用于工作就不得而知了。

许智宏在北大当了整整9年校长,北大历史上只有蔡元培、蒋梦麟名义上担任校长的时间比他长,但他们实际主持校务的时间并不很长,他可以说是北大历史上实际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在许智宏长达9年的校长任期里,我虽然多次听过他的讲话,但仔细地想一想,竟想不起一句让我觉得很受启发或者是很振奋人心的话,也没有见他办过一件比较得人心,能让人回味的事情。

许智宏在北大学生中确实有比较高的威望。他每次在学生中出现,都能获得热烈的掌声,甚至卸任后出席学生的活动,也总是能获得比现任校领导们更热烈的掌声。许智宏还以在新年晚会上演唱《老鼠爱大米》、《隐形的翅膀》等流行歌曲而受到学生们的热捧。我没有参加过此类场合,也不了解现在学生们的心态。我看过许智宏唱《隐形的翅膀》的视频,六七十岁的老头子唱小女生的歌曲,何况又五音不全、严重跑调,实在让人感到不伦不类,不过这并不妨碍他得到学生们的高度认可。对此类现象我确实不大理解,我只能认为同过去相比,北大的学生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经过了多年的应试教育,总体上他们大概已经被驯服了,他们可能不会去想太复杂的事情,不知道北大校长曾经有过其他的形象,或许他们心目中的校长应该就是许智宏这样的。对学生们的幼稚我无话可说,不过许智宏作为中国最高学府的校长,不是高屋建瓴地指导学生应该怎么做,告诉他们应该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而是以唱流行歌曲这些方式迎合、讨好学生,赢得一种廉价庸俗的赞扬和崇拜。于是被有些不明真相的社会公众还寄予期望的北大校长、学生,却是在一片的歌舞升平中互相欣赏、其乐融融,“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大概已经完全不知道北大传统为何物了。

许智宏9年的北大校长当得可谓有滋有味,听说他卸任时曾到学校的一些部门告别。我所在的统战部远离办公楼,又不是权力部门,他始终未曾踏进过一步。许智宏去了办公楼旁边的红一楼,到了组织部、宣传部、发展规划部等部门,但惟独没有去也在红一楼里的纪委,过其门而不入。听说时任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王丽梅为此颇为生气,原因据说是王丽梅曾受上级部门委托找许智宏了解过和他有牵连的事情,许智宏对此不满。其实北大纪委根本就没有能力调查校级领导,更不会有意针对许智宏,不过是奉命行事罢了。既然是来告别的,却连这一点顺水的人情都不愿做,此人的器量之小由此可见一斑。

许智宏卸任后我基本上没有再见过他,只是偶尔看到他出席活动或发表言论的报道。他卸任后倒是讲过几句真话,例如他说过中国没有世界一流大学。不过他说的只是些对中国高等教育稍有了解的人都能说出来的话,没有什么特别的见解。许智宏任校长的9年也是北大不断被各种“负面新闻”困扰,学校声誉急剧下跌的时期,虽然这种局面不是他个人能承担的。但他除了进行过一些无力的辩解之外,从来没有去寻找过问题的所在,更没有因此影响到他在北大的愉悦心情和多彩生活。他用足了北大校长这个身份带来的名气、地位、快乐、荣耀,即使他卸任之后,北大前任校长的光环仍然可以让他过的十分惬意,或许他还能继续惬意下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294405.html

更多阅读

张玉华《原谅》翻唱Kiroro的《一滴眼泪》 原谅 张玉华 吉他谱

第一次将博客的背景音乐设置成一首日语歌曲,虽然大家都不喜欢日本人,但是音乐是无国界的。这首歌曲是日本的一个女子组合Kiroro的《一滴眼泪》,曲子就是Kiroro组合中的玉城千春自己的作品,非常的好听。大家比较熟悉刘若英的《很爱很爱

蒋捷的《虞美人·梳楼》鉴赏 虞美人.梳楼

蒋捷的《虞美人·梳楼》鉴赏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丝丝的杨柳,绵绵的细

读苏轼的《留侯论》 苏轼的读书名言

读苏轼的《留侯论》原文: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yi)上之

我读谢德仁的《企业剩余索取权:分享安排与剩余计量》

我读 谢德仁的《企业剩余索取权:分享安排与剩余计量》每次提到对我影响最大的专业书籍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谢德仁的这本“企业剩余索取权:分享安排与剩余计量”。除了小说之外,让我废寝忘食的专业书籍这是第一本。应该说买下这本书纯属

声明:《谢宁笔下的《许智宏》 许智宏之子》为网友帅的有格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