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门兵器戒尺又名量天尺 遮天量天尺是谁的兵器



戒尺
奇门兵器戒尺[又名量天尺] 遮天量天尺是谁的兵器
中国浩瀚的武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不但有十八般武艺之说,还有很多我们现在已经叫不出名或者已经失传的兵器,戒尺也许就是其中之一吧。
我最早所知道的戒尺,是在书上看到教书先生手中的小板子,上课不听讲的时候先生用来惩罚学生的,到我们上学的时候已经早已不用了,最多上课不听讲的时候老师会过来揪揪小耳朵算是警告,并无体罚。后来学武术久了,听说过戒尺,但并不曾见过真实的。
最早的戒尺为法器之一,或单称尺,即在举行皈依、剃度、传戒、说法等法会时,用以警觉大众或安定法会次序的法具。那时的戒尺:“其戒尺在下者,长七寸六分,厚六分,阔一寸一分余,下面四边有缕面;在上者长七寸四分,厚五分余,阔一寸,上面四边有缕面。上木正中竖按木钮,钮长二寸五分,高七分,把钮击之。”
佛家戒尺有趣故事:戒尺能讲经 照样打皇帝
庞大士戒尺讲经
在佛教僧人所使用的法器中,戒尺是重要的教学用具之一。在佛教史中,有很多说到戒尺的有趣故事。据说在很久以前,与宝志禅师一起从兜率天下来护持梁武帝的庞大士,有一次给梁武帝讲《金刚经》,他一上台,拿了一个戒尺,“啪”的拍一下,就走下台去了,一部《金刚经》这就算是讲完了。这个动作搞得梁武帝一愣一愣的,望着宝志禅师不知怎么回事。宝志禅师说:“他已将《金刚经》讲完了,还看着我干什么?”讲完,他们就回去了。话说回来,《金刚经》本来就是在讲“空”的道理的,庞大士只是用戒尺“啪”的一下,就如同现今说书人在讲完书后,“啪”的拍一下镇木或惊堂木一样,是告诉听讲人他已经讲完了。庞大士讲“空”,从头到尾不置一词,就来了个句号,果真是空之又空,奥妙无穷。
戒尺打皇帝
后来,佛教界又出了一个用戒尺打皇帝的僧人。在现在北京大觉寺内,有一座已故住持迦陵和尚的舍利塔。据传,清代乾隆皇帝当年曾在这里剃度。有一次,他坐禅时入梦笑出了声音,当时负责寺内烧火的迦陵和尚操起戒尺便打乾隆,弄得皇帝不得不承认“仙阙少缘分,凡尘属寡人”,尔后悄悄地回宫去了。和尚打皇帝,这下还了得,寺内的僧人都为迦陵捏把汗。 但是,乾隆皇帝非但没有惩罚他,反而还特派贴身太监来拜见迦陵。以后迦陵和尚不但当了寺院住持,就连他种的玉兰也成了寺中的贵重之物。
由于戒尺的携带方便,短小灵活,我们的前辈就把历史上这种用于惩罚人的工具,演变成为一种武术器械,发挥了它的短小灵活,技击独特,独创出一套套路,我有缘见到戒尺,感到万分的荣幸。我突然想起李连杰的一句话,[武术的真功还在民间]。也感觉到中华武术的根深蒂固。源远流长的武术之精华。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05523.html

更多阅读

奇门九字诀: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

奇门九字诀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九字真言,又名奥义九字,分别为: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九字,往往也有人将“阵”做“陈”字,大概是被两者的繁写体搞混的缘故,与之相对应的九个手印(说是九个,其实不过是个虚名,可以从中化

《与死神相约》全集又名《死亡日记》 --陆幼青 陆幼青的妻子

《与死神相约》全集(又名《死亡日记》) --陆幼青发表于 2008-4-9陆幼青面对死亡,是为了更好地珍惜生命,珍惜身边的亲人朋友。———版主没有恐惧,也没有沮丧,有的是生命休止前的冷静。阮海彪说,“死是容易的”。他还有一句,“欲是不灭的”。

于正的抄袭是谁的悲哀? 于正抄袭门

这几年,于正的作品也算得上“风靡”内地,捧红了一批年轻演员,最为典型的恐怕是今年年初的雷人大剧宫了。于正自封金牌编剧,却集抄袭,炒作,口臭于一身。网络人称于妈。无论在网络上怎么招人厌,被人BS兼唾弃,他的剧却也真的能在大小电视台赢

声明:《奇门兵器戒尺又名量天尺 遮天量天尺是谁的兵器》为网友馭電追風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