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四则 初一寓言四则翻译

【万店镇中心学校“基于小组合作高效课堂构建的实验与研究”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30寓言四则

【课题解说】

寓言及其特点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大多篇幅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或拟人化的生物、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人们对寓言的看法:

①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够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②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③寓言是一座奇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复杂走向简单,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在这座桥梁上来回走几遍,我们既看到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了生活的内在意义。④寓言是一把钥匙,用巧妙的比喻做成。这把钥匙可以打开心灵之门,启发智慧,让思维活跃。

【走进作者】

1.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奴隶出身,他善于讲寓言故事,用这些来讽刺权贵,最后遭到杀害。他的寓言经过加工,成为《伊索寓言》,流传于世。《伊索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描写形象生动,语言简洁朴素,富有幽默的特点。

2.韩非(韩非子)(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收在《韩非子》里。

3.《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汉族哲学著作,道家作品。

【文言字音词语】

1.字音

赫拉(hè) 宙斯(zhòu )庇护(bì) 粘住(zhān ) 其父( fù) 何遽(jù)将(jiāng) 髀(bì)

跛(bǒ)duò

2.词语

庇护:包庇;袒护。庇:遮蔽,掩护。

爱慕虚荣:喜欢表面上的光彩。

3.一词多义

①A.暮而果大亡其财(暮:夜晚)B.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年老)

②暮而果大亡其财(果然)

③A.暮而果大亡其财(丢失)B.马无故亡而入胡(动词,逃跑)

④其:其子曰(代词;代指他的)其家甚智其子(这)

⑤ A.暮而果大亡其财(表承接)B.而疑邻人之父(表转折;却)

⑥ A.必将有盗(读jiāng,副词,将要)B.其马将胡骏马而归(读jiàng,动词,带领)

⑦ A.宋有富人(形容词,富裕)B.家富良马(动词,富有)

4.古今异义

①亡(古义:丢失今义:死亡)

②其邻人之父亦云(古义:说今义:常做“云朵”讲,在空中悬浮的有水滴、冰晶凝聚形成的物体。)

③人皆吊之(古义:对其不幸表示安慰,今义:悬挂)

④居一年(古义:经过,今义:住宿)

⑤死者十九(古义:十分之九,意思是绝大部分,今义:数次十九)

5.词类活用

①智子疑邻(形容词做动词,以……为聪明)

②天雨墙坏(名词作动词,下雨)

③近塞之人(形容词作动词,靠近)

④有善术者(形容词作动词,擅长)

⑤胡人大入塞(形容词作状语,大举)

【文本初读整体感知】

1.《赫尔墨斯和雕像者》的寓意是什么?

答:这则寓言运用巧妙的反衬手法,讲述了天神赫尔墨斯自命不凡、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2.《蚊子和狮子》寓言是什么?

答:用来讽刺骄傲自大的人。这一则故事是以动物喻人,语言精练,具有强烈的想象色彩。结构安排上,先讲述故事,然后点明寓意。

3.《智子疑邻》的寓意是什么?

答:客观分析:持有相同意见的人因身份不同及与主人亲疏关系的不同而遭到不同对待。

积极方面:(富人角度)听取人意见时不能因其身份不同、与自己的亲疏关系不同而决定是否存在偏见。消极方面(邻人角度):在给别人提意见时要注意与别人的亲疏关系,如果与别人的关系较好,并且此人心胸宽广,则可提意见。

4.《塞翁失马》寓意是什么?

答:比喻虽然一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也形容天无绝人之路!告诉我们面对困难时,要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而在面对成功时,也要全面看待事物。看待事物要持辩证的态度。

【合作探究重点突破

4.阅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一文,小组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①作者是怎样以神喻人来刻画赫耳墨斯的形象表现出深刻哲理的?(提示:根据赫耳墨斯的两次心理活动分析)

答:想知道……”自命不凡、爱慕虚荣三问价钱中的心理进一步表现他的小人之心和自高自大.

②赫尔墨斯在生活中各比喻哪一种人?

答:赫尔墨斯是一个自命不凡、妄自尊大、爱慕虚荣的盲目自高自大者。

③赫尔墨斯这种人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做人要谦虚,不能自大。

5.阅读《蚊子和狮子》一文,小组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①弱小的蚊子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狮子呢?

:以己之长克人之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勇者胜;结论:智者胜。

②胜利的蚊子为什么会被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答:骄兵必败。 蚊子的失败是必然的(是迟早的)——它聪明,但是它骄傲自满(这就是愚笨的表现)。

③学习这则寓言后,你有什么收获?

答:做事要不骄不躁,永远保持清醒头脑。成功只是暂时的,不能得意忘形。

6.阅读《智子疑邻》一文,小组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①宋人被盗的原因是什么?

答:原因有二:一是家里富有,二是天雨墙坏”

② “不筑,必将有盗”一句在文中作用是什么呢?

答:本句是故事的关键处,这是其子”与“邻人之父”都说过的话,但因为亲缘关系不同,就遭到不同的对待;对其子是夸奖,对邻人之父则是怀疑。

③《智子疑邻》寓意是什么?(或者给你什么启示或者告诉什么道理?)

答:《智子疑邻》告诉我们偏见往往使人理智混乱,看不清楚事实。在生活中,我们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而不是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来的,对人不能有偏见。

7.阅读《塞翁失马》一文,小组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①福祸得失的一系列变化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因为祸中往往隐藏着福的因素,福中也常常预伏着祸的先机。福与祸、得与失、好与坏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因此应当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②面对一系列变化,塞翁为什么能处变不惊?

答:因为塞翁是一个“善术者”,能推测人事的吉凶祸福,他好像洞悉人间世事的变化之玄机,懂得祸福相依,利害相伴,且能转而相生的道理。因此,面对这一系列变化,他能处变不惊,沉着冷静,乐天知命,不因祸福而悲喜,不以得失为怀。正因为如此,我们认识事物应当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

③在“塞翁”看来,坏事能变成好事,好事能变成坏事,难道就不要一定的条件就可以转化的吗?

答:转化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如果胡人居住的地方没有马,坏事能变成好事吗?如果“塞翁”之子不喜欢骑马,好事能变成坏事吗?如果胡人不入侵边境,坏事能变成好事吗?“胡人居住的地方有马”,“‘塞翁’之子喜欢骑马”,“胡人入侵边境”,这些正是好事和坏事相互转化的条件。

由此我们可知:这则寓言通过假托“塞翁失马”的故事,寄托了这样一个寓意——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世上的任何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这就是“塞翁失马”这个成语的意思。与此相关的有老子所说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还有俗语“塞翁失马,焉(安)知非福”。

④在塞翁看来,好事可变成坏事,坏事可以变成好事,给我们的感觉好像好就是坏,福就是祸,难道两者之间就没有区别了吗?

答:是的,尽管“塞翁”能洞悉事物之间的相互转化,但他混淆了事物之间的界限,否定了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陷入了相对主义的泥淖。同时,他那种随缘自适、随遇而安的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也是不宜提倡的。

⑤尽管那些“近塞之人”他们不知道祸福相互转化的道理,但我总觉得文末以“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来反衬“塞翁”之子“以跛独存,父子相保”格调低。

答:当外敌入侵时,那些“近塞之人”能拿起武器,以死报国,死得光荣。而“塞翁”之子“以跛独存,父子相保”显得消极不可取。这是作者的局限性所在。

(如有学生提出诸如此类的质疑,老师要大加表扬,因为此时正是学生迸发创造火花的时候,要备加爱护,给予肯定。)

【基础积累】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

A.赫拉(hè)庇护(pì)饶头(ráo)

B.爱慕(mù) 凯歌(kǎi)喇叭(lǎ)

C.近塞(sè)遽(jū)堕(duò)

D.髀(bēi)引弦(xuán)跛(bǒ)

2.解释下面文言词的意思。

(1)智子疑邻(以……为聪明)(2)天雨墙坏(下雨)(3)不筑(修补)

(4)其邻人之父亦云(也)(5)马无故亡而入胡(逃跑)

(6)人皆吊之(对其不幸表示慰问)(7)居数月(经过)(8)此何遽不为福乎(这)

3.补充下列句中省略的部分。

(1)宋有富人,天雨(他们家的)墙坏。

(2)其子曰:“(咱们家)不筑( 墙),(咱们家)必将有盗。”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

A 马无故亡而入胡B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宋有富人

CD

人皆吊之 家富良马

5.综合性学习

班级开展以“走进《伊索寓言》”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在横线上填上相应故事的寓意。

《伊索寓言》中故事篇幅短小,寓意深刻,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狼和小羊》的故事说明对恶人做任何正当的辩解也是无效的;《农夫和蛇》的故事告诫我们即使对恶人仁至义尽,他们的邪恶本性也是不会改变的(或: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龟兔赛跑》的故事告诫我们奋发图强的弱者也能战胜骄傲自满的强者(或:奋发图强必胜,骄傲自满必败)。(意对即可)

(2)你还知道《伊索寓言》里哪些有趣的故事?请列举两个。

例如:《狐狸和山羊》《乌龟和老鹰》《骆驼和宙斯》

【课内精读】

(一)阅读《智子疑邻》,完成第6~8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6.解释加点的字

①其子曰 (他的)②其邻人之父亦云(说)

③暮而果大亡其财 (丢失)④而疑邻人之父 (的)

7.翻译文言句子

①天雨墙坏。

译文:天下大雨,墙坍塌下来

②其家甚智其子。

译文:这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

8.本文的主旨,至少有两种角度的解释。请按要求填空

①从消极方面来说,这篇文章的主旨:如果关系疏远,即便说的意见正确,效果也不见得好

②从积极方面来说,这篇文章的主旨:_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对人不能持偏见。

(二)阅读《塞翁失马》,完成第9~12

9.《塞翁失马》节选自《_淮南子》。又名《_淮南鸿烈__》西汉淮南王刘安等编著。“塞翁失马”至今已成为成语,常与____焉知非福连用。

10.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马无故亡而入胡(逃跑)  (2)居数月(经过)

(3)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带领 )  (4)堕而折其髀(大腿)

(5)死者十九( 绝大部分 )  (6)人皆吊之(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11.翻译下列句子。

(1)此何遽不为福乎

答:这怎么就不能成为福呢?

(2)丁壮者引弦而战

答:年轻力壮的人拿起弓箭参加战斗

12.写出本则寓言的寓意:祸与福是对立统一的。(或:告诉我们,看问题不能绝对化,在一定条件下,好事坏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美文赏读】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3~18

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3.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C)

A.以荻画地(用)B.教以书字(写)

C.使学为诗(作为)D.及其稍长(等到)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

14.欧阳公“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 )

A.欧阳修聪明过人B.太夫人教子有方

C.闾里士人家慷慨借书D、欧阳修刻苦攻读

15.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多诵古人篇章。

答: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

(2)唯读书是务。

答:只是致力读书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

16.太夫人在欧阳修幼年时是怎样教他读书的?(用原文回答)

答: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结合对文章的理解来找出“太夫人在欧阳修幼年时是怎样教他读书的”即可)

17.欧阳修的勤奋好学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以荻画地写字,借书抄录,昼夜读书。(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结合文章对欧阳修的描写来概括他勤奋好学的表现即可。)

18.读完选文后,你有何启示?

答:只要不畏艰苦、发愤苦学,最终能获得巨大成就。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主旨的能力。结合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来谈启示即可)

(二)阅读《守株待兔》,完成第19~题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①,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②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

[注释]①株:砍掉树干剩下来的树根,即“树墩子”。②耒:即“耒耜(sì)”,古代耕地用的农具。耜用来翻土,耒是耜的把。

19.指出下列加粗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①兔走触株——古义:( 跑 )今义:( 步行 )

②因释其耒而守株——古义:( 于是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

③而身为宋国笑——古义:( 自身 )今义:( 身体 )

④身为宋国笑——古义:( 被 )今义:(为了  )

20.解释句中“而”字的意思。

A.折颈而死( 然后 )

B.因释其耒而守株(然后  )

C.而身为宋国笑(  却)

21.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

寓言四则 初一寓言四则翻译

答:他错误地把偶然性当作必然性来看待了。

【教学反思】

【结构图解】

赫尔墨斯

三问

三答

宙斯像

一个银元

赫拉像

还要贵一点

赫尔墨斯像

饶头白送

适得其反

智子疑

天雨墙坏

大亡其财

富人子曰

邻父亦云

甚智其子

疑邻之父

不筑有盗

智子疑邻

使

失去理智

塞翁失马

失马

(祸)

得马

(福)

坠马

(祸)

吊之

贺之

吊之

不为福乎

不为祸乎)

不为福乎

父子相保(福)

其子折髀(祸)

得胡骏马(福)

焉知非福

挑战狮子

误碰蛛网

胜利

失败

蚊子和狮子

骄兵必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07325.html

更多阅读

“狼来了”寓言故事到底说给谁听的 狼来了的故事mp3

“狼来了”寓言故事到底说给谁听的“狼来了”的故事,只要是懂点文化的人都知道,我也没有必要在这里洛里啰嗦地重复。人们总是把这个故事讲给小孩子听,无非就是说从小不要讲谎话,否则,狼真的会来。稍微胆小的孩子自然会不断地更正自己的

废话剧《狼奔豕突》:荒诞且真实的城市寓言

当下的中国话剧,无论是先锋话剧里的前卫批判,还是传统话剧中的尖锐拷问,都愈来愈多指向城市中的沉珂病症,直面都市族群的亚健康生态。前不久,笔者有幸看到废话剧《狼奔豕突》的彩排,这出戏便是一个关于的城市寓言,关于人在城市病态化生存的

神鬼寓言-失落之章之个人心得 神鬼寓言失落之章

神鬼寓言-失落之章本人在正式玩“神鬼”之前,曾经把完整的攻略看过一边,也看了大量的技巧及心得。可是亲自打穿一遍后发现似乎有的地方不太对,或者有更容易的方法。其实这个游戏还是非常easy的~~很多网上,杂志上说的东西根本用不到,那下面说

四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学反思 寓言两则ppt

一、《纪昌学射》教学反思《纪昌学射》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篇课文29课《寓言两则》中的第一则。这则寓言讲的是纪昌学习射箭,飞卫告诉他先要下功夫练眼力,一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二是“练得能够把

声明:《寓言四则 初一寓言四则翻译》为网友去时陌上花如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