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清官廉政的故事 古代清官廉吏故事集萃

古代清官廉政的故事

古今中外,不论大官小官,只要你身在其位,总有人亲近你,或为酬谢、或为打通关节、或另有你图,纳之,“受人钱财,为人办事”。拒之,“堂堂正正,刚直不阿”,拒、纳乃一字之差,则是天壤之别。古今中外,为官者,贪官多,清官少,现将中国古代几位清官拒贿的故事写之于下,以飨读者

拒受金;杨震,东汉时陕西人,曾执教讲学20多年,年50时任荆州刺史,涿州太守、司徒、大尉等职,当他出任东莱太守期间,有一次,他路过昌邑县时,曾得过杨震推荐的该县县官王密为了报恩,深夜以十斤黄金相送,杨震毅然拒绝,他说;“作为老朋友你怎么这样不了解我呢?”王密神秘地说:“夜深了,这事没人知道,”杨震哈哈大笑说;“我知、你知、天知、神知,怎么说没人知道呢?”王密见杨震如此廉洁,羞愧地出门而去,杨震一生为官从未受过贿,在历史上留下了清正廉洁的好名声,后因受诬陷而自杀。

梁悬鱼;羊续,后汉平阳人,官至南阳太守,刚上任就有人,有一天当地府丞来访,手里提着一条七、八重的大鲤鱼,羊续就问他,“你这是干什么的?”府丞说;“卑职闻大人喜食河鲜,今特从鱼场买一条大鱼,请大人尝尝鲜”羊续马上意识到他的动机,羊续说;“你既然送来了,就放下吧,”府丞见大人欣然笑纳心中十分高兴。结果这事很快就传了出去,他手下的一帮趋炎附势的官员也纷至沓来,或送鱼、或送肉,还有送金钱美女的,都想借此博得大人欢心,发便升官发财。当羊续看到这种情况时,神情马上严肃起来,说到;“诸位大人认为我是一个贪婪的小人吧?好,请你们抬头看看。”只见梁上悬挂着一条干枯了的鲤鱼,大家恍然大悟,狼狈而逃。

钱入水;刘宠,东汉时人,官至太守,为官清廉,不贪财,为民办实事,深受百姓爱戴,他任太守几年,后调入京城任职,当他要赴京城时,百姓们依依不舍,并计划如何送别刘太守,而刘太守和夫人商定悄悄离开,不让百姓知道,那知他刚走不远,百姓们冒着寒冷,早在路口等着送别他了,有的拿鸡蛋、鸡子、鱼,牛肉、羊肉,太守一律拒收,并说;“谢谢各位父老乡亲们,你们的心情我领了,大家请回去吧,天气太冷,以防冻伤身体,回家吧。”老人们说;“以前的官员只知道贪财,搞得大家鸡犬不宁,你来了百姓们安居乐业,我们实在感谢刘太守,临别之时无以为报,我们每人出一百文钱,请太守收下,刘太守说;”大家的心意我领了,钱坚决不能收,百姓们执意不肯,无奈,刘太守从每人手里拿下一文钱,作为象征性的收下了,百姓们才称谢作别,百姓们走后,刘太过和夫人将钱放入水中,只留下一文钱作为纪念,人们知道此事后,称他为一文太守,

斥民意;伍廷芳是民国国时期与孙中山一起的革命家,一生清廉,刚直不阿,做事光明磊落,民国初期,地方军阀势力飞扬跋扈,公开买官卖官,明码标价,有钱可以买官当,伍廷芳对此深恶痛绝,有一次他的一个亲戚找他说;“有个朋友想弄个官做,请帮忙办成后,他拿一千元钱酬谢,”伍迁芳一听十分痛恶地说;“你的朋友有钱何必做官呢?既然他想买官当,他当了官后,肯定贪污受贿,坑害百姓,对这种社会毒瘤,我不能产除,已感惭愧,如果说我助纣为虐,就更对不起老百姓,一席之后,他的朋友们无言以对,灰溜溜地走了。

打板子;顾协,字正礼,南朝江苏吴县人,少年举秀才,历任太尉、临川王掌书记、中书通事舍人等职,他为官期间清高耿直,光明磊落,有志向和操守,当他担任廷尉时,正值冬天,身上衣服单薄,另一廷尉菜法度对人说;“我愿意将身上的短袄脱下送给顾郎,恐怕他不接受并责备我,我不敢这样做,”他做中书通事舍人的时候,同官的人都很富有,修建豪华宅第,顾协为官十六年,一贫如洗,身上的衣服、家中器物从未曾改变过,有一门生初来他处奉事,知道他很廉洁,不敢赠送厚礼,只送给他二千钱,顾协为此十分生气,打了这个送礼人二十板,从此,再没有人敢向他送礼,

铁面无私;包拯是历史上有口皆碑的清官,他历任知县、知府、监察御使、御使中丞等职,他一生廉洁奉公,秉公执法、不循私情,为民实事,有一次他的堂舅倚仗包拯的势力,横行霸道,欺压贫民,被人告上官府,包公下令将他的堂舅传来,升堂办案,查清事实后,依法惩治七十大板,从此,他的所有亲戚再也不敢倚仗势力欺压贫民了。

海瑞一身正气

海瑞于公元1514年出生的海南省海口市一个普通市民家庭,四岁丧父,母亲知书达理,教子有方,爱之不失其严,嘉靖25年海瑞入乡试,上“平黎策”,反对以镇压手段对待黎族人民,主张开道置县,以靖乡土的办法,为同科这咋舌。中举后,出任福建省平教渝,到任即告诫学生,严禁给老师送礼,嘉靖27年,任浙江省淳安知县,他在任艰苦朴素,穿布衣、食粗粮,种菜以自给,有一次,总督胡宗宪的儿子因事路过淳安,沿途勒索钱财,挑踢驿吏供应不周,竟把驿吏倒悬起来,海瑞得知大怒,立即将其捉拿,并把他沿途勒索的金银财宝没收入库,另写信告之胡总督;“有人在我县冒充胡公子,沿途仗势欺压人民,为非作歹,勒索钱财,我认为总督必无此儿,系冒充,为免败坏总督名誉,已将其捉拿归案,非法所得没收入库,驱逐出境。”嘉靖晚年,华天酒地,不理朝政,海瑞冒死劝谏;“,,,,贪官污吏横行霸道,民不聊生;水旱无时,盗贼滋炽,”,“如陛下能翻然悔悟,与众臣共谋天下利害,天下何忧不治,万事何忧不理?”这劝谏,使嘉靖勃然大怒,海瑞因此而入狱,后穆宗继位,海瑞获赦。

海瑞出狱后,任应天府巡抚,他首先深入民间,得知农村土地大部分被官僚地主阶级强占,农民失去土地,流离失所,他第一个就拿曾任宰相的徐阶开刀,徐阶一家就占有四十万亩土地,海瑞勒令他立即退出三十万亩,分给农民,并将他作恶多端的弟弟徐陟捕之入狱问罪,其他大户慑于威力,自动退田,这事深得民心。

一代廉吏于成龙

于成龙系山西永宁人,明崇祯年间考取副榜贡生,清顺治13年,他45岁时被任为广西罗城知县,这里是大山深处的穷山沟,经过20多年的战乱,只有几户人家,他们有的外逃、有的铤而走险,沦为盗贼,同时这里瑶汉人民由于历史的原因,互相仇杀,社会十分混乱,他到这里后,在竹丛中找到了县衙,垒土为案,开始办公,在这里他不以为苦,反认为自己责任重大,他把群吏召来,了解实际情况,一面张榜告示,招抚流亡,一面奏请免徭役,宽赋税,奖励农耕,复苏农村经济,同时严保伍、勒乡兵,保证社会治安,经他的治理,几年之后,稻穗遍野,牛羊满山。于成龙自己生活十分艰苦,老百姓富裕了,纷纷向他送礼感谢他,他不收一文,他在罗城若干了十年,招流亡、办学校、定婚丧这制,使罗城的面貌一新,他深受当地群众的爱戴。后调任黄州知州,罗城人民遮路呼号,追送数百里。

黄州较罗城富裕,但盗贼却不少,于成龙善于捕盗贼,他知道有的盗贼是为生活所迫,铤而走险,因此他采取恩威并用的办法,首恶必办,胁从不问,他还有一个办法就是以盗制盗,他抓获了巨盗彭伯龄,先不办其罪,让他捕盗自赎,盗贼无一漏网。经他的严格治理,黄州土方治安大大改观。

于成龙做官从不带家属,穿布衣,平时只以青菜下饭,人称为“于青菜”,他一生廉洁奉公,光明磊落,不管在哪里为官,都深受百姓爱戴。他一生的艰苦生活,见者无不为之落泪,他死后,罗城、苏州、黄州人民为他争着立祠堂,康熙亲书;“高行清粹”四字为祠额,对他作了高度的评价。

孙建华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294885.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发明的故事 27 ---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 哥白尼日心说时间

原文地址:【发明的故事】(27)---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作者:田卯拴【发明的故事】(27)---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推翻了长期以来居于宗教统治地位的地心说,实现了天文学的根本变革。因为在古代坚实的大地是

古代24个孝敬父母的故事(转载) 古代孝敬父母

古代24个孝敬父母的故事《论语》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一、涌泉跃鲤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

中国古代名人美德的故事 善良的事例

孟子读书的故事(一)我国古时候,有个学问家叫孟轲,也就是现在常说的孟子。他刚上学的时候,很用心,写字一笔一划,很工整。不久,他觉得学习太辛苦,不如在外面玩耍快活。于是,他逃学了,常到山坡上树林中去玩,好开心啊!一天,他回到家里,正在织布的妈

一半的故事——沈括 沈括故事

一半的故事之 沈括课本上的沈括,是一位古代著名科学家的形象,代表作:《梦溪笔谈》;再稍微高一点年级的教科书则会把“古代”具体成“北宋”,然后不忘了带上看起来很强很有力,光芒四射的一个评价“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这是出自英国人李约

视频: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龙脉传奇

1.龙脉传奇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 02播放2.龙脉传奇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 03播放3.龙脉传奇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 04播放4.龙脉传奇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 05播放5.龙脉传奇中国古代科学家的

声明:《古代清官廉政的故事 古代清官廉吏故事集萃》为网友值得高傲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