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羊脂玉翁仲 汉代玉翁仲价格

汉代羊脂玉翁仲 汉代玉翁仲价格










玉翁仲是汉代辟邪三宝之一,其他为:玉刚卯严卯(防病疫)、玉司南佩(防迷失方向),是汉代玉文化的典型代表,在西汉早期时白玉只有皇室成员可以佩戴,其它贵族戴青玉配饰。

汉代用于佩戴的玉人很多,主要为玉舞人和玉翁仲两种。出土翁仲雕琢极为简单,立型,两臂合于胸前,头型上方下尖,短胡,所谓汉八刀即是指翁仲的雕制,传世玉器中,汉代的翁仲人很多,但多数是假的。本人几年前收入出土羊脂玉翁仲(出土于山西)两个,曾和朋友讨论,看法也不一。鉴于此,本人觉得汉翁仲的鉴别还是很有必要的。希望大家斧正,共同进步。
背景资料
翁仲本是人名,《明一统志》载称:翁仲姓阮,秦时安南人,身长一丈三尺,气质端勇,异于常人。始皇并天下,始皇看他身材高大,武艺高强,派他守卫临洮,威震匈奴。翁仲死后,铸铜为其像,放在咸阳宫司马门外。后人因其有神威之力,又用石雕成翁仲象,守护坟墓,所谓“稼间石人曰翁仲”。今天我们看到的陵墓前的石人石马,其石人就叫翁仲。翁仲既有神力守护宫门坟墓,自然也可以随身佩带,驱除邪魔,于是就有了饰佩的玉翁仲。

汉代的玉翁仲一般刀工简练,尺寸较小,体扁长,为半圆雕。翁仲造型简单,用聊聊几刀(线条)就表现出了冠、头、胡须、双臂和上下身;以阴刻线饰双目和口;腰间以两道粗横弦纹,表示拱手;着长袍,直立正视。汉代玉翁仲穿孔自头顶穿入至腰后两边分出,可系佩。
玉翁仲在汉代比较流行,是一种使用配饰,用于辟邪。常雕刻为一老者持立状,老者长须大袍,头戴平冠有孔穿绳便于佩带而葬玉则为年轻人造型(具体原因不详)。汉翁仲采用汉代风格“汉八刀”的雕琢方法,其色苍古,面部只琢眼和口,也有五官俱全者,仅用数刀短阴线雕成,呈倒“品”字形。有的就是素面脸,连眼、口都不刻划,脸为长圆形。脸过于圆的多是后仿,尤其民国时期有大量仿翁仲,仿品阴线较粗,刀口边沿有崩裂现象。汉代玉翁仲的颈部和腰下都用撤刀法,使颈部和腰下部出现平塌,呈三角形斜平面,这样使头部更为明显,腰部有轮廓感,服装下摆呈鸡笼状,这是汉代翁仲的风格特征。后仿的则把整个身体做成直筒状。
目前出土资料明确的汉代玉翁仲,乃出自东汉广陵王刘荆之墓,属青年人脸相,头顶发髻微凸;其包浆滋润,玉光内蕴;洞眼则在腰间横打,为外大内小的「马蹄眼」。考古出土的玉翁仲十分罕见,而传世品居多,造型各异且打孔方式多有不同,因此对于此题材鉴别很难。

一、羊脂玉质,高:83mm,宽:16mm,厚:13mm,重:33.2g,密度:2.97.

整器雕琢精细,手感极为油润,双目微垂,嘴角上翘,仅仅三刀就把一个慈祥和蔼、面带微笑的老人雕刻的栩栩如生,衣纹线条刻画生动自然,刀法婉转流畅,工艺精湛,实属汉代人物玉雕的珍品。

二、羊脂玉质,片状,高:102mm,宽:48mm,厚:11mm,重:90.9g,密度:2.95,此件翁仲玉佩为典型东汉器,厚片状,背面无工,雕工浑厚,线条畅劲有力,可以看出汉代砣具钢制的硬度感。整器受沁后呈白色云雾状,边缘有土蚀痕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57582.html

更多阅读

浅谈和田玉的且末料 和田玉且末料挂件价格

玉友经常问什么起有些东西是不是且末料的,现在整理手头上的一点资料给大家看看。我们所谓的且末料是行内的一种叫法,写这个名词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知道在新疆的各个具体地区会出现什么样的料质,这个地区所产料质的特点。其实在看到具体

蓝田玉桃花鸡血石手镯 蓝田玉金丝手镯价格

蓝田玉【蓝田鸡血石简介】:里面的纹路丝丝屡屡清晰可见,玉质形成非常细腻,这种玉质适合制作成品对镯。因为它的意义比较好,代表缠绕人们的亲情、友情,福气、运气、财气的意思。所以制成的对镯可以由亲近的两个人佩带,而由于鸡血石纹理清晰

河磨玉原石价格图解 2016年岫岩河磨玉价格

大玉不雕:河磨玉原石价格图解(2008年7月10日)上周陪朋友到岫岩看河磨玉,发现价格已经涨得吓人。河磨玉以透闪石为主,所以价格也在往和田玉上靠。(岫玉以蛇纹石为玉,自然不能与河磨相比)。河磨玉以黄白色为贵,淡绿次之,深绿为下等货。一只带皮

简单介绍蛐蛐罐 赵子玉蛐蛐罐价格

蟋蟀罐的作用是养斗蟋蟀,据宋人顾文荐所著《负暄杂录》说:“闻斗亦始于天宝间,长安富人镂*牙为笼而蓄之,以万金之资,伏之一啄,其来远矣。”但因无实物和唐人自己记载斗蟋蟀的文字可证,很难断定天宝年间就已有斗蟋蟀活动。到了宋代,我们可以

声明:《汉代羊脂玉翁仲 汉代玉翁仲价格》为网友芐敩哋笗兲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