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人莫理循 莫理循眼里的近代中国

澳大利亚人莫理循 莫理循眼里的近代中国

与中国清末民初的历史密切相关的

澳大利亚人莫理循

莫理循全名(George ErnestMorrison,1862年2月4日-1920年5月30日),澳大利亚出生的苏格兰人,1887年毕业于爱丁堡大学医科,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1897-1912),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1912-1920)。他是继蒲安臣之后的又一位与近代中国历史关系密切的外籍人士。

旅行家-记者-中国政府顾问

莫理循原是英国爱丁堡大学医学博士。1894年,他游历中国南方,一年后,其游记《一个澳大利亚人在中国》在英国出版。1896年他从曼谷到昆明,接着又有到东北三省游历。

因为这本书,他被英国《泰晤士报》赏识,聘为驻中国记者,1897年到北京,开始了他长达17年的记者生涯。

1912年他应中国政府的聘约,担任了袁世凯的政治顾问。莫理循在清末民初亲身经历和参与了中国近代史上许多著名事件:中国东北的日俄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入侵、辛亥革命、民国成立、袁世凯窃国、巴黎和会……

他对中国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一方面,作为英帝国主义殖民者,他本能地会站在帝国主义的立场上思考和行动;另一方面,作为中国政府雇员,他努力想帮助中国政府摆脱政治和经济危机。其对当时的中国政治和经济有着重要影响,北京著名的王府井大街,过去就曾叫过莫里循大街。

莫理循在不同时期的照片

莫理循对中国的影响有如下几个方面:

他以亲历者的身份,利用《泰晤士报》向西方世界客观公正地报道了北京的“义和团事件”。

他利用《泰晤士报》的版面,发动了一场遏制俄国影响的运动,促成了“日俄战争”。

与端纳合作,抢先把袁世凯与日本秘密签订的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外交密件偷出,泄露给外部世界,将日本想灭亡中国的阴谋大白于天下。

他力劝中国加入“协约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他认为“协约国”胜利后,中国就可以在“和会”上要求废除与战败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他任《泰晤士报》记者时极力向西方世界吹捧袁世凯,而作为袁世凯的政治顾问又坚决反对袁世凯称帝。

他在巴黎和会上尽心为中国代表团所拟各项公文修改底稿,努力为中国代表团据理力争。

莫理循1912年出任中华民国总统袁世凯的政治顾问,他眼中的袁世凯在某些方面或许更贴近真实的袁世凯,反映出历史的另一面。

莫理循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百年前的珍贵图片

李鸿章与列强代表议事的场面图片来自莫理循文库

莫理循拍摄的庚子之变后的前门箭楼,箭楼已于1900年6月16日被烧毁,正阳门城楼也不见了。

这就是《1901年北京长景图》拍摄地-德国使馆,摄政王载沣一行上门洽商乞和事宜,回鸾时留影

蒙古王爷与卫队通过北京街道

蒙古王爷与卫队通过北京街道

蒙古王爷与卫队通过北京街道

莫理循眼里的清末新军

莫理循眼里的清末新军

蒙族武装

袁世凯的总统像及其当时发行的银币“袁大头”

莫理循保留的袁世凯就任大总统时的观礼券

莫理循的足迹遍布中国西南、东北和西北。这是清政府给他开出的去鄂、川、云、贵旅行护照。

云南思茅迎春节日游行

思茅城里的坤士抬着泥塑菩萨游行

云南边远地区的瑶族妇女

名叫“娘娘”的大象

十三世达赖喇嘛在印度加尔各答

乌鲁木齐南关文昌阁莫理循的西北行照片

莫理循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百年前的珍贵图片

赛里木湖附近,前往塔尔巴哈台的路上

喀什葛尔,街头景色

莫理循西北行时与当地官员的合影

哈密的维族人 古城子(今奇台)主街道上的维族商贩

2月7日,护送前往平凉府的官府差役。西北的贫困百姓

西北行时拍下的新疆咨议局

晚清中国乡村的村民

中国乡村的巨人看样子不在姚明之下

晚清的城镇及土道上的马车与马夫

北方某地街景

晚清的北京街道

济南街景

清末东北的俄人与汉人

图为一八九四年莫理循身着中式服装,离开昆明徒步穿越中国。

云南当地道台与官员迎接法国总督

山西大学堂:官员与老师在开学典礼上的合影

山西大学堂农学系教授与职员合影

莫理循拍摄的西安

1910年莫理循拍摄于新疆

你知道吗?王府井大街以前叫莫理循大街

莫理循故居在1938年时门牌是王府井大街98号或100号,如今是271号,瑞士表专修店原址或百货大楼职工宿舍。莫理循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购买了此房。改建为有五个院落的住宅,共有房屋三十多间。前院是起居之所;后院为休闲之处,北房便是有“亚洲文库”之称的“莫理循图书馆”。

莫理循在北京的住宅原是朱启钤的私宅,位于王府井大街西侧,东安市场的对面。1916年以前,莫理循一直住在这里,门牌上写着“莫大夫”三个字。莫理循的藏书也存放在这里,他定名为“亚洲图书馆”,但时人习惯上称之为“莫理循文库”。

1934年开过承华园饭庄、“北京市钟表眼镜公司瑞士表专修店”。他当时的住宅,沿王府井大街西侧,一字排开,长达60米甚至100米,如今不知编了多少个当街门牌号。房子是朝南建的,宅院也是南北主轴向的,但大门开在侧面。

他家的主楼以北至少应有一个后院。主楼以南是大庭院,两侧有长长的厢房。东厢房的后墙外是院墙,院墙外即王府井大街。东厢房分北与南两段,中间是开向王府井的大门。大门外是扇形院墙,两侧各有一座石狮,石狮外各有拒马拦住一段人行道。

袁世凯称帝后,为了感谢他的外籍政治顾问莫理循,赐给“王府井大街”一个洋名“莫理循大街”。

莫理循和他的三个儿子:伊恩(左)、阿拉斯戴厄(右)和科林(中)。莫理循去世后,三个孩子在英国长大,他们都与中国有一段不解之缘。

莫理循的仆人与来访的女士在莫府改建成西洋建筑的西厢房前合影。

英文标注的王府井

50岁时,莫理循与他的助手结婚,结束了单身生活。图为他的妻子坐在中西合璧的家里。

  1901年6月20日,莫理循在北京的家里跟他的仆人们的合影。前坐地者,左为二号勤杂工,右为三号马夫;中间站立者,左一为一号马夫,左二抱狗者为一号仆人孙天禄,右一为二号马夫,右二为二号仆人;后排,左一是厨师,左二是勤杂工,左三是二号厨师。

莫理循与家中佣人合影莫理循与管家孙天禄一家合影

昔日的故居成为亨得利钟表店

莫理循旧居附近街道平面位置的标注

现今莫理循故居已面目全非。一般认为在今大甜水井胡同北、大阮府胡同南,位于现在百货大楼旧楼的东北角及相应东部广场和它们以北至菜厂胡同的位置。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担任过内务总长的朱启钤先生1906 年任京师巡警厅厅丞时 与莫理循为邻两年。

莫理循之后,耶稣教规矩会 买下了该房产; 1924 年其大部分范围为意大利人瓦腊达购买; 日伪统治北平时期, 为日人租住; 日本投降后被接收;房子临街部分( 称王府井大街98号) 为得利夫洋行( 前乌利文洋行) 租借。

锡拉胡同19号院的垂花门头,可以找到一点莫理循故居的影子

莫理循文库

  从1897年到1917年,莫理循收集的有关亚洲,特别是关于中国的书籍、小册子达2.4万册,语种有十几种,涉及政治、外交、法制、军事、历史、地理、考古、地质、生物等领域,其中凡欧洲各国记载中国本部、藩属各种事件的新旧书籍,大到鸿篇巨制,小到尺笺寸纸,靡不具备。

  1902年,莫理循在王府井大街住宅的后院建成私人图书馆,名“亚细亚图书馆”。莫理循图书馆在当时吸引了众多中外名士。

 1917年,莫理循决定开价4万英镑卖掉藏书,并且声明“如果中国人购买,我将把我在北京的不动产,即建有防火设备的图书馆送给政府”。然而,莫理循的藏书最终被日本三菱财阀第三代人岩崎久弥以3.5万英镑买下,将24000册图书装入57个衬有厚铁皮的大木箱中经天津运往东京,并以此为基础建成了有“东方学家的麦加”之称的东洋文库。

  莫理循文库被三菱财阀买回日本一事成为当时全世界的一大新闻。


《一個澳大利亞人在中國》《莫理循眼里的近代中國》《1910,莫理循中國西北行》

莫理循文库图书售予岩崎久弥后的交接仪式

1917年8月文库图书交接仪式照片的题字

莫理循书库的藏书票

东京国立国会图书馆和东洋文库平面位置图

收买莫理循书库的日本人岩崎久弥

莫理循书库内部

位於东京駒込的東洋文庫

東洋文庫内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07833.html

更多阅读

莫少聪娶的23岁嫩妻何许人也图 莫少聪后悔不娶洪欣吗

莫少聪娶的23岁嫩妻何许人也(图)看来老牛吃嫩草是男人的“街”爱好,继52岁的影视大鳄邓建国娶了19岁的嫩模黄梓琪以后,现年已50岁的著名娱乐明星莫少聪最近爆出婚讯,他要与现年23岁的女子孙云玲结婚。莫少聪比孙云玲整整大了27岁,又是一

得莫利炖鱼的做法 得莫利王庆章炖鱼做法

得莫利炖鱼东北名菜除了酸菜血肠和小鸡炖蘑菇,还有一道得莫利炖鱼你听说过吗?去年生活报评选十大龙江菜,得莫利炖鱼竟然抢在了前三名主料新鲜鲤鱼一条大豆腐宽粉白菜叶辅料干辣椒香菜料酒酱油盐花椒得莫利炖鱼的做法步骤1、 将鱼收拾干

转载 诺奖颁奖词是对莫言作品最好的评价 莫言诺奖颁奖词

【转载】诺奖颁奖词是对莫言作品最好的评价莫言是个诗人,他扯下程式化的宣传画,使个人从茫茫无名大众中突出出来。他用嘲笑和讽刺的笔触,攻击历史和谬误以及贫乏和政治虚伪。他有技巧地揭露了人类最阴暗的一面,在不经意间给象征赋予了

声明:《澳大利亚人莫理循 莫理循眼里的近代中国》为网友刘胡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