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边塞诗----江总《雨雪曲》赏析 边塞诗赏析 手抄报

原文地址:边塞诗----江总《雨雪曲》赏析作者:萍水怡

江总《雨雪曲》赏析

雨雪曲

江总

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②榆溪:指边塞。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江总的《雨雪曲》一诗被选作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卷(适用于宁夏、海南、陕西、吉林、黑龙江)的诗词鉴赏作品,下面是对这首小诗的简要鉴赏。

【翻译】

雨雪纷飞的塞外边防,从军的戍卒来到了陇西(在今甘肃东部)。围绕着军阵边上偶尔可以看见狐狸的踪迹,在山脚下也可以看见马匹走过的印迹。天冷得彩旗也似乎油缺乏了颜色,乌云压阵的大地上就连军鼓的声音也显得低落了许多。弥漫着的愁绪渐渐浓厚,离别家乡时的路茫茫然已经迷失了。

【题材】

边塞诗

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据统计,唐以前的边塞诗,现存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两千余首。

【赏析】江总今存征戍诗五首:《陇头水二首》、《关山月》、《骢马驱》、《雨雪曲》,皆为乐府横吹曲辞,多描写边塞之荒僻与离人之忧愁,尤值一提是《雨雪曲》。起句“雨雪”点题,“榆溪”乃边关之溪,“陇西”乃边关要塞,可见戍地之寒远。“天寒旗彩坏”虽未如“风擎红旗冻不翻”形象,却异曲同工。诗末回首遥望来时路,无限思乡之愁起。《乐府诗鉴赏辞典》称此诗“苍凉劲直,颇有气骨”,笔者亦有同感。江总(519─594),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东)人,南朝陈大臣。幼聪敏,有文才。年十八,为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中郎。所作诗篇,深受梁武帝赏识,遂擢为侍郎,后更官至太子中舍人。张缵、王筠、刘之遴,乃一时高才学士,皆对江总雅相推重,与之为忘年友。侯景反,台城陷,辗转避难,流寓岭南。陈文帝天嘉四年(563年)还为中书侍郎。后主即位,历任尚书仆射、尚书令,世称「江令」。江总虽身为宰相,但不理政务,终日与陈暄、孔范等陪侍陈后主,游宴后宫,吟作艳诗,荒唐无度,当时谓之狎客。入隋,为秦王文学,卒于江都。有集三十卷,已亡佚,明人辑有《江令君集》。江总是宫体诗重要作家,今存诗近百首,浮艳靡丽,内容贫弱,多是一些为统治者淫乐助兴之作。

2010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卷·江总·《雨雪曲》解析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8-9题。雨雪曲

江总

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注】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榆溪:指边塞。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8.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5分)

答:[答案]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的环境。“别路”的意思是戍卒离别家乡到边关的路。

[解析]

第一问实际上是在问诗中所写的自然环境是什么样子的,答题之前必须先要弄清楚命题人想让考生到底答什么。此类命题的答题思路是:自然环境=时间+地点+景色。此问的答案要点应该是:寒冬、边地、飞雪荒凉。

第二问命题质量不高。别路:离别的道路。结合诗意,其主语是边地的士卒。

9.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6分)

答:

[答案]这样写的好处是,不仅点明了边塞“天寒”、“地暗”的环境,也真实生动地透露出戍卒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旗彩坏”、“鼓声低”的心理感受。这首诗表现了戍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塞的思乡之情。

[解析]

第一问实际上问的是颈联两个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而不是问某一个字的炼字艺术。因此,第一问至少有两个答题要点:一是表面意义是什么,回答自然环境;二是深层意义是什么,回答人物的心理感受。当然,第一问也可以从“坏”“低”这样的用字特色以及“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这个表现手法的角度来加以补充回答;可惜高考所提供的答案有所局限。

第二问题干很明确,一是“戍卒”,一是“情感”。结合“坏”“低”“愁”“迷”,联系诗后“边塞”的注解,不难做答。需要注意的是,答此问时,不能只简单地回答“表现了戍卒的思乡之情”,“思乡之情”前面的定语同样十分重要,要学会“丰满”地答题。

[全诗赏析]

1.雨雪曲:“雨雪曲”是乐府横吹曲辞其中的一曲。横吹曲辞是乐府,来源却是胡曲,本是军中之乐。以鼓角为伴奏,因此叫做“横吹”。角这种乐器,渐渐不再流传了,姜夔道“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则其声悲咽可知。后来广为流传的横吹曲辞却是李延年所作。《乐府解题》中说:“汉横吹曲,二十八解,李延年造。魏、晋已来,唯传十曲:一曰《黄鹄》,二曰《陇头》,三曰《出关》,四曰《入关》,五曰《出塞》,六曰《入塞》,七曰《折杨柳》,八曰《黄覃子》,九曰《赤之扬》,十曰《望行人》。后又有《关山月》《洛阳道》《长安道》《梅花落》《紫骝马》《骢马》《雨雪》《刘生》八曲,合十八曲。”

2.首联: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

l雨雪:此处“雨”应读为“yù”,动词,意思是“下”。雨雪:下雪,飞雪。此处需要指出的是,第8小题答案中说“雨雪交加”,这样的表述是不恰当的。结合诗境来看,当时是“天寒旗彩坏”,是陇西边地,何来“雨雪交加”?!

l:阻隔,隔断。

l榆溪:榆林塞。此处代指边塞。

l从军:参加军队。此处既是诗人自指,也指所有戍卒。

l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l直译:大雪纷飞隔断了边塞,出征的戍卒越过了陇西。

l赏析:首联破题,交代了时间、地点、事件,为下文营造了特定的氛围。

3.颔联: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l直译:围绕着军阵可以看见狐狸的踪迹,依傍在山脚下可以看见马匹留下的蹄痕。

l赏析:颔联承接首联,进一步写出了边塞的荒凉景象。

4.联: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l直译:天气寒冷得军队旗帜上的色彩似乎也变得不好了,阴暗的大地上军鼓的声音也显得低沉了许多。

l赏析:颈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把边地的寒冷、阴暗、萧条与士卒压抑、沉闷的心情融合在了一起。

5.尾联: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l漫漫:广远无际。

l愁云:云气阴霾暗淡。

l苍苍:空阔辽远。

l别路:离别家乡之路。

l:迷失。

l直译:无边无际的暗淡的云气升了起来,(使得)空阔辽远的离别家乡之路迷失远方。

l赏析:尾联总结全诗,点出了戍卒思乡这个主题。正因为有了这个主题,则前几句诗的萧条之景也找到了落足点。“愁云”和“迷”,不只是自然景象的反映,更是戍卒内心情绪的传达。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的诗作称之为边塞诗。
(一)这类诗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
1、 可以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
2、 可以状写戍边将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离恨;
3、 可以表现塞外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连年征战的残酷;
4、 可以宣泄对黩武开边的不满、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情;
5、 可以惊叹描摹边地绝域的奇异风光和民风民俗。
6、 而诗中流露的也可能是矛盾的复杂的情感:慷慨从军与久戍思乡的无奈;卫国激情与艰苦生活的冲突;
7、 献身为国与痛恨庸将无能的悲慨。 
(二)边塞诗的意象:烽火、狼烟、马、宝剑、铠甲、孤城、羌笛、雁、鹰等。
(三)特点:一是浓郁的汉代情结。唐代边塞诗有一种典型的文化现象:以汉代唐,出征的军队称为汉兵,将领称为汉将,边塞称为汉塞,就连天上的月亮也称为汉月。不仅如此,一般的边塞诗在提及周边少数民族时,也往往沿袭汉代的称谓,把交战对方称为匈奴,把其首领称为单于、左贤。在称颂战地英雄时,常常提到的也是汉代的霍去病、李广、卫青、班超、马援等,以呼唤英雄精神的回归。这种汉代情结既是对历史的继承,又是对历史的超越。

二是鲜明的边地风貌。自然景观多是黄沙白云、冰川雪山,地理区域多是塞外、雁门、漠北、玉关、黄河,异域风物多是羌笛、胡笳、琵琶、战马,人物多是戍卒、将帅、胡人,用典多是投笔、长城(南朝宋的大臣檀道济)、楼兰,乐曲多是与边塞军旅生活有关的《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行路难》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00818.html

更多阅读

吴梅村《圆圆曲》 圆圆曲翻译

吴梅村《圆圆曲》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痛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红颜流落非我恋,逆贼天亡自荒宴;电扫黄巾下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相见初惊田窦家,侯门歌舞出如花。许将戚里箜篌伎,等取将军油壁车。家本姑苏浣花里,圆圆小字娇罗

《思乡曲》教学设计 思乡曲简谱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欣赏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尝试跟随音乐哼唱歌词。通过欣赏《思乡曲》,了解曲作者马思聪;作品的曲式与风格——带再现的三部曲式。  2.情感目标:欣赏并学唱台湾校园歌曲《乡间的小路》,感受少年欢快的情绪。通过

迷恋《凉州曲》笛子琵琶音 琵琶语笛子

最近一直在网上观看殷桃版的《杨贵妃秘史》,其实我对剧情和演技并不太感兴趣,但里面的乐曲却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陶醉,让我沉迷。一直在网上查找《凉州曲》的mp3地址,想把它放在我博客的背景音乐里,但却未能如愿,让我失望不已。三郎的悠

音乐拾遗:《牧羊曲》与《女儿情》

1、《牧羊曲》 《少林寺》插曲,郑绪岚演唱。歌词如下: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林间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野果香,山花俏。狗儿跳,羊儿跑。举起鞭儿轻轻摇,小曲儿满山飘,满山飘。莫道女儿娇,无暇有奇巧。冬去春来十六载,黄花正年少。腰身壮,胆

声明:《转载 边塞诗----江总《雨雪曲》赏析 边塞诗赏析 手抄报》为网友刈劲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