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论的原理方法论总结 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区别

认识论的原理方法论总结

现象和本质
(1)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现象和本质。
(2)现象和本质有区别: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它是多变的,能为人的感觉器官所感知。本质是事物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只能靠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
(3)现象和本质密切相联:本质离不开现象,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现象离不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4)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1)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2)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为只有理性认识才是更高级的认识,才能对实践活动有巨大指导作用。
(3)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第一,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第二,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4)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认识运动并没有完结,理性认识还要回到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发展。
(5)二者联系: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3.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1)科学理论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按其内在逻辑组成的一定体系。科学理论对于人们的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2)科学理论能够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预见未来,帮助人们把握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历史进程;能够提供正确认识事物和有效行动的方法,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能够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3)运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实现其指导作用,也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实践及其特征
(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2)实践的特征
①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实践的主体、对象、手段都是客观的。
②--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想”是认识活动,“做”是实践活动,它们都是在意识指导下进行的,都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③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活动——生产劳动和改造社会关系的活动,具有社会性,它们总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开展。而具有社会性的实践总是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5.实践和认识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一,人的认识对象由实践的需要来确定;第二,人的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发生的;第三,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源泉。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一,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第二,人们能通过新的实践去发展认识;第三,实践不断给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的根本目的是去指导实践,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实践既是有意识的活动,又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人们可以用实践的结果去检验认识是否符合实际。
(2)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①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正确的认识对实践的发展推动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的发展有阻碍作用。
②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表现在:能够指导人们预见未来;为人们提供科学的方法,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是人们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思想武器。
(3)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①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是理论和实践辩证关系原理的要求。实践必须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才能避免盲目性,达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的;理论必须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实现认识的目的,避免空洞的理论。
认识论的原理方法论总结 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区别
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必须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因为,理论所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事物的共性,而客观事物千差万别,各有其特点,一定要用理论对具体事物进行具体分析,做到理论与实践具体的统一;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在一定历史下产生的理论,一定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使之符合变化了的客观实际情况,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历史的统一。
③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首先,必须重视理论学习,重视书本知识,不掌握一定的科学理论,就无法指导实践。同时,必须积极参加实践,用所学理论来观察、分析、解决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理论。
(4)正确处理学习书本知识与在实践中成才的关系。
①一个人的知识是由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两部分构成的。从他人那里获得的经验,对这个人来说就是间接经验,其中最重要的是书本知识。一个人通过亲身实践而总结出来的经验,对自己来说就是直接经验,我们把直接经验称之为实际知识。直接经验间接经验是人们获得认识的两个途径,而认识的来源只能是实践。
②一个人要获得知识,既要参加实践获得实际知识,又要努力读书学习获得间接经验,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
6.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关系
(1)改造世界包括:改造客观世界,即改造自然界与社会;改造主观世界,即改造自己的思想,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
(2)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联系
①改造主观世界的目的是为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通过自觉改造主观世界,又能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在这种互相作用中,人们不断地改善着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实现着客观世界的发展和人自身的不断完善这样双重目的。
②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在社会实践中自觉地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积极地为社会做贡献,才能实现个人与社会的正确统一,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07986.html

更多阅读

红米1S电信版和移动版和联通版的区别 红米1s移动版破解联通

红米1S电信版和移动版和联通版的区别——简介 直到今天,发烧级平民手机红米手机各种移动运营商制式总算全部发布起了!这也给不是IT行业的朋友选购带来了纠结,哪一版本适合自己呢?各个版本有什么全部呢?今天小编为你一一解析!希望能给你提

石英表和机械表的区别 精 机械表石英表区别

石英表和机械表的区别 精——简介准备想购买一块手表,但不很清楚石英表和机械表的区别在哪,经过一番购买咨询,也知道了他们之间的一些区别,下面分享给大家,在买手表、钟表等时可以参考一下哦。石英表和机械表的区别 精——方法/步骤石英

电脑待机与休眠的区别 电脑待机和休眠的区别

电脑待机与休眠的区别? ? 首先确定的是休眠和待机不能下载的。因为硬盘都断电了。?休眠和待机的原理都是吧内存的东西保存住,下次就可以不用重新加载操作系统,但他们最大的不同是前者把内存中的数据临时保存到硬盘中,下次开机就直接

声明:《认识论的原理方法论总结 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区别》为网友人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